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0780263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及其发展 主讲人主讲人 :黄珍玉黄珍玉 周周 锐锐 刘桂华刘桂华2目目 录录一一 生平简历生平简历二二 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与背景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与背景三三 三元交互决定论三元交互决定论 四四 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 五五 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3一 生平简历 班杜拉班杜拉((Albert Bandrua,1925)4国籍国籍 美国美国出生地出生地 加拿大加拿大(农村)(农村)现居地现居地 美国美国家庭情况家庭情况 上有五个姐姐上有五个姐姐最终学位最终学位 博士博士所学专业所学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 心理学心理学(一)(一)基本信息基本信息5学学 校校学习情况学习情况中中 小小 学学镇上唯一学校镇上唯一学校全靠自学全靠自学大大 学学(1949年毕业)年毕业)不列颠哥伦比亚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物学生物学选修心理学选修心理学研研 究究 生生(1951年毕业年毕业)美国衣阿华大学美国衣阿华大学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博博 士士(1952年)年)美国衣阿华大学美国衣阿华大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二)学(二)学 习习 经经 历历6 “当时所学的大多数课本中的内容后来当时所学的大多数课本中的内容后来都过时了,唯独期间养成的都过时了,唯独期间养成的自我主导性自我主导性一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着我工作、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着我工作、学习、研究等。学习、研究等。”-班杜拉后来回忆中学时代班杜拉后来回忆中学时代7(三)学(三)学 术术 生生 涯涯11953年,班杜拉结束了博士实习训练,来到斯年,班杜拉结束了博士实习训练,来到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 220世纪世纪50年代,研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年代,研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研究)研究)3 20世纪世纪80年代初步形成社会认知理论年代初步形成社会认知理论4 80年代中期以后,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年代中期以后,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理论8(四)工作经历(四)工作经历 1969-1970年,受聘为行为科学年,受聘为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员;1974年,当选美国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心理学会主席,并受聘为斯,并受聘为斯坦福大学坦福大学约丹荣誉教授约丹荣誉教授;1976年,当选斯坦福大学年,当选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心理学系主任;1980年,当选美国西部年,当选美国西部心理学会主席心理学会主席,同年当,同年当选美国选美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艺术及科学院院士;1989年,当选美国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医学部院士科学院医学部院士9 1991年至年至1995年,担任儿童发展研究会年,担任儿童发展研究会国际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事务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加拿大心理学会授予的并担任加拿大心理学会授予的名誉主席名誉主席;他一生中还获得过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他一生中还获得过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内的16所大学所授予的荣誉学位所大学所授予的荣誉学位。此外,他还担任了此外,他还担任了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家、人格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等等20余种杂志的余种杂志的编辑编辑。10(五)荣誉和奖励(五)荣誉和奖励 1972年,获年,获辜根海姆研究基金奖辜根海姆研究基金奖(the Guggenheim fellowship)及美国心理)及美国心理学会学会杰出科学家奖杰出科学家奖;1973年,获加州心理学年,获加州心理学杰出科学贡献奖杰出科学贡献奖;1977年,获年,获卡特尔奖卡特尔奖;1979年,获年,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80年,获得年,获得攻击行为国际研究会杰出贡献奖攻击行为国际研究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会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杰出科学贡献奖199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杰出贡献桑代克奖杰出贡献桑代克奖 2001年,获行为治疗发年,获行为治疗发 展学会展学会终身成就奖终身成就奖;2002年,获年,获西部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西部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11(六)主要著作(六)主要著作 青少年的攻击青少年的攻击(Adolescent Aggression,1959)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1963,与,与RHWalters合著合著)行为矫正原理行为矫正原理(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1969)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1971,1977)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1997)12二二 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传统行为主义传统行为主义(激进派)(激进派)认知学习认知学习理论理论 (吸收)吸收)(继承批判继承批判)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仍然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班杜拉仍然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稳健派行(稳健派行为主义者)为主义者)13理论产生的背景(一)(一)心理学发展背景心理学发展背景 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革命的兴起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革命的兴起(二)(二)社会背景社会背景-大众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大众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14(三)受生活学习背景的影响(三)受生活学习背景的影响(四)受米勒与多拉德(四)受米勒与多拉德(Miller&Dollard)的影的影 响响15 早期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 (华生华生)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斯金纳)新的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班杜拉班杜拉)行为主义行为主义16社会学习理论与传统行为主义的区别l 注重注重内部认知因素内部认知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对行为的影响l 注重注重观察学习观察学习(间接学习)(间接学习)l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和和自我调自我调节节作用作用 (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为研究对象)17三三 三元交互决定论三元交互决定论理论的提出:理论的提出:1.对对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的批判 (行为是由潜意识动机决定的)(行为是由潜意识动机决定的)2.对对特质理论特质理论的批判的批判 (行为是特质决定的)(行为是特质决定的)3.对对极端行为极端行为主义的批判主义的批判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18三元交互决定论 (p)内部认知因素内部认知因素 行为行为(B)(E)环境环境19个人因素环境效应个人因素环境效应(性别,种族,生理,心理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性别,种族,生理,心理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202 (P)(B)人的期望与价值人的期望与价值 行为行为 个人期待个人期待 行为结果行为结果 影响影响改变改变21 行为引发环境的偶然事件行为引发环境的偶然事件3环环境境行为行为环境改变活动的强度与方向环境改变活动的强度与方向(E)(B)22三元交互理论在学校教育三元交互理论在学校教育上的启示上的启示(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营造和美化教育环境营造和美化教育环境 规范和优化教育行为规范和优化教育行为 改善和提升教师素质改善和提升教师素质23(二)对家庭教育的启示(二)对家庭教育的启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起到榜样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起到榜样作用给予孩子全方面的爱给予孩子全方面的爱激发内部动机激发内部动机营造和美化家庭环境营造和美化家庭环境24(三)对自我发展的启示(三)对自我发展的启示努力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努力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向榜样学习向榜样学习提高自我效能感,树立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树立自信心监视自我行为监视自我行为25用三元交互理论来分析道德失范行为的必然性1.家庭,大众传媒和市场经济环境提供了基家庭,大众传媒和市场经济环境提供了基础和环境础和环境.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人们心目中凸显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在人们心目中凸显.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的现实反馈与评价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的现实反馈与评价影响了道德行为的再次发生影响了道德行为的再次发生26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 概念概念 过程过程 攻击行为攻击行为 教学中的应用教学中的应用 评价评价27 大多数社会性行为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大多数社会性行为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观察而获得。但并不能在接触到社会性观察而获得。但并不能在接触到社会性行为后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要经过一行为后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要经过一定的观察认知过程。定的观察认知过程。观察学习理论的提出是依据一些实验的观察学习理论的提出是依据一些实验的结论,如:攻击行为的实验,结论,如:攻击行为的实验,28攻击行为的实验攻击行为的实验 第一组,攻击第一组,攻击奖赏组奖赏组 第二组,攻击第二组,攻击惩罚组惩罚组 第三组,控制组第三组,控制组29观察学习的概念观察学习的概念 观察学习观察学习: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个体获得某些新的反应,结果的观察,个体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已有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修正。或者已有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修正。有时候也称:有时候也称:无尝试学习、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替代学习、间接学习。间接学习。30观察学习的特点观察学习的特点 1,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外显的反应。反应。(行为习得与行为操作)(行为习得与行为操作)2,并不依赖于,并不依赖于直接强化直接强化。3,认知过程认知过程起重要作用。起重要作用。31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类型的类型 1,直接的直接的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对行为的简单对行为的简单模仿。模仿。2,抽象性抽象性观察学习观察学习:观察者从他人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3,创造性创造性观察学习观察学习:从不同的示范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行为方式。种新行为方式。32模仿模仿 概念: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个体向所观察概念: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个体向所观察情景中某个人或团体行为学习的历程称为情景中某个人或团体行为学习的历程称为模仿。模仿。方式:方式:1,直接直接模仿模仿 2,综合综合模仿模仿 3,象征象征模仿模仿 4,抽象抽象模仿模仿33即时模仿和延时模仿区别即时模仿和延时模仿区别 即时模仿即时模仿:指模仿反应有榜样的行为:指模仿反应有榜样的行为直直接地、即时地接地、即时地引起。不十分需要认知机引起。不十分需要认知机能发挥作用。能发挥作用。延时模仿延时模仿:是对校样行为的观察过去了:是对校样行为的观察过去了很长时间后很长时间后所进行的模仿。需要对观察所进行的模仿。需要对观察过的行为进行内部的想象和回忆进行,过的行为进行内部的想象和回忆进行,依靠表象记忆指导。依靠表象记忆指导。34模仿对行为的影响模仿对行为的影响1.学习新行为。学习新行为。2.促发潜在的行为。促发潜在的行为。3.改变抑制。改变抑制。4.唤醒情绪。唤醒情绪。35观察学习与模仿的区别观察学习与模仿的区别 模仿是对学习榜样的模仿是对学习榜样的简单复制简单复制,而观察,而观察学习不仅仅是模仿,还是一种更复杂的学习不仅仅是模仿,还是一种更复杂的学习形式,包含中介的学习形式,包含中介的认知因素认知因素。要通。要通过四个过程才能完成。过四个过程才能完成。36 榜样榜样概念: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概念: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称为榜样或示范者。基本类型:基本类型:1,活的活的榜样。指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榜样。指具体的活生生的人。2,符号性符号性榜样。指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榜样。指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3,诫例性诫例性榜样。即语言描绘或形象化表现的榜样。即语言描绘或形象化表现的某个带有典型特点的榜样。某个带有典型特点的榜样。37榜样的选择榜样的选择1,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2,有威望和权势的人。,有威望和权势的人。3,有性别恰当的行为。,有性别恰当的行为。4,有与学习者自身情况相关的行为。,有与学习者自身情况相关的行为。38如何合理的运用榜样如何合理的运用榜样 多种榜样多种榜样将激发学习者创造出新的,具将激发学习者创造出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行为。接触多种榜样的人更有创造性的行为。接触多种榜样的人更具有具有创新性。创新性。榜样要榜样要真实可近、平凡感人真实可近、平凡感人。如果榜样。如果榜样完美化理想化。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虚完美化理想化。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虚假骗人。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降低假骗人。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降低士气。士气。39行为习得行为习得 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习得的两种途径:行为习得的两种途径:1,直接经验直接经验的学习,依靠个体的学习,依靠个体的直接经验活动,的直接经验活动,2,间接经验间接经验的学习,即通过观的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40学习情景的刺激学习情景的刺激 名义刺激名义刺激,刺激所显示的外观特征是客刺激所显示的外观特征是客观的,可测量的。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观的,可测量的。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功能刺激功能刺激,指足以引起个体产生内在的,指足以引起个体产生内在的认知与知识。对每人而言是不同的。认知与知识。对每人而言是不同的。41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的过程42 1,注意过程,注意过程 观察学习的起始阶段,对示范者的行为不注意观察学习的起始阶段,对示范者的行为不注意就无法习得行为,就无法习得行为,影响注意因素影响注意因素:1,行动本身的特征。,行动本身的特征。2,观察者的认知特,观察者的认知特 征。征。3,观察者和示范者的关系。,观察者和示范者的关系。4,榜样的特点。,榜样的特点。432,保持过程,保持过程 示范行为的保持过程,即将示范行为以示范行为的保持过程,即将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将其表象化。符号的形式将其表象化。保存过程依存的储存系统:保存过程依存的储存系统:1,表象系统表象系统。2,言语编码言语编码系统。系统。441.表象系统表象系统,把示范行为以表象的形把示范行为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对于言语未发式储存在记忆中,(对于言语未发展成熟的儿童尤为重要)。展成熟的儿童尤为重要)。2.言语编码系统言语编码系统,一些示范行为的特一些示范行为的特征转换成语言编码的形式更准确的征转换成语言编码的形式更准确的习得,保持和再生。以容易储存的习得,保持和再生。以容易储存的保持和传递大量信息。保持和传递大量信息。45示范行为的复述示范行为的复述 对示范行为的复述会提高保持的效果。对示范行为的复述会提高保持的效果。复述的形式:复述的形式:1,内心复述内心复述(象征性复(象征性复述)利用示范行为的表象在心理上反复述)利用示范行为的表象在心理上反复出现和保持。出现和保持。2,动作性复述动作性复述,通过重,通过重复示范行为的外部动作来复习和巩固习复示范行为的外部动作来复习和巩固习得的行为。得的行为。463,动作再现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为,即再现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过程:反应的认知组织过程:反应的认知组织 反应的发起反应的发起 反应的监控反应的监控 很据信息反馈矫正反应很据信息反馈矫正反应474,动机过程,动机过程 观察学习者是否会表现出习得的行为受观察学习者是否会表现出习得的行为受到强化的影响。习得的行为不一定都表到强化的影响。习得的行为不一定都表现出来现出来 强化:强化:1,外部外部强化强化 2,内部内部强化强化 3,替代性替代性强化强化48自我强化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就是根据自己设立的一些行为就是根据自己设立的一些行为标准,以自我奖罚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标准,以自我奖罚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调节。(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进行调节。(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过程过程:行为操作,对自己行为结果评价:行为操作,对自己行为结果评价 判断过程,以自我标准判断行为判断过程,以自我标准判断行为 自我反应,对自己进行奖罚调节自我反应,对自己进行奖罚调节49替代性强化替代性强化 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作用作用:1,传递信息,避免做受惩罚的事。,传递信息,避免做受惩罚的事。2,激起观察者的动机。,激起观察者的动机。3,榜样的情绪反应影响观察者。,榜样的情绪反应影响观察者。4,观察者形成个人价值观念,并,观察者形成个人价值观念,并 改变先前的。改变先前的。50强化在观察学习中的作用强化在观察学习中的作用1.观察学习被假设为通过分化强化而获得,观察学习被假设为通过分化强化而获得,即观察学习有示范刺激引起。即观察学习有示范刺激引起。2.观察者做出与示范一致的反应,如果得到观察者做出与示范一致的反应,如果得到正正强化强化,反应就得以,反应就得以巩固和保持巩固和保持。3.如果观察者做出了与示范不一致的反应又如果观察者做出了与示范不一致的反应又得得不到正强化不到正强化或者受到或者受到惩罚惩罚,反应就,反应就消弱消弱。51观察学习的观察学习的作用作用1.认知个性的形成。认知个性的形成。2.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养成。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养成。3.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的塑造。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的塑造。52观察学习的观察学习的应用应用1.为教学中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及教学演为教学中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及教学演示,使教学者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示,使教学者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2.优秀学生,优秀科学家或成功人士做榜样。优秀学生,优秀科学家或成功人士做榜样。产生激励鞭策的力量。产生激励鞭策的力量。3.教师要为人师表。如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要为人师表。如身教胜于言教。53观察学习的教学设计观察学习的教学设计 观察学习的对象成为示范,示范有多种形式。观察学习的对象成为示范,示范有多种形式。示范类型示范类型:,真实的真实的示范。(具体的人)示范。(具体的人),象征性象征性示范。(语言或影视的图像)示范。(语言或影视的图像),创造性创造性示范。(多种榜样行为)示范。(多种榜样行为)54观察学习的教学步骤观察学习的教学步骤1分析拟示范的行为。分析拟示范的行为。2.建立行为的功能性价值并选择行为的示范者。建立行为的功能性价值并选择行为的示范者。3.发展教学序列。发展教学序列。4.实施引导者认知和动作再现过程的教学。实施引导者认知和动作再现过程的教学。55观察学习理论的评价观察学习理论的评价贡献贡献:1.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2.实现了学习理论参照有行为向认知过度。实现了学习理论参照有行为向认知过度。3.注重以人为被试的实验。注重以人为被试的实验。56局限局限:1.忽视了发展变量的重要性。忽视了发展变量的重要性。2.以研究动物行为的模式去研究人的社会以研究动物行为的模式去研究人的社会行为。行为。3.在攻击行为的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不当,在攻击行为的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不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57五五.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一)(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二)(二)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机制自我效能的主体作用机制 (三)(三)自我效能感的获得途径自我效能感的获得途径(四)(四)自我自我效能效能感的发展和培养感的发展和培养(五)自我效能理论小结(五)自我效能理论小结58(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主观判断,它,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Bandura,197759具体解释具体解释 自我效能是一个与能力(自我效能是一个与能力(ability)有关)有关的概念,是指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概念,是指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的效验效验或或有效性有效性(efficiency)。)。60具体解释具体解释 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个体以自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身为对象的思维(self-referent thought)的一种形式。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直接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是个体对直接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能力判断、信念信念或主题或主题自我把握自我把握与与感受感受。61具体解释具体解释 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胜任感(sense of adequacy and efficiency)及其及其自信自信(self-confidence)、自珍自珍(self-worth)与)与自尊自尊(self-esteem)等方面的感受。等方面的感受。62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信念自我效能信念 自我效能期待自我效能期待Perceived self-efficacy Sense of self-efficacySelf-efficacy beliefsSelf efficacy expectancy63之前的三种之前的三种行为心理学研究行为心理学研究 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 构成行为的反应模式构成行为的反应模式 介于二者之间的转换操作过程介于二者之间的转换操作过程 不足:从有关已获得的行为知识到将这不足:从有关已获得的行为知识到将这种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为表现的中介控种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为表现的中介控制过程被忽视。制过程被忽视。64问题的表现问题的表现 拥有相同行为技能的人,在执行同一行拥有相同行为技能的人,在执行同一行为方式时,其表现的出色程度是不同的为方式时,其表现的出色程度是不同的 即使就即使就同一个人同一个人而言,若需要多次重复而言,若需要多次重复执行同一行为方式,在不同条件下,其执行同一行为方式,在不同条件下,其实际表现也是不同的。实际表现也是不同的。出色出色 平庸平庸 拙劣拙劣65自我效能的机制自我效能的机制 Self-efficacy mechanisms 就行为的表现而言,在人的心理的机能就行为的表现而言,在人的心理的机能活动中有上述三种研究活动中有上述三种研究 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 构成行为的反应模式构成行为的反应模式 介于二者之间的转换操作过程介于二者之间的转换操作过程 尚未触及的领域,即班杜拉称为的尚未触及的领域,即班杜拉称为的自我自我效能机制。效能机制。66实验实验 科林斯(科林斯(Collins,1982)在一项经验研)在一项经验研究中考察了究中考察了个体自我效能感个体自我效能感与其与其实际行实际行为表现为表现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任务:数学问题的解决任务:数学问题的解决67分组分组区别区别结结 果果小组小组A自我效自我效能感能感高高更更投入投入、积极积极、思维更、思维更活跃活跃发现并放弃错误的问题解决策略,发现并放弃错误的问题解决策略,搜寻新的解决方案,实验后对自搜寻新的解决方案,实验后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获得很多获得很多乐趣乐趣,愿意继续参与类,愿意继续参与类似的活动似的活动小组小组B自我效自我效能感能感低低不太投入,消极,思维不太投入,消极,思维不活跃不活跃实验后实验后怀疑怀疑自己,自己,不乐意不乐意继续参继续参加类似活动加类似活动68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对对实际行为表现实际行为表现而言,而言,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感是一个相对是一个相对独立独立于行为技能的重要决于行为技能的重要决定因素。定因素。”-Bandura,198669效能的主体判断与效能的主体判断与反应的结果预期反应的结果预期 区别:区别:效能的主体判断效能的主体判断,即,即效能期待效能期待,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任务或活动之前对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任务或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否获得某一成绩的预期或判断。自己能否获得某一成绩的预期或判断。反应的结果预期反应的结果预期,即,即结果期待结果期待,是个体对这一成绩将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是个体对这一成绩将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的预期和判断。果的预期和判断。70(二)(二)自我效能感的自我效能感的 主体作用机制主体作用机制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能在什么程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能在什么程度上完成某一活动的信念或判断,决不度上完成某一活动的信念或判断,决不是简单地对自己即将执行的活动的未来是简单地对自己即将执行的活动的未来状况的一种事先预估,而与这一活动在状况的一种事先预估,而与这一活动在执行后执行后的实际状况的实际状况没有没有因果的关系。因果的关系。实际上,它影响到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实际上,它影响到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的动力的动力过程中过程中的的功能发挥功能发挥,从而构成决,从而构成决定人类行为的一种近向原因。定人类行为的一种近向原因。71自我效能感的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主体作用机制 Self-efficacy mechanisms in human agency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通过若干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通过若干中中介过程介过程实现对个体行为及其人生的影响实现对个体行为及其人生的影响作用的。作用的。72自我效能感主体作用机制自我效能感主体作用机制几个方面几个方面1.选择过程选择过程2.思维过程思维过程3.动机过程动机过程4.身心反应过程身心反应过程731.选择过程选择过程 产物产物 人人 环境环境 营造者营造者741.选择过程选择过程 人作为环境的营造着,除了通过自己的人作为环境的营造着,除了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环境的性质外,当个体面临不活动改变环境的性质外,当个体面临不同的环境条件时,他选择什么同的环境条件时,他选择什么环境环境,则,则主要取决于他的主要取决于他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个体会选择那些自认为能够加以有效应个体会选择那些自认为能够加以有效应对的环境,而对的环境,而避免避免那些无法控制的环境。那些无法控制的环境。751.选择过程选择过程 个体一旦选定了他的生活环境,这些环个体一旦选定了他的生活环境,这些环境又会反过来境又会反过来影响影响他的行为和人格的发他的行为和人格的发展。展。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这一选择过程在一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这一选择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个体人生轨迹和事业的定程度上控制了个体人生轨迹和事业的成功与否。成功与否。761.选择过程选择过程 自我效能感通过选择过程发挥主体作用自我效能感通过选择过程发挥主体作用的另一个途径是的另一个途径是决定个体对行为活动的决定个体对行为活动的选择选择。当个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来解决当个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来解决所面临的任务时,由于不同的活动包含所面临的任务时,由于不同的活动包含着不同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因此,他选着不同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因此,他选择哪种活动就取决于他对可供选择的各择哪种活动就取决于他对可供选择的各种活动的自我效能感。种活动的自我效能感。例如:电脑打字例如:电脑打字 手写手写771.选择过程选择过程 一般而言,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认为一般而言,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认为娴熟娴熟地地掌握掌握了或能够掌握其基本技能的了或能够掌握其基本技能的活动方式活动方式 放弃自认为不具备或很难掌握其基本技放弃自认为不具备或很难掌握其基本技能的活动方式。能的活动方式。781.选择过程选择过程 从某一活动对个体而言是已经掌握了的从某一活动对个体而言是已经掌握了的程式化的行为方式还是尚未掌握的新的程式化的行为方式还是尚未掌握的新的行为方式的分别来看,自我效能感的高行为方式的分别来看,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个体是否学习新的行为方式的低决定了个体是否学习新的行为方式的选择过程。选择过程。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在发展过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程中面临新的任务新的任务时,是把他当作时,是把他当作挑战挑战加以迎接,还是当作加以迎接,还是当作困难困难加以回避的生加以回避的生活态度。活态度。792.思维过程思维过程 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或激起若干特殊形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或激起若干特殊形态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对个体成态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对个体成就行为产生的影响就行为产生的影响 或可以是或可以是自我促进自我促进的的(self-aiding),或可或可以是以是自我阻碍自我阻碍的的(self-hindering),依效,依效能感的高低而不同。能感的高低而不同。802.思维过程思维过程 人类目的性行为大多数接受目标设定的人类目的性行为大多数接受目标设定的预思预思(forethought)的调节。的调节。目标设定通过将未来的行为结果反映在目标设定通过将未来的行为结果反映在当下的认知结构中对行为产生动机作用,当下的认知结构中对行为产生动机作用,但个体把什么样的成绩设定为自我行为但个体把什么样的成绩设定为自我行为的目标,则要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的目标,则要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越自我效能感越强强,个体自我设定的目标,个体自我设定的目标就越具有就越具有挑战性挑战性,其成就水准亦越,其成就水准亦越高高。81a.预思预思 预思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个体在预思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个体在想象想象中对活动进行中对活动进行意象性实现意象性实现。即对即将执行的活动场面或动作流程形即对即将执行的活动场面或动作流程形成鲜明、生动的意象表征,这种表征会成鲜明、生动的意象表征,这种表征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实际执行情况。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实际执行情况。82b.预思表现预思表现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 表现表现 强强想象想象成功成功的活动场面的活动场面体验有关的身体状态变化为活体验有关的身体状态变化为活动提供支持和指导动提供支持和指导 弱弱想象失败的活动场面想象失败的活动场面担心担心能力不足能力不足关注可能出现的失误关注可能出现的失误83c.归因表现归因表现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强强的人把行为的成功归因于的人把行为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自己的能力能力和和努力努力 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程度不足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程度不足 这种思维方式反过来促使个体这种思维方式反过来促使个体提高提高动机动机水平,发展行为技能,从而水平,发展行为技能,从而有利于有利于活动活动的成功。的成功。84d.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效能感与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有些人之所以在行为上不求进取,是因有些人之所以在行为上不求进取,是因为他们对各种行为情境形成了消极的期为他们对各种行为情境形成了消极的期待,认为不管如何行动,都无法改变环待,认为不管如何行动,都无法改变环境方面的结果。境方面的结果。此理论强调行为主体的此理论强调行为主体的认知认知能力,因而能力,因而与自我效能理论具有某种与自我效能理论具有某种相似性相似性。85d.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效能感与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 比如罗特尔把行为看成是期待的函数,比如罗特尔把行为看成是期待的函数,依行为主体认为行为结果是由自己的活依行为主体认为行为结果是由自己的活动控制,还是由不受自己影响的外部环动控制,还是由不受自己影响的外部环境力量控制而决定。境力量控制而决定。一般而言,相信结果是由一般而言,相信结果是由自我行为控制自我行为控制的人,与那些持有宿命论观点的人相比,的人,与那些持有宿命论观点的人相比,在活动中表现得更加在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积极、主动。86d.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效能感与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 但班杜拉认为,由于这些理论强调的是但班杜拉认为,由于这些理论强调的是结果期待结果期待,而不是,而不是效能期待效能期待,因而与自,因而与自我效能感理论又存在者根本差异。我效能感理论又存在者根本差异。结果期待结果期待是对具体行为将会导致某种是对具体行为将会导致某种结结果果的的信念信念。效能期待效能期待是一个人对其有是一个人对其有能力能力成功完成成功完成要求做到的要求做到的行为行为的信念(的信念(Bandura1977)87“相信结果为自己活动所控制的信念,相信结果为自己活动所控制的信念,即可以产生即可以产生激励效应激励效应,也可以使人不思,也可以使人不思进取、进取、意志消沉意志消沉,依行为,依行为主体效能自我主体效能自我判断水平判断水平而定。而定。”-Bandura197788 因此,只有当人们拥有因此,只有当人们拥有相应技能相应技能时,时,行行为结果为结果的的自我决定信念自我决定信念才能促人奋进,才能促人奋进,对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对行为产生积极影响。893.动机过程动机过程 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发生的主体作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发生的主体作用,通常都伴有动机因素或动机过程参用,通常都伴有动机因素或动机过程参与其中。与其中。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到个体在活动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到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个体在活动中面临困的努力程度,以及个体在活动中面临困难、障碍、挫折、失败时对活动的难、障碍、挫折、失败时对活动的持久持久力力(staying power)和和耐力耐力(stamina)。90动机比较动机比较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 动动 机机 高高花费更大的花费更大的努力努力持之以恒持之以恒直到目标的实现直到目标的实现低低初遇失败或挫折便初遇失败或挫折便怀疑怀疑自己能否自己能否成功或出色完成任务;满足于中成功或出色完成任务;满足于中庸的成就;半途而废或完全庸的成就;半途而废或完全放弃放弃努力承认失败者努力承认失败者913.动机过程动机过程 个体个体活动活动 社会判定标准社会判定标准和和认可认可 承认承认&排斥排斥 面对挫折,个体是坚持还是放弃自己的面对挫折,个体是坚持还是放弃自己的创造活动,完全取决于他的创造活动,完全取决于他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923.动机过程动机过程 创造的动力来源于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创造的动力来源于强烈的自我效能感 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对个体具有适应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对个体具有适应的价值,而且同时对的价值,而且同时对个体个体和和社会社会具有发具有发展的动力学意义。展的动力学意义。934.心身反应过程心身反应过程 当面临着可能的危险、不幸、灾难等各当面临着可能的危险、不幸、灾难等各种种厌恶性情境条件厌恶性情境条件(aversive situation)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焦虑反应焦虑反应和和抑郁抑郁的程度等身心反应过程。的程度等身心反应过程。这些情绪反应又通过这些情绪反应又通过改变思维过程的性改变思维过程的性质质而影响到个体的活动及其功能发挥。而影响到个体的活动及其功能发挥。944.心身反应比较心身反应比较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应对环境事件的心应对环境事件的心身反应身反应后果后果 高高不会忧虑不绝不会忧虑不绝担惊受怕担惊受怕充分充分发挥发挥 低低怀疑怀疑、顾虑应对能、顾虑应对能力不足力不足强烈的应激状态强烈的应激状态焦虑焦虑唤起唤起退缩退缩、防卫防卫行为行为限制限制主体人性发主体人性发展展954.心身反应心身反应 在班杜拉看来,威胁性并不是环境事件在班杜拉看来,威胁性并不是环境事件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而是建立在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而是建立在 个体应对效能感个体应对效能感(perceived copying capabilities)和环境的潜在危险之间的和环境的潜在危险之间的一种关系属性。一种关系属性。它既决定于环境自身的性质,也决定于它既决定于环境自身的性质,也决定于个体应对环境事件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在个体应对环境事件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此基础上实现的应对过程应对过程的性质。的性质。964.心身反应心身反应 应对效能感水平应对效能感水平与与焦虑反应水平焦虑反应水平之间存之间存在着在着正相关正相关。自我效能感的不足不仅引起自我效能感的不足不仅引起焦虑焦虑反应,反应,而且还可以通过若干途径导致而且还可以通过若干途径导致抑郁抑郁状态。状态。(1)自尊的受挫自尊的受挫(2)社交障碍社交障碍(3)强迫性思维强迫性思维974.引起心身反应的原因引起心身反应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作为心理学意义上的一种主自我效能感作为心理学意义上的一种主观感受,是通过影响观感受,是通过影响体内生化过程体内生化过程而介而介入应激于入应激于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的。之间的关系的。班杜拉在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广泛的生化班杜拉在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广泛的生化检测,发现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到自主检测,发现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水平,而且也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唤醒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儿儿茶酚氨茶酚氨的分泌水平和的分泌水平和内源性类鸦片物内源性类鸦片物的的释放水平。释放水平。这些生化物质作为神经递质,均参与了这些生化物质作为神经递质,均参与了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活动。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活动。984.引起心身反应的原因引起心身反应的原因 当面对同样的应激源时,自我效能感当面对同样的应激源时,自我效能感高高的人不的人不表现出这些物质分泌水平的提高,因而保证了表现出这些物质分泌水平的提高,因而保证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免疫系统的正常平衡平衡 相反,自我效能感相反,自我效能感不足不足则引起这些物质生化水则引起这些物质生化水平的平的明显提高明显提高,从而,从而打破打破了了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的正常平正常平衡衡,并破坏其免疫功能。,并破坏其免疫功能。(Bandura,1992)因此,保持因此,保持乐观乐观的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免疫系对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身体统的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健康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99(三)(三)自我效能感的自我效能感的 获得途径获得途径1.实践的成功经验实践的成功经验2.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3.言语的劝导言语的劝导4.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身体反应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身体反应1001.实践的成功经验实践的成功经验 指个体对自己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所取得指个体对自己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成就水平的感知。它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的一种它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最基本、最基本、最重要最重要的途径。的途径。因为它以确证的方式显示了个体驾御或因为它以确证的方式显示了个体驾御或掌握环境事件的能力。掌握环境事件的能力。班杜拉称这种经验为班杜拉称这种经验为掌握经验掌握经验(mastery experience)或或实验成就实验成就(enactive attainment)1012.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 指看到指看到能力能力等人格特征等人格特征相似相似的别人在活的别人在活动中取得了动中取得了成功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着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境察着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观察,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者的自我效能感。同样,若观察着看到其观察对象在活动同样,若观察着看到其观察对象在活动中付出多大努力最终都中付出多大努力最终都失败失败了,这样的了,这样的观察结果不仅会观察结果不仅会降低降低其能力自我判断,其能力自我判断,且且削弱削弱在类似活动中的努力程度。在类似活动中的努力程度。1023.言语的劝导言语的劝导 verbal persuasion 即接受即接受别人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而相信自己的效能。言语劝导信息的效能价值取决于它是否言语劝导信息的效能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切合实际。1033.言语劝导言语劝导 现实化现实化的言语劝导能够的言语劝导能够调动调动个体的个体的积极积极性性,激发个体的动机水平,从而诱导个,激发个体的动机水平,从而诱导个体加倍努力获得成功,培养个体的活动体加倍努力获得成功,培养个体的活动技能和自我效能感。技能和自我效能感。反之,反之,不切实际不切实际的言语劝导很难在活动的言语劝导很难在活动中得到实现,因而不仅使劝导者失去权中得到实现,因而不仅使劝导者失去权威性,而且反过来会进一步威性,而且反过来会进一步挫伤挫伤个体的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1044.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身体反应的身体反应 例如:例如:面临考试、应聘等生活事件时,面临考试、应聘等生活事件时,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心跳、血压、呼吸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心跳、血压、呼吸等等生理唤起水平生理唤起水平来判断自我效能。来判断自我效能。平静平静的反应使人的反应使人镇定镇定、自信自信,而,而焦虑焦虑不不安的反应则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发生安的反应则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怀疑。1054.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身体反应的身体反应 不同的不同的身体反应状态身体反应状态会影响到活动的成会影响到活动的成就水平就水平 从而又以行为的从而又以行为的反应指标反应指标确证或实现确证或实现活活动前的自信或怀疑动前的自信或怀疑 由此决定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由此决定个体的自我效能感。106(四)自我效能感的(四)自我效能感的 发展和培养发展和培养1.自我效能感的家庭来源自我效能感的家庭来源2.同辈群体与自我效能感的扩展和检验同辈群体与自我效能感的扩展和检验3.学校与认知自我效能的发展学校与认知自我效能的发展4.青春期过渡经验中的自我效能感青春期过渡经验中的自我效能感5.成年期的自我效能感成年期的自我效能感6.老年期的自我效能重估老年期的自我效能重估1071.自我效能感的家庭来源自我效能感的家庭来源 处于处于感觉运动发展阶段感觉运动发展阶段的婴幼儿,主要的婴幼儿,主要生活于家庭生活于家庭环境环境,其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其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取决于取决于家庭家庭的的背景背景因素。因素。以自己的社会行为和言语行为来影响成以自己的社会行为和言语行为来影响成年人的注意,并通过年人的注意,并通过成年人的代理活动成年人的代理活动来控制环境事件。来控制环境事件。比如:饥饿时啼哭或尖叫以引起成年人的喂比如:饥饿时啼哭或尖叫以引起成年人的喂食反应食反应1081.自我效能感的家庭来源自我效能感的家庭来源 这种特殊形态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对婴幼儿具这种特殊形态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对婴幼儿具有生存价值,且帮助其建立有生存价值,且帮助其建立原始的社会关系原始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反过来又这种社会关系反过来又促进促进其社交和认知技能其社交和认知技能的发展。的发展。经验研究表明:父母对婴幼儿的经验研究表明:父母对婴幼儿的交际行为交际行为(微(微笑、啼哭等)作出笑、啼哭等)作出敏感敏感的反应,并为其创设刺的反应,并为其创设刺激丰富的物理环境,允许其自由探究,则他们激丰富的物理环境,允许其自由探究,则他们会表现出较会表现出较高高的社交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社交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1091.自我效能感的家庭来源自我效能感的家庭来源 成人的评价和鼓励成人的评价和鼓励 言语劝导言语劝导 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成员的多寡、子女出生的先(成员的多寡、子女出生的先后顺序、子女年龄差距、子女性别分布)后顺序、子女年龄差距、子女性别分布)儿童在家庭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儿童在家庭结构中所处的位置1102.同辈群体与自我效能感的同辈群体与自我效能感的扩展和检验扩展和检验 当儿童的活动范围跨越了家庭的界限而当儿童的活动范围跨越了家庭的界限而涉入社会生活时,游戏的涉入社会生活时,游戏的伙伴关系伙伴关系就成就成了儿童自我效能感发展和检验的主要途了儿童自我效能感发展和检验的主要途径。径。(1)大量社会学习过程发生于)大量社会学习过程发生于伙伴伙伴之之间间(2)经验丰富而能干的伙伴,为儿童)经验丰富而能干的伙伴,为儿童提供了各种有效行为方式的提供了各种有效行为方式的观察观察学习学习榜榜样样(3)同辈群体之间的)同辈群体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比较为儿童为儿童效效 能自我判断提供了最合适的能自我判断提供了最合适的参照参照1113.学校与认知自我效能学校与认知自我效能的发展的发展 学校里,学生不仅获得未来职业活动所学校里,学生不仅获得未来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他们的知必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得到识和技能不断地得到检验检验、评估评估和和社会社会比较比较。学生之间的学生之间的示范作用示范作用和和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教师,教师对学生学习对学生学习成败成败原因的原因的分析解释分析解释,都会,都会影响学生认知或理智活动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学生认知或理智活动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发展。112(1)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重要性重要性 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不仅能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不仅能激发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动动机机水平,水平,维持维持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耐力耐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各门科学的内,而且能培养学生对各门科学的内在兴趣,从而将学习由被动的知识接受在兴趣,从而将学习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过程转变为过程转变为主动主动的的求知求知过程。过程。这种转变及其结果又反过来有助于这种转变及其结果又反过来有助于促进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113(2)两个重要方面)两个重要方面 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认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认知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学习环境,取决于知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学习环境,取决于两种形态的自我效能感:两种形态的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师的的教学教学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 学校学校的的集体集体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 集中体现在若干教育实践措施上集中体现在若干教育实践措施上 尤其尤其班级结构设计班级结构设计(奥赛班、火箭班等)(奥赛班、火箭班等)114(3)班级结构对学生)班级结构对学生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这种标定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这种标定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了了劝导性效能信息劝导性效能信息,对学生效能自我判,对学生效能自我判断产生重大影响。断产生重大影响。高班高班的学生可能由此获得的学生可能由此获得自豪自豪和和能力感能力感,但对划入但对划入低班低班的学生来说,一旦他们从的学生来说,一旦他们从观念和态度上观念和态度上接受接受这一标定的真实性,这一标定的真实性,他们便完全他们便完全失去失去学习的学习的自信自信而放任自流,而放任自流,这种标定全面这种标定全面摧毁摧毁了他们了他们认知自我效能认知自我效能感感和未来人生的和未来人生的发展发展的动力基础。的动力基础。115(3)班级结构对学生)班级结构对学生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班级结构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另一种班级结构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另一种方式,取决于方式,取决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对对社会比较社会比较和和自自我比较我比较这两种这两种评估机制评估机制的不同强调。的不同强调。116(3)班级结构对学生)班级结构对学生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班级结构班级结构 教学教学封闭、单一封闭、单一以以内容内容为中心为中心不同学生之间的不同学生之间的空间空间比较比较个体化个体化以以个体个体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个体学生学习进步的个体学生学习进步的自我自我比较比较117(4)学校学生自我效能感)学校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培养 “在个体化班级结构里的进步自我比较,能够在个体化班级结构里的进步自我比较,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Bandura,1989“教育实践的评估,不仅要看它当下所传授的知教育实践的评估,不仅要看它当下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还要看它识和技能,还要看它对学生自我效能信念的培对学生自我效能信念的培养养,正是这种自我效能信念,正是这种自我效能信念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发展。在学校培养起强烈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学校培养起强烈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当他们走出校园后,就能以他们自己的当他们走出校园后,就能以他们自己的创造性创造性为基础为基础,进行,进行卓有成效的自我学习卓有成效的自我学习。”-Bandura,19861184.青春期过渡经验中的青春期过渡经验中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 青春期是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青春期是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阶段过渡阶段。处于。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面临着成年生活的种种要求:这一阶段的青少年面临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