我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20780571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我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我第2课 上古亚非文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奇的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课堂小结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导入一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宜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巍峨壮观的埃及金字塔、严密完备的巴比伦法典、千姿百态的印度佛像、灿烂辉煌的中国青铜文化,无不充满智慧与神奇。岁月流逝,历史永恒,灿烂的东方文明依然闪烁着不灭的智慧之光!印度河埃及尼罗河上古 奴隶制时代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导入二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自西向东,曾先后出现过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东方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神奇的金字塔(科学性)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非洲北部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底比斯地墓葬壁画描绘奴隶从事农产品收获劳动埃及金字塔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埃及金字塔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法老与王妃雕像闪绿色粘板岩雕刻,高约142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雕像刻划的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五个法老门卡乌拉和他的王妃。法老 古埃及国王古埃及法老图坦哈蒙黄金面具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金字塔群从左到右依次为第四王朝门卡乌拉(胡夫之孙)、哈佛拉(胡夫之子)、胡夫三位法老的金字塔,小金字塔是孙子的几个妻子。金字塔大小代表财富和实力。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胡夫金字塔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垒砌而成,平均每块巨石重约2500千克。法国化学家戴维杜维斯从胡夫金字塔取下的小石块加以化验,结果证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更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狮身人面像面部是仿照哈佛拉的面像雕塑的。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哈佛拉(胡夫之子)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1.地下石室2.王后殡室3.五层石室4.大走廊5.6.通风道7.上坡甬道8.竖井9.下坡隧道10.原始入口12345678910金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金字塔墓道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埃及法老图坦哈蒙的金棺木乃伊制作流程木乃伊的制作早在第四王朝,就有一批专门从事防腐处理的人,工作是保存尸体。安努毕斯黑色豺头神掌管着木乃伊的制作,并指给死者去来世生活的道路。取出器官死尸被割开以便取出器官。只有死者的心脏留在原处。大脑被勉强用勾子从鼻孔里弄出来。泡碱掏干器官后的尸体,被浸泡在脱干物质泡碱(硝石)中,然后被抹上树脂、油和香料,以便使身体各组织有弹性。从左至右依次为:狒狒头哈皮(肺)、猎鹰头克布塞努夫(肠)、人头伊姆塞特(肝)和豺狼头杜阿穆特夫(胃)。内脏放置容器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谁扰乱了这位法老的安宁展翅的死神将降临他头上法老的诅咒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金字塔的建造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奴隶修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1、请你介绍:两河流域2、请你介绍汉谟拉比国王3、请你说一说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内容、地位、实质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导入二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自西向东,曾先后出现过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伊拉克政区地图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是上古人类文明的又一个中心,这一地区文明成果是异常丰富的。本节选择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形成的汉谟拉比法典这一标志性文明成果,来展示两河流域的上古历史。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 River)幼发拉底河是西南亚最大河流,源自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叙利亚和伊拉克,最后与底格里斯河合流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全长约2800公里。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底格里斯河(?01?Tigris)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源于土耳其境内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南部的东托罗斯山南麓,经过土耳其东南部城市迪亚巴克尔后,与叙利亚形成约32千米界河,即直接流入伊拉克境内。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古巴比伦城(Babylon)遗址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2、请你介绍汉谟拉比国王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公元前3000年前,两河流域就有大大小小的奴隶制王国,到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统治下的古巴比伦王国强盛繁荣,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古巴比伦城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创作于16世纪的想象图)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古巴比伦城想象图汉谟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2、请你介绍汉谟拉比国王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中央集权制奴隶制国家: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家性质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3、请你说一说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内容、地位、实质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目的:为了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国王的权力和地位需要用武力维护,也需要用法律使之合法化,因此必须制定法典。古巴比伦是一个奴隶制社会国家,王公贵族,奴隶主,奴隶等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地位需要用法律来确定,社会行为和社会秩序需要用法律来规范约束,这就是法典制定的背景和目的。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实质:从法典的内容可以看出:法典是为了保证中央集权君主独裁统治服务的,是为保护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服务,是一部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法典。这就是这部法典的实质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君权神授”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王权神授,是专制君主共同宣扬的一种统治哲学,目的在于论证君主独裁权力的神圣性、合法性和权威性。浮雕描绘的情形,表明国王拥有的权力 来自于神,是不可违抗的。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地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法典的内容涉及面广,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社会面貌。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古巴比伦王国约在公元前1595年被赫梯所灭,公元前6世纪初,兴起的新巴比伦王国曾强盛一时,威震西亚。公元前公元前15951595年年古巴比伦王国灭亡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汉谟拉比法典(进步性)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落后性)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阅读本节,请回答:1、在南亚存在着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请问它是在哪里?这里之所以能成为文明发祥地,是因为什么原因?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阅读本节,请回答:1、在南亚存在着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请问它是在哪里?这里之所以能成为文明发祥地,是因为什么原因?答:在亚洲南部存在的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是在印度,这里之所以能成为文明发祥地,是因为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水源孕育了古老的印度文明。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2、说一说古代印度的范围古代印度是指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在内的南亚次大陆。(超过了现在的印度)(之所以叫次大陆,南亚与亚洲中部被喜马拉雅山隔断,感觉如一块独立大陆)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3、说一说古老印度的文明起源及发展情况答:印度河流域很早就出现了由土著(即当地人)居民创造的文明。从公元前15世纪开始,一批批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建立起许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6世纪,恒河中下游的摩揭陀国兴起。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统一了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见12页地图绿色区域),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阔的统一奴隶制帝国。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阿育王所立独石柱的柱顶(发现于鹿野苑废墟中)阿育王(Asoka)是印度孔雀王朝君主(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阿育王之名可意译为“无忧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4、说一说在阿育王建立的这个统一的广阔的奴隶制帝国存在着怎样的等级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第12页,左,记一记:请你说一说印度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的名称及从事的不同职业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等级名称社会成员权利和义务印度的“种姓”制度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首陀罗 Sudra吠舍 Vaisya刹帝利Ksatriya婆罗门Brahman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1、种姓界限森严;2、种姓职业世袭;3、种姓实行内婚。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请你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本文第11页最后一句:古老的印度文明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你认为独特的历史特征有哪些?一是古代印度社会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二是古代印度社会充满了宗教色彩,婆罗门教、佛教等宗教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第11课 宗教)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学习测评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A.宗教寺庙B.法老陵墓C.天文标记D.神坛2.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及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答:自然地理环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地区都有大的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中国的长江和黄河。自然环境的相同之处:大河流域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大河流域最早出现农业,农业发达;在世界上最早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使亚非成为最早出现统一国家的地区。B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文明古国发源地自然地理环境共同点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古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都是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注意:这里的大河不是指一般的大河,而是特指亚非大陆孕育了古代文明的著名河流。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文明标志、汉谟拉比法典是进步的和种姓制度是落后的?1、金字塔建造反映了古埃及比较发达的社会经济以及比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金字塔建筑所表现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反映了古埃及人对各种科学知识的了解和研究水平,以及古埃及人对建筑技术掌握的精妙程度。所以,金字埃可以代表埃及文明2、汉谟拉比国王通过采取包括制定法典在内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措施,使两河流域出现繁荣,所以说汉谟拉比法典是进步的。3、种姓制度等级森严,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是落后的。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小结:通过上古亚非文明的学习,希望大家认识到:1、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汉谟拉比法典的进步性和种姓制度的落后性。2、理解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恒河等大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亚非文明的影响。3、认识到亚洲和非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即亚洲和非洲)古国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4、同学们要树立世界的文明是世界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科学历史观。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小结:通过上古亚非文明的学习,希望大家认识到:5、通过对金字塔精妙的建筑技术和建造科学性的了解,同学们要了解亚非古国文明的神奇与辉煌。6、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法典阶级实质的分析,认识国家法律的阶级性。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同属于古代东方大河流域文明。名词解释:古代东方大河流域文明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课堂小结1.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2.金字塔的用途、地理位置和规模3.胡夫金字塔4.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神奇的金字塔1.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2.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3.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4.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1.印度的地理位置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及影响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学习与探究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学习活动走进古埃及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学习测评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用来作为()。A.宗教寺庙B.法老陵墓C.天文标记D.神坛2.比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及其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答:自然地理环境:亚非文明古国所处的地区都有大的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中国的长江和黄河。自然环境的相同之处:大河流域土地肥美、灌溉便利、宜于农耕。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影响:最早出现农业,农业发达;在世界上最早出现国家,出现奴隶制文明;使亚非成为最早出现统一国家的地区。B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史海拾贝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空中花园遗址空中花园(想象画)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上古亚非文明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