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初三生物教案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15940113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初三生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初三生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初三生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初三生物教案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理解蝗虫的形态构造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3知道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2才能方面通过观察蝗虫的形态构造和生理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实验才能和分析问题的才能。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构造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根本观点。2通过我国治蝗工作获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通过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消费的危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教学难点1蝗虫的形态构造特点和生理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因为:蝗虫是昆虫的典型代表动物,其形态构造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的根底,也是学习其他节肢动物的根底。通过蝗虫的形态构造和生理特点的学习,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蝗虫又是曾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蝗虫的研究,比较清楚。2蝗虫的发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一是幼虫的“龄,即“龄虫,对于初一的学生不能立即弄明白。龄是指在一定龄期中的详细昆虫幼虫的虫态。所谓龄期是指昆虫幼虫在连续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其二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态是指形态的改变。其三是世代的概念,所谓一个世代是指昆虫由卵开始,到成虫产生后代为止,个体发育经过一个周期。世代的长短,因昆虫的种类而不同。3昆虫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运用昆虫三个共同特征来判断哪些节肢动物是昆虫,哪些节肢动物不是昆虫。4蝗虫的口器和呼吸是本课的另一难点,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形式各不一样,有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和虹吸式等不同的类型。其中咀嚼式是最原始的,其他类型都是由咀嚼式演化而来。观察蝗虫的口器的顺序不能搞乱。蝗虫的呼吸方式是学生不知道的,其构造也不易观察到。教具准备活蝗虫、雌雄蝗虫标本、蝗虫模型、活蚂蚁或蟑螂数只、白糖5g和沙粒或木屑5g、解剖盘、镊子、解剖针、放大镜、胶水、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或挂图和投影片、蝗虫发育过程标本。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实物导人设疑启动引出课题 观察蝗虫标本理解蝗虫的形态构造 通过生理实验和观察实验理解其主要器官的功能 观察并记录,归纳昆虫纲的主要特征2教学过程的说明:1导言的设计。由实物引入:教师课前将罩在玻璃瓶里的活蝗虫或蝗虫标本放在学生实验台上的解剖盘里,上课后直接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解剖盘里的是什么动物吗,它是害虫还是益虫?等等,学生这时已经按捺不住了,这样的引言干净利落,直接将本课的主题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题就讲蝗虫。同时从观察实物开始,会使学生将注意力很快集中到眼前的蝗虫,兴趣油然升起,这是一种既突出主题又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较好的引入方式。把教材前的四种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放在其他节肢物动中讲解。其他引言方式:按教材顺序引入,先导出章的题目再导出节的题目。这样比较费事也耽误时间。设疑导入和录像导入也比较好,但没有实物导入节省时间,因为本节课内容多实验量大,所以要选一种比较节省时间的方法。2关于蝗虫的形态构造和生理部分的教学。教师应该本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那么,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实验才能,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要节省时间。假设条件允许,建议先用一定的时间学生自己观察和解剖蝗虫,搞清楚蝗虫的各部分构造,然后再通过两个生理小实验和两个观察实验,解决蝗虫各主要部分的生理功能。在观察蝗虫的形态构造时,教师在大屏幕或投影仪上出示观察提纲:看一看,蝗虫的身体外表有什么构造特点?身体分哪三个部分?通过学生观察,教师用模型或多媒体大屏幕进展整合。接着观察蝗虫的头、胸、腹三部分,教师出示观察提纲:头部有哪些构造?胸部有几对翅?几对足,各有什么特点?腹部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构造?要求学生分部观察,由前到后、由表及里,边观察边填写观察记录表,两个同学配合好,教师要适时出示蝗虫模型或大屏幕给予指导。最后归纳出昆虫的主要特征。蝗虫外形观察记录表身体部分 器官 功能 头 部 触角对复眼对单眼对 解剖的咀嚼式口器实物标本加注名词 前足对 胸 部 前胸 中胸 中足对前翅对,革质气门对 后胸 后足对后翅对,膜质气门对 腹 部 气门对18体节听觉器官对第一体节两侧产卵器雌性,交接器雄性 关于蝗虫的生理特点的教学。按照蝗虫身体分部,由前向后进展教学,几个主要构造的功能通过两个观察实验和两个生理小实验来突出重点和打破难点。当讲到触角的作用时,教师可演示教材中用蟑螂或蚂蚁做的小实验,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最后得出结论。蝗虫口器的观察,教师用教学课件或剪贴图来指导学生触剖蝗虫的口器,学生观察后再把解剖后分解的口器各部分按顺序贴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注明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应及时检查和评分,纠正错误部分。在讲授蝗虫的呼吸系统时,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指导观察气管:学生用解剖针和镊子将体侧的体壁与内部器官稍稍分开,就可以找到白色、半透明的丝状细管,这就是气管,还能清楚地看到气囊。可用放大镜进展观察,也可制成装片,在低倍镜下能更清楚地观察到气管分支情况和管壁上的几丁质螺旋丝。关于气门的作用,学生先提出假设气门可能与呼吸有关,通过教材中的小实验来验证假设,证明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学生会问蝗虫每一个气门既能吸气又能呼气吗?它是怎样呼吸的呢?最后总结蝗虫胸部有两对气门,腹部有8对气门,前4对吸气,后6对呼气,气体由前向后流动。板书设计第六章节肢动物第一节蝗虫一、形态构造1.体表:外骨骼2.身体部分:头部、胸部、腹部二、呼吸过程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第六章第一节蝗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