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可编辑范本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2744606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可编辑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可编辑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可编辑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我国现代的高等教育一般追溯到1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2.高等教育学是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4高等教育一般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三种类型。对高等教育的特点可用高与专两个字来概括。 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特点.6.。98年潘懋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审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7。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确定研究问题一般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价值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第二章。按照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校庆日为标准计算,它成立于1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属于学生型大学.9.巴黎大学是典型的教师型大学。0.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11.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学位原来的意思是“任教执照。12.多选:中世纪大学的特征有:,自治性,加拿大学者许美德说:“大学一旦失去自治和成为教会或国家的卫道士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它的高水平的学术地位和可贵的社会批评职能,2,国际性,(使用拉丁语)3,民主性,4,职业性,中世纪大学注重人文教育,钻研古典学科和神学浓厚的宗教色彩.13.从17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独立学院和专门学院.14.洪堡的大学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1)大学的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一。1.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出现、威斯康星大学和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这个时期,现代大学的职能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两项职能发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16美国社区学院的特征:1,地区性,2,开放性,3,多功能性,,灵活性,,实践性。体现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与威斯星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18.马丁*特罗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为准绳,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接纳学院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550之间时,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在50%以上时,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第三章19。西周的“五学之制是中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太学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正式设立大学的开端,是中国高等教育由萌芽走向雏形的表征。0。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目的上凸显人伦教化.2,教育体制上实行官私并存。,教育管理上注重名师掌权4,课程内容上突出儒学为尊。,教学方法上崇尚自学讨论.21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始起步的标志.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也是第一所由政府投资创办的国立大学,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实行了的学制,奠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基本形态.2.蔡元培改革北大的主要举措是实行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五育并举、倚重研究。2.壬戊学制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壬戊学制涉及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影响最大的中小学改革方案是将“七四制改为“六三三制。壬戊学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转型的标志.2.所谓大学理念,乃指人们在观念上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系统的教育观念。大学理念包括大学理想、大学信念、大学观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目标等成分。其中,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核心.25。最早系统而专门探讨大学理念的是9世纪英国高等教育学家纽曼。纽曼的大学的理念是专门论述大学理念的第一本系统的学术著作.26。选择:176年,霍普金斯大学宣告创立,这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学术自由理念,大学自治理念、教授治校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2.培养精英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培养一般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最基本层次。29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1,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弱化了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2,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3,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4,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诱发了高等教育市场化观念。30.当前,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最突出的现实问题是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关系问题.第四章31。选择:所谓教育目的,是指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何种高级专门人才的素质、规格和质量要求的预期规定。高等教育目的的实践价值是什么:()导向作用(2)调控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3.个人本位论是什么,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3,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促进人性的完善,而非先就公民。3社会本位论,主张高等教育应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而制定教育目的、建构教育活动。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2,教育的目的除了促进社会发展而外,没有其他更高的目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造就公民,而非培育人生。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仍然是以社会本位论为主导的。3(判)用个人本位论取替社会本位论,或者用社会本位论贬低个人本位论,都是片面的二元论,都无助于制定正确的高等教育目的。35.所谓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精神发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为中心的具有人本主义情怀的教育目的观。所谓科学主义高等教育目的观,是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功利主义为指向的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主张。36.所谓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的高等教育目的观。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3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具有四个方面的内涵:1,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素质的完整的发展,2,人的素质的和谐的发展,,人的素质的多方面的发展4,人的自由的发展3判断:大致年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经历了从培养“劳动者”培养“人才”、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公民主转变过程。3.培养人是高教的最高目的,是我国高教目的的核心要旨。第五章40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就是回答高教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所能够起到的作用.1.(判断)高等教育对人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判断)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发展2.教育民主化已成为全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包括了两个方面:教育平等与教育参与.4。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的创立把学术研究引入大学。44.高等学校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首先是在美国产生的。45.在赠地学院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康乃尔大学的建立和威斯康星思想的提出,尤其是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思想及其实践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思想和实践正式形成的标志。4中国最早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和汉朝的太学。我国近代大学的创设,肇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898年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最完备的公立大学。第六章47.所谓通才教育,通常指培养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之人的教育,而从人才学、教育学业的角度,则是培养横向型人才,即知识面较广、发展较全面、活动领域较宽的人才的教育;所谓专才教育,则指培养对某一专业甚至一个小专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知识面较窄的人才的教育.48.判断:纵观历史,所谓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其实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1862年,颁发莫雷尔法案,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传统大学脱离社会、穷究学术的单一、封闭的办学格局,使高等教育向着多样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50.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它们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主要的区别则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选择51.美国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5%50%时,属于大众教育阶段5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都具有区别于英才教育的共同本质特点:为大众提供丰富的教育机会。判断:大众教育虽包含普及教育,但其外延比普及教育广.普及教育是大众教育中大众化程度最高的一种。3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由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另一种是日本模式,主要依靠私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54.科学教育是指通过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演示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辨认客观事实,发现客观规律,进而形成认识和改选世界的能力的教育。包括四方面: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5.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56判断: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57.人文教育也包括四个方面: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维教育、方法、精神。58.19世纪中叶以前的教育基本都是人文教育或者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中世纪大学是近代西方高等教育的源头,主要表现为人文教育。59.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和柏拉图。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柏拉图“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60教育平等的主要表现是:1,就学权利平等2,教育条件平等3,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6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选择是: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第七章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种类学校的系统.具体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63.选择: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在于:1,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社会的政治制度3,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64综观世界各国普通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学制系统,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65195年新学制的确立明确了劳动人民和工农干部的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性质。66.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建立于民国时期,19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教育部颁布了学位分级细则,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6.目前世界各国的招生制度大致可归纳为两种,即证书制和高考制。68我国招生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1,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2,高考制度的改革将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比重,逐渐建立更加灵活的为考生、家长和社会普遍接受的招生考试制度。3,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成为终身教育的更要一环。第八章6.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体系。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地区结构和管理结构等。70.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本质上讲,体现了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利和利益关系。前两者通常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而后者则称高等教育的微观管理体制,又被称为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7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1,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法、意大利、瑞典、中国,典型的是法国)2,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3,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即“结合型管理体制”(德日英)72根据世界各国三方力量的不同作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运行机制基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以政府干预为主、以社会力量为主、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方式。3国家的宏观协调、社会的广泛参与和高校的自治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是当前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运行机制的共同特点.4高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权力结构。西方一些学者通常将西方各国的高校权力结构划分为三种模式,即欧洲大陆模式、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75.欧洲大陆模式是一种以学术权力为主的管理体制模式。美国模式 以行政权力为主,英国模式是把教授行会与院校董事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适度影响结合起来的模式。76.高校的领导体制主要反映的是高等学校举办者、办学者二者间的权力和职责关系、党委和行政部门间关系以及高校行政管理系统和学术系统间关系等一些基本的关系范畴,它是高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7.与过去相比,总体说来,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突出了以下特点:1,实行党委领导,明确了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它通过实行民主集中制,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个人专断造成决策失误的情况。,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长期以来难以落实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得到法律的保障,权力和责任分离的善有所改善。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有效地克服了多年来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倾向,同时,党在高校的地位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相应的加强.第九章8.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原则:1,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原则2,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3,权力与权威相结合的原则4,分权与集权相统一的原则,教学管理与科研要求相结合的原则6,统一管理与学术自由相结合的原则。学术管理是指:对高教中学术事务与活动的管理,它通过组织和协调全体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行为,合理调配和使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学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学术水平,以实现高校的功能。.高校教学计划管理是一种旨在通过对教学工作进行设计、筹划和安排以实现教学总目标的管理,也是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对教学领域中的全部工作进行设计、组织、指挥、监督、控制和创新的过程。81.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学制规定,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周数分配,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学时安排等。82课程管理是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的组织、领导、监督和检查,是与学校课程的整体动作过程相伴相生的系统工程。83一旦确立了高校课程管理的内容信要为课程编制,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的制定者、课程编制的内容及过程进行管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有:1,高校科研服务于教学,高校科研服务于人才培养3,高校科研服务于社会。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管理的内容:1科研规划管理2,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4,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5,科研档案管理。6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原则:1,公平合理原则2,形成特色原则3,协调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5,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原则。第十章87。教育评价按评价基准分类:,相对评价2,绝对评价3,个体内差异评价.88.教育评价按评价功能分类:,诊断性评价(前),形成性评价3,总结性评价89.选择:高等教育评价主体有:1,校内评价体系2,社会评价体系3,评价中介机构.90.高等学校的综合评估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合格评估;二是水平评估.1课程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教育目标、教学条件、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效果.高等教育学填空 1、中世纪大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育活动体系,其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教学方式等都为近现代高等教育所直接继承。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指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4、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着高等学校发展科学职能的正式出现。 、高等学校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正式出现,是以美国的“赠地学院”的出现为标志. 6、威斯康辛思想明确提出,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职能。 7、提倡社会本位论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涂尔干。 8、个人本位主义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有卢梭和斐斯泰洛齐.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马丁特罗提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介于15至50之间时,处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 11、按照马丁特罗的提法,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至0%时,属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 12、具有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国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法国。 13、根据我国学位授予体系的规定,学校授予学位的权力机构是各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14、我国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将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80年月,全国人大常务会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确立我国的学位制度。 1、现代学位制度建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设立的哲学博士。 16、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主要形式有,统一考试,单独考试,统一考试与单独考试相结合这三种模式 17、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高校招生主要实行统一入学考试制度。18、属于中央集权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主要有法国、意大利和瑞典。其中以法国最为典型。 19、欧洲大陆模式是一种学术权力为主的高校管理体制模式。 20、从98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领导体制改变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得到高等教育法的确认。 21、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 22、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或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 2、科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24、就高等教育办学形式而言,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将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高等院校. 25、具有不同的办学条件、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能级结构。 26、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27、我国高等院校教师职务的名称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P176 28、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29、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30、从学科是分科的组织还是综合的组织,即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分类,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P236 31、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2、从形式上看,即以课程对某一专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而言,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 33、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班级授课制进行全面探讨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高等学校按照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叫做教学计划。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35、教学大纲从形式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本文和附录。 36、学年制和学分制是当今世界采用较为广泛的教学管理制度。 37、当前世界高等学校采用较广泛的教育管理制度是学年制和学分制。 38、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制度,称为学年制 3、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叫讲授法 40、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选题、调查研究和申请课题.二、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2。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3。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其构成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即布局)等。.高等教育的体制结构:指按高等学校的办学主体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而确立的结构。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指不同的办学形式及其比例关系,即一般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又称类型结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属于一种纵向结构.(专科、本科、研究生)6。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8.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即它们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或称区域结构.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既涉及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特长等问题,又涉及它们的规模、科类、形式与层次等问题。(梯度结构模式和中心城市模式)。威斯康星思想: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也可做判断题)。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营遵循的基本指针。如果是简答题,还应加上:02年1月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高等教育目的:具体而言就是指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作了如下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2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13通才教育:以培养通才(即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为目的的教育,又称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通才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14。专才教育:以培养专才(即在某一学科领域有很深造诣、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专才教育注重学问的专深,技能的专精.特征如下:人才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代替性;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5英才教育: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属英才教育阶段。英才教育论的目标是培养精英人才,即具有突出的智力水平和道德修养,能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某方面或多方面做出杰出的创造性贡献的人.英才教育论主张国家应承担高等教育的全部投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通过对智力、品行等方面的考察、考试等选拔方式而获得教育内容主要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致力于统治管理才能培养。大众教育:入学人数在适龄人口的15%-50%之间,属大众教育阶段。大众教育论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未来的国家管理者外,主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各个行业的人才。高等教育经费由国家、政府提供一部分,主要来源是社会和个人投资。高等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不设入学选拔考试或入学选拔考试不通过率极低。(注: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5%,属英才教育阶段;入学人数在适龄人口的15-50之间,属大众教育阶段。超过50%属普及教育阶段)17。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体系,有宏观和微观之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体制),指国家在协调和指导高等学校的办学而在有关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的划分上的各种制度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系统中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一般指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高等学校人、财、物的配置,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事务的责任权限划分,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和,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和细胞8。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学校的种类,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主办权,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衔接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等等.19.高等学校学制: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是整个学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学制是学制中的最高层次。0.学位制度:是国家和高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而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2。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结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2。高等学校教师: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者,既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他们不仅担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还对国家科技水平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3。专业: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职业特征。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根据学科门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4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上。25.学科:是基于学问性质划分的学问分支、教学科目或学界组织.6。课程: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高教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和结果,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27。教学大纲:是指课程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条目、基本论点和进程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28教材:又称教科书或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它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分为基本教材和辅助教材.2.高等学校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发展智力和体魄,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30。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等活动形式。其基本形式有: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1。课堂教学:指有固定时间和地点、有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形式。32。高校教学管理:就是教学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检查、总结等活动,合理运用教学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因素,使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转,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33。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水平、质量、过程、方法等的意义、作用、目的的判断和推论。(教学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但这种价值判断要以“事实”为根据,要以评估为前提)34.质量工程: “质量工程”是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它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直接针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采取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35。科研原则:是根据高校科技方针、任务、特点及长期实践经验抽象概括而成的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6定量研究:是一种以揭示事物“质”的规定性为研究出发点的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进而揭示出决定这一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本质。3.定性研究:是一种数学方法技术考察事物“量”的规定性,从而准确把握事物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着眼点在于用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特征。8。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取向实现的过程,教育主体通过对传统和现实教育不同层面和程度的反思、扬弃和超越,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的需要,促进教育向着合理和进步方向的自我完善。39.教育发展:是整个教育系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在总体上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不断生成、变化和更新的过程。40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高等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1。个体功能:是高等教育对个人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 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也可做简答题)42。社会功能: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即高等教育通过其特定的活动来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政治功能具体表现在:使受教育者政治化;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促进政治的民主化。(2)经济功能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功能,具体表现在: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文化功能指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也可做简答题)43。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好培养和揩发展的人。、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三、简答题1、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对象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运行形态及其基本发展规律.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活动,教育对象是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主要是指:高等教育活动(实践形态)、高等教育事业(制度形态)、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形态)。 高等教育学要研究的基本规律有: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2.古代“高等教育”有何特点?西方古代“高等教育”有以下特点: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高等教育”中心也处在变动之中;具有“官办”、“私办”或“官私合办”多种形式,但以官方的资助和兴办为主;教育内容较全面,比较注重道德与伦理教育;教育的方式方法较灵活,交流、启发、论辩是常用的方法;学术研究和教学育才结合得较紧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有以下特点:从办学主体看,是官私并存;具有“显在”、“潜在”的社会功能。显在功能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即“学而优则仕”;潜在功能是国人对国事进行批评监督的场所或隐含某些政治交往的功能;从管理者素质看,是名师掌权;从课程内容看,是儒学为尊;从受教育权看,是机会不均;从教学方法看,是崇尚自学讨论。3。 如何理解高校的国际合作职能?高校的国际合作职能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位互认、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协助等。国际合作职能是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市场杠杆的作用,打破高校历史上形成的相对封闭性,将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在国际合作的现实导向下进行全面的协调和有机的重组。4、高等学校的四大社会职能是什么?答:高等教育的功能具体体现于高等学校的职能中,高等学校也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其职能主要有:()培养专门人才,这是高等学校永恒的职能,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2)发展科学,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研活动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社会服务,除了通过培养人才,发展科研为社会服务以外,还包括教育推广、人力培训、决策咨询、技术转让、兴办知识产业、进行社会监督等诸多形式; 国际合作是高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崭新职能。这种新职能是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市场杠杆的作用,打破高校历史上形成的相对封闭性,将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在国际合作的现实导向下进行全面的协调和有机的重组。这四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他认为“人是自然的直接对象”,但又是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成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总和。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是一致的;旧式分工和私有制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思想内涵包括三层:第一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以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第二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统一起来把握的全面和谐发展,要把德、智、美三育同作为其物质基础的体育内在地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第三是指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指能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即教学工作、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7。 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高等学校学制结构一般指高等学校的形式结构和层次结构。从形式结构看,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两大类,还有高等职业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从层次结构看,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等。8。高等学校学位制定的依据. 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受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9.如何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第一,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第二,加强和深化以用人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制度改革,改善就业环境,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第三,进一步调整改善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培养模式转变。第四,加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建设,注重发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的重要作用.10.如何理解大学生的社会地位?青年中的佼佼者具有合法权益的受教育者培养中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11.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专业水平和教育成就”。在我国目前而言,无论是从相关法规还是社会群体的共识来看,高校教师的地位相比较而言,无论是经济待遇、社会权益还是职业声望都是较高的。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主要决定于高校教师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高校教师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2)高校教师是科技和文化尝新的重要实现者;(3)高校教师是知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4)高校教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1、高校教师的任务和职业修养?答: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有:(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2)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对高校教师的个人职业素质要求: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扎实的只是和广博的文化修养;第三,懂得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第四,精湛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1.高等学校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高校教师的劳动既有一般教师的共同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具有所有教师劳动的共同特点:无私性;示范性;迟效性和长效性;智力性和复杂性。高校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劳动的专业性;劳动对象的高层次性;劳动的时空延续性.。 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要考虑哪些因素?专业培养目标是指各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特殊要求。对其进行制定和调整时应注意:专业培养目标要与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目的、高校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要求,要充分体现德与才、身与心、知识与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协调与和谐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格的差异性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5。 专业内涵建设包括哪些方面?专业内涵建设的内容包括:(1)专业培养目标建设;(2)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建设;(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4)专业设施建设;()专业管理建设。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16。构建良好的课程结构要处理好哪几种比例关系?课程结构就是各类型课程的有机组合方式.构建良好的课程结构要处理好以下几类课程的组合关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跨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理论性课程和操作性课程之间的关系必须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1、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形式?答:高等学校教学的形式使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其中,课堂教学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有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班机授课形式,包括备课、上课、课后总结三个环节;实验课教学是指在特定的场所,运用一定的设备仪器和相应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引起事物或现象的变化,从观察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变化过程来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一般有三种类型:演示实验、基础课程实验、设计性实验;社会实践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使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使高校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使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对前期教学起着检查、巩固和提高的作用。18、社会实践教学的特点?答:社会实践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使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具有一下四个特征:第一,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根本目的;第二,以参与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第三,教育教学内容具有定向选择性;第四,能与其他教学形式相互促进、效果互补。19、高等学校教学原则有哪些?制定它们的依据是什么?答:教学原则有:第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第三,教师的主导型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第五,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第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以上各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高校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规律和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在总结教师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的特点而制定的.除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还必须依据:第一,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规律;第二,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目标;第三,高等学校的特点;第四,先进的教学经验.2。 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意义是什么?基本任务是:提高文化素养,促进理论深化,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智力体质,培养实际能力,增长创新才能培养科学观念,陶冶品德和美感,促进个性发展.意义:教学是培养专门人才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21。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运作配套系统管理。2。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有哪些内容和方式?广义的教学评价内容包括:基本素质;教学状态;科学研究;工作业绩;特色项目或特殊贡献。教学水平评价方式: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能力、教师素质的评价等。23。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构成要素及作用。构成要素:评价目的;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作用:管理作用;导向作用;鉴定作用;激励作用;改进作用.24 高校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客观(按事先确立的标准进行,将标准和答卷统一起来考虑)、公正(一视同仁,避免感情用事)、科学(评分标准和方法要严谨,符合教学规律)、统一(评定标准、宽严程度要前后一致)。5 高校教学改革的策略有哪些?转变教学思想;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采用先进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教学管理;保证教学改革资金的投入26。 “质量工程”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27 “质量工程”体现的思想。体现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内涵发展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协调发展的理念体现了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理念。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齐全的学科门类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及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高校人才集中、机构灵活,投资少,见效快教学与科研结合紧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发达的信息系统合理的高校科研布局,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9、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的意义答:现代科技愈来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资本对经济的贡献率已远远高于传统的生产要素,社会对高等学校的科技发展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因此,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高等学校科研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高等学校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坚实基础 高等学校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高等学校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点30. 高等学校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是研究教学内容,二是研究教学方法31. 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承担国家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承担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的研究重任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32、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的原则答: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的原则就是根据高等学校科技方针、任务、特点以及长期实践经验抽象概括而成的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主要可以概括为:第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第三,研究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不同层次的科研规模与组织方式相统一的原则 第五,自定选题与课题组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总之,高等学校科研的原则是高等学校进行科研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他们是根据高等学校科研任务的特点以及科研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的。33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动因是什么?经济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动因。经济发展状况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改革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可能:经济多元化为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示范。34.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因是什么?政治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因。政治体制改革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作用:政治体制改革决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式政策引导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政策引导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种世界性现象中国运用政策引导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5。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催化动因是什么?文化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催化动因.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优秀文化推动力,落后文化阻力)文化差异导致教育政策的差异外来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学习创新与主动借鉴;第三世界高等教育:文化移植与被动接受)。36。 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有哪些?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终身化。37、简述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答: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既取决于教师的个体素质,又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构成状态,即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包括:第一,职称结构,即队伍内部各种职称的比例状况,这是衡量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反映教师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志。第二,学历结构,即教师队伍最后学历的构成状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即教师的基础训练水平和业务发展的潜力.第三,年龄结构,指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状况,其中最具有特征意义的是各级职称教师的平均年龄。第四,专业结构,指教师队伍中各专业教师的比例状况,高校教师合理的专业及学科结构应当与高等教育及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第五,学缘结构,指教师毕业来源的构成状况,应有效调整高校教师学缘结构,形成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教师队伍结构。四、论述题1、论述:谈谈你对高等教育“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认识。2。论述通才教育论和专才教育论的内涵及两种教育的现实选择。3。论述英才教育论和大众教育论的内涵及我国的现实选择。4、结合实际,谈谈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5. 结合教师队伍群体和个体的素质要求说明如何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6、论述如何正确理解和建构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7. 什么叫专业特色?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阐明如何办好特色专业?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加强课程建设,使所教课程成为精品课程。、结合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说明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10。 请你谈谈质量工程对高校发展的影响。11高校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关系)1、结合高等教育学的有关理论,谈谈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