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六一居士传》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上传人:xin****18 文档编号:113928110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六一居士传》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六一居士传》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六一居士传》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六一居士传教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和虚词“以”“之”的用法,理解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2 、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3 、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教学难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生共同翻译课文第二课时:一、直接引入:昨天我们已经借助课本注解和工具书翻译了课文,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对一些重点词语掌握了没有。二、检查重点字词句翻译:(投影:六一居士初適浒州:贬职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更改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快速;跑吾之乐可胜道哉:尽聊以志吾之乐尔:姑且累于此者既佚矣:通“逸”,安逸翻译重点句子1、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译文:1、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满足。2、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三、课文学习:问:1、谁为欧阳修命名为“六一居士”?在此之前他有别的名号吗?明确:其本人。初谪滁山时之时他自号为“醉翁”,后退休于颖水之上时又自更号为六一居士。2、欧阳修为什么要更号?课文为何要引用庄子渔父中的典故?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既为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亦为引出居士的态度一一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非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3、“六一居士”中的“六一”何所指?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醉翁。这让我们想起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不管是爱琴、棋、书、酒、金石,还是爱柳树,都是从正面反映了这些文人雅士的高雅的艺术情趣,从侧面也反映出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淡薄。4、“六一”给了居士怎样的快乐?A、“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B、“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5、沉醉于五物的好处是什么?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说明官场事物不仅劳形,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6、文中居士得到“六一”之乐没有?为什么?“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思考:苏轼认为欧阳修是“有道之人”,有人则认为他需要借助“五物”来让自己快乐,所以还是为物所累。你认为呢?(结合课后“资料信息”苏轼的话回答。)明确:“今居士自谓六一,是其身均与五物为一也,不知其有物邪?物有之也?居士与物均为不能有,其孰能置得丧于其间?”由此可见,欧阳修的乐,是“六一”,把自身也容于这“五物”之中,就无所谓为物所累了。7、(1)问:本段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明确:本段作者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隐退的三条理由:A、少而仕,老而休。是必然规律。B、用于时而讫无称。表面上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于群小”的不满。C、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8、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明确: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四、小结:文章主旨本文反映了欧阳修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主题)2、传记形式别具一格。(主客问答)便于直接且逐层推进阐述作者的思想和情趣,使行文宕起伏、情感真切。3、语言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五、巩固练习解释下列加线的词:1、聊以志吾之乐尔:志:记,记述尔:通“耳”,罢了。2、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使劳累3、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名词作动词,生病4、置之,区区不足较也:置:停止5、累于彼者已劳矣:形容词作动词,被拖累6、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古:辞官归隐解释下列的多义词:1、以吾一翁:把,介词乃以难疆之筋骸:凭,用,介词聊以志吾之乐尔:用,介词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的,结构助词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一:代“我”,第一人称代词指出下列句式的类型(1)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应“六一,谓何也?”)(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也,表判断)(3)方得意于五物也(状语后置,“于五物”应在“得意”前)(4)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状语后置,“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秦”之前)(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应“吾累者之世事”)(6)此吾之所以志也(也,表判断)请翻译下列句子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2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3吾其何择哉?(译)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译)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退休已有三年了,一旦天子发出恻隐之心怜悯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译)我将选择哪方面呢?六、探究拓展讨论:对比欧阳修、苏轼、苏辙、范仲淹这几位文人的快乐观,谈谈你自己的快乐观。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黄州快哉亭记: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超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者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吾安往而不乐?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19-2020年高中语文六国论优质教案苏教版必修2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2、掌握和积累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词句。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教学设想:1、结合课前预习,课上要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课后苏辙的六国论指导学生作比较阅读,扩展阅读视野,加强对课文的理解,锻炼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言:1历史的兴废、有许多史实让人握腕叹惜,成为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例如: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勾践灭吴,写的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之战,越国最初亡国,越王勾践成为阶下囚。后来卧薪尝胆,长期准备,终于富国强兵,一举灭吴,让后人唱出“: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慨叹,并以警策后人。2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然后经过短短的十五年,又迅速地走向灭亡。这也是历史兴废中的一件大事,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长久谈论的话题。以这件事为题材的文言文,我们已经学过两篇,请举出:板书:过秦论、阿房宫赋今天我们再学一篇以此事为题材的文章板书课题:六国论3三篇文章虽属同一题材,但论述侧重点不一样。前两篇侧重论述,秦亡的教训,后一篇侧重论述六国灭亡的教训。主题也不一样:过秦论中心论是什么?仁义不施而改守之势异也。阿房宫赋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那么,我们今天学的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灭六国者,六国也,诽秦也六国破灭,弊在赂秦。4这三篇文章虽然同话一个话题,但时代各不相同:板书:过秦论西汉初年(汉文帝)阿房宫赋一一晚唐(唐敬宗)六国论北宋(当时统治者)为什么同一件事,后来人老去唠叨呢?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民富国强,这种定作动机叫借古讽今板书:过秦论(汉初。贾谊)一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一劝汉文帝“安民”休养生息”阿房宫赋(晚唐。杜牧)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对唐敬宋大兴土木发出警告;;借古讽今J六国论(北宋。苏洵)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反对屈辱求和,抵抗契丹、西夏。5当时的时代背景到底怎样呢?看胶片:6有关作者:1) 看注解;2) 补充(教参)二教学课文第一段:1生字词,2朗读:3字词讲析,疏通文意:4口头翻译:5内容分析:1)本段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提出中心论点。2) 这个论点指出了什么?六国之的原因。3) 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又是从哪两方面?反面和正面。反面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弊在赂秦。教师讲评:这句话排除“兵”和“战”的因素,强调“赂”是真正原因。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肯定弊在赂秦。4) 接下来引出两个分论点。哪两个?请用原文回答。六国破灭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故曰在赂秦也。弊在赂秦Lb、不赂者以赂者丧。5) 请总结段意:提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6) 引导背诵。三教学课文第二段:1生字词:厥jue暴pu2朗读:3字词讲析,疏通文意:4口头翻译:6内容分析:1)总结段意: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 分三小层:一层:诸候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得失的变化结论:秦之所大欲,诸候之所大患固不在战;二层:赂秦的情形和结果一一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三层: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说明赂秦的危害,3) 教师讲析:以上三小层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4) 看幻灯片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5) 引导背诵。先分层背,再联起来背。四教学课文第三段:1. 生字词:赢ying洎ji谗chan诛zhu邯郸handan郡jun殆dai2朗读:3. 字词讲析,疏通文意:4. 口头翻译:5. 内容分析:1)总结段意:论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2)三小层:一层:单说齐国灭之产原因,(指出齐虽不曾赂秦但“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保全。)二层:合说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既不“赂秦”也不“与赢”而有“用兵之效”,但其灭亡的原因:燕则“以荆卿为计”;赵则“洎牧以谗诛”,“用武不终”;客观上则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其灭亡是“诚不得已”。三层: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一一如果韩、魏、楚不赂秦,齐不附于楚,燕赵有正确的决策,也有不灭亡的可能。3)教师讲析:以上三小层就不赂秦的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把“赂者”的失败和“不赂者”的失败联系起来,从正反两方面说,全面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4)这一段共11句,试列出本段11个句子之间的结构图。-齐国灭亡的原因;燕国灭亡的原因;合说燕、赵当初不赂秦*总说燕赵灭亡的原因匚P1)合说三国灭亡I丿讲赵国灭亡的原因6. 引导背诵。五.教学课文第四段:1. 生字词:为wQi国者2. 朗读:3. 字词讲析,疏通文意:4. 口头翻译:5. 内容分析:1)总结段意:综合上面两段分析作出论断,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作者主张,申明作者的政见。2)引导背诵:本段共三句话,1句“呜呼”;2句“悲夫”;3句“为国者。”六.教学课文第五段:1.生字词2朗读:3字词讲析,疏通文意:4口头翻译:5内容分析:生字词1)概括段意:讽谏北宋王朝。2)教师讲析:将六国情况和北宋情况相对比,暗示北宋力量比六国更强。委婉地警告北宋统治者,切忽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点明了本文的题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3)引导背诵:七写作特点: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3语言生动形象(2段中的形象语言)4感情充沛,感染力强八板书设计:过秦论汉初贾宜阿房宫赋唐末杜牧六国论北宋苏洵劝汉文帝“安民”劝唐敬宋“戒奢”借古讽今劝统治者“自强御侮”中心论点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段4段:总结5段:讽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表3段九教学心得:1自强御侮的推论不能直接讲出,应设置悬念。2两个分论点的分合关系及其意义要多引导学生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