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目标与风险防范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9698789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患者安全目标与风险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患者安全目标与风险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患者安全目标与风险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患者安全目标与风险管理,美国调查报告每年有4.49.8万人在医院因医疗错误而死亡在国民主要死因分析中排名第8(高于交通事故、乳腺癌、艾滋病) 每年预计要为可预防的医疗不良事件花费约170亿290亿美元 在医院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统计中医师 38% 药师 11% 护士 38% 其他,全球关注患者安全,欧盟委员会指出 每年8%12%住院患者由于院方原因受到伤害澳洲医疗质量专题调查委员会报告每10个患者中就有1个患者遭受应可预防的伤害及与医疗护理相关的不良后果,全球关注患者安全,爱无止境 1912.4.15,艺术的泰坦尼克是温暖的真实的泰坦尼克是冷酷的,吉凶祸福皆有预兆,您看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海面一角只有总体积的1/109/10的根本问题都在水下,表面问题,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海恩法则(金字塔理论),保证安全 预防为主,1. 预防死亡重伤事故 预防轻伤害事故 2. 预防轻伤害事故 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 3. 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 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 能否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取决于日常管理是否到位。,设备和工具改进,系统和流程改进,行为和文化改进,事故发生率,时间(年代),安全管理演变阶段,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安全文化是存在于组织和个人中的素质和态度总和。 医院安全文化是全体员工对患者安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安全文化的定义,2014-2015年患者安全目标,WHO“患者安全行动”美国JCI“国际患者安全标准”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台湾医策会“病人安全年度目标”我国患者安全现状等。,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在任何诊断治疗前识别患者。 严格执行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对身份不明的患者应有明确的身份识别流程。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等特殊患者应有明显识别标志。,执行重点,医务人员知晓查对制度的内容。查对的情形:任何诊疗活动前、转交接过程中。 腕带佩戴率达到100%,有重要提示信息。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姓名+ID号。掌握意识不清、“三无”、新生儿/小儿等特殊患者的身份查对流程。患者及家属自报姓名。,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择期手术须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全部完成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支持在手术室之外的内科和牙科等部门的操作,确保正确部位,正确操作和正确病人。建立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工作流程,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部位标记,正确部位、正确术式、正确患者手术部位标记由手术者实施,全院范围内统一 与切口线的区别标记要在铺巾后、切开前,始终可见。,手术三步安全核查,第1步,麻醉实施前,第2步,手术开始前,第3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术式、知情同意情况、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 、术式、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核查由巡回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 、实际术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各管路,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三、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建立标准化信息沟通流程,落实交接制度。有标准化表格、工具和方法为实现持续、完整的交接过程提供支持。 规范医嘱的下达、审核、执行与处理流程。非紧急抢救,不得下达口头医嘱,严禁下达电话医嘱。接获患者非书面的重要检查(验)结果时,有规范、统一的处理流程。 建立跨专业的有效沟通培训机制,减少医务人员之间沟通方式的差异性。提供多种方式和渠道,确保沟通准确、通畅、便捷。,执行重点,规范医嘱的下达护理人员知晓医嘱的执行与澄清流程 明确非紧急抢救,不得下达口头医嘱知晓口头医嘱的执行流程明确患者转交接的情形(医疗组、科室、外包、各班次之间等)有规范的转交接流程,记录单,交接内容有针对性 减少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环境、参与人员、标准化信息内容、形式)保障医疗活动的连续性,四、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降低院内医疗相关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在无菌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安全性。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严格遵循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流程,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2月份手卫生依从性检查情况,执行重点,洗手单位配置符合要求洗手单位、快速手消的可及性全体员工掌握洗手的指征、六步洗手法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手卫生依从性科室进行常规监管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理,快速手消的可及性,标准洗手单位,五、提高用药安全医务人员规范医嘱的下达与审核,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严格执行麻精类、放射性、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使用规定。规范科室固定药品管理。对高危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求。落实医嘱处理流程。对特殊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合理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药学部门定期提供培训,规范药品名称与缩写标准(识别技能、警示信息)。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指导。,我们的现状,高危药品,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一些药物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我国专家李大魁首次在国内提出“高危药品”的定义主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目前高危药品管理有多个环节参与,如药库、药房、病区等存在点多面广的特点,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尤其在病区使用的高危药品。需要医生、药师、护士高度关注高危药品的管理情况,宣传高危药品的知识,确保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高危药品管理,1.医务人员知晓高危药品使用管理制度。2.有高危药品种类与清单,医务人员知晓内容。3.专人管理,每班交接登记。 4.药品单独放置,标签清晰、有警示标识。5.高浓度电解质病区内不常规存放。,看似、听似(易混淆)药品远离放置,有警示标示。,复方氨基酸15AA,复方氨基酸9AA,“看似、听似”药品,麻醉、精神类药品管理,1.规范药品种类和基数,药剂科审核、备案并监管。2.专人管理、专柜放置,“双人双锁”管理、专册登记、专帐管理。3.有警示标识,有交接使用登记及剩余药液弃去处理登记。4.空安瓿的保存符合要求。,病区固定公药管理,1.规范(减少)药品种类和基数,药剂科备案。2.专人管理、药品区隔放置、标识清晰、账物相符,有交接与使用登记。3.标签清晰。4.定期更换(口服)。5.外用、口服、注射类等药品分别放置。,正确的药品,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患者,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5R,安全用药“5R”原则,防范用药错误,Link连接杆,输液管道标识,患者身份信息,给药途径警示,限制药品的可及性,规范医嘱的下达。科室固定公药配备、管理符合要求。帐物相符,每班交接有登记。出院患者口服药严禁回收。剩余药品(更改医嘱、转科、出院等情形)及时退药。除固定公药、抢救车药品、患者常规使用、自备药品外严禁科室“屯药”。低温药品不退药。治疗室门禁管理,刷卡进入。药剂科24小时送药、包药机将投入使用、PIVAS的建立。,六、强化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危急值”评价制度。建立规范的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不仅限于实验室、影像以及心电图检查。还包括在床边进行的任何诊断检查的“危急值”结果。报告科室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并认真落实。,明确“两个概念”,Repeat back(复述):接受(听到)信息 口头复述一遍 确认。在紧急抢救情况下,因“复读”可能会因医嘱的延迟实施而增加病人危险,因此允许采取复述确认后实施。,Read back(复读):接收(电话、口头、网络)信息 记录 诵读 确认。1.有效避免因“复述”可能导致的记忆错误,将口头信息错误执行的可能性。2.手术时:由巡回护士或者麻醉师记录口头医嘱信息 复读给医嘱发出者 确认。巡回护士执行前,再次复述确认。,执行重点,医务人员必须知晓的几个问题:“危急值”的处理流程“危急值”检查结果的报告者和接收报告者是谁? 采取医疗措施的负责人及处理时限? 如上述负责人无法履职时有谁来替代报告?如何准确、规范记录“危急值”结果?医疗文书中如何记载等?,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评估有跌倒、坠床等风险的高危患者,要主动告知跌倒、坠床危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有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的工作流程。加强评估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健康教育反馈。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95%。,跌倒的定义,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跌倒包括以下两类:(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2)同一平面的跌倒。,患者发生“跌倒”的危害,可导致脑出血、骨折不同程度的创伤,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使原有疾病延缓复原,延缓住院天数增加经济负担降低患者参与日常活动的意愿患者对环境安全认识及精神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出院后活动力 引发医疗纠纷等,防范跌倒人人有责,1.全体员工:协助保持环境安全、预防跌倒的发生,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理和汇报。2.护理人员:准确评估患者跌倒的风险等级,并落实相应措施。 3.医疗人员:对高风险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4.保洁员:保持地面干燥,拖地或地面潮湿时放置警示标识,保持通道无障碍物。5.药剂科人员:对易跌倒药物进行界定和警示。6.监管部门人员:对高风险患者预防跌倒措施落实的依从性及患者跌倒事件进行监控、分析、反馈和改进。,八、加强医院全员急救培训,保障安全救治,建立全员急救技能培训机制,确定必备急救技能项目,并有相关组织培训机构。对猝死、心跳骤停、过敏性休克、火灾、地震、中毒等应急进行培训和演练,对相关人员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的培训。医院建立院内抢救车及药品规范管理制度,在规定的地点部署并实施统一的管理。定期对员工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进行考评,建立考评标准及反馈机制。加强员工急救时自身防护意识及自身救护能力评估,保障员工安全。,执行重点,有全员急救技能培训机制,制定培训与考核方案。有计划地对医务人员进行BLS、PTC普及性培训。 对急诊、ICU等重点部门相关人员进行ACLS培训。确保院内急救人员(小组)、设备的可及性。医院定期组织应急突发事件的培训与演练,演练有设计脚本、有评价、总结、分析与改进。科室定期组织本专业常见危急重症的急救培训与演练。全院抢救车实行同质化管理,医务人员熟悉配置及使用。,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医务人员知晓率异常(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 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建立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营造患者安全文化氛围。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反馈、核查、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医院对重大不安全事件及时反馈。有根因分析和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措施,从系统上减少/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学习“错误”,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丰田公司“安灯拉绳”:每周拉绳2000次每工位一根细灯绳,发现问题拉绳尽快解决 问题车被移到下个工位前将暂停整个生产线 99%以上问题经生产队长帮助解决,无须暂停生产线福特公司效仿:每周拉绳2次?,安全文化,丰田鼓励员工上报问题而不是掩盖问题 福特员工不敢拉绳,怕主管给他负面回应或不支持帮助员工和管理者之间互不信任,安全文化与信任,报告的目的,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报告本身不能改善患者安全改善患者安全是对报告所采取的反应和改进措施只有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报告才有意义通过学习“错误”,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Near-Misses通报的重要性,与不良事件发生的本质类似发生率较高利于统计分析通报的障碍较小具有高度预防的作用补救方式的建立有利于安全机制的建立和改善,医疗安全管理的措施,发现风险 建立畅通的差错报告渠道 专人负责,强调保密 分析风险 关注事实,关注流程 制定防范与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工作安排是否合理诊疗活动是否有章可循流程是否清晰、简明仪器设备工作状态是否良好物品的摆放和标识是否清晰责任是否明确,制度是否完善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是否畅通对于有创操作是否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十、建立医务人员劳动强度评估制度,关注工作负荷时对患者安全的影响医疗机构有责任和义务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无疲劳的工作环境。 评估和制定组织内部合理的工作量,确保三方安全。从系统、组织及个人层面充分认识疲劳的危害,提供预防疲劳的最佳实践指南。涉及体力劳动操作时,指导员工按体力操作安全指南工作。 进行组织内部风险评估,特别是开展重大、耗时、技术性强的医疗技术时,充分考虑医务人员体力和技术因素,制定安全可行的实施方案。 充分利用质控工具和现代技术优化流程,减轻工作人员工作负荷,确保诊疗质量。,时间压力和工作负荷大会增加违规的可能。违规变成习惯,因为违规可以节省时间。对违规行为视而不见,等于默许违规行为存在,即埋下安全隐患。人们通常会低估违规的危险,但事实上危险比估计的要大。,对违规的认识,一套科学完整的规章制度医务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及良好的工作习惯人人自觉关注安全的工作氛围没有“有无之分”,只有“优劣、浓淡之分”,安全文化的实质,安全是每个全体员工的职责积极对待、持久关注患者安全重视患者安全信息的共享正确认识差错事故的公开交流从差错事故中吸取教训,结束语,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经济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