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9739009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8加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身份转变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同时改变课程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应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教材分析:8加几是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8-89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作支撑,学生初步经历了观察分析、收集信息、计算等活动。和前面学过的9加几相比,这一节教学内容基本上脱离了学具的帮助,主要通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8加几的计算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8加几时,不用像9加几那样进行全新的探索,而主要是验证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8加几中是否同样适用,在肯定学生课堂上生成的多样化算法的同时渗透湊十法择优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自控能力不强,对9加几的掌握应用还不够熟练,在教学设计时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新知识。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2、掌握计算8加几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3、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8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8加几的口算。教学难点: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设计思路:1、关于情景的创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2、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注意倾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此,本节教学内容开始进行大胆尝试。3、关于计算方法多样化的问题在学生理解看大数分小数,把几湊成十,十加几得十几即 湊十法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探索和发现计算方法。4、积极引深, 发挥两主 作用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探,使双边活动产生共振,和谐发展。教学流程:一、知识再现,激趣导入1、数的组成(对口令游戏)2、找朋友:9加几的口算练习。二、创设情景,学生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公园,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1、观察情景(1): 打靶图你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小朋友?)求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景资源进行再加工,让学生观察图中打靶的情景,学生比较感兴趣,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情景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解决自己发现问题的欲望2、观察情景图(2):划船在公园的这一角,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并列出了算式。下面我们再到公园的另一角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师:根据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一共有多少人在划船?师:求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8在两个不同的情景中培养了学生从身边生活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3、揭示课题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是求一共?都是用加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8加几的方法好不好?(板书课题:8加几)三、主动参与,探索新知1、探究学习8+5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第一个问题。(1)学生自主探究。师:怎样计算8+5?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教师巡视)(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请你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每一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你们组的好方法。(教师巡视)(3)全班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如:1、2、312、13依次数。从8数到13。8和5合起来是13。13可以分成8和5。先数10人,再数3人,10313本节课以8+5为突破口,在重点研究8+5的基本思路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所用的方法。这样, 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又有和同伴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在汇报交流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用的是凑十法,有的用的是数数法,方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2、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1) 学生小组讨论。(2)学生汇报喜欢的方法。教师提问: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针对出现的多种计算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对比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比较、分析,从而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方法。这样,好的计算方法更加明朗化,更为突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小结师: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老师知道了,有的同学喜欢用以前学过的凑十法,有的同学喜欢用数数法,有的同学喜欢用10+5=15,15-2=13。这些方法都正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几个问题吗?3、迁移练习(1)小组先交流解决:4+8,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2)让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得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3)你还知道哪些8加几的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获得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解决其他的8加几的问题,既能使学生把8+5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其他问题中,使计算方法得以灵活应用和巩固,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注重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四、巩固练习1、聪明屋:(课件出示教材89页课堂活动第1题)2、智慧山:(看图填算式)2、跳木桩比赛师:动物学校正在进行跳桩比赛,你能帮小白兔跳过木桩吗?练习:8+3= 8+4= 8+6= 8+8= 6+8=学生计算,帮小兔顺利跳过了木桩。整个练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这样设计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足够的素材,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小结师: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本环节教师将自己评、他人评、评自己、评别人和教师评,学生评结合进来,让学生对自己整节课的表现有一个回顾和反思。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教材第3637页。所呈现的内容是学生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练习课,图中所安排的企鹅活动情境,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课是第一次出现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在理解主题图图意的基础上,说一说图中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画面中解决应用问题,巩固8、9的加减法。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大部分学生对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有极大的兴趣。经过两个月的常规培养,学生有好的听课习惯,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基本上已经理解8、9的加减法的意义,但对于首次出现的大括号比较陌生,不容易理解其意思。对南极的情况有少数学生有些了解,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企鹅的生活情况。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问题情景中的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2、学会做相关的加减法。(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四、教学重点1、对括号和问号的理解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五、教学难点结合图和图中括号、问号对图意的理解。六、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小圆片2、试一试中的两张表格。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授 师:同学们,开学快两个月了,你们跟老师在一起开心吗?(开心)师:我也非常地开心,做梦都想跟你们在一起。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美梦,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分享吗?(想!)老师梦见,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老师跟你们一起乘坐热汽球飘到了南极!一到南极,你们跟老师一样,都兴奋极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可爱的企鹅(板书课题:可爱的企鹅)。你们拼命地召唤企鹅,想和企鹅交朋友。可企鹅们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要我们共同努力,答对了它们的问题才跟我们交朋友!你们有信心答对吗?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以及游戏等形式,能认识和区分高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高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我班学生的智残情况、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吧学生分为A、B、C三组,结合其特点,我准备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A组学生能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B组学生能初步感知高矮,在教师的提示下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C组学生能说出高矮,跟着老师学,遵守课堂纪律说教学重难点:我班学生对数前概念的理解、判断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我将教学重点设为:能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高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取的教法是动画视频、直观演示法以及游戏法等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生活中体验数学,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说学法本节课学生主要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等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通过动画视频导入,探究新知,学以致用,创新评价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动画视频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小人国,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高矮第二环节:探究新知(一)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图上画的有谁?看一看,比一比,他们谁高,谁矮?(二)实物感知高矮请一位学生与老师站在同一起点,让其他学生目测,比较谁高,谁矮请学生与学生站在同一起点,让其他学生目测,比较谁高,谁矮请一位学生站在地上,另一位同学站在椅子上面,比一比,告诉学生这样比较高矮是不公平的。师总结:比较高矮的基本方法:两个物体比较,需要在同一个起点下进行。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学以致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玩游戏:高人矮人让学生掌握高矮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第四环节:总结这一环节我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再一次回顾本节课学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高矮)我们主要是比较了身高,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再互相比较一下看一看谁高,谁矮,也可以和其他班的同学比一比,看一看是谁高,谁矮?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出示本节课的课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捆小棒(1120各数的认识)一、说教材捆小棒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认识的各数,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数一数,捆一捆。这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各数的表象。二是摆一摆,想一想。这部分内容的侧重点是把图像与计数器表示数结合起来,这也是学生过渡到抽象符号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本部分的内容中又呈现了数的组成,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分别是由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三是数的认识的拓展。为了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数,教材安排了在直尺上读数。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对于10到20各数能数出来,但是对于他们的组成却一点也不了解。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说教学目标1.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2. 经历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难点:对数位的理解。教学准备:学生:小棒、计数器、老师:课件、小棒、计数器、四、说教法和学法(一)操作实践法,以实践促思维。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积累感性经验以“动促”“思”,形成“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的概念。在活动中,不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而且让学生充分展示才能,为理解和认识20以内数的组成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二)合作探究学习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互补。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小组中交流摆法,互相启发,使认识得到深化,知识得到巩固,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五、说教学过程(一)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第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捆一捆的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10个一是一个十。为下步教学11到20的组成奠定基础。通过摆一摆、想一想的活动,让学生理解11到20各数的组成。师生做摆小棒游戏,摆出11到20各数。教学程序为:摆11根小棒,学生集体摆后,找一名学生把小棒摆在黑板上,集体想:()个十()个一是11。12到 19根小棒可以分着让学生自己摆,并说出是几个十几个一。然后,让学生摆出20跟小棒,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怎样很快的摆出20根小棒?让学生说出方法。(二)通过认识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11到20 各数的表象。1、介绍计数器各部分的名称。重点介绍个位一个珠子表示多少,怎样写,十位一个珠子表示多少,怎样写。2、师生做拨珠子游戏。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计数器,并帮助学生建立11到20 各数的表象,可以通过摆小棒和拨珠子之间的转化练习来完成。具体环节为:老师用课件示范11用小棒表示,怎样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以及对应在计数器下面写数字的过程。然后老师摆15根小棒,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5,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9,学生摆出19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20根小棒,一个用计数器拨出20。3、安排在直尺上读数,可以让学生形象的看到20以内数的排列,为学生认识数的大小和顺序打下基础。4、巩固练习通过看图写数,让学生再次体会数的直观模型。通过画珠子,将抽象的数字具体化,让学生形象的理解数位概念。课后反思: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010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数一数、捆一捆、摆一摆、想一想、读一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多次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探索与思考,从而获得知识。由于一年级学生自主意识还太强,不善于与别人合作学习,所以,这节课设计的小组合作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数位时我利用课件演示,课件中只出现个位,十位,虽然也比较直观,但是与学具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学具从个位一直到千万位。学生实际操作时不知道该拨哪儿的珠子,有的学生随心所欲的拨。课后经过思考,还有听课老师的建议,我们都认为次环节教师用计数器演示比较好,先指导学生认识并找到计数器上的个位、十位,然后教师拨珠子让学生读数,再由教师报数让学生拨珠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恰到好处进行有效小组合作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