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2273184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从船到舰说说舰船发展史目录:一、有桨时代二、前风帆时代三、大帆船时代四、蒸汽装甲时代五、从铁甲到无畏六、伟大战舰时代七、导弹时代八、全面海军时代一、有桨时代:船是所有水面交通工具的总称。最初的船是有桨的,比如独木舟。没有自身动力的水面漂浮物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为了在水面行使具有实际性,施加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一两个人、一点随身物品,一根大木头挖一个洞,找根树枝随便划拉几下这就是船。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船上的人越来越多,携带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划船的意义降低了,不能依赖所有船上的人都参与驾驶,毕竟有的人只是乘客,没有任何经验,操纵船只是件严肃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因此,单纯依靠划船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大约在3500年以前,欧洲的帆船开始出现,作为商业运输,这样的船只是非常合适的,毕竟这样的运送成本比较低廉,不需要太多的船员。军事用途的船只也使用帆,但是相对于商业用途的船只来说,帆的面积很小,使用的频率也要少一些,因为军舰更多考虑的是快速和冲击力,携带比较多的船员是非常必要的,使用成本不是主要考虑的内容。在古希腊甚至出现了三层有桨战舰,而且是作为标准战舰来使用,这种战舰也有帆,但是很小,说明这种战舰对于速度和机动性的要求十分突出,要求瞬间实现能量释放,这是单纯依靠帆的船只不能实现的。这主要是当时战术的要求,冲角战术是普遍使用的,首要攻击手段。没有一定的速度和灵活的机动能量,是无法实现的。大量的船员用于驾驶,少量的船员用于战斗是必须的。而且,地中海面积狭小,居民居住地相对比较集中,对于航程的要求也比较低,不需要很多的远程机动。根据现在发现的资料来看,这种三层有桨战舰大约需要170名划桨船员,但是作战人员只有14人。它的速度估计可以达到至少大约12节的最高航速(这还是保守估计,根据实物考古,航速可以超过20节),这在当时普遍速度只有45节的各种船只来说,就是快艇,而且是现代巡洋舰排水量级别的大型快艇。单纯从这方面来说,我们今天的所谓科技发展,真是令人汗颜,我们甚至还没有达到古代的标准,今天军舰的速度远远没有达到这种比例。举例来说,三层有桨战舰的最高时速已经超过欧洲中世纪重甲骑兵的冲击速度;反过来看现在的巡洋舰却不能达到38节以上的最高航速,根本无法超越当前的坦克越野速度(德国豹2达到70公里小时)。说明我们的科技水平还没有真正达到宣传的那样神奇,现在还没有一个实质性的飞跃。但是这种战舰的航程实在是非常有限,实际有效的作战距离不会超过400500公里。因为这种船为了满足高航速和战术机动性必须制造得非常细长,船身宽度很小,划桨手和战士拥挤在一起,携带的淡水、食物只能满足很短的自持力。古代的航运主要是沿岸进行,保护繁忙的沿海水域就是当时海军的主要任务。通常的作战形式基本是确定在陆地视线的范围内,岸上的士兵们亲眼目睹海面上“惊心动魄”的战斗,为了他们海军的胜利而欢呼,同时还随时准备着跳入水中营救落水的战友或者砍杀敌人。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海战目的是摧毁敌方战舰,因此,自己的战舰上只要保持一定的自卫力量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的作战方式很快就发生了变化。投射武器的发展改变了这种依靠快速机动遂行作战的方式。弓箭、掷弹器可以轻易穿透软木结构的船体,杀伤里面的人员,如果划桨手不能保持协调一致,哪怕是几秒钟的停顿,都会造成冲击战术的失败,从而给对方投射武器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杀伤自己。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有桨战舰不得不扩大体积,安装更多的投射武器,携带更多的人员。亚历山大以后的时代甚至出现了六层有桨战舰,达到40排船桨的规模,全舰包括2850名划桨手和400名作战士兵,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怪兽。这种战舰在战斗中几乎是坚不可摧的,但是他的弱点也十分突出,首先是航速急剧下降,根本不具备快速冲击对方的能力;其次,有桨战舰自持力不高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如果不在海岸线附近活动,这样的战舰就不可能参加战斗了,几天的航程下来,由于缺乏淡水和食物,3000多人差不多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作战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冲角战术已经逐渐被淘汰,海战的目的不再是摧毁敌人的战舰而是消灭敌人战舰上的人了。二、 前风帆时代:利用风帆行使船只并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专利发明,欧洲也很早就开始使用风帆。可以定论的考古发现表明,风帆的使用已经有5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开始使用不代表具有一定规模,真正的风帆时代还是在中世纪的时候。中国的帆船开发比较早,但是定型也比较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丝毫的变化。欧洲人从帆桨并用开始逐步在海洋上拓展。首先是维京人的海盗开发,过去的神话传说现在已经得到了一些证实。维京人是世界上比较早的海洋民族,足迹踏遍欧洲。在英格兰他们被称为丹麦人;在法兰克他们被称为诺曼人;在俄罗斯他们被称为瓦兰几亚人,他们征服了冰岛、格陵兰岛甚至还在北美洲登陆,这种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说明维京人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在当时是比较领先的。维京人的船制作比较简单,没有使用已经被广泛采用的平接法,而是塔接法,这在当时来说并不是先进的做法。简单来说平接法就是船板要平接合缝,用沥青填补缝隙,船底比较光滑,利于行驶;塔接法就是船板互相叠加,每隔一段就用绳索捆扎起来,不使用金属钉子加固。这样的方法船底的平滑程度不高,但是相对的会增加整体结构的弹性,在高海况条件下船只的生存性更大一点,这也许就是维京人完成远航的一个客观因素吧。维京人的航海热情激发了传统海上贸易国家的兴趣,在地中海地区,意大利人、希腊人、拜占庭人等等,在传统的海船基础上,结合维京人、中东人的技术,开始制造全新的船只样式。现在的发现表明,维京人的船只是没有甲板的,吃水也比较浅,干舷也很低,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在惊涛骇浪里面活过来了。9世纪开始,地中海周围国家开始制造一种双层甲板,安装23个桅杆的帆动力船只。这个时代开始,商船、战舰变得模糊不清,样子没什么差别。船上都有首楼、尾楼,使用大三角帆,配置一排划桨手,在有风、无风的环境下都可以使用,排水量达到500吨,有个游戏叫大航海其中有一种船叫威尼斯炮艇,就是参考这种船的样式。随着船舵、风帆索具、锚、航海定位装置的逐步引进,欧洲船只开始逐渐发展以来。海洋贸易不再是沿岸贸易,开始向大海深处走去。灵活的运用风力,准确的掌握方向,这时候欧洲制造了很多种样式的帆船,共同的特点都是:机动灵活、操纵方便、适应多种海洋条件、安装火炮、商战混用。随着大航海时代的临近,一个全新的大帆船时代到来了。不过,和同时代中国的欧洲的船只吨位还是偏小,还是无法和中国帆船相提并论,哥伦布、达*伽马的远航还使用的是几百吨的快帆船。不过,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西方开始重视海军的独立作用,并开发出海上封锁战术,在世界范围内,海军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国家力量,欧洲人的触角开始向世界伸展。 三、 大帆船时代:在中世纪的帆船时代,海军的战术开始沿袭消灭人员的做法,现在不同了,火炮的使用,使海战重新回到了摧毁战舰的战术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海军的作用,海军的比重逐渐增加,全索具帆船成为欧洲的主要船只样式。这种船的航海性能十分突出,适应了正在兴起的欧洲贸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认真考虑了火炮战术在海军的应用,在船舷安装火炮,由于设计当中已经注意了承受火炮的冲击力,机构特别结实;同时,为了尽可能多的安装火炮,甲板设计也被认真考虑。巨大的、“威尼斯炮艇”式的单层甲板平底战舰退出了海军的主要装备名单。毕竟,这种搭载3000人以上的军舰(比当时一个欧洲村庄的人还多)消耗的费用太高,航程也非常有限,需要沿岸星罗棋布的港口、补给基地的支持。没有巨大的财政支持,保持这样的一支舰队几乎就是自杀,不需要打仗,也可以拖垮一个国家。1571年著名的勒班多海战就足以说明问题。欧洲基督教联合海军的战舰数量和土耳其海军几乎相差无几,但是凭借火炮优势(联军1815门火炮,土耳其军750门火炮)才勉强取得了胜利。一般的介绍认为,这场战役遏制了土耳其向欧洲的拓展,凭借海军优势,联军保卫了基督教国家,是划时代的重大胜利。但事实上奥斯曼帝国当时忙于平定巴尔干内乱,放弃进军欧洲是万般无奈,毕竟是无暇顾及。在强大帝国财政支持下,土耳其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恢复了它的海军,同等战舰数量迅速达到战役以前的水平,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完全是由于政治原因,土耳其才没有恢复继续作战,不然,欧洲的末日就要到了。建造威尼斯炮艇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拥有无数的熟练工匠、丰富的木材资源,还有数不清的船坞。但是,没有火炮的战舰,令土耳其十分忧虑。这场战役的真正意义在于,结束了人员摧毁战术,回归到船只毁伤的战术上来。风帆全动力的时代到来了。说到这个时代,容易让人联想到英国海上霸权的崛起,其实,在这个时代,虽然英国打败了号称无敌的西班牙舰队,但是,它自身也不断受到蹂躏。西班牙人没有做到的事情,荷兰人做到了,海上马车夫们不但打败了英国海军,还占领了伦敦,着实让英国人喘不上气。战列舰的时代来了。世界各国建造了越来越多的所谓主力战舰。1666年圣詹姆斯日海战的结果表明,保持一支海军舰队是阻止敌人进攻的最好办法,至少欧洲认识这样认为的。9英里长的战列线,88艘战舰没完没了的相互轰击,结果双方只有三艘战舰沉没。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进攻都变得毫无意义,海军变成了巨大的威慑力量。在这个时代,英国并不是世界海军发展的引领者,法国才是真正的先锋,并且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英国所做的就是紧紧跟在法国人后面,拼命的学习和利用。不过,对于英国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为了能够装下一百门重炮,船就得造得大,船大了帆就得增加,不然就跑不起来了,同时还得保证不能占用太多的船员,节省下来用于打仗。在这些方面法国人做了不少工作,他们甚至成立了建造委员会,在每一个船坞具体指导建造工作。很快,法国海军在舰船技术方面开始处于领导地位。“74型”主力战舰和快帆巡航舰成为法国海军的标志,也很快成为西方世界的标志。但是法国人的技术浪漫没有转化为实力,在一系列国家政策失误以后,英国人才慢慢确立起海上霸主地位,虽然在这个时候英国海军还没有什么创新性的举动。英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的霸主,其实原因很简单。除了英国以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必须同时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力量来保卫自己,而英国只需要建立一个大陆联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陆军方面英国花费的费用最小,欧洲其他各家根本没有什么机会来摧毁英国的海军,对付大陆上的英国同盟者就已经是很麻烦的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的海上霸权好像没有不成立的理由了。四、 蒸汽装甲时代:告别风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儿,也是一件无奈的事儿,更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儿。当大家沉浸在纳尔逊的特拉法加辉煌当中的时候;当欧洲正在欢呼平定了那个小矮子而带来的和平的时候。工业的革命悄悄的站在了海军的身边,正在得意的微笑。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面貌,机械的大规模使用很快就影响到了军事领域。步枪、火炮的新技术变革已经开始,但是,相对于陆军,海军对新技术的就显得小心翼翼,甚至是有些排斥。毕竟几个世纪发展起来的风帆战舰已经达到成熟,战舰制造、战术使用、人员训练等等日臻完善,轻易改变这些听起来确实有些“不现实”。19世纪初的木制风帆战舰达到了顶峰,设计和制造工艺已经没有什么改进的余地。然而,“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中国古语“物极必反”。一场海军的巨变正在酝酿当中。不过,平心而论,19世纪初期的蒸汽机械确实不尽人意,体积太大、消耗太多、功率太小;几乎无法达到风帆战舰的水平。而且,在螺旋桨发明以前,蒸汽动力推动的船只使用的是所谓“明轮”,笨拙的明轮和突出机件都得安装在水线以上部位,火炮数量不得不随之减少,并且很不安全,极容易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世界各国海军不愿意接受作为战舰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作为运输船只,蒸汽动力船只还是有一定优势,至少它不需要特别考虑风向的影响。但是,惊人的燃料消耗也是蒸汽动力船只的重要弊端,为了保证足够的航程,必须设置大量的加煤站。如果从英国航行到中国,使用风帆船只需要5个月时间的话;使用蒸汽动力船只则可能不超过三个月,但是加上中途添加煤炭、锅炉检修等时间,实际上也差不多需要5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样说来,蒸汽动力还不是一种成熟动力,确实还需要改进才能被世界海军接受。但是,一个另外的新生事物却让世界各国海军迅速接受下来,那就是装甲,具体说是铁甲。爆破弹无情的摧毁了脆弱的木制战舰,第一场爆破弹战斗甚至被描述成了一场“屠杀”。在锡诺普海战当中,俄罗斯海军猛烈射击腐朽的土耳其舰队,让海军认清了木制战舰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在接下来的克里木战争中,法国人首先制造了三艘铁甲浮动炮台,“雷鸣”号、“熔岩”号和“毁灭”号,这是未来铁甲舰的雏形,是最早用于舰队行动的铁甲战舰。在对俄军要塞既定目标的攻击中,顺利完成了任务,而自身几乎没有损伤。克里木战争从战争自身来说,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东西。但是现代战争和传统战争的分水岭,从这次战争以后,世界军事进入了现代科技战争时代。在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战斗中,蒸汽动力战舰也第一次现露出勃勃的生机。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已经有螺旋桨出现在军舰上。一个题外话,关于螺旋桨的发明一般的说法是某个国家的某个人发明了螺旋桨,事实上很多国家都宣称自己发明的螺旋桨:比如奥地利的捷克发明家约瑟夫雷塞尔、英国人弗朗西斯史密斯等等,这些人都将螺旋桨用于了实践性活动。如果说比较出名的话,英国的轻型炮舰“响尾蛇”似乎要更加引人注目,其轰动性效果在当时几乎是无人不知,而非今天我们说的那个国家的那条小船儿。这说明在一个全新时代到来的时候,技术的进步必定是多元的,也只有多元化才有可能促进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而决非一两个人、一两件事儿,甚至一两个国家可以左右的。言归正传,克里木战争催生了科技在战争中的大量应用。世界各国海军很快认识到将蒸汽推进系统和装甲结合起来才是未来战舰的希望,并且,很快开始了实践。克里木战争结束10年后,检验新式战舰的机会来了,这就是亚得里亚海上的利萨海战。这场战斗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斗,本来不应该发生,完全是由于意大利的头脑发热(这次战争是意大利和普鲁士结盟进攻奥地利,历史上好像意大利和德国结盟从来都是失败,不知道意大利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范围内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优秀军队,相比较之下,奥地利则缺乏足够的实力来维持其海上力量。双方为数不多的新式装甲战舰展开了交锋,奥地利舰队用异乎寻常的楔型横队来对抗意大利的常规纵队,结果竟然是意大利海军失败。本来,这场战斗只是一次小小的检验,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世界海军的舰船制造和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舰首主炮加上冲角成为世界各国军舰的标准样式。虽然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但是,渴望新技术的海军们还是纷纷仿效这样的打法。很快,下一个验证出现了甲午海战。五、 从铁甲到无畏:甲午海战受到世界海军的关注,原因在于,这是一场在当时来说海军舰队的完整阵容出场的战斗,关系到整个海军事业的进程。1880以后的世界海军正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各种流派纷纷登场,众说纷纭,到底谁的理论是正确的呢?甲午海战就是最好的检验。不过,多数海军国家倾向于大清帝国获得胜利,毕竟清帝国海军是比较系统的获得西方海军的精华,在把握海军发展动向上也比较准确,一只脚已经迈进世界海军强国的大门,而另一只脚也差不多快要进去了,相对于日本的超市购物方式,感觉要好得多。清帝国海军各种军用舰船齐备,指挥人员的素养也受到西方海军强国的首肯。虽然我们现在说当时的清朝武器是万国造,但是和日本比较起来却是要系统的多。关于这次战役勿需多言,各国海军惊讶的发现日本人的一个小便宜居然取得了大战果。就阵型来说,双方都没有错误。清帝国海军接受利萨海战的经验,按照自身舰队的特点,排列了横队;日本舰队速度较快,按照英国海军的经验,以纵队展开进攻。唯一不同的是,清帝国舰队显然缺乏足够的协调应变能力,阵型虽然没有问题,但是遭遇突发事件(炮口阵风造成主帅不能指挥),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变成了各自为战,很快陷入混乱。再有,速射火炮优势突现。中国的8门305毫米主炮射速太低,只能命中对方2发,日本的3门320毫米大炮更是一炮没打着,还当场卡住。依靠大口径主炮没有让双方取得任何战果,反倒是中等口径速射火炮异常活跃,射速和命中率成为致胜的关键。面对薄弱装甲甚至无装甲的巡洋舰,中等口径火炮惊人的破坏力引起了全世界海军的重视。没有人员和动力的军舰即使装甲完好也是一艘废船,如果引起火灾,沉没则是早晚的事情。但是,真正的全装甲战舰的生存力还是毋庸置疑的。面对日本战舰疯狂的射击,甚至是抵近射击,清帝国的两艘铁甲舰依然如故,全身而退。防护巡洋舰脆弱的防御力引发了大规模的装甲巡洋舰竞赛,甚至一直对此保持鄙夷态度的英国也加入进来。相对于威力巨大但射速极慢的大口径主炮,惟有装备更多的副炮,也就是大量的中间火炮,在最短时间内打瘫对手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从此,多炮塔形象成为主要战舰的标准像,并一直延续下去。此次战争,也结束了中国成为世界海军强国的梦想。从当时的发展趋势来看,19世纪中期以来,凡是系统参加海军建设的国家,无不成就了海军帝国的梦想,乃至顺利延续近百年。老牌的英、法;后来居上的美、日,无不如此,唯独中国是个例外。以清帝国当时的财力、海军领导人的远见,以及区区防护巡洋舰的低门槛起步,居然未能顺利毕业,甚至从此败落,与世界海军无缘,于今日看来,岂能不令人扼腕叹息!而时至今日,一个新海军变革的历史性机会又在向我们招手,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正当大家疯狂设计建造以装甲巡洋舰为代表的多炮塔怪兽的时候,远东的一阵炮声,改变了世界海军的态度。日俄战争的一系列海战,尤其是对马的代表性,让全世界回到了主炮观念上。在对马海战中,完善的快速纵队抢占战位战术进一步证明,这还是主力对决当中唯一的致胜法宝。而面对对方快速机动,杂货铺一样的多口径炮群根本不可能有效的协调统一,在大口径火炮的有效射程内,一切问题都已经解决,中间火炮毫无作用。而一旦失去主要战斗力,对方的水面雷击战队则可以毫无顾忌的给予最后一击。伟大骑士死于卑鄙小人之手,面对这样的事实,世界陷入一片迷茫。如何完善解决火力、装甲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引发思考。终于,一种完全抛弃无用副炮,最大限度发扬主炮威力的快速全装甲战舰出现了,这就是无畏。关于这种全新战舰的文章已经很多,在此,我们不做更多赘言。需要强调的是,无畏战舰产生的意义在于,从此主流海军建设变成富人俱乐部的专利,一般国家再也没有机会染指,更没有任何机会撼动海军帝国的地位,除非是他们自己之间的内讧。六、 伟大战舰时代:时间进入二十世纪,以无畏战舰为标志的大英帝国从此引领世界海军的发展潮流。英国财力雄厚、人才辈出;法国已经陷入一片混乱,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危险英帝国。类似意大利这样的池塘海军还忙于整理内务。美、日还刚刚开始起步,对英帝国只有示好的份儿。暴发户德国在一次大战中挨了一闷棍,基本失去竞争的实力。大炮巨舰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不拥有战列舰的国家,“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从日俄战争到二战结束,战舰的发展开始全面细化。以战列舰为核心,战列巡洋舰、巡洋舰、驱逐舰,乃至航空母舰都是围绕着主力舰队决战展开设计制造。百家争鸣的时代结束了,世界海军都在老老实实的制造自己的战列舰。海战战术也回归风帆时代的战列纵队方式,由于前一个世纪末几次海战的教训,即使数量众多,在队形混乱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取胜的可能,所以,战列舰舰队变得墨守成规,严格执行队形变换法则,而不敢稍微懈怠。当然,这其中也要细分几个小阶段。包括无畏时代、超级无畏时代和高速战舰时代等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我们更多记忆的是高大威猛的战列舰;与此前相比,我们可能对战役和将领如数家珍;现在,战舰的名字似乎更加亲切,甚至出现了很多只有战列舰和多炮塔党人才明白的昵称。这也难怪,首先是时间距离我们比较近,很多见证还历历在目;更主要的是,这个时代的战列舰日臻完善,几乎达到了火炮战舰的最高境界。两次大战的锤炼,划时代人物的出现,造就了这一时期的巨型战舰。西方的纳尔逊、俾斯麦;东方的长门、大和。航母的出现其实并未引起任何骚动。曾经以为航母替代战列舰是一种进步,是历史的必然,其实完全是偶然。在海军界的心目中,航母只是一种辅助舰种,是对战列舰的补充和掩护。除了其自身携带的飞机具有无可替代的远程打击能力以外,其实并无优势可言。脆弱的装甲、低劣的适航性、数量庞大的资材消耗.。与一些人认识不同的是,航母从来都是辅助舰种,从一开始就没当作过绝对主力使用。对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大规模使用,实在是无奈之举。相对于航母,战列舰造价太高,建造周期太长,只有在时间、金钱和战况允许的情况下,战列舰的制造才能顺利实施。应该说,即使美国这样财大气粗的国家都会犹豫,就更不要说其他国家了。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战争的模式已经转向拼技术、金钱和时间,一个国家的承受能力已经相当脆弱,总体作战的条件下,单一量产某种武器的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这恐怕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决策者敢想敢干的事情。航母还算不上继任战列舰以后的海上霸主。至少在今天,航母的作用还分为两派,而在双方激烈争论尚无结果的时候,航母就已经蜕变成另外一种面目全非的战舰了。值得注意的是,潜艇作为一种并不算先进的武器系统,和当初的鱼雷艇一样,在这个阶段异军突起。在还没有足够技术支持的条件下,依然给海军和世界足够的震惊。这种武器是如此的原始,以至于从技术角度来看,完全不适宜作为一种合格的进攻武器出现,甚至到了今天,常规潜艇还作为防御性武器出现。通过二战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进步和军事技术的发展总是跑在人类思维的前面,甚至是被奉为潜艇战大师的邓尼茨也是沿用了18世纪的战争方式,采用的却是20世纪的技术。英国人的忧虑是真实存在的,但却无意抵消他们对潜艇的蔑视,以至于他们和德国签订了海军协定,居然大大放宽了德国拥有潜艇的数量和比例,说明英国对当时的潜艇技术始终是怀疑的,事实也证明这种怀疑是正确的。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德国也已经竭尽全力,但是依靠潜艇依然无法获得战争的胜利,这就如同无法依靠轰炸机一样,技术还不十分完备,这种依靠是不可靠,是危险的赌博。20世纪是战争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刺激了军事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加速了人类对军事技术的依赖。以至于到了今天,居然还有人宣称军事历史的发展就是军事技术的发展,在军事技术面前,任何军事思想都变得微不足道,或者说,不服从最新军事技术,只有缴枪投降的份儿了。诚然,军事技术,尤其是海军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但是,任何军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陷入停滞以后,都会转而依附在军事思想之下,这是二战的闪击战术已经证明了的,海军也不例外。航母的出现表明,新的海战方式已经出现,战列舰可以寿终正寝了。八、 全面海军时代:在可预见的未来,海军作战舰艇的排水量将向小型化发展,节省下来的能量空间将用于提高单舰作战和舰队协同作战能力,从而达到海军作战舰艇新的质的飞跃。其具有的意义将同“无畏舰”一样是划时代的。在未来的战争中,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敌对双方对领土的需求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在以美军为首的所谓军事强国中尤为流行。海军的作用也有原来的最终确保对岸作战能力转变为最终确保沿岸作战能力。相对于全球海军国家的转变,全面海军国家作战模式的变革也已经势在必行。作为区域强国海军的主要任务不是与全球海军国家争夺大洋的控制权而是在强大国土海岸防御线为依托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近岸水域和浅海专属区域。海军舰艇不需要考虑张显武力,而是更加重视实力,特别是瞬间打击力。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高功能化,包括自动驾驶设备内的各种智能化设备日趋完善,无人机越来越表现出比有人机更具有优势。无人机制造成本低、使用费用低,其制造成本仅相当于有人机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十几分之一,并且不必使用专门的机场,对起降设施的要求很低。无人机可以实时地获取战场信息,使用时仅需要几名操作人员。而有人机除了需要驾驶员以外,还需要大量的地面后勤保障人员。无人机外形尺寸很小,发动机功率也相应降低,红外辐射弱,噪音小,不需要特别的隐身设计,就不易被雷达、红外探测仪和音响探测器发现。因此,无人机的生存能力强于有人机,易于遂行各种作战任务。也正是因为没有驾驶员,无人机可以长时间滞留在空中而不必考虑人员的疲劳问题。同时,无人机的最大机动过载可以超过12g,在结构设计上其安全系数也不用达到有人机的级别,更适于执行有人机不容易承担的任务。在接下来的50年里面,无人机全面取代有人机将成为一种必然。作为一个标志性的舰种,航母开始变得多余,并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只有目前中等驱逐舰大小的新型区域制空战舰,配合武库舰之类的瞬间高强度打击战舰,在敌对国家临近水域作战。相对于庞大笨重的航母,这种新型战舰应对打击的能力成倍增加。微弱的可探测性和灵活的战术机动性,以及对数量庞大、密如飞蝗的无人机的可操纵性,使得这种战舰变成未来真正的核心战舰。即使母舰沉没,其所掌控的无人机依然可以由位于深远位置的类似巡洋舰大小的大洋战舰操控,不间断地执行作战任务,作战的持续性几乎可以无限延伸。美国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国家,善于策划阴谋,比他的前任英国更加狡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为了保持自身的霸主地位,美国不惜把老二们引入歧途。现在,美国大力宣传诸如“频海战斗舰”、“武库舰”、“视距外打击”、“数字化部队”等等,对其核心战舰区域制空舰却只字未提,而围绕这种战舰的全新作战模式更是深莫如晦。对于普通军事爱好者,无法看清这层迷雾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对于职业军人来说,就是不可原谅的。第 10 页 共 10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