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PPT课件.pptx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9684335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21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常规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血常规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血常规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常规,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不透明的液体,由45%的血细胞和55%的血浆组成。血细胞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 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或静脉血检查。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1)生理性变化:某些生理上的变化可引起红细胞总数增高,如: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2)病理性升高: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糖尿病酸中毒等,可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慢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等也可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非代偿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 2、血液稀释所致的红细胞相对减少,如输液不当,喝低渗性溶液过多等。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3)病理性降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引起的贫血;慢性疾病,如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等造成或伴发的贫血;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等;急性失血,大手术后,慢性失血等都是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的因素。,白细胞,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加 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溶血、急性出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等。 2、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寄生虫病;皮肤病:如湿疹、剥 3.嗜碱性粒细胞增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癌转移、铅中毒等。 脱性皮炎,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增多 在儿童时期,淋巴细胞可生理性增多。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梅毒螺旋体等的感染。 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其他疾病:组织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等 淋巴细胞减少 应用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蛋白等的治疗。 接触放射线。 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血小板的数目。血小板的功能是既能促进止血又能加速凝血。如需判断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和有无止血功能,需要做血小板计数检查。 (100300)109L(10万30万/ul),(1)血小板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结合案例,白细胞3.7下降,低于临界值。 甲亢血液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或绝对值减少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 可能 甲亢时,机体末梢血管扩张,从而使白细胞相对减少; 血中增多的甲状腺激素对骨髓有直接抑制作用; 甲亢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白细胞的抗体,导致白细胞的破坏增多,而致白细胞减少。,血生化,血糖: 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在小肠被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肝是调节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糖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故血糖的浓度也相对稳定。 参考值: 空腹血糖3.96.1mmol/L; 口服葡萄糖后3060分,血糖水平达高峰,一般在7.89.0mmol/L,峰值1.1mmol/L 2h血糖(2hPG)7.8mmol/L; 3h可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 各检测时间点尿糖均为阴性,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两次空腹血糖分别7.0mmol/L。OGTT峰值11.1mmol/L,OGTT 2hPG11.1mmol/L。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尿糖阳性。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另找一天重复检测确诊,但一般不主张做3次OGTT。 2.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0mmol/L,2hPG为7.811.1mmol/L者;且血糖达高峰时间可延至1小时后,血糖恢复到正常时间延至23小时后,伴尿糖阳性为IGT。 3.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空腹血糖降低,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2hPG仍处于低水平。此外还有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 4.鉴别低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9.37.8 一方面,甲亢状态下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引起进食增加,肠道对糖吸收增加;糖原异生增加,内生葡萄糖增多; 甲亢时糖原分解增加;肝葡萄糖输出量增加;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葡萄糖调节激素的异常等这些因素可以致使血糖的升高。另一方面,甲亢产生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增加或其敏感性增加;T3有选择影响胰岛素的抗脂解作用,导致游离脂肪酸(FFA)浓度明显增高,FFA增高可抑制葡萄糖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抑制细胞葡萄糖氧化和储存,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 甲亢导致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显著减少,致使IGF一1的降低血糖、上调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减弱,致使血糖升高,加重胰岛素抵抗,,另外,甲亢时IGF一1的生物活性显著降低,对GHIGF一1轴负反馈减弱,生长激素(GH)分泌增多更加重胰岛素抵抗;产生了胰岛素及胰岛素受体抗体;胰岛素受体的改变等有关。 此外,甲亢时胰岛B细胞功能损害可能是甲亢患者糖耐量减低的原因。糖耐量减低是由于B细胞质与量的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医学试题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