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公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上传人:办** 文档编号:115667585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层公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超高层公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超高层公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高层公寓工程测量施工方案目 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13、施工测量放线准备14、施工测量基本要求15、定位、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6、基础施工测量47、楼层平面及高程测量68、二次结构施工测量 99、地面面层施工测量 910、电梯施工测量1011、屋面施工测量1012、外墙面、玻璃幕墙施工测量1013、质量保证措施1014、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1115、验线工作1116、预防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事故1217、对分包单位的服务及管理1218、沉降观测12大连*公寓T3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大连*项目位于大连市*路及*街交叉路口,公寓T3楼西侧为更新街,南侧为*街及居民区,北侧为公建部分(正在开挖)。T3楼地上43层、地下5层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0.8万,地下室单层面积约5400,标准层每层面积1750平米。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工程测量技术说明(06-H165)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大连*初步设计图纸。三、施工测量放线准备1、对所有进场测量器具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检查检定合格证书。2、与雇主办理测量成果交接手续。3、检查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及水准点。4、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5、编制测量工程控制桩布置图。6、观测成果汇总,输入计算机建立测量数据库。四、施工测量基本要求1、明确测量工作为工程施工服务,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的要求。2、认真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做到测量作业步步有校核。3、根据测设场区控制网测设本工程控制网。4、定位、放线工作在自检互检合格后上报雇主和监理验线。5、认真做好测量定位桩的保护工作。6、做好误差分析,尽量减少误差,发现问题及时报雇主和监理。五、场区内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本工程基础施工阶段整个基坑纵向370m、横向170m。场区面积较大,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业主所提供的城市控制点在施工场地内布置首级施工控制网。(详见附图:控制网布设平面图)。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2、场区平面控制点测量1)控制点的布设:T3公寓楼所处的位置对于控制点的保护有一定的困难,大工街一侧为高边坡,根据实际场地情况在场区内做7个平面控制点与测绘院提供的控制点形成附合导线,根据平面控制网再测设轴线控制网。在平行于24轴线4.5m处及平行1轴7m处测设两条控制线,在这两条控制线上把A轴、B轴、G轴、N轴、Q轴、R轴测设出来,3公寓楼东西长方向以此轴线控制;在大工街一侧布设2轴、33轴、37轴、39轴、311轴、4轴、6轴线组成一个轴线控制网。2)平面控制点的测量:进行场区平面控制基准点测量前,测量工程师应对雇主提供的城市控制点进行复测,符合点位规定误差要求后才可使用。 本项目采用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mm+2ppm的全站仪测设二级导线网,依据雇主提供的大连市城市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进行测量控制。控制网指标等级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二 级51/200003、水准点布设1、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1)为了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点的建立根据雇主或测绘院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二个且不得低于三等水准精度要求)测设,本工程场外测绘院给出的高程点为:1681,采用水准测法,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依据水准点位置及现场条件),联测场区高程控制点,以此作为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竖向精度控制的基点。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3)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以测绘院提供的水准基点作为永久性水准点,该永久性水准点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场内标高控制点复核原始依据,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4)场区内至少应有四个水准点,水准点根据场内条件确定,距离基坑开挖边线应尽可能大,每月对场内水准点进行复核。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1)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布设按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仪器型号水准标尺观测次数附和或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环线次数平地三等36DS1DS3双面往、返往、返往往、返12 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等级视线长度(m)视线高度(m)前后视校差(m)前后视累积差(m)基辅分划读数校差(mm)基辅分划测高差之差(mm)三等750.32520303)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合差(mm): L-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内业计算最后形成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精确至0.1mm,三等水准精确至1mm。六、基础工程施工测量1、轴线控制桩校测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影响正常施工及工程测量的精度。2)采用测角精度2的电子经纬仪,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投测。2、轴线投测方法1)轴线投测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用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东西方向布设4条轴线控制桩;南北方向布设6条轴线控制桩;将轴线投测在场地四周边坡之上,在硬化的地面弹线,未硬化的地面埋桩; 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地下室施工造成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轴线投测的精度。2)根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将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点),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精度要求:边长误差小于1/10000,测角精度小于6。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拉尺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控制线弹墨线标明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然后在该平面上测出轴线及细部线。控制线投点间距不应大于10m,细部线应弹出梁、墙、柱、门、洞口边线及50cm控制线。弹墨线时要对准点位,小线要拉紧。框架柱要弹轴线立线至顶,以控制梁位置。所有弹线均要求墨线清晰,并用红三角标注。3) 施工放样各部位技术要求如下表。施工放样各部位技术要求项 目允许误差(mm)外廓主轴线长度(L)L30m530mL60m1060mL90m1590mL20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4) 圆弧部位放线以主控轴线交出圆心,用钢尺直接量出圆弧墙曲线及内外控制线。地下二层以上放线采用底板留洞与经纬仪十字交会测出园心位置,测设间隔5度的曲线点,然后用木制弧型模板画线连接。3、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标高控制、测量1)高程控制点联测在施工过程中每三个月对场内高程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测,雨季前后复测一次,在结构施工至0.000时进行一次整体校核。2)标高测量为了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搂层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施工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进行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间的校核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楼层平面施工中标高控制的基准点。并用红色油漆画三角作标志,同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3)施工过程中使用时先检测基准点的准确性,无误后,再检测几个基准点同一标高的校核误差,当校核误差小于3mm时方可作为施工层标高抄测的依据。4)在施工层墙、柱上抄测+1.000m线,误差在2mm以内,弹墨线并标明高程。5)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在立筋上抄测标高,间距大于6m时加设附加筋,标高抄测误差2mm以内。用以控制结构标高及设备预留预埋。设备预留预埋前应校核至少三根立筋上的标记,当误差大于3mm时,应与测量员联系,由测量员提供准确的标高。七、楼层平面轴线及高程测量1、楼层平面轴线测量对于建筑物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法。在建筑物首层内底板上测设轴线内控点,见0.000以上内控点布置图。1)首层放线验收合格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引测轴线等级不得低于建筑物控制等级。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建筑物内底板上没设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应埋设4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偏离轴线1.0-2.5m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钢筋与首层楼面底板钢筋焊接,作为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以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150mm150mm)。并做好防护。2)轴线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轴线控制网(钢板基准点)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得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如下表: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高度(m)允许误差(mm)每 层3H30m530mH60m1060H20轴线竖向投测如下图所示:控制点位垂直引测示意图3)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DZJ3型激光铅直仪,先在底层基准点处架设激光铅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激光铅直仪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铅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激光点位捕捉如下图所示:透明蒙板环形光斑追踪吻合全圆四等份取中激光点位捕捉方法示意图同样方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并与外墙、柱立向轴线校核,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50m)。在施工层用电子经纬仪连线,用墨线标明。供楼层放线使用。然后放出各部位细部线,细部线应弹出梁、墙、柱、门、洞口边线及50cm控制线。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主要精度指标详见施工各部位放线技术要求。2、高程的传递1)首层墙柱结构拆模后,将场区高程控制点引测至首层框架柱或剪力墙上,不得少于三个,且精度不得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以此作为首层以上各层的高程控制点。2)在首层以上的框架结构和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从首层墙体上已有标高点(1.000m线,红色油漆标记)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以上各层均在相应位置用红色油漆标记,并注明其相对高程。3)标高的竖向传递,每次引测均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需保证钢尺铅直),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调整。4)建筑物应至少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高 度 (m)允许误差(mm)每 层3H 30m530mH 60m1060mH 90m1590mH205)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核误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量范围的中心位置。八、二次结构施工测量1、根据结构施工时的轴线控制线放出二次结构的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并弹出墙边的控制线作为装饰时抹灰的控制线,楼层外墙上下层间应作校核后再进行墙体砌筑。2、按施工图绘制皮数杆,作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数杆上应有1.000m标高线位置,以及窗台、过梁、圈梁的竖向位置。3、设置皮数杆的位置应选在施工段两端,最大间距不超过15m,施工时皮数杆应固定在构造柱钢筋或框架柱边,皮数杆上的1.000m线应与结构钢筋混凝土墙、柱身上抄测的水平线对齐。4、校测结构施工时弹出的+1.000m标高线,在各房间柱、墙上抄测出交圈的1米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门窗安装的标高依据,同一房间内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2mm,同一楼层内允许误差应小于3mm。九、地面面层施工测量1、校核四周墙面与墙柱上测设的1.000m标高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安装、装修吊顶等施工的标高控制线。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或立面上可用连通水准管找平。电梯厅所使用的标高应与电梯安装所使用的标高一致。以防出现错台现象。2、基层贴饼、冲筋后,用相应精度水平仪检查控制基层面标高,检测点间距:大厅宜小于5m,房间内小于2m。3、在石材、地面砖等块材地面进行施工测量时,应在基层上弹分格线,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排好尺寸,根据确定后的块数和缝宽在基层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一至四块弹一分格线,并严格控制方正。4、吊顶施工时校核吊顶高度以保证楼层净空及管道安装标高。十、电梯安装测量1、每层电梯厅弹出1.000m标高线,应与结构、地面施工1.000m标高线一致,门套两边弹两条竖直线控制电梯门安装位置,保证电梯门坎与门前地面高度一致。2、用垂准线法测出电梯井井道两个方向的竖向偏差,并绘出剖面图。3、根据检查结果提供最佳电梯井净空尺寸断面图。4、校测安装时测量控制线,控制电梯安装精度。十一、屋面施工测量1、首先检查各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测定实际偏差。2、屋面四周测设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3、卷材防水屋面测设十字直角控制线。4、上人屋面按地面面层施工测量方法施测。十二、外墙面、玻璃幕墙施工放线1、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2、整个建筑主体结构分两段验收,每次验收完成后,在有竖直龙骨的主要部位,用垂准线法,沿墙面竖向量测、记录、并绘制竖向剖面图。特别注意第一次验收完成后,要控制上部结构施工精度。3、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的测量放线相配合,对其误差应在分段和分块进行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累积。4、干挂石材、玻璃幕墙均由雇主另委专业承包商设计施工,项目经理部提供主控轴线及标高基准点。十三、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指标执应符合GBJ50026-93的规定。2、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标识保存完好。3、测量员应有上岗证。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核、复算、校测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才能作为测量依据。5、加强场内测量桩点保护,所有桩点均作明确标识、防止错用。6、原始测量资料专人整理存档。7、经自检、专检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十四、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1、人员组织根据本工程测量工程量和工程难度,本工程拟配备:专业测量工程师1名,专职测量员2名, 负责控制轴线测量工作、数据处理、测量技术方案编制与实施;测量放线工两人, 负责具体的细部测量放线工作。2、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配置计划序号仪器名称数量用 途性 能检定时间1滨德R322全站仪1台测设平面控制网2+2ppm2DZJ3激光垂准仪2台主轴线竖向传递23DSZ3型水准仪3台标高测量与传递3mm4J2级电子经纬仪2台投测轴线25无线对讲机3对通讯联络3km650m钢尺4把轴线、标高量测5mm十五、验线工作平面控制网及各楼层测量放线经自检合格后报项目质量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复核,经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验线并填写测量复核记录。场区平面控制网如须规划部门验线,须与雇主、监理一道与规划部门共同验线。测量复核及验线包括以下内容:1)定位依据桩及定位条件。2)主楼平面控制网。3)施工层高程控制网。4)施工层控制线的竖向投测及闭合校核误核。5)墙柱轴线位置线,洞口位置尺寸。十六、预防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事故1、质量事故预防1)图纸的全面阅读与审核。2)执行测量规范。3)对仪器、工具进行检核。 4)制定作业方案,并使参与测量工作的每个人心中有数,通力合作。5)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2、安全事故预防1)防止高处落物伤人或击坏仪器。2)离开仪器时,必须有人看护。3)注意仪器搬动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4)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相关工种交叉作业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事先联系安排,避免发生仪器、人员安全事故。5)坑、槽边作业时应观察好周边环境,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十七、对分承包的服务和管理1、向需要测量提供依据的分包单位做书面、现场交底并对其放线成果予以校核。以控制分包工程施工测量质量。2、轴线及标高每层提供4条控制线和4个标准点。3、要求分承包单位对所提供的测量依据进行校核后方可使用。4、室外场区总体向专业分包提供测量控制点及标高控制点,并对其测设结果进行复核检查。十八、沉降观测1、本工程属于高层建筑,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和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须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2、本方案适用于大连*T3公寓楼的沉降观测,过程数据用于监控建筑物的沉降量及安排后浇带施工;工程竣工后沉降观测成果须会同竣工资料进入竣工档案组卷。3、沉降观测基准点1)沉降基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且便于长期保存,可选用测绘院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点。2)进行沉降观测前须对沉降基准点进行联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4、沉降观测点布设原则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和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2)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3)避开暖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4)承重墙可沿墙的长度每隔8-12米设置一个观测点,在转角处、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侧也应设置观测点。5)框架式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柱基上设置观测点。6)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由于本工程设计图纸尚不齐全,沉降观测点的布点设计将在图纸齐全后补编。5、沉降观测点埋设方法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首层沉降观测点的埋设采用暗藏式。埋设时用32的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长度12cm的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其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盖好保护盖。既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6、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 本工程沉降观测计划委托专业测量单位进行,由专业测量单位另行制定观测方法后报雇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7、观测周期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2)施工期间每施工两层,观测一次。3)结构工程竣工以后,观测周期按下列要求进行。a. 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b. 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c. 整个工程竣工后第一年3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6个月观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半年沉降量不超过1mm)为止。d. 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征得设计同意后,进行后浇带施工。8、沉降资料提交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2)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沉降观测记录一份。3)观测作业累计三个月,提供技术报告一份。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4)沉降观测工作完成(作业终止)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