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344758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大纲总 要 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5、复习参考书为成人高考复习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复习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要求】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二、作家作品知识【要求】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三、文体知识【要求】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证论)、比喻论证等。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3、诗、词、曲、赋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词调的限制,句式以长短句为主,押韵比较灵活。曲可分为散曲和剧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赋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讲究铺叙、文采、对仗和韵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 4、小说小说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四、写作知识【要求】1、主题和题材主题即文章的思想观点,要求正确、深刻、鲜明、集中。题材即用于写作的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新颖。2、结构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文章的结构要求完整、清晰、严谨。3、表达方式(1)叙述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2)描写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3)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抒情要自然真挚。(4)议论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4、语言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 五、作品阅读分析【要求】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法,体味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篇目:议论文1、*季氏将伐颗臾 论语2、*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3、*秋水(节选) 庄子4、*谏逐客书 李斯5、陈情表 李密6、答李翊书 韩愈7、*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8、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9、论毅力 梁启超10、*灯下漫笔 鲁迅11、论气节 朱自清12、论快乐 钱钟书13、心灵的灰烬 傅雷14、选择与安排 朱光潜15、论学问 培根记叙文16、*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17、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18、*李将军列传(书选) 史记19、*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20、*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21、报刘一丈书 宗臣22、马伶传 侯方域23、往事(之十四) 冰心24、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25、故都的秋 郁达夫26、沙滩上的脚迹 茅盾27、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28、箱子岩 沈从文诗词典赋29、*氓 诗经30、国殇 屈原31、*陌上桑 汉乐府32、*短歌行(其一) 曹操33、*饮酒(其五) 陶渊明34、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35、山居秋暝 王维36、*行路难(其一) 李白37、*蜀相 杜甫 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39、杜陵叟 白居易4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41、(泊秦淮) 杜牧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陆游43、炉中煤 郭沫若44、再别康桥 徐志摩45、*北方 艾青46、门槛 屠格涅夫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4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49、*水调歌头(明月见时有) 苏轼50、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5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52、*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53、长亭送别 王实甫54、*前赤壁赋 苏轼小说55、*宝玉挨打 曹雪芹56、*风波 鲁迅57、*断魂枪 老舍58、*米龙老爹 莫泊桑59、苦恼 契河夫60、*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上列篇目中带*号者为精读篇目)六、课文知识要点1、*季氏将伐颛臾本文选自论语季氏。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了解本文的驳论性质,掌握本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识别本文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本文运用论据的多样性。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其含义。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是社稷之臣也。(4)无乃尔是过与?(5)是谁之过与?(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寡人之于国也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理解本文“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著名比喻的含义。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2)邻国之民不加少。(3)弃甲曳兵而走。(4)谷不可胜食也。(5)斧斤以时入山林。(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7)谨痒序之教。(8)申之以孝悌之义。(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秋水(节选)本文书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掌握本段文字的宗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理解本段文字在客观上对今人的启迪: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东面而视。(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4)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望洋向若而叹曰。(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拘于虚也。4、*谏逐客书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来丕豹、公孙支于晋。(2)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3)强公室,杜私门。(4)举地千里,至今治强。(5)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6)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7)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5、答李翊书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议论文。理解本文提出的作家品德、学问修养与文章写作的关系。掌握下列两个比喻句的意思:(1)根之茂者其实遂;(2)膏之沃者其光晔。理解韩愈“唯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理解韩愈“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的写作主张。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耶?(2)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3)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4)志乎古,必遗乎今。6、答司马谏议书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3)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6)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3)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5)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6)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7、*灯下漫笔作者鲁迅,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文选自鲁迅杂文集坟。理解第一部分中作者对历史的剖析和鲁迅所指“第三样时代”的含义。了解本文所用比喻、排比、反语等修辞方法及其作用。8、*论快乐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本文选自钱钟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了解本文所使用的比喻和警策语。9、论学问作者培根,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掌握本文阐述的两个问题,一是治学的目的,一是治学的方法。10、*郑伯克段于鄢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2)姜氏何厌之有?(3)不如早为之所。(4)多行不义,必自毙。(5)君将若之何?(6)公赐之食,食舍肉。(7)其是之谓乎?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亟请于武公。(2)都城过百雉。(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4)无庸,将自及。(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6)公伐诸鄢。(7)请以遗之。(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9)爱其母,施及庄公。11、冯谖客孟尝君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整理编订者是西汉刘向。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3)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4)窃以为君市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3)孟尝君怪之。(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5)驱而之薛。(6)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12、*李将军列传(节选)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2)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3)杀其二人,生得一人。(4)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5)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6)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7)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8)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9)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10)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11)为虏所生得。(12)急诣部,如书。(13)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14)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13、*张中丞传后叙理解“后叙”的含义。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叙事和议论并重、文章前半部分议论与后半部分记叙的有机结合。掌握本文前半部分为许远辩诬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补叙南霁云事迹所采用的写作方法。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远之不畏死亦明矣。(2)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3)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4)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5)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不能通知二父志。(2)疑畏死而辞服于贼。(3)以此诟远。(4)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5)设淫辞而助之攻也。(6)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7)弃城而逆遁。(8)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14、*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柳宗元,中唐著名作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散文。掌握全篇主旨:把种树之道,移之于治民之道,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掌握本文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说明道理的特点。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2)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5)故不我若也。(6)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且硕茂,早实以蕃。(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3)其莳也若子。(4)官命促尔耕,勖尔植。(5)若甚怜焉,而卒以祸。(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7)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8)故病且怠。15、*沙滩上的脚迹作者茅盾,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本文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理解本文通过“她”在沙滩上寻找、追求“真的人的足迹”所表达的心路历程,及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理解文中不同意象的象征意义:如“夜叉”象征黑暗势力,“人鱼”象征诱惑,“光明之路”象征欺骗,“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象征奸诈等。16、*爱尔克的灯光作者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记叙文中的抒 情散文。理解文中“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含义。掌握文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理解本文以灯光为线索贯串全文的特点。掌握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17、箱子岩作者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掌握赛龙舟一段的描写层次,理解这段场景描写对全文的作用。理解作者两次游箱子岩所见到的情景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从这一对比中所引发的思想感情。掌握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18、*氓本篇选自诗经卫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本篇是一首叙事诗,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掌握叙述层次。掌握诗中的比兴句,理解其含义。重点句子:(1)秋以为期。(2)载笑载言。(3)二三其德。(4)言既遂矣。(5)夙兴夜寐。(6)信誓旦旦。重点词语:(1)匪我愆期。(2)将子无怒。(3)犹可说也。(4)自我徂尔。(5)淇水汤汤。(6)渐车帷裳。(7)女也不爽。(8)总角之宴。19、*陌上桑本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掌握本诗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掌握本诗刻画罗敷形象所使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理解罗敷夸夫一节的构思特点、述说层次及在揭示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重点句子:(1)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2)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3)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重点词语:(1)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2)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3)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4)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5)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20、*短歌行(其一)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曹操,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掌握本诗的层次划分,理解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及由此表现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理解诗中所用比喻和典故的含义,以及化用诗经成句赋予新意的特点。重点句子:(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重点词语:(1)对酒当歌。(2)沉吟至今。(3)枉用相存。(4)契阔谈宴。21、*饮酒(其五)这是一首田园诗、五言古诗。作者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理解这首诗的主题。掌握本诗写景句子所体现的思想意蕴。理解全诗平淡醇美,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的特色。22、从军行(其四)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边塞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边塞诗派的主要作家,擅长七言绝句。理解本诗所反映的边地激烈战斗情景和将士们的艰苦生活,掌握诗中所表现的将士们的卫国热情与英雄气概。重点词语:(1)青海长云暗雪山。(2)黄沙百战穿金甲。(3)不破楼兰终不还。23、*山居秋暝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山水诗。作者王维,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融诗、画、音乐、理趣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重点句子:(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重点词语:(1)竹喧归浣女。(2)王孙自可留。24、*行路难(其一)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作者李白,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重点句子:(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词语:(1)玉盘珍羞直万钱。(2)多歧路,今安在?(3)直挂云帆济沧海。25、*蜀相这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作者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掌握本诗各联的内容。了解本诗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理解诗中所寄寓的感慨。掌握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特点。掌握本诗颔联对仗工整的特点。重点句子:(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词语:(1)锦官城外柏森森。(2)三顾频烦天下计。(3)两朝开济老臣心。2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边塞诗,新题乐府诗。作者岑参,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掌握本诗写景笔调夸张、比喻新颖、联想奇妙的特点。理解诗中的夸张句和比喻句的表达作用。重点句子:(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重点词语:(1)瀚海阑干百丈冰。(2)中军置酒饮归客。(3)风掣红旗冻不翻。27、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在诗坛上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背诵并默写全诗。重点词语:(1)商女不知亡国恨。(2)隔江犹唱后庭花。28、*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本诗选自徐志摩的诗集猛虎集。理解本诗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理解本诗所体现出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背诵并默写全诗29、门槛作者屠格涅夫,俄国19世纪贵族民主主义作家。本篇选自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集。理解这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掌握“一座大楼”、“门槛”、“一位姑娘”等的象征意义。30、*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理解本词是一首抒写亡国伤痛哀怨的词。重点句子:(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词语:(1)春花秋月何时了。(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1、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作者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掌握全词写景、抒情所用的铺叙手法和层次划分。理解全词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重点句子:(1)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重点词语:(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2)望故乡渺邈。(3)何事苦淹留。(4)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3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北宋著名作家、艺术家,豪放词的开创者。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掌握全词围绕明月抒写作者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了解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重点句子:(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点词语:(1)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3)千里共婵娟。33、声声慢(寻寻觅觅)作者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理解全词表现的在国破家亡之后,词人的凄惨心境和孤苦哀愁之情。掌握词中九组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背诵全词。重点句子:(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重点词语:(1)凄凄惨惨戚戚。(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者辛弃疾,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掌握上片写景抒情的内容。理解下片借用三个历史典故分别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全词。重点句子:(1)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重点词语:(1)遥岑远目。(2)倩何人。35、*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散曲家,人称“曲状元”。这是一首小令,被譽为“秋思之祖”。掌握前三句遣词造句的特点:用三组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鼎足对”。掌握最后一句在全篇的作用和这首小令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6、长亭送别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本篇是其代表作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了解这折戏的主要矛盾冲突,掌握崔莺莺的离愁别恨和叛逆精神,理解本篇的主题思想。掌握作品所采用的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重点句子:(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重点词语:(1)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2)煞强如状元及第。(3)谨赓一绝,以剖寸心。37、日出作者曹禺,现代著名剧作家。分析黄省三的形象,说明其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李石清和潘月亭的性格。38、*前赤壁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本文情感变化线索和段落划分,理解每段大意。掌握清风、明月、江水三种景物与抒情、说理的关系。了解文赋具有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结构特征和骈散相间的语言特色。重点词语:(1)举酒属客。(2)纵一苇之所如。(3)凌万顷之茫然。(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5)舞幽壑之潜蛟。(6)泣孤舟之嫠妇。(7)山川相缪,郁乎苍苍。(8)侣鱼虾而友麋鹿。39、*宝玉挨打作者曹雪芹,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三十四回。掌握宝玉挨打的导火线及其根本原因。理解贾宝玉、林黛玉、贾政、薛宝钗等人的性格特征。了解本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40、*风波本文选自鲁迅的呐喊,写的是1917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风波。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了解环境描写在表现时代背景、烘托小说主题中的作用。理解小说以“辫子事件”为线索贯串全文的结构特点。掌握七斤和赵七爷的性格特点。了解本文人物对话、白描手法、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掌握小说结尾在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41、*断魂枪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后改名舒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了解小说中时代背景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所起的作用。理解拳师沙子龙的性格特征。掌握本文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理解文中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的写作手法。42、*米龙老爹作者莫泊桑,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了解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理解本文运用倒叙笔法的作用。掌握米龙老爹的性格特征。理解小说人称互换的叙述特点。43、苦恼作者契诃夫,俄国著名作家。理解主人公姚纳苦恼的主要内容。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理解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的表现手法。掌握小说将“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马”的关系相对比的写法及其深刻含义。44、*麦琪的礼物作者欧亨利,美国现代著名短篇小说家。理解“麦琪的礼物”的含义。掌握小说运用两条线索,一虚一实的结构方法。了解小说通过外部行为和表情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手法。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试卷内容比例作家作品知识约15% 文言文阅读约25% 现代文阅读分析约20% 作文表达约40%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约20%词语解释题约5%文言文翻译题约10%分析题约25%作文题约40%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30% 中等难度题约50% 较难题约20%试卷语文能力层次比例识记了解约30%表达理解约50% 分析掌握约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