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核算管理概述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0777224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21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核算管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税收核算管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税收核算管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第十章 税收核算管理税收核算管理税收计划管理税收计划管理税收会计管理税收会计管理税收票证管理税收票证管理税务统计管理税务统计管理 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计划管理税收计划管理 一、税收计划的概念和特点一、税收计划的概念和特点 二、税收计划的编制二、税收计划的编制 三、经济税源调查与分析三、经济税源调查与分析 四、税收计划的执行检查与分析四、税收计划的执行检查与分析一、税收计划的概念和特点一、税收计划的概念和特点 税收计划是税务机关根据现行税收政策制度和国民经济税收计划是税务机关根据现行税收政策制度和国民经济计划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对一定时期税收收入通过测算计划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对一定时期税收收入通过测算而编制的收入计划。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编制的收入计划。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特点:第一、整体性。第一、整体性。包括各个预算级次的税收收入。中央和地方各项预算级次的税收收入都要实行全额计算、全额下达、全额考核。第二、指令性。第二、指令性。国家预算经过国家权力机关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效力,各级税务机关必须在正确执行税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严格实施税收计划,不得随意变动。第三、稳态性。第三、稳态性。税收计划不同于一般经济计划,它是在经济税源的调查与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的,而不是单纯依据财政收入的需要而拟定的。税收计划管理税收计划管理 税收计划管理是税务机关编制与执行税收计划,并运用其对税款的组织入库和税收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进行指导、组织、监督和协调的活动。它包括对税收计划的编制、分配、落实到检查、分析考核等一系列活动所进行的综合管理。二、二、税收计划的编制税收计划的编制 (一)税收计划的编制原则;(一)税收计划的编制原则;1、从经济到财政的原则、从经济到财政的原则 2、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3、积极、稳妥、可靠的原则、积极、稳妥、可靠的原则(二)税收计划的编制方法;(二)税收计划的编制方法;1、基数增长法:基数系数、基数增长法:基数系数特殊因素特殊因素 2、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 :微观测算法、宏观测算法:微观测算法、宏观测算法二、经济税源调查与分析二、经济税源调查与分析(一)经济税源调查的内容(一)经济税源调查的内容(二)经济税源调查的方法(二)经济税源调查的方法(三)经济税源调查的分析(三)经济税源调查的分析(四)经济税源调查报告(四)经济税源调查报告 经济税源调查的内容经济税源调查的内容 1、国家经济政策对税收的影响、国家经济政策对税收的影响 2、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税收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税收的影响 3、税收政策的变化对收入的影响、税收政策的变化对收入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消费税的调整、增值税转型、消费税的调整、.4、重点税源的变化情况对税收收入的影响、重点税源的变化情况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产品 经济税源调查的方法经济税源调查的方法 经常性调查经常性调查 专题性调查专题性调查经常性调查经常性调查 结合日常业务工作,经常地、系统地、连续地搜集、积累各个时结合日常业务工作,经常地、系统地、连续地搜集、积累各个时期的经济税源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调查方法。期的经济税源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调查方法。特点:定期、定点、定内容。特点:定期、定点、定内容。经常性调查的具体形式:经常性调查的具体形式:(1)建立重点税源调查报告制度。)建立重点税源调查报告制度。重点税源是指影响和决定本地区税收收入状况的重点行业、企业、重点税源是指影响和决定本地区税收收入状况的重点行业、企业、税种和税目。税种和税目。(2)建立经常的横向资料联系交流制度。)建立经常的横向资料联系交流制度。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统计资料及工作总结报告等有关资料,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统计资料及工作总结报告等有关资料,是研究分析经济税源发展变化,正确编制税收计划的重要依据。分析经济税源发展变化,正确编制税收计划的重要依据。(3)建立税务机关内部的经济税源资料积累制度。)建立税务机关内部的经济税源资料积累制度。税务机关结合纳税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税收会计、统计报税务机关结合纳税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税收会计、统计报告等的收集、整理与积累,形成规范、完整的税源内部资料。告等的收集、整理与积累,形成规范、完整的税源内部资料。专题性调查专题性调查 专题性调查是针对组织税收收入过程中出现专题性调查是针对组织税收收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而进行的一种专门调查方法。的特殊情况而进行的一种专门调查方法。特点: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特点: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具体方法:具体方法: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普查。发票违法专项整治发票违法专项整治 从今年从今年2月起,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集中开展月起,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集中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专项整治行动,了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地重点打击不法分子伪造、非法印制发票,利要求各地重点打击不法分子伪造、非法印制发票,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传真、邮递等交易方式大肆进用手机短信、互联网、传真、邮递等交易方式大肆进行兜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活动,以及专门发送行兜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活动,以及专门发送发票违法信息和专门从事代开发票的团伙。发票违法信息和专门从事代开发票的团伙。截至截至4月底,各地公安、税务部门共查处制售假发票、月底,各地公安、税务部门共查处制售假发票、非法代开发票大要案非法代开发票大要案85件,捣毁印制假发票的窝点件,捣毁印制假发票的窝点57个,查获假发票个,查获假发票570余万份,缴获制售假发票作案设余万份,缴获制售假发票作案设备备204台,缴获假冒公司印章、财务印鉴等台,缴获假冒公司印章、财务印鉴等4089枚,枚,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303人。人。据悉,国家税务总局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整治据悉,国家税务总局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整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综合治理机制。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综合治理机制。规范税收征管和税务代理专项检查规范税收征管和税务代理专项检查 从5月20日至5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在各地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成专项检查组,对河北、河南、山东、辽宁、陕西、重庆、大连、青岛等八省市规范税收征管和税务代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从自查和抽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省市税收执法基本规范,税务代理脱钩改制基本到位,开展税务代理业务比较规范,制度建设比较完善,未发现强制指定税务代理,侵害纳税人权益的问题;除湖北外,未发现不征、少征税款,侵占、挪用、截留税款、以费抵税,造成国家税收损失的问题。从河南、河北等省市纳税人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情况看,纳税人对税务代理普遍反映较好,认为委托税务代理后,改善了办理涉税事宜的质量,提高了效率。其中,认为税务代理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好和较好的占93%,认为委托代理后达到预期效果的占 89%。在这次检查中,也发现仍有个别地区存在着税务机关与税务师事务所在人、财、物等方面脱钩不彻底;强制指定税务代理;事务所业务运作不规范;只收费不服务,多收费少服务的现象。目前,这些问题已得到了及时纠正和规范。对税务代理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体制和制度上的问题,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经济税源调查的分析经济税源调查的分析(1)趋势分析。即以本期实际数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实)趋势分析。即以本期实际数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实际数相比较,以分析经济税源的发展变化趋势。际数相比较,以分析经济税源的发展变化趋势。(2)结构分析。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要求,对某一)结构分析。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要求,对某一税源总体进行不同类别的分组,如按税种、行业、地区、税源总体进行不同类别的分组,如按税种、行业、地区、经济类型、企业规模、产品等进行分组,然后进行比较经济类型、企业规模、产品等进行分组,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反映税源总体内容的构成变化情况。分析,可以反映税源总体内容的构成变化情况。(3)因素分析。即全面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变化中的联)因素分析。即全面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变化中的联系及对经济税源的影响程度。系及对经济税源的影响程度。(4)季节变动分析。分析经济税源在各年各季的变化)季节变动分析。分析经济税源在各年各季的变化及分布状况,从中探索税源季节性变动的规律性。及分布状况,从中探索税源季节性变动的规律性。(5)综合分析。通过调查、整理和各种分析后,把各)综合分析。通过调查、整理和各种分析后,把各种分析意见进行融合,从总体上对调查对象的相互联系种分析意见进行融合,从总体上对调查对象的相互联系和客观规律性得出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和客观规律性得出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经济税源调查报告经济税源调查报告 经济税源调查报告是经济税源调查工作的总结。经济税源调查报告是经济税源调查工作的总结。经济税源调查报告的形式:经济税源调查报告的形式:经常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经常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经常性报告,定期调查,定期编写,反映的情经常性报告,定期调查,定期编写,反映的情况比较全面;况比较全面;专题性报告通常是一次性的,一般只说明一个专题性报告通常是一次性的,一般只说明一个问题。问题。四、税收计划的执行检查与分析四、税收计划的执行检查与分析(一)税收计划检查分析的内容(一)税收计划检查分析的内容(二)税收计划检查分析的方法(二)税收计划检查分析的方法税收计划检查分析的内容税收计划检查分析的内容 1.税收计划完成进度:将税收收入的实际数与计税收计划完成进度:将税收收入的实际数与计划数相比较,分析税收计划总指标和各税种指标划数相比较,分析税收计划总指标和各税种指标的完成情况;的完成情况;2.趋势分析:本期实际收入与上期、上年同期相趋势分析:本期实际收入与上期、上年同期相比的增减变化,分析原因及应对方法;比的增减变化,分析原因及应对方法;3.因素分析:重点税源变化情况及其对税收计划因素分析:重点税源变化情况及其对税收计划完成的影响;各项重大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完成的影响;各项重大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税收计划完成的影响;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水税收计划完成的影响;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税收计划完成的影响平对税收计划完成的影响 4.结果分析:税收计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结果分析:税收计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教训。资资 料料 2009年一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年一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13023.58亿元,同亿元,同比下降比下降10.3%,减收,减收1496.1亿元。亿元。其中,国内增值税下降其中,国内增值税下降2.4,进口环节税下降,进口环节税下降15.8,企业所得税下降企业所得税下降16.7,个人所得税下降,个人所得税下降0.3。消费税保持了快速增长,同比增长消费税保持了快速增长,同比增长38.5。耕地占用税完成耕地占用税完成132.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0.8,增收增收72.41亿元;亿元;房产税完成房产税完成158.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7,增收,增收23.82亿元;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218.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0,增收,增收52.92亿元。亿元。税收计划检查分析的方法税收计划检查分析的方法 1、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实际完成与计划:实际完成与计划 本期与上期本期与上期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3、百分率分析法、百分率分析法 4、图表分析法:各级税务机关每月应编制并、图表分析法:各级税务机关每月应编制并逐级上报逐级上报“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表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表”。国内增值税持续减收的主要原因国内增值税持续减收的主要原因 一是从一是从2009年年1月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日起,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企业购置机器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纳入增值税抵扣,使增值税出现大幅度减收;2008年因成品油价格倒挂而形成的留抵税额顺延到今年抵扣,也影响了增值税收入。二是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回落二是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回落。2009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0.2个百分点(按可比天数计算,2009年前2个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2%),3月份工业增加值有所加快,但整个一季度仍维持较低的增速;同时1-2月份PPI同比下降3.9%,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0.3个百分点,2月份PPI同比下降4.5%,比上月降幅增加1.2个百分点,呈加速下降态势,因此,按照现价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小幅回落,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小幅回落,2009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5个百分点。图表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第二节第二节 税收会计管理税收会计管理 一、税收会计的概念和特点一、税收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二、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及核算单位二、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及核算单位 三、税收会计核算方法三、税收会计核算方法 一、税收会计的概念和特点一、税收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一)税收会计的概念(一)税收会计的概念 税收会计是以税务机关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与监督税收资金及其运动的一种管理活动。是国家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税收会计的特点(二)税收会计的特点 1、核算对象的特殊性:税收资金及其运动、核算对象的特殊性:税收资金及其运动 2、核算内容的多样性:应收、已收、待收、入库、核算内容的多样性:应收、已收、待收、入库、在途、减免、提退、暂存在途、减免、提退、暂存.3、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联性、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联性二、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及核算单位二、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及核算单位(一)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税收资金及其运动(一)税收会计的核算对象:税收资金及其运动静态表现形式:静态表现形式:来源形态:来源形态:包括应征税金、多缴税金和暂收款包括应征税金、多缴税金和暂收款 占用形态:占用形态:待征税金待征税金、待解税金、待解税金、在途税金、在途税金、减免税金、减免税金、入库税金入库税金、提退税金、提退税金、损失税金、损失税金、保管款、保管款 动态表现形式:动态表现形式:申报阶段、征收阶段、入库阶段申报阶段、征收阶段、入库阶段来源形态来源形态 应征税金应征税金,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税务机关申报或由税务机关直接核定以及纳税检查中查出的应该向国家缴纳的税金。它是税收资金取得和形成的主要来源。多缴税金多缴税金,纳税人超过其应缴税款而多缴的税金。这部分税款应退还给纳税人,但在退还之前,多缴税金是一部分已征税金的形成来源。暂收款暂收款,是指税务机关按照规定向纳税人收取的纳税保证金、发票保证金、拍卖款和税款结报时长出的待定款项。其性质不属于税金,但这部分暂收款是在税金征收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一般会转化成为税金,所以,在税收会计上把它视为税金的一种来源形态。占用形态占用形态 欠缴税金(待征税金),是指纳税人应缴但尚未缴纳的税金。包括已经申报或已经核定和决定应缴但尚未到纳税期限的未缴税金以及已经超过纳税期限而尚未缴纳的税金。待解税金,是指已经征收但尚未缴入国库经收处,暂时存放在税务机关的现金税款,即库存现金税款。在途税金,是指已经征收并缴入国库经收处,但尚未划入国库的税金。减免税金,纳税人应纳但免予征收或减征的那部分税金。入库税金,是指已经划入国库的税金。提退税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已征收和已入库的税金中进行提成或退税而形成的税金。包括结算退税、出口退税、减免退税等。损失税金,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损失的税金,包括损失后等待处理的税金和已经核销的税金。保管款,是指收取后暂存在税务机关或金融单位的纳税保证金、发票保证金、拍卖款和结报时长出的款项。税收会计的核算单位税收会计的核算单位 1、上解单位上解单位:是指直接负责税款的征收、上解业务,而不负责与金库核对入库税款和从金库办理税款退库业务的基层税务机关。2、入库单位入库单位:是指直接负责与金库核对入库税款和从金库办理税款退库业务,而不直接负责税款的征收和上解业务的县级以上税务机关。3、双重业务单位双重业务单位:是指直接负责税款的征收、上解业务,又直接负责与金库核对入库税款和从金库办理税款退库业务的县级以上税务机关。4、混合业务单位混合业务单位:是指与乡(镇)金库的设置相对应,对乡(镇)级固定收入和县乡共享收入除负责征收业务外,还负责与乡(镇)金库办理其入库、退库业务的基层税务机关。三、税收会计核算方法三、税收会计核算方法(一)税收会计的记账方法(一)税收会计的记账方法(二)税收会计的会计科目设置(二)税收会计的会计科目设置(三)税收会计核算程序(三)税收会计核算程序 税收会计的记账方法税收会计的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对每项税收业务,都必须按照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或一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和几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平衡公式:平衡公式:所有资金占用账户余额所有资金来源账户余额所有资金占用账户余额所有资金来源账户余额 税收会计的会计科目设置税收会计的会计科目设置 1、税收资金来源类科目税收资金来源类科目“应征工商税收”、“应征企业所得税”、“应征其他收入”,“多缴税金”,“暂收款”。2、税收资金占用类科目税收资金占用类科目“待征工商税收”、“待征企业所得税”、“待征其他收入”,“减免税金”,“待解税金”,“在途税金”,“提退税金”,“待处理损失税金”,“损失税金核销”,“保管款”,“上解工商税收”、“上解企业所得税”、“上解其他收入”,“入库工商税收”、“入库企业所得税”、“入库其他收入”“应征工商税收应征工商税收”、“应征企业所得应征企业所得税税”、“应征其他收入应征其他收入”,上解单位、入库单位、双重业务单位和混合业务单位的共用科目。核算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税务机关应征的税金。“贷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应征税金,“借方”登记应退还的多缴税金数,平时余额在“贷方”,表示累计实现的应征税金总量。年终与“上解”类科目、“入库”类科目、“减免税金”、“提退税金”和“损失税金核销”科目的“借方”余额进行对冲,余额表示年终欠缴税金、在途税金、待解税金和待处理损失税金的来源合计数。年终余额应结转下年度继续处理。“多缴税金多缴税金”,本科目是“应征”类科目的抵减科目。核算应退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代征单位(人)的多缴税金。“贷方”登记多缴税金发生数;“借方”登记实际抵缴或退还的税金数,余额在贷方,表示未抵缴或未退还的多缴税金数。年终余额应结转下年度继续处理。“暂收款暂收款”本科目核算按照规定向纳税人收取的预缴纳税保证金、抵税发票押金、拍卖款和征收人员结报税款时的长出款。“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保证金(押金)、拍卖款和长款数;“借方”登记保证金(押金)和拍卖款抵顶应缴税款数和退还数,以及已处理的长款数,余额在“贷方”,表示暂收款未处理数。年终余额应结转下年度继续处理。“待征工商税收待征工商税收”、“待征企业所得待征企业所得税税”、“待征其他收入待征其他收入”本类科目是“应征”类科目的对应科目,核算应征而未征的税金(即欠缴税金)。“借方”登记所有应征税金发生数;“贷方”登记已征收和征前已减免的税金数、实际抵缴的多缴税金数、以及结转到“待处理损失税金”科目的损失税金数和结转到“损失税金核销”科目的欠缴税金依法注销数;余额在“借方”,表示实际欠缴数。年终余额应结转下年度继续处理。“上解工商税收上解工商税收”、“上解企业上解企业所得税所得税”、“上解其他收入上解其他收入”,本类科目核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征单位(人)本类科目核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征单位(人)直接缴入和税务机关自行征收后汇总缴入国库经收直接缴入和税务机关自行征收后汇总缴入国库经收处的税金。处的税金。“借方借方”登记已经缴入国库经收处的税金;登记已经缴入国库经收处的税金;“贷方贷方”登记接到入库单位提退清单的退库数;登记接到入库单位提退清单的退库数;平时余额在平时余额在“借方借方”,表示扣除退库数后的累计上,表示扣除退库数后的累计上解税金数。解税金数。年终与相应的年终与相应的“应征应征”类科目的类科目的“贷方贷方”余额进行余额进行冲销后无余额。冲销后无余额。“减免税金减免税金”本科目核算应纳税金发生后减征和免征(包括通过退库方式实施减征和免征)的税金,即实际发生的减免税金。“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减免税金数(包括各种退库减免数);“贷方”平时无发生额,平时余额在“借方”,表示累计减免数。年终按工商税收、企业所得税和其他收入归类,与相应的“应征”类科目的“贷方”余额结转冲销后无余额。“待解税金待解税金”本科目核算扣缴义务人、代征单位(人)和征收人员向会计结报的自收税款现金。“借方”登记税款现金和存款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税款现金和存款实有数。年终余额应结转下年度继续处理。“在途税金在途税金”本科目核算已经缴入国库经收处上解,但尚未到达国库的税金。“借方”登记所有上解税款数;“贷方”记所有已缴入国库的税款数;平时余额在“借方”,表示在途税金实有数。年终决算前,在年度清理期内,应将其余额处理完毕,决算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应结转下年度继续处理。“入库工商税收入库工商税收”、“入库企业入库企业所得税所得税”、“入库其他收入入库其他收入”本类科目核算国库已收纳入库的税金。“借方”登记国库已经收纳入库的税金数;“贷方”登记从国库办理的提退税金数;平时余额在“借方”,表示累计入库数。年终与相应的“应征”类科目“贷方”余额冲销后无余额。“提退税金提退税金”本科目核算在自收税款中支付的小额退税和通过退库方式提退的各项税金。“借方”登记实际退库和小额退税数;“贷方”登记退库减免结转到“减免税金”科目数和多缴税款退税冲转“多缴税金”科目数;平时余额在“借方”,表示累计出口退税数和手续费、奖金提退数。年终按工商税收、企业所得税、其他收入等归类,与相应的“应征”类科目“贷方”余额结转冲销后无余额。“待处理损失税金待处理损失税金”本科目核算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失,需要上报审批等待处理的损失税金。“借方”登记上报审批等待处理的损失税款数;“贷方”登记经批准予以核销或有关责任人赔偿的税款数;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处理的损失税款数。年终余额应结转下年度继续处理。“损失税金核销损失税金核销”本科目核算按规定审批权限报经批准同意核销的损失税金。“借方”登记损失税金批准核销数;“贷方”平时无发生额,平时余额在“借方”,表示累计批准核销数和依法注销数。年终按工商税收、企业所得税、其他收入等归类,与相应的“应征”类科目“贷方”余额结转冲销后无余额。“保管款保管款”本科目核算存放在税务机关或金融单位的纳税保证金(押金)、拍卖款和长款数。“借方”登记保管款现金和存款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保管款现金和存款实有数。年终余额应结转下年度继续处理。税收会计核算程序税收会计核算程序(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单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单填制记账凭证;(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3)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单和记账凭证登记)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单和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有关的辅助账;明细账和有关的辅助账;(4)根据记账凭证定期按科目借方和贷方发生额汇总)根据记账凭证定期按科目借方和贷方发生额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编制科目汇总表;(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6)总账和有关的明细账、日记账核对,明细账与有)总账和有关的明细账、日记账核对,明细账与有关的辅助账核对;关的辅助账核对;(7)根据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以及有关的辅助账编)根据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以及有关的辅助账编制会计报表。制会计报表。税收会计监督税收会计监督 (一)监督税款征解入库(一)监督税款征解入库 1、检查纳税申报情况、检查纳税申报情况 2、检查税款征纳情况、检查税款征纳情况 3、检查税款结报上解情况、检查税款结报上解情况 4、检查税款入库情况、检查税款入库情况(二)监督税款的提退(二)监督税款的提退(三)正确处理税款长短损失(三)正确处理税款长短损失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票证管理税收票证管理 一、税收票证的特点和种类一、税收票证的特点和种类 二、税收票证的审核二、税收票证的审核 三、税收票证的管理三、税收票证的管理一、一、税收票证的税收票证的概念概念和特点和特点 税收票证是指税务机关组织税款、基金、费用税收票证是指税务机关组织税款、基金、费用及滞纳金、罚款等各项收入时所使用的法定收及滞纳金、罚款等各项收入时所使用的法定收款和退款凭证。款和退款凭证。特点:特点:1、是一种可以无偿收取货币资金的凭证、是一种可以无偿收取货币资金的凭证 2、是征纳双方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征纳双方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 3、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唯一合法凭证、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唯一合法凭证税收票证的种类税收票证的种类 1、税收缴款书类、税收缴款书类 2、税收完税证类、税收完税证类 3、其他票证类、其他票证类 4、征免税标志类、征免税标志类 5、业务戳记类、业务戳记类税收缴款书税收缴款书(1)税收通用缴款书税收通用缴款书:是纳税人直接向银行缴纳及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后向银行汇总缴纳的各种税款、基金、费用、滞纳金和罚款等各项收人时使用的一种通用缴款凭证。(2)出口产品税收专用缴款书出口产品税收专用缴款书:是专门用于纳税人直接向银行缴纳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的缴款书。本缴款书由国家税务局系统专用。(3)税收汇总专用缴款书税收汇总专用缴款书:是税务机关自收现金税款、基金、费用、滞纳金和罚款以及代征代售单位(人)代征税款、基金、费用后,向银行汇总缴纳税款时使用的专用缴款书。税收完税证类税收完税证类(l)税收通用完税证)税收通用完税证:是税务机关和代征单位自收现金税款、基金、费用、滞纳金时使用的一种通用收款凭证。(2)税收定额完税证)税收定额完税证:是税务机关和代征单位征收屠宰税、临时性经营等流动性零散税收时使用的一种票面印有固定金额的现金收款凭证。(3)税收转账专用完税证)税收转账专用完税证:是纳税人采用信用卡(或磁卡)、支票或电子结算等转账结算方式缴纳税款时使用的完税凭证。此凭证不得用于收取现金。该凭证可发给纳税人开户银行使用。(4)代扣代收税款凭证)代扣代收税款凭证:是扣缴义务人向纳税人扣收税款、费用时使用的一种专用收款凭证。其他票证类其他票证类(1)税收罚款收据。(2)当场处罚罚款收据。(3)税收收入退还书:退库专用凭证。(4)小额税款退税凭证:是税务机关从自收现金税款中退还数额较少的纳税人多缴税款时使用的一种专用退款凭证。(5)出口货物完税分割单:是出口企业将购进货物再调拨销售给其他出口企业时,凭原购进货物的“出口货物税收专用缴款书”,到当地县级国家税务局换取的一种出口货物退税专用凭证。(6)税票调换证:是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票证检查时,换取纳税人收执的税收完税凭证收据联时使用的一种证明性凭证。(7)纳税保证金收据。(8)印花税票销售凭证:是税务机夹和代售单位(人)销售印花税票时使用的专供购买方报销的凭证。征免税标志类、业务戳记类征免税标志类、业务戳记类(1)印花税票)印花税票(2)车船税标志:是统一粘贴在机动车辆上)车船税标志:是统一粘贴在机动车辆上专门用于证明车辆已经完税或已经获准免税的专门用于证明车辆已经完税或已经获准免税的一种凭证。一种凭证。业务戳记类:是税务机关印制税收票证和征退业务戳记类:是税务机关印制税收票证和征退税时使用的各种专用章戳,包括税收票证监制税时使用的各种专用章戳,包括税收票证监制章、征税专用章、退库专用章、印花税收该专章、征税专用章、退库专用章、印花税收该专用章等。用章等。二、税收票证的审核二、税收票证的审核(一)税收票证的审核内容(一)税收票证的审核内容(二)税收票证的审核方法(二)税收票证的审核方法(三)审出问题的处理(三)审出问题的处理税收票证的审核内容税收票证的审核内容 1、审核有无错用税收票证或相互借用情况;2、审核所征税款是否属于应征范围,有无违反税款法规错征、乱征情况;3、审核有无打乱票证顺序号码或跳本、跳号使用情况;4、审核有无分联、分次填用情况,以及采取大头小尾、涂改等手段进行贪污税款、舞弊的情况;5、审核票证的填写项目是否齐全,填写内容是否准确、完整;6、审核票证上应纳税额计算是否正确,散总是否相等,大小写数字是否相符;7、审核多征、错征的退税手续是否合法、完备;8、审核票证的结报缴销手续是否符合规定;9、审核作废票证的核销手续是否符合规定等。税收票证的审核方法税收票证的审核方法 1、初审与复审、初审与复审 初审是税务征收人员事前审核与会计人员事后初审是税务征收人员事前审核与会计人员事后审核相结合的初步审核方法。审核相结合的初步审核方法。复审是市(县)税务机关对所属上交的税收票复审是市(县)税务机关对所属上交的税收票证进行复签审核方法。证进行复签审核方法。2、自审与互审、自审与互审 3、全审与抽审、全审与抽审审出问题的处理审出问题的处理 发现问题,应及时登入“票证审核登记簿”,并填写“票证审核通知单”,通知原填票单位处理。基层征收单位在接到通知单后,要及时复核,对填票中的差错作出纠正措施。确系多征或少征税款的,应办理退税或补税手续。会计应监督处理全过程,并做好错误事项的注销手续。同时按照上级审核单位规定的时间,及时将复查情况向审核单位申复。三、三、税收票证的管理税收票证的管理(一)税收票证的印制(一)税收票证的印制(二)税收票证的领发(二)税收票证的领发(三)税收票证的保管(三)税收票证的保管(四)税收票证的缴销(四)税收票证的缴销 (五)税收票证长短、损失的处理(五)税收票证长短、损失的处理(一)税收票证的印制(一)税收票证的印制 税收票证的印制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私自设计和印制税票。1、全国各地国、地税局都是使用统一式样的税收票证。2、税收票证的边沿尺寸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票证各栏目尺寸大小、字体规格及计税栏下留多少空行等,可由各地根据需要自定。3、税收票证字号的编制方法全国统一,票证字号由印制年代、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名称、机构名称、票证种类及号码组成,号码位数由各地根据票证用量自定。4、所有票证各联都必须印有国、地税局的机构区别标记。5、出口产品税收专用缴款书、出口产品完税分割单、印花税票等由国家税务总局集中印制;其它税收票证均由省级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集中印制。所有票证的有关联次上都必须套印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发的“税收票证监制章”。6、在税收票证的印制过程中,应建立和执行各项承印、交接手续制度,严防票证遗失。(二)税收票证的领发(二)税收票证的领发 税收票证的领发是票证管理的重要一环,各级税务机税收票证的领发是票证管理的重要一环,各级税务机关要建立和健全票证领发查记制度,严格执行领发手关要建立和健全票证领发查记制度,严格执行领发手续:续:1、请领票证做到领发有据,手续完备、责任明确。、请领票证做到领发有据,手续完备、责任明确。2、请领票证应、请领票证应按月按计划按月按计划向上级局办理。向上级局办理。3、收到税票要及时清点收到税票要及时清点,本数、起止号码,如有差,本数、起止号码,如有差错,要及时报告。错,要及时报告。清点时至少有两人在场启封清点清点时至少有两人在场启封清点。4、基层税务机关有关人员领发票证时,要凭票款、基层税务机关有关人员领发票证时,要凭票款结报手册直接领发。结报手册直接领发。领、发人员领、发人员要当面点请票证数要当面点请票证数目和字规号码一并在目和字规号码一并在票款结报手册上签名盖章票款结报手册上签名盖章。(三)税收票证的保管(三)税收票证的保管 1、专人专责存管、专人专责存管 税收票证的保管要做到专人专责,设置专用库房或专用箱柜存放。征收人员在非工作时间外出时,不准携带票证。因工作变动要办清交接手续,并经领导审查同意。2、定期查库、定期查库 各级税务机关必须建立定期查库制度。对库存的票证,定期清点核对,保证帐面数字与实物相符。要有专人监点。市(县)税务局、税务所应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盘点;省级税务局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票证清查,总结经验,健全票证管理制度。3、作废及停用票证的处理、作废及停用票证的处理 作废票证,停用票证、达到保存年限的票证存根联和报查联,需要销毁的。应由县以上税务机关集中办理,编造销毁清册,经局长批准,指定专人复点和监督予以销毁。(四)税收票证的缴销(四)税收票证的缴销 1、已经填用的票证,征收人员要按期向税务所、已经填用的票证,征收人员要按期向税务所(分局)办理缴销手续,基层征收单位也要按(分局)办理缴销手续,基层征收单位也要按期向市(县)税务局办理缴销手续。期向市(县)税务局办理缴销手续。2、市(县)税务局对所缴销的票证要分类分期、市(县)税务局对所缴销的票证要分类分期整理,装订成册,按照规定的保管年限和手续整理,装订成册,按照规定的保管年限和手续予以销毁。予以销毁。3、市(县)税务局上缴多余票证,应将多余数、市(县)税务局上缴多余票证,应将多余数量、原因呈报上级税务局,经审批后办埋退票量、原因呈报上级税务局,经审批后办埋退票手续。手续。(五)税收票证长短、损失的处理(五)税收票证长短、损失的处理 1、领发过程中长短的处理、领发过程中长短的处理 多出的税收票证,领票单位应注明字别号码,按实领数量记账;短少部分,由领票单位出据证明,说明数量及字号,申请补发。2、印制错误长短的处理 因印制错误而发生的多页、少页、短份、重号、缺号、错号、残破的税收票证,领票单位应立即报告,将原本税收票证逐级缴回印制局处埋。3、保管不善或不可抗拒的灾害出现长短的处理 因保管不善或不可抗力造成税收票证损失的,应当专案调查处理。填制“损失票证呈请核处报告表”,连同有关材抖上报审批。票证损失发生,应查明损失票证的字别、号码、数量及损失原因,及时进行追查,并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报告。如属盗窃案件,应立即报请当地公安机关协助查缉。如属票证丢失,应登强声明作废,税务机关应通报有关地区协助查缉。第四节第四节 税收统计管理税收统计管理 一、税务统计的概念和特点一、税务统计的概念和特点 二、税务统计报表的编制二、税务统计报表的编制 三、税务统计报表的审核三、税务统计报表的审核 四、税务统计报表的整理与分析四、税务统计报表的整理与分析一、税务统计的概念和特点一、税务统计的概念和特点(一)税务统计的概念(一)税务统计的概念 税务统计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的要求,按照统一的制度和专门的方法,对税收、税源、以及税政等社会经济现象所进行的统计工作。(二)税务统计的特点(二)税务统计的特点 1、广泛性广泛性:涉及到国家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2、综合性综合性: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反映国家财政经济政策及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二、税务统计报表二、税务统计报表(一)税务统计报表的种类(一)税务统计报表的种类(二)税务统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二)税务统计报表的编制要求税务统计报表的种类税务统计报表的种类 1.按照编报的主体按照编报的主体,分为国家税务局统计报表与地方税务局统计报表;分为国家税务局统计报表与地方税务局统计报表;2.按照统计范围和内容,按照统计范围和内容,分为税收统计报表、税源统计报表和税政统计报表;分为税收统计报表、税源统计报表和税政统计报表;3.按照报送的时间,按照报送的时间,分为旬报、月报、季报和年报;分为旬报、月报、季报和年报;4.按照报送方式,按照报送方式,分为电讯报、书面报表和计算机软盘报送等。分为电讯报、书面报表和计算机软盘报送等。税务统计报表的编制要求税务统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1、资料完整、资料完整 2、数字准确、数字准确 3、口径统一、口径统一 4、报送及时、报送及时三、税务统计报表的审核三、税务统计报表的审核 1、初审、初审 2、技术审核、技术审核 3、逻辑审核、逻辑审核四、税务统计报表的整理与分析四、税务统计报表的整理与分析(一)税务统汁资料的整理(一)税务统汁资料的整理(二)税务统计资料的运用(二)税务统计资料的运用(三)税务统计分析(三)税务统计分析(一)税务统汁资料的整理(一)税务统汁资料的整理 1、原始资料的整理、原始资料的整理 主要有税务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如各种缴款书、完税证、提退减免凭证等;还有税收征收业务的有关资料,如纳税申报表、征收清册以及人员机构的有关记录等。原始资料的整理,主要由基层税务机关按照统计报表填报项目的要求,结合会计核算和征收工作进行整理汇总,据以编制统计报表。2、历史资料的整理、历史资料的整理 税务统计的历史资料是指报告期以前各个时期的专题调查资料和统计报表资料。各级税务机关的统计部门要在整理、积累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实行档案化管理。保持资料的连续性。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可以全面地反映税收分配现象的发展过程与规律性。(二)税务统计资料的运用(二)税务统计资料的运用 1、运用统计资料推动组织收入工作、运用统计资料推动组织收入工作 税务统计资料定期地反映税收收入完成进度情况,及时查出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便于领导决策和征收人员进行征管工作。2、运用统计资料检查税收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运用统计资料检查税收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 税务统计资料反映着经济税源状况,税款征收及提退、减免的情况,违章行为的处理情况等等。将有利于研究、修改、制定新的政策法规。3、运用统计资料组织实现税收计划管理、运用统计资料组织实现税收计划管理 税务统计资料,是编制和执行税收计划的重要依据。4、运用统计资料研究税收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运用统计资料研究税收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税务统计资料全面、系统地揭示了经济税源发展变化情况以及经济与税收的互相制约关系,反映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为研究税收基本理论问题、政策问题、组织实施管理问题等,提供非常宝贵的客观依据。(三)税务统计分析(三)税务统计分析 1、税务统计分析的目的、税务统计分析的目的 税务统计资料揭露税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为各级领导决定方针政策提供有价值的资料。2、税务统计分析的方法、税务统计分析的方法 税务统计分析一般都是从数量分析入手,主要应用综合指标分析法。3、统计相对数在税务统计分析中的运用、统计相对数在税务统计分析中的运用(1)税收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反映一定时期的计划完成程度。(2)税收结构相对数。反映税收结构变化及其发展过程和趋势。(3)税收动态相对数。反映税收现象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4)税收比较相对数。反映不同单位或地区之间的差距。(5)税收强度相对数。它是同一时期两个有联系的不同总体的数值之比,反映某一税收现象在一定情况下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如何认识税收会计?2、税收会计是如何核算的?3、税务统计有哪些特点?4、税务统计的内容有哪些?5、税务统计报表包括哪些?其编制要求有哪些?6、如何运用税务统计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