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13346424 上传时间:2022-06-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 1中国新建筑设计中的民族性 11空间中的中国韵味 1)冯大中艺术馆。由现代建筑师陶磊设计的冯大中艺术馆,空间中便透着有无相生的文化韵味。建筑被设计成内凹的方形砖盒子,屋面凹形空间向中心汇聚,与三个室内院连接成了一个整体,巨大的空间张力把整个天空全部收纳到建筑内部,并暗合了传统的四水归堂。在屋顶的中心设置了可上人的木质屋面,由于凹形屋顶对周边城市的屏蔽作用,这里形成了巨大的场所感,在此能够看到的只有远山、天空,还有夜晚那轮明月,感受四季的轮回,感受自己的存在,使建筑成为了一个外部严谨厚重而内部灵动的独立世界。这根据中国传统的空间意识、文化意识及当下价值观的前提下,营造的一个东方式的内部空间,在建筑中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含蓄和优雅。 2)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山水秀建筑设计公司的祝晓峰为了弥补因为现代性的引入所带来的文化断裂,在他的作品中如朱家角人文艺术馆,使用蜿蜒的镀锌屋顶和庭院,都直接指涉了传统中国的建筑空间,以便设计中延续中国文化传统。二层展厅的空间由内聚反转成发散,天井外圈的环廊串联起院落和散落的展厅。环廊内实外透,将人的注意力引向院落,于是人们在进出展厅与院落之间体验艺术作品和古镇的真实风景。在空间转换中感受光影的变化和时间的流动,体会景物交替的情境。 12传统元素的提炼 中国传统元素来源于中国悠久文化的精华部分,主要包括有形的建筑构件符号、无形的文化元素提炼及自然山水的抽象意境。许多传统建筑不论在空间布局,立面造型,还是细部处理上,都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在许多新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到坡伏曲折的屋顶,找到用彩色琉璃檐饰,发现富丽典雅的天花藻井。 1)中国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就是体现有形的建筑构件符号中的代表作,它是一座用传统元素堆砌起来的建筑,充分体现了东方之冠的主题。其中所运用的传统文化符号有粮仓、酒器、斗拱、王冠等等,其中特征最为明显且最为外界所接受的文化符号是斗拱这一元素,它不仅仅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也为传统建筑符号做出了新的注释,并突出了建筑符号的特征,使人更容易接受。 2)中法艺术中心。抽象的文化元素博而杂,包括书法绘画、茶道雕刻等,元素在建筑方面只是整体的微量,不一定大结构的复制才叫表现元素。在今天现代建筑表现是多元的,只要主题鲜明,运用局部的元素加以丰富,也是表达中国民族意境的一种方式。如中法艺术中心,在其的设计中,标准营造从中国水墨画的运笔中找到了建筑形式的灵感,并在平面上布置庭院。 3)山水城市。自古中国人偏爱山水自然,也从中悟出与天地的相处方式天人化一,消融有机。马岩松根据中国的自然山水形象,大胆的设想出了山水城市的理念,他解释说我们认为CBD其实跟实际的人没有关系,没有类似桥、平台和流水这种能让人相互交流相见的空间。我希望在这些大型的建筑综合体中插入以景观为中心的点,让人们在这些点上与建筑和环境产生共鸣。人们很少在大型的建筑中尝试这种设计方法,因为我们总是讨厌大建筑,它不人性,是政府或是有钱人建造的纪念碑,但未来这种高密度建筑也是亚洲城市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所以,在这里我们就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马岩松这里把超高与中国传统的山水游乐空间联系起来,不仅加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加入了浓浓的中国文化韵味。 2中国新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 地域性除在建筑中体现出地域气候特征之外,更多的是对城市文脉的回应。由于十年的影响,我们的知识形成很大的代沟,它跟中国现代建筑创作上文化不延续有很大的渊源。所以在中国,建筑师们更应倾向发掘文化可持续的本土设计与再改造利用,以延续历史的印记与文化的传承。 21本土设计 崔恺大师在对建筑本土设计的思考中指出:建筑师的责任应该是对人居环境的长久责任,对城市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的责任,主张本土文化的创新,反对保守与倒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面向未来,绝非单纯的怀旧。宁波博物馆。王澍作为中国本土化设计的先驱者,他曾说过灵感并不等于标新立异,依托于生活、可持续发展创意才是最生机勃勃的。王澍对于宁波博物馆的立面处理值得玩味,他回收使用周边拆除村落的600多万块、超过40种不同年代的废砖瓦片铺设外墙。这种粗糙的处理方式在博物馆建成后遭到质疑,但没想到,开馆第一天访问人数就比预计多了3倍,市民的热情连续数月不绝。王澍说他曾经在博物馆里碰到一位多次来访的老太太,她告诉他:我原来的家没有了,但在这座博物馆里,到处都能发现家的痕迹。那些黑灰与橘红的旧瓦片,在深深浅浅的破砖块中排列出各种图案,也成为了王澍新乡土主义理念的典型代表。(本文来自于山西建筑杂志。山西建筑杂志简介详见。) 22历史建筑再生 陶瓷展示会所位于官书院胡同内,是一座建筑面积不到200m2的一进四合院落。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的特点:首先,在原有传统建筑的结构中,添加与之风格形成反差的现代金属展示窗与木质展示柜,并良性结合;其次,要在院落中营造出一种江南意境的园林景象。刘宇扬从这个已经没了窗和墙内院基址,以及当中的柳树做出发点,将立面处理为完全通透的玻璃橱窗。这些透明玻璃窗及不锈钢框的搭配,既是对陶瓷展示主题的回应和对比,也是对四合院最本质的空间形态院子的致敬。项目尺度虽然非常小,功能也属于较为私人的展示空间,但其背后延伸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更有意义的建设模式历史建筑再生,避免文物建筑与文化古城的大拆大建。它推崇的是注重文脉保护,加强空间精神与内涵,又非照搬复古的一种崭新建筑创作方式。 3结语 中国在进入21世纪之后开始了新的建造期,形态各异的建筑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同时新锐建筑师也百家争鸣,展示着崭新的迥异的建筑设计理念与思想。但作为新一代中国建筑师,我们有义务揭开中国建筑的新篇章,在增强建筑设计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不断补充自己的文化修养与内涵,立足于精神文脉的传承和发扬,探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发展之路。 作者:陈恺蒂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