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数学全册表格式导学案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649439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122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上数学全册表格式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苏教版四上数学全册表格式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苏教版四上数学全册表格式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备课 2014第一学期 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 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材分析 : 新修订的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周期;观察物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运动与身体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垂线与平行线怎样滚得远;整理与复习;附录 混合运算这九个单元。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附录 混合运算。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 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垂线与平行线,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 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表并学习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初步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简单周 期” 、“运动与身体变化”和“怎样滚得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目的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初步形成 1升和1 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和估计,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估计的意识。 使学生练习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解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的算理,掌握相应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和估算;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 0 的除法;理解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商不变的规律,以及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辨认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 的两个简单物体组合的形状,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作活动的过程,能根据看到的物体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平面形状的转换与联系,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置关系,感受生活空间,体验“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操作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会分段整理数 据,能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 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应用平均数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 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 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牌、抛正方体等游戏活动,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简单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过实例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 流。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可能性的学习与应用价值,初步形成随机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游戏、操作等活动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进一步体会分析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激烈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应用意识。 会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作与交流,认识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了解角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知道平角和周角,了解各类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索射线、直线、角的特征,探索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借助直观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教学进度 时 间 周次 教 学 活 动 内 容 周 课 时 备注 升和毫升 机动 4 第一单元测试与讲评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3 中秋节放假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4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机动 5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2 国庆节放假 12 六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4 19 七 简单的周期 第二单元测试与讲评 机动 4 26 八 观察物体 4 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 4 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一)运动与身体变化 第三、四单元测试 4 一 第三 、四单元讲评 机动 期中测试与讲评 4 期中考试 二 解决问题的策略 4 三 第五单元测试与讲评 可能性 4 四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 五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六、七单元测试与讲评 机动 4 六 垂线与平行线 4 128 十七 垂线与平行线 4 八 垂线与平行线怎样 滚的远 机动 4 元旦放假 九 第八单元测试与讲评 整理复 4 习 十 整理复习 期末复习 4 十一 期末复习 4 十二 期末复习 4 十二 期末考试 4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升和毫升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1、 结合实例在具体比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 ,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结合实例在具体情景中 感受,了解“升”、“毫升”的实际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5、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 学 重 点 1、理解容量的概念,初步感知容量单位“升”的大小。 2、 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估计一些容器 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 学 难 点 1、了解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联系具体实际体验容量和认识容量单位。 2、 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关 注 要 点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操作中感受理解新知识。 强对知识的理解。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第 二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1. 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 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 是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 学 重 点 算、估算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 试商方法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 学 难 点 掌握试商方法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难点 关 注 要 点 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并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观察物体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 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 2、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 学 重 点 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 。 教 学 难 点 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关 注 要 点 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在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具体指导。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图等活动,认识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 4. 本单元继续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教 学 重 点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教 学 难 点 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关 注 要 点 学生的读图、画图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初步体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 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更为清晰,确实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 教 学 重 点 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 学 难 点 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 注 要 点 学生寻找方法的过程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可能性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教 学 重 点 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教 学 难 点 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关 注 要 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并感受数学的价 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 学 重 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 学 难 点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关 注 要 点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单元教学计 划 课 题 或 内 容 垂线与平行线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 作和交流,认识 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用量角器量角,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了解角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知道平角和周角。 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垂线和平行线。 4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通过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作图方法,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 和容易理解。 1在挂装饰画、画图、观察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平行线的过程。 2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知道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线的教 学 重 点 操作和交流,认识 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教 学 难 点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三 角尺等工具画垂线和平行线。 关 注 要 点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通过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作图方法,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和容易理解。 备课日期 14 年 8 月 30 日 上课时间 14 年 9 月 1 日 第 课时学案 总第 1 课时 课题 认识升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 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一、教学“容量”。 1、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后得出结论。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2、完成 12页 1、 2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着重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体会容量是有大有小的,计量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 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 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二、认识“ 1升” 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 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 1升水 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后指出:这么多水就是 1升。 3、用学 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 1升: (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 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进而获得容量单位“升”的清晰表象。 质疑拓展 ( 2)取出大于 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 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 1升多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 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 1到 子要喝 1升水,那你知道 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提醒学生细心操作。 检测与 小结 三、练习 完成书上 5页的 3、 4题。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五、作业设计: 实践作业: 1、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个一升的容器。 2、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 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作出判断,并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学生联系实际和生活中的常识并通过操作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 , 通过进一步的操作、观察,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容器加深对 1 升的认识。这样教学,既使学生产生兴趣,也会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靠。 备课日期 14 年 8 月 31 日 上课时间 14 年 9 月 2 日 第 课时学案 总第 2 课时 课题 认识毫升 学习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 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 1升 =1000 毫升 重点难点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一认识 1毫升 1取出滴管,用这个滴管可以量出 1毫升的水。现在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来找 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先用滴管吸取 1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数一数 1毫升的滴数。) 实验:大约是 18 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容器什么单位。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 20滴水( 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 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 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二、教学“ 1升 1000毫升” 现在我们认识了“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那么 1毫升和 1升比较下我们可以发现 1毫升的水要比 1升水少得多。现在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 1升水呢?有什么办法吗? 实验操作,教师取出量杯( 500正方体容器( 1L),让学生观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 2杯 500 升的容器,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 1000毫升 1升 1升 1000 毫升 尽量让学生多进行操作,使他们对毫升的认识更深刻。 质疑拓展 三、完成练习: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 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毫升的认识。 检测与 小结 填空: 4升 =( )毫升 2000 毫升 =( )升 9升 =( )毫升 5000 毫升 =( )升 五、全课小结: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 教学反思 认识毫升这节课是建立在学生认识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实关于毫升,在前两节课的教学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渗透,学生对于毫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还很注重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比如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出示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来猜多少毫升等等,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不过整节课所有的 操作几乎都是老师完成的,孩子没能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孩子有了一定的感受,不过还不是太深入。因此在布置作业时,以学生回家自我感知、动手操作为主,让孩子更真切地感受毫升这一容量单位。 备课日期 14 年 8 月 31 日 上课时间 14 年 9 月 3 日 第 3课时学案 总第 3 课时 课题 教材第 5 学习目标 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重点难点 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 和毫升,能正确使用合适容量单位。 对常见的容器进行估计。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1. 关于容量单位你有哪些认识? 题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二、练习指导。 1第 3题。 出示各生活用品,先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 题。 学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题。 出示生活中物品,先让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 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选择容器的容量单位的?有什么技巧?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如何比较的? 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每个量杯中液体各有多少毫升?你是如何读出数值的?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毫升?比 1升多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作出判断,并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 质疑拓展 0题。 组织交流时,要让学生说清楚比较时说清楚思考过程。 1题。 要提醒学生注意每次服用的药量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一个范围。 ( 1)学生独立审题后让学生先说说你获得哪些信息? 5岁儿童应该按照哪个剂量来服用 ? (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 3)注意用药安全。 检测与 小结 三、布置课后练习: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单位的,各是多少升。 四、全课小结。 你现在对于升和毫升有了哪些认识? 动手做,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学会估计,能通过测量检验。 教学反思 验算部分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过程,没有即时指正,在练习中错误很多,我感觉自己应承担很大的责任。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学案 总第 4 课时 课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学习目标 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 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学会几百几十除 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笔算: 484 656 933 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3、观察例题图 思考: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 4、学习口算方法: 、 60 20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 ( 2)、学生分组交流口算方法并汇报讨论情况 情境不应凸现生动而应该切合生活实际,让 学生觉得很熟悉,有很想解决问题的欲望。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1、练习第 1 题。 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 部分学生还有横着写的习惯,引导学生先观察题目再竖着完成,养成动笔前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2、学习笔算方法: 6020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试列,指名学生板演。 订正: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错误的学生请你找出原因。 练习: 80 40。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 质疑拓展 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9620 15030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说说笔算过程,并问问学生怎样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练习 85 4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笔算除法怎样验算) 150 30 的商写在哪位上?为什么? 检测与 小结 估算下面各题: 80 40 160 80 200 50 210 70 270 90 学生口算。其中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强求统一。 练习二 第 2题 要让学生具体说说每一道题是怎样确定商是几的,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练习二 第 3题 要让学生通过验算发现计算错误的学生说说是怎样错的。 4、练习二 第 4题 先说一说时、分、秒等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再想想怎样进行单位的换算 第五题,指导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独立解答 教学反思 该课的教学应当注重“ 0”,首先 ,这课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数末尾有“ 0”,那么商的每一位数字都要和除数相乘得出的积末尾有“ 0”。其次,被除数除以除数最后的“ 0”是否要落下来写,不落下来还要在商的末尾补“ 0”不能漏写,还有补“ 0”前除尽的数下面应当有“ 0”而不是写在最后。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学案 总第 5 课时 课题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 学习目标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1、口算下面各题,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考方法。 120 40 560 70 420 60 240 80 320 40 2、观察例题图,说说题意。 提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学生列式。 3、提问: 380 30得多少, 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 学生对口算乘法口诀忘记较多,需要再进行练习。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估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 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笔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 1 的?这个 1 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30怎么来的? 提问: 380本书每班分30 本你觉得可以分给多少个班级? 质疑拓展 1、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 两题,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2、新课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计算时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 师小结,补充完整。 检测与 小结 1、 练习二 第 6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选择其中两题说一说计算过程。 2、练习二 第 7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比较每一组的两道题的商,说一说你的发现。 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够商 1,商就是两位数;如果不够商 1,商就是一位数。 3、练习二 第 8题 学生独立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 4、练习二 第 9题 根据表格所给的信息,解决问题 要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确定商的方法以及顺序。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学案 总第 6 课时 课题 练习二 学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一、口算下面各题 480 4 84 2 46 3 900 3 180 20 270 90 280 40 69 3 75 5 210 30 420 70 720 80 同桌互相说一说表内除法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练习二、 第 10题 可以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口算,并核对得数,再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其间有什么联系。 第 11题 1、学生独立思考估计一下每题的商,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估计的?)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老师巡视指导。 3、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 4、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学生能在自查的过程中加深对计算方法的 掌握。 质疑拓展 第 12题 组织反馈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分别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同时要注意学生计算时书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第 13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填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观点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可适时点拨,使学生初点体会除法算式中的“商不变的规律” 观察比较表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说说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检测与 小结 第 14题 指名读题,说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每四人一组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同组内交换意见。 组织全班交流。 第 15题 完成计算并填表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表中数据,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明确:长方形的面积不变,长发生变化,宽也随之发生变化。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学案 总第 7 课时 课题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不要调商 学习目标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重点难点 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口答: 96里面最多有几个 30? 190 里面最多有几个 30? 74里最多有几个 20? 274 里最多有几个 20? 口答 42( ) 31( ) 69( ) 75( )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观察例题图,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请学生列出算式? 组织学生估计一下它的结果,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笔算 96 32。 提问:是不是 3天正好看完呢?请大家用竖式来算一算。 学生尝试练习,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你是怎样想到商 3的,有什么好方法? 组织学生验算,看看算得对不对。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数32 接近几十 ?再说明32 接近 30 可以把它看作 30 试商。 质疑拓展 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质疑: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 学生独立 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你是把 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先小讨论,再全班交流。 联系所学的两道题,我们是怎样试商的?认识通常我们可以把除数“四舍五入”来试商。 注意: 试商后要把商 4和除数“ 39”相乘 。 完成书上的答,同桌检查 检测与 小结 练习三 第 1题: 出示题目要求,指名读题。 请学生说说各题都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数试商的。 学生们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选其中几题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第 2题: 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每天儿童电视剧播放时间的方法, 第 3题: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比较三位阿姨每天编织中国结的数量,再独立完成计算和比较,并组织反馈。 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什么情况下要把除数看作比它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学案 总第 8 课时 课题 教材第 15页练习三第 4 7题。 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通过提高题练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进一步练习和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1、 口算下列各题 44 4 90 60 16 6 270 60 15 4 46 2 95 5 180 30 口算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小明说:我 12 分行走 780米。 平均每分钟行走多少米? 照这样计算,把下表填写完整 行驶的路程 /米 195 585 845 时间 /分钟 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要先让学生 看懂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质疑拓展 做练习三 第 6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上表,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要生产水泥的吨数越多,需要的天数也就越多。 要想解决第二个问题首先要正确解决第一个问题,否则整题都会错的 检测与 小结 1、 先说说把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再计算。 320 78 612 61 612 69 94 19 2、一部儿童剧要播放 436 分钟,每天从 18: 00 播放至 18: 38,多少天可以播放完?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备课 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学案 总第 9 课时 课题 例 4练一练,练习三 8习目标 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需要用两步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一、 填一填 1、 4只燕子两天吃 880只害虫, 1只燕子两天吃( )只害虫, 4 只燕子 1天吃()只害虫。 2、学校买来 240 盆菊花,分给 6 个年级,每个年级 4 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得( )盆菊花。 二、 联系旧知,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号的要验算( 14 分) 66017 96642 60215 37647 * 99683 * 26466 让学生体会计算时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再看前三位。 质疑拓展 课本第 17页,思考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分析 题目里的数 量关系。 独立解答 小组内交流 这题先要求什么? 检测与 小结 直接写得数( 10 分) 18020 40080 45090 36040 35070 855 522 9632 8517 7619 4515 18060 924 5418 3819 786 9045 8428 5117 7813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学案 总第 10 课时 课题 连除练习 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答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除法的运算性质,知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重点难点 理解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答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1、 算一算,比一比 360 4 9 720 8 3 630 7 3 360( 4 9) 720( 8 3) 630( 7 3) 2、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先想一想,再算一算。 360 8 5 560( 7 4) 420 14 先独立解答,思考自己的计算方法?有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一、 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引导学生发现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二、利用在上一题中发现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和比较, 质疑拓展 大桥小学去年四个季度用水情况统计如下表。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用水量(吨) 189 204 351 156 这个小学去年平均每个月用水多少吨? 提醒学生注意:平均的是每月,要除以 12. 检测与 小结 1、 赵阿姨家养了 6只母鸡,平均每天共下 5个蛋。攒够 210个鸡蛋一共需要多少个星期? 2、 妈妈买了 3箱苹果,每箱 13千克,一共用了 234元,平均每千克多少元? 分析数量关系,学会独立解答问题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学案 总第 11 课时 课题 商不变 的规律 学习目标 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关的除法。 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发现并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1、 文化用品店门口,四位学生手中拿着相同的笔记本,在议论 甲:我买了 4本笔记本,用了 12元。 乙:我买了 2本笔记本,用了 6元。 丙:我花了 9元钱买了 3本笔记本。 丁:我用了 18元钱买了 6本笔记本。 思考 :从四位同学交流的信息中你有什 么问题或有什么发现吗? 把你的发现列出 算式: 124=3 6 2=3 9 3=3 186=3 ( 3)比较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发现,教师归纳要点:被除数和除数都变化了,而商没有变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1小组活动。 ( 1)讨论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寻找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规律? ( 2)小组汇报,并在老师同学的启发下完善其想法。 ( 3)小组用各自的方法对算式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并及时运用发现的规律验证是否正确。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 ( 1)被除数和除数增加(或减少)不同的数。 ( 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引导同学之间相互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并强调 “ 同时 ” 、 “ 相同 ” 。 质疑拓展 举例验证。 ( 1)学生举例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验证商是否不变。 ( 2)交流验证的结果。 ( 3)教师举例: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 0呢? 学生归纳规律。 多让学生举例,加深对商不变规律的认识 检测与 小结 3900300= 45050= 135025 120030=123=4 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里填适当的运算符号,在 里填合适的数。 21030=( 21010) ( 30) 60025=( 6004 ) ( 25) 20050=( 200) ( 50) ( 1)有多少种不同的填法? ( 2)小明为了把除数化成整百数,是这样填的:在后面的 里填 “+”, 里填上 50,那么前面的 、 分别怎样填?说说你这样填的理由。 20050=( 200) ( 50+50) 小结:在计算被 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时,商不变的规律能让我们的计算变得既简单又快捷,但在计算时要注意被除数和除数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学案 总第 12 课时 课题 商不变的规律 2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商不变的规律。 2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能正确等出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的余数。 重点难点 应用商不变规律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的余数 流程 学 习 内 容 补充与调整 自 学 预 习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选来填在括号里。 在 27 9 3中, 27是( ), 9是( ), 3是( )。 商 被除数 除数 8( )是 80。 扩大 10 倍 缩小 10倍 加上 0 42000( )是 42。 缩小 10倍 缩小 100 倍 缩小 1000 倍 2、根据每列第一个算式的得数,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商。 48 4 21 300 20 15 480 40 30 2 4800 400 15000 1000 先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再来解决问题。 小组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妇产科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