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8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0367831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8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教学目标1、感受“熟字加笔画”是一种有效的记字方法。2、积累ABAB式的词语。3、进行分类指导,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5、重点练习相关的基本笔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书写习惯,并交流书写的感受。6、对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达训练,鼓励学生敢于与他们交流。二、教学重点1、掌握相关的字、词、句的训练。2、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习惯。3、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习惯。三、教学难点注重口语表达的综合训练四、教学准备自制相关练习卡。五、教学时数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有趣的汉字。(感受并巩固“熟字加笔画”的识记方法)引导观察,发现规律,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带读:口、四、古、田、白、由。2、再读六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后五个字都是给口字加上两笔所组成的。3、请你也来试一试。(及时鼓励、表扬组成其他字的同学)4、扩展训练:(1)试着给口字加上三笔或四笔。(2)小组学习:自己找可添加笔画的字。例:“日”加一笔:田、申、白、旦、旧加两笔:百、自、早(3)小组汇报。(二)词语超市。(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特殊形式词语归类积累)读中发现规律:1、教师出示词卡,指名带读。2、请学生再读:发现了什么?(一、三相同;二、四相同,是ABAB式)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听出了什么?(体会ABAB式词的强调作用)4、请学生自己练习读。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用到过这样的词语吗?丰富词语积累:请学生将自己喜欢的ABAB式词积累到“我的词语库”中。(三)选词写话。(口语表达训练)1、请学生自读词语。(读准字音)2、指名带读。3、教师带学生理解词语大意。(提示词语的使用范围)4、请学生自选词语练习说话。有兴趣的学生可选用两个或多个词语说句子。5、指名反馈。(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四)阅读欣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1、请学生自由轻声读古读。(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3、请学生再练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进行个别辅导)4、指名反馈。(配乐朗读)(五)作业。朗读古诗。第二课时(一)写字板。1、请学生自读所给汉字。指名认读。2、学习“迟”字。(1)学生按笔顺自学“迟字”。(了解笔顺规则:先里后外)(2)重点指导写好走之旁。(三笔写成)(3)学生练写“迟”字。3、小组学习:观察其余的字。(1)重点观察,说一说哪个字比较难写。(2)教师范写。(3)学生练写。(二)语文生活。1、看图思考。课本第51页图上的猴子、小熊和小白兔举着相机照什么呢?2、想象训练。小小的照片能记下美好的时刻。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3、小组学习。请学生介绍自己照片的故事。请小组推荐本组说的最好的同学进行汇报。教师指导,要求不要过高,说出给谁拍照,为什么拍照即可。4、请同学们动笔,把这个拍照片的故事试着写一写。(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写)(三)作业。把想象的内容写成几句话。教学设计方案 篇2课题: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找伙伴”游戏(具体过程参考探究活动)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师:数字娃娃们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来到了果园摘苹果,一共摘了9个红苹果, 2个青苹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随后教师先后出示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因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所以用加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9+2=11.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如果数字娃娃们吃掉了9个,还剩几个?随后出示11个苹果图,教师一边把11个苹果画上集合圈,把9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因为要从 11个苹果中去掉 9个,所以用减法)师: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9=师:11-9的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样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可能有以下讨论结果:(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2)因为 9加 2得 11,所以 11减 9等于 2.(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许多方法.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的这些方法都是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2)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观察左图和加法算式,右图和减法算式,想一想:苹果的总数都是11个,其中一部分是9个红苹果,另一部分是2个青苹果.为什么一个用加法,另一个用减法解答呢?(左图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所以用加法.右图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所以用减法)根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又学过9+2=11,那么在计算11减9时可以怎样想呢?(想: 9加几得11,9加2得11,11减9得2)同时教师板书得数“2”.指名复述想的过程.读算式:9+2=11,119=2.2.教学例2.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怎样列式?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3得12,12减9得3)同时板书得数“3”.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4个圆,去掉9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14-9=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同时板书得数“5”.读算式:12-9=3,14-9=5.3.教学例3.让学生在桌上摆一摆(先摆13个五角星,用手势表示去掉9个,还剩几个?),说一说(说出算式,并说出想的过程),算一算(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3-9=4)同样方法学习:16-9=7.4.教学例4.让学生看教科书,先独立在里填数,教师行间指导,然后订正,并指定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同时板书算式: 15-9=6 17-9=8 18-9=95.小结.教师指着减法算式,提问: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十几减9)教师板书:十几减9.师:这些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被减数都是十几的数,减数都是9)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在做十几减 9的减法题时,可以想 9加几得被减数,这题就得几)这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今后学习中还要用到.三、巩固反馈.1.2.把下面各题写成一组一组的卡片,让学生看卡片说得数.9+( )=13 9+( )=1613-9=( ) 16-9=( )9+( )=15 9+( )=12 9+( )=1715-9=( ) 12-9=( ) 17-9=( )3.进行“帮小白兔回家”的游戏(游戏过程参考探究活动)板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品质3通过公式变形及计算题规范格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以形成整洁、规范的作业习惯,以美的作业给人以享受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一节主要是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教材首先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把学生引向运用密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密度知识很有用处,能解决很多问题然后说明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用到各种物质的密度,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再以提出的三个问题为线索,讲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注意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给出解答,以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最后用一个例题作示范进一步教给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法建议本节课可用正迁移的方法由速度公式类比而导出密度的推导公式,可采用自学、讨论、示范的方法教学设计示例一教材重点与难点分析1通过公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学习中,经常要运用数学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推理、论证,但是应注意,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必须要受到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制约分析问题的物理过程、物理意义,弄清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明确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而且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一定不要把物理问题数学化,不能生搬硬套用数学规律,如,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重视对相关内容物理意义的理解2对进行公式变形对密度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参照速度公式的变形进行讲解,并通过数学运算规律,使学生掌握公式变形的基本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弄清每一个公式的物理意义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根据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和2组织学生练习读密度表,通过读表进一步熟悉某种物质密度的读法3练习求解有关密度的综合题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首先提出几个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可能是什么物质组成的?2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等等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教学中(二)新课教学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要鉴别某一物体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我们需要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多少,教材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下三个表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学生看书,然后请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对密度表应主要认识以下几个问题a气体的密度表上边标明了“0,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条件,应请同学作出说明b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比较大,它大于一般金属的密度c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在看书的基础上,应请学生读几种物质的密度,说出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在密度表的教学中要说明这是科学家经过严格准确的测量得出来的,而且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而不断准确2求质量体积很大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碑,质量很大,无法直接用秤称量,怎样才能知道它的质量呢?让学生说出他们想出的办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应用密度的公式来求如何求?需要先知道哪些量?如何才能得到这些量?前几章我们学习了速度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我们要求路程和时间怎么办?可以进行公式变形,得出和速度公式变形一样,对密度公式也可以用同样的数学方法进行变形,下面请同学们将密度公式进行变形,然后考虑变形后的式子,有什么实际意义?并举出一些实例来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一下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学认识公式变形的方法,例如,对比可解决的公式变形问题学生练习公式变形,并讨论变形后的公式在实际中的意义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进行指导,学生活动结束后请学生回答前边的问题由密度公式,可以得出,从式子中可以知道,用物体的体积乘以它的密度可以求出它的质量这样对一些体积庞大的物体,质量不便测量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也就是说用密度知识可以求质量3求体积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有的物体、体积不规则,不便于直接测量,可以测出它的质量,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4讲解例题例题:有一个体积是的钢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请同学们用三种方法进行鉴别学生练习,教师在同学中巡视,进行指导,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分析解题思路请几个同学分别说出他们的判断方法可以求出这个球的密度,把它与铜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相等是实心的,但是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小于铜的密度,所以是空心的我们先假设它是实心的,计算一下它的质量应当是多大,把计算出的值与球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大于球的实际质量,所以原球是空心的根据给出的铜球的质量,计算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结果小于已知球的体积,所以是空心的那么我们计算出的体积值是谁的体积是球壳的体积由学生们的分析归纳出: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密度比较法、质量比较法、体积比较法三种用投影打出如下标准解题过程,教师讲解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予以改正3总结、扩展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上是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研究求解物体质量、体积、密度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死记硬背公式,要了解公式中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尤其是比例问题,(以下内容可采取边讲边讨论的方式进行)(1)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物体均应为实心)由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密度相同,所以 由此得出说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也与它们的体积成正比,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也大(2)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其体积与密度的关系由于,所以,也就是,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体积小,它们的体积与它们的密度成反比(3)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之间的关系由于所以也就是,它告诉我们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也大,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成正比探究活动【课题】鉴别铅球【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的【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之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2、会运用规律认识8个字,并学习词语;能准确地运用词语。3、能自己读懂鲁班造伞这则故事。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展示的能力与习惯。重点难点: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一、我的发现1、自己读一读这六组词语,读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伙伴。2、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3、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再说几组这样有趣的词语。二、日积月累(一)读读认认1、自读,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2、认记生字,同桌检查。3、开双轨火车,读生字组词。(二)我会填1、读一读两组意思相近的词。2、小组讨论:说说每组两个词的意思。(发明:创造。发现:发觉。优美:美好。美丽:好看。)3、指导:把每组的两个词都放到句子里读一读,看看哪一个词能使哪句话的意思表达清楚。4、学生选词填空。5、交流、订正,读句子。(三)我会读1、在小组里读一读这个小故事,互相正音。2、讨论交流:鲁班是怎样造伞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 读一读。4、查一查资料:鲁班还发明了哪些东西?三、口语交际展示作品,互相交流。1、四人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先说作品名称,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小组成员注意倾听,互相提问。2、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可以是优秀作品的作者也可以是介绍的比较出色的同学。)同样,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和提问。四、展示台1、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名言、谚语等。2、鼓励学生拓宽展示内容,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篇5一、教学思路:位置是学生在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从两个维度)来描述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初步渗透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它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用两个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非常简明,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数学的作用,同时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1、师生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的。因此,本课一开始抓住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让学生先做自我介绍,再比一比谁能把自己介绍得更清楚,让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还能知道你坐在哪里的现实活动中,初步感受位置,激发学习兴趣。2、联系实际,学习新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位置,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明确我们习惯上怎样来分小组的方法后,先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再找一找自己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最后再开展“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谁”的游戏,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全班的参与意识,变一问一答式教学为全员参与的玩中学,乐中知,同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此后,通过填写座位卡并与前后左右的同学的座位卡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从两个方面(维度)描述出一个物体的位置非常简明,此环节层层相扣,逐步渗透,深化了知识的内涵,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3、创设活动情境,感受位置荷兰数学家和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先利用课件让学生发现电影院座位的排列规律,然后创设实际活动情境,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放手让学生自己进场找座位,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本领,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公民的思想教育。4、练习应用通过小组讲座如何合理的给小动物分房子,小组合作帮助小蚂蚁设计寻找食物的路线等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新课标“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二、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小朋友,今天和你们一起上课的除了刘老师,还有许多领导和老师,他们很想认识咱班的小朋友,你们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吗?怎样介绍能让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还能知道你坐在哪里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并板书课题)(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1、联系班组实际分组情况,明确习惯上的分组方法。2、生生交流,说一说自己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3、游戏: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谁?”请学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其他小朋友根据描述的位置猜测出他的好朋友是谁。4、填写、比较座位卡。学生在座位卡上填写好自己的位置后,与前后、左右的小朋友的座位卡进行比较、探讨,并从中发现规律:自己与前后的小朋友在同一组,与左右的小朋友在同一个(同一排),进一步明确: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非常简明。(三)创设情间,感受位置1、课件出示电影院座位的排列情况。小组讨论并汇报:你发现电影院的座位的排列有什么规律?2、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让学生在进场找座位的情境中真正掌握找位置的本领。3、反馈:通过验票检查学生是否在电影院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四)练习应用1、给小动物分房间。(课件出示动物园一角)小组讨论:把什么位置的房间分给大象比较合适?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理由充分就应给予给定。)2、小组合作设计出帮助小蚂蚁寻找食物的路线。这是一个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设计的路线可以有多种,只要各小级能根据小蚂蚁及食物的位置,设计出合理的路线就应给予肯定。最后各小组展示设计方案,评选出能让小蚂蚁很快吃到食物的最佳路线,并说明理由。(五)全课总结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进行的这些活动都和什么有关系?(位置)而且我们还能够应用有关位置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说明数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很大,你们有决心学好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三、教学评析1、联系学生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首先,通过师生谈话,联系学生实际做自我介绍的方式,自然引出课题。其次,联系班级实际,告诉大家自己所在的位置或好朋友所在的位置,进一步感受位置,并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要确定自己的位置,既要说出自己在第几组,又要说出自己在第几个。2、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位置。首先介绍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然后创设电影院的情境,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为解决到电影院“找座位的方法”这一难点,先利用课件让学生发现电影院座位的排列规律,然后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放手让学生自己进场找座位,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本领。最后,通过课件演示给小动物分房子,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3、采取适当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理念之一。本节课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多次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探讨,尤其是在动物分房时大象到底要分到哪间房,初步体会研究性学习形式。建议:1、电影院座位排列规律是一个难点,能否多结合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感悟到其规律。2、能否结合本节课内容把位置的相对性渗透给学生。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通过做相同功所用时间不同引入功率的概念,再全面解析物理量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等,通过估测学生上楼时的功率学以致用。功率是初中物理量力学功能中重要的一个物理量,也是后面将要学习的电功率的基础,并且是生活中机械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知识和技能:1、 理解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2、会估测人做功的功率。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归纳认知功率,提高学生的自学归纳能力和交流能力。2、经历估测功率,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估测功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将物理与生活联系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认知功率,估测功率的大小。教学难点:功率物理意义的认知理解。教具:每组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一个、米尺一根、机械停表一块。教学程序: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漫画:小华和小明同时从一楼到三楼。讨论:对他们的做功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自学:功率。自学提示: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2、 认知:一些功率值。3、 活动:估测人将物体从地面提升到桌面的功率。讨论:(1)实验原理。(2)猜测:怎么能使功率更大一些?(3)测量工具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四、学以致用,布置作业。1、设计方案:估测人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2、收集家中用电器及其他机器的功率,并对它们进行排序。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课前老师要求你们收集资料,请收集了资料的同学请拿出来,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并说明资料的_。、师:孩子们都很会学习。李白写诗近千首,今天我们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请再读题目。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课文写的什么?、(出示庐山瀑布)让我们走进庐山去欣赏那儿的瀑布吧。、你感觉怎样?(壮美、雄伟、壮丽)二、初读课文、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听。、(出示课文要求)孩子们,我们学习一首诗,首先是要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这对我们理解古诗意思有好处。、请你们把书翻开,将课文自由地多读几遍。、我想听听你们读得怎样?他读准字音了吗?、请大家一齐读一遍。三、精读课文,理解意思,质疑问难、初读了课文,接下来我们要精读课文,怎读呢?、请你们按要求一遍一遍地读,可以读出声音来,也可默读。生自主学习。、现在请你们说说看,你们读懂了哪儿?、还有哪儿不懂的?、请大家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四、我会品、过渡:我们大致了解诗意还不行,还得细细去品。、(),我会品:你认为这首诗最有魅力的语言是哪儿?、抽生说,学生汇报。、小结:你看,仔细一品,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五、我会品、赏中学 过渡: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欣赏一番。 怎么赏呢?(出示读中赏) 怎么读。 抽生说: 用赞美的语气读。 要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 要边读边想画面。 师配乐朗读,抽生说,老师哪里读得好。 你们想读吗?好,在读中细细地欣赏品吧,坐着读,站着读,走来走去地读,等会我们比赛看谁读得好。 学生朗读比赛。谁先来读,我建议读得好的站着,看谁能把别人读出来。你给我们说说,为什么要走着读。 学生配乐齐读。、画中赏,写中赏 除了在读中赏,我们还可以在画中赏,写中赏,喜欢画画的孩子们可以画一画,喜欢写作的孩子们可以写写你眼中的瀑布像什么,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两句诗,老师的这种格式可供你参考。 请选择喜欢的方式与小组的同学共赏吧。(CAI音乐)我想请位小画家到前台来画一画。学生学习2分钟。 交流 请画画的孩子们把画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画得真美,不愧是小画家。 请我们的这位小画家说说看,你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小结诗句描绘的是这样的吗: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多么绚丽绚丽的庐山瀑布图啊!青山高耸、银瀑飞悬,红日高照,紫烟升腾,多么壮丽啊。这就是这首诗的描绘意境。 喜欢写作的孩子,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吧,先请小作家念念吧。有小诗人吗?(时间有限,课后我们再研究好吗?请把你们作品一齐读读吧) 欣赏了小诗人的诗,让我们再次感受大诗人的豪迈气慨。 请闭上眼睛,让我们背一背。再次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六、扩展阅读、这就是一代诗仙李白的诗,他的想象多么丰富、多么奇丽!、孩子们还想感受诗人的浪漫情怀吗?老师这里收集了李白一些精彩的诗句,能读的、想读的就跟我来吧。、展示诗句。 解说: 诗人笔下的黄河气势恢宏。 他眼中的长江多么壮观啊! 四川的路太难行了。 天姥山多么高峻啊!、请收集了李白诗歌的孩子把它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扩展阅读的喜悦吧。 会背的可以背,不会背的可以读,谁先站起来谁先领读领背。七、总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并欣赏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读了李白很多的诗,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还有很多诗人他们和李白一样,以精美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这些文化瑰宝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今天的作业由你们自由决定。 收集到诗歌的孩子没说完的可继续读。也可与同学交换诗歌再读,除此之外:、我也想读更多的诗歌。、我想上网欣赏世界各地的瀑布的图片,我觉得瀑布实在太美了。 、我想学习诗人的方法写一首诗。 老师相信你们在实践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教学设计方案 篇8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_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教学中将这一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安排在第一课时教学,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是这样安排课时的: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第二课时:先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读懂理解潮来前和潮来后几节课文,然后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文字等训练上。一.教案内容:观潮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2.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3.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三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四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五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感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六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钱塘大潮录象八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谈话,板题。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3导入3、4自然段。4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3组建合作小组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师读生听: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1积累词汇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2运用词汇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3师生共同评价七、结束语八、板书观潮闷雷滚动出白线潮头怒吼贯江面山崩地裂城墙现钱塘奇观天下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