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饮料项目后评估分析

上传人:芭蕉 文档编号:109479863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8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酸菌饮料项目后评估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乳酸菌饮料项目后评估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乳酸菌饮料项目后评估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乳酸菌饮料项目后评估分析乳酸菌饮料项目后评估分析xx有限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4二、 必要性分析9三、 项目简介10四、 项目后评估的程序14五、 项目后评估的内容17六、 投资项目评估学的理论基础25七、 投资概述35八、 项目评估43九、 项目55十、 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及其意义62十一、 资金时间价值的复利计算66十二、 项目总评估的必要性68十三、 项目评估报告的撰写要求72十四、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6建设投资估算表7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9流动资金估算表8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2十五、 经济效益分析8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8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2一、 产业环境分析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史性交汇的机遇,更加注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形成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全省乃至华南地区产业新高地。(一)优质高效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强化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建设国家服务业中心。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左右。(二)增强先进制造业核心优势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优化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与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与健康、能源与环保设备、轨道交通、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与卫星应用、都市消费工业等先进制造业,打造“四梁八柱”的制造业支撑体系,到2020年形成“54321”的千亿级工业体系。(“54321”千亿级工业体系:5千亿级产业1个(汽车)、4千亿级产业1个(电子信息)、3千亿级产业1个(石化)、2千亿产业1个(电力热力)、1千亿级产业2个(电气机械、通用专用设备),争取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业,医药制造业打造成新的千亿级产业。)(三)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创新平台、示范工程及创业投资的支持;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时尚创意产业5个两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新业态培育计划,制定服务业新业态企业认定办法,重点扶持发展个体化诊疗、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云计算与大数据、增材制造(3D打印)等五大新兴业态。“十三五”时期,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到2020年达到4000亿元。2、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统、智能交通、精准医疗、高效储能和分布式能源系统、高效节能环保、光产业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全市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改造、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财税扶持配套政策;对符合建设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树立蓝色经济发展理念,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构建陆海协调、人海和谐的海洋空间发展格局。(五)促进产业集群集聚集成现代服务业以集聚区为主体形态。以21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依托,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城区提升商务楼宇综合功能,合理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和老厂房,着力打造总部、金融和科技集聚区。外围新城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加快建设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制造业发展以产业区块为主体形态。以工业制造、高新技术制造主导产业的95个产业区块为依托,重点加快以天河区东部、黄埔区至增城区南部先进制造业为东翼,以南沙区、番禺区临港制造业为南翼,以白云北部、花都区及从化区西南部制造业为北翼的产业集聚带建设,推动制造业企业由小而散向园区化、集群化发展。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推动旧厂房、零散工业和村级工业园区成片改造,大力发展工业总部经济、服务型制造业和都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基地为主体形态。以优化提升全市3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依托,中部着力打造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大力引进互联网总部企业;东部建设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等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基地;南部推进建设以南沙新区、广州国际创新城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基地;北部建设以空港经济区为重点的临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六)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树立质量立市理念,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单位,加快建设公共检验检测与认证平台,打造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完善服务业标准化的激励机制,突出抓好商贸、会展、信息、物流、金融、科技、旅游、服务外包、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等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推广,提高“广州标准”的国内外影响力;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强化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和风险监测,开展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广州产品质量竞争力。设立品牌培育专项资金,擦亮“老字号”,新增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支持企业培育国际品牌,推动“广州产品”向“广州品牌”跃升。乳酸菌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食糖和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国民健康观念的日益增强,使得消费者对益生菌发酵乳品或具有活菌的益生菌饮料的消费欲望逐渐增大。因此,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未来发展前景较好。近年来,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从2014年的200亿元发展到2018年已经增长到340亿元以上,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预测至2021年我国乳酸菌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30亿元左右。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发展将持续向好。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主要包括酸性乳饮料、常温乳酸菌饮料和低温乳酸菌饮料三大类。其中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发展最为迅速,其产品被视为可以“促消化”、“润肠道”的营养保健类饮品,在近五年内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趋势。2014-2018年我国常温乳酸菌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发展趋势;2018年我国常温乳酸菌市场规模达到140亿元,与上一年120亿元的市场规模增长了约16.6个百分点;随着市场的稳定持续发展,预测至2019年的市场规模将在170亿元左右。由于国内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全国一二线城市市场已经基本进入成熟阶段,而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地区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为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提供了发展新动力,促使我国乳酸菌企业也加快了在三四线城市市场的投资力度。未来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发展将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及部分乡镇地区。二、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三、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62.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1333.00(折合约62.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63966.63。其中:主体工程38259.90,仓储工程7952.0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9025.15,公共工程8729.53。(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乳酸菌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食糖和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国民健康观念的日益增强,使得消费者对益生菌发酵乳品或具有活菌的益生菌饮料的消费欲望逐渐增大。因此,我国乳酸菌饮料市场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1132.4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736.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93%;建设期利息175.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3%;流动资金3219.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24%。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7736.99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5257.2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958.01万元,预备费521.74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57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7857.92万元,纳税总额3711.56万元,净利润5736.9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28%,财务净现值8748.5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47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1333.00约62.00亩1.1总建筑面积63966.63容积率1.551.2基底面积22733.15建筑系数55.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76.702总投资万元21132.452.1建设投资万元17736.992.1.1工程费用万元15257.24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958.012.1.3预备费万元521.742.2建设期利息万元175.682.3流动资金万元3219.783资金筹措万元21132.453.1自筹资金万元13961.653.2银行贷款万元7170.804营业收入万元35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7857.926利润总额万元7649.317净利润万元5736.988所得税万元1912.339增值税万元1606.4610税金及附加万元192.7711纳税总额万元3711.5612工业增加值万元12685.3513盈亏平衡点万元13344.89产值14回收期年5.47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1.2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8748.51所得税后四、 项目后评估的程序根据投资项目的内在规律和项目后评估工作的实践,以及国家有关的项目后评估工作的法规、文件规定,项目后评估工作应做到如下要求:首先,应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结合项目的产业和行业特点进行后评估工作。其次,项目后评估工作应科学、全面、细致、认真地进行。最后,项目后评估报告中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所采用的资料必须完整,依据必须准确,分析必须客观,方法必须正确,结论必须公正,并具有权威性、适用性和科学性。各个项目的投资额、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等不同,其后评估的程序也有所差异,但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一)制订后评估的计划制订必要的计划是项目后评估的首要工作。项目后评估的提出单位可以是国家有关部门、银行,也可以是项目投资者。项目后评估机构应当根据项目的特点,确定项目后评估的具体对象、范围、目标,据此制订必要的后评估计划。项目后评估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后评估小组、配备有关人员、安排时间进度、确定后评估的内容和范围、选择后评估所采用的方法等。(二)收集与整理资料根据制订的计划,后评估人员应该制订详细的调查提纲,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所采用的方法,收集有关资料。这一阶段所要收集的资料如下。(1)项目建设的有关资料。这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项目简要介绍、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工程预算和决算报告、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及有关合同文件等。(2)项目运行的有关资料。这方面的资料主要有项目投产后的销售收入情况、生产或者经营情况、利润状况、交纳税金的状况和贷款本息偿还状况等。这类资料可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有关会计报表中得到。(3)国家有关经济政策与规定等资料。这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与项目有关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及相关规定等。(4)项目所在行业的有关资料。这方面的资料主要由国内外同行业项目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技术水平、经济规模与经营状况等。(5)有关部门制定的后评估方法。各部门规定的项目后评估的方法包括的内容略有差异,项目后评估人员应该根据委托方的意见选择后评估的方法。(6)其他有关资料。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与后评估的有关要求,评估人员还要收集其他有关的资料,如项目的技术资料、设备运行资料等。(三)分析论证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之上,项目后评估人员应该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后评估方法,对项目建设与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论证。(四)编制项目后评估报告项目后评估报告是项目后评估的最终成果。项目后评估人员应当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后评估报告格式,将分析论证的结果汇总,编制项目后评估报告,并提交给委托单位与被评估单位。项目后评估的报告编制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原则。(五)行业或地方主管部门对项目后评估报告进行初步审查这一阶段主要由主管部门对项目后评估报告和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考察,结合行业或地方建设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和特点、经验,站在国家的立场,从行业或地方的角度,提出针对项目后评估报告的初步审查意见。主管部门一方面对具体项目的后评估工作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也为改进行业部门或地方有关工作做一个简单的经验总结。最后由主管部门完成项目后评估审查报告并报送国家计委,再抄送有关部门和单位。(六)项目后评估报告的复审阶段国家有关机构组织有关部门,或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对主管部门的项目后评估审查报告和项目单位的项目后评估报告进行复核审查。其要求是要站在国家整体利益的立场上,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角度提出项目后评估复审报告,并报国家相关主管机构和发至有关部门和单位。上述阶段的后评估工作程序,满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后评估工作的广泛性、全面性和公开性要求,有利于落实评估结论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原则。五、 项目后评估的内容(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后评估简介在介绍投资项目后评估基本内容之前,本教材有必要先对世界银行的后评估体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在世界各国、各种经济组织的投资项目后评估工作和体系中,世界银行的后评估体系无疑是最完善的,其后评估工作也开展得相当成功。我国的投资项目后评估工作是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逐渐开展的。我国的项目后评估工作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始进行的(由国家计委所属的重点建设部门主持)。其中,第一部有关投资项目后评估工作的文件是国家计委于1990年1月24日颁布的关于开展1990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后评估工作的通知。在项目后评估方面,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的帮助较多,因此,我国的项目后评估体系与世界银行的体系有一定程度的相承性。世界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了贷款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到现在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评估制度和方法。世界银行的项目后评估工作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由贷款项目的银行主管人员在贷款发放完毕后的612个月内编制一份“项目完成报告(PCR)”,第二阶段是由执行董事会主席指定专职董事负责的“业务评价局”对项目进行比较全面深刻的总结评价。其中,第一阶段的“项目完成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背景。它是指项目的提出、项目的准备和项目进行的依据、项目目标的范围和内容等。(2)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咨询专家的聘用及其实绩。(3)项目实施的时间进度、实际进度与预测进度的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4)在物资、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或减轻其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及其实际效果。(5)对项目做出重大修改的内容及修改的原因。(6)发放贷款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及其与贷款条件、贷款协议或贷款程序有何联系。(7)双方在培训工作人员过程中可总结的经验教训。(8)违约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所采取的措施,如未采取任何措施,要写明原因。(9)关于采购、供应商和承包商的情况分析。(10)财务评估,包括财务收益率、财务成果(包括流动资金分析)、财务实绩与财务目标的比较分析。(11)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与评价及与预期效益的比较分析。(12)机构体制方面的实绩,包括组织方面的成绩、组织管理措施及其经验教训。(13)结论。结论包括项目总评估和可作为类似项目参考和借鉴的经验教训。项目后评估工作人员在审阅“项目完成报告”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调查等多种评价方法,独立地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写出“项目执行情况审核备忘录”,连同“项目完成报告”一起提交执行董事会和银行行长。“项目执行情况审核备忘录”一般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项目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结果做一个简单描述。(2)对项目目标完成情况做出评估,重点回答项目目标是否正确合理,目标是否达到,如没有达到,其原因是什么。(3)在项目选定和准备阶段预测的不利条件是否被改变。如果没有,要说明其原因。(4)列出主要结论、主要经验教训和有特殊意义的问题,包括改动建议和补救措施。(5)说明审核单位在多大程度上接受“项目完成报告”的观点和结论,并提出审核报告与完成报告的不同之处。(6)重点阐述“项目完成报告”中未提及或含糊敷衍的有关项目的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另外,亚洲开发银行也较早地开展了项目的后评估工作,且在开展项目的后评估工作方面有其独到的特点(亚洲开发银行的项目后评估工作主要由其后评估局进行。后评估局简称PED,成立于1978年)。在1997年,亚洲开发银行向我国政府提供了技术援助项目“增强中国后评估能力”(期限为19971998年,这是由于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国家计委开展了对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并且总结出我国在“八五”期间进行的重点建设项目中约有20%部分的效益不理想,为此,我国向亚洲开发银行提出了此技术援助项目),并与我国有关单位(国家计委、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开展了较有成效的后评估研究、培训工作。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的项目后评估工作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此不再详述。不同类型的项目及不同时点的项目的后评估,在评估内容和深度上是有差别的。从项目后评估的作用来看,项目后评估就是把项目实施的结果与当初决策的目标进行比较,对项目执行过程进行检查,重点评估其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系统总结经验教训,以便迅速、有效地反馈到新的决策活动中去。因此,项目后评估的基本内容是从可比性原则出发,注重分析项目决策的评估依据的变化,从结果中揭示原因,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项目后评估绝不是对项目前评估指标的重复计算,而必须依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产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和相关法律,制度,对投资项目的决策正误程度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是非功过进行严格的评估。我们可以通过评估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二)我国项目后评估的内容我国项目后评估体系是在参照世界银行后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就内容而言,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后评估的内容应相应地有所侧重。我国的项目后评估一般要着重评估分析以下基本内容。(1)项目概况,即后评估时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和项目产品的实际销售能力,验证项目前评估时所做的市场需求预测是否正确,包括分析产品销售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价格和市场竞争能力等变化情况,并对未来产品销售做出新的趋势预测。如果项目的实施结果偏离预测结论太远,则应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2)项目立项决策的后评估。其内容如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及区域经济优势,结合项目的投资方向、发展规划、自然环境、生产消耗、产品销售和项目的实际效益进行比较,检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评估报告的编制是否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否采取了科学的评估方法,是否具有准确的信息资料和可靠的立项依据,是否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3)生产建设条件及相关配套的变化。该部分着重分析项目实施过程的建设条件、建成投产后的生产条件及其相关配套设施与当初项目评估决策时主要条件的变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解剖产生重要差别的原因,并提出诊断建议。(4)项目技术方案的后评估,即对工程设计方案、项目实施方案的再评估。工程设计方案的后评估的内容包括:项目构成范围的再评估,项目土建工程量的再评估,技术来源、主要技术工艺及设备选型和工艺流程的再评估,引进技术、设备或与外商合作制造方案的再评估。项目实施方案再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施工方式和技术方案的再评估,项目实施进度、成本、质量的再评估等。(5)项目经济后评估。它包括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估和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后评估两个部分。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估是从企业(项目)角度对项目投产后的实际财务效益的再评估,要根据现行的财务规定及项目建成投产后投放物和产出物的实际价格水平,重点分析实际总投资、产品成本、企业收益率、贷款偿还期与当初项目预测的企业效益的重大变化,解剖原因,做出新的预测。国民经济效益后评估是从宏观国民经济角度出发,对项目投产后的国民经济效益进行的再评估,重点分析项目的实际成本效益与预测成本效益的差别及原因,包括投资的国民收入分析、直接外汇效益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和环境效益评估等。从项目运行过程的角度看,我国项目后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前期工作的后评估。其内容包括项目立项条件再评估、项目决策程序和方法的再评估、项目勘察设计的再评估、项目前期工作管理的再评估等。(2)项目实施的后评估。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是指从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的一段时间。它是项目周期中延续时间较长的一个时期,也是投资资金集中发生和使用的时期,主要包括项目实施管理后评估、项目施工准备工作后评估、项目施工方式及项目施工管理的后评估、项目竣工验收和试生产后评估、项目生产准备后评估等。具体内容应包括项目变更情况、施工管理、建设资金的供应和使用、建设工期、建设成本、项目工程质量和安全情况、项目竣工验收、配套项目和辅助设施项目的建设、项目生产能力和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等的评价,重点应放在对在项目目标实现过程中发生的如超工期、超概算、工程质量差、效益低等原因的查找和说明上。(3)项目运营的后评估。项目运营阶段是项目投资建设阶段的延续,是实现项目投资经济效益和项目投资回收的关键时期。它包括从项目竣工投产到项目进行后评估时的一段时间。通过进行项目运营的后评估,我们可以综合项目的实际投资效益,系统地总结项目投资的经验教训,以指导未来项目的投资活动,并可以提出一些补救措施和对策方法,以提高项目运营的实际效果。因此,项目运营的后评估体现了项目后评估的目的,是项目后评估的关键部分。其主要包括项目生产经营管理的后评估、项目生产条件后评估、项目达产情况后评估、项目投产对环境影响情况的后评估、项目投产引起的社会效果情况后评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后评估、项目资源投入和产出情况后评估、项目经济后评估等。其中,项目经济后评估是项目运营后评估的核心。这是因为项目效益的好坏是评估项目成败的关键标志。项目效益状况的后评估,主要应评估生产经营和市场情况及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与项目前评估所做的预测是否一致,项目的财务效益、经济效益与项目前评估所做结论是否一致。此外,我们还应重新提出对项目前景的预测和提出进一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具体建议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另外,对于利用外资的项目,我们还应适当增加对引进技术、设备的使用、消化和吸收情况的后评估。六、 投资项目评估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西方投资项目评估学的形成过程和实践,我们发现即使在第一阶段一西方项目评估学的形成时期,就存在着政府的努力方向与学术界的努力方向不一致的问题。这说明用西方福利经济理论解释项目评估实践是不完全的。在项目评估学发展的第二阶段西方项目评估学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应用和实践时期,福利经济理论与项目评估实践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一定程度,以致西方经济学家断然否定了西方福利经济学作为项目评估科学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他们试图提出新的理论取代福利经济理论在项目评估学中的位置、但是,这方面努力的成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一阶段的项目评估学理论带有很大的拼凑性质,既有西方发展经济理论的成分,又有效用价值论的成分,当二者均无济于事时,还求助于经济专家和发展中国家政治领导人的价值判断。那么,项目评估科学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投资项目评估科学应该建立在市场经济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劳动价值论和现代投资理论的基础上。(一)市场经济理论(1)从西方项目评估学的形成和实践看,项目评估科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在引入我国后,只是为了适应我国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才在实践中被“修正”,具体表现在项目评估中考虑计划多,考虑市场少。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有必要从计划向市场回归,使项目评估学建立在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2)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这与项目国民经济评估的思想是一致的。因为项目国民经济评估就是要使国家稀缺资源合理流通,在项目之间实现最优配置。因此,项目评估只有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才能做到这一点。(3)西方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在完全竞争的理想市场上,经济活动会自发地产生一种高效率,同时只要处理得当这种高效率,就可变成高效益。投资和投资项目决策的唯一动机就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也正是投资项目评估的最终目的。(4)项目评估的核心问题是项目价值的估算问题,而要估算项目价值,项目投入、产出物价格的确定是最关键的环节。西方经济学者应用严密的数学方法证明:运用线性规划计算出来的资源影子价格等值于完全竞争的理想市场上该资源的市场价格。因此,在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项目评估价格的调整更加逼近于影子价格。(5)从我国经济改革的趋势看,主要是沿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因此,在投资项目评估学中以市场经济为其理论基础,不仅符合国家的改革走向,而且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二)福利经济理论尽管在项目评估科学的形成与实践过程中福利经济理论作为项目评估的理论基础被动摇,甚至被否定。但从福利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看,对投资项目评估具体实践仍有积极的意义。其理由是:(1)从投资项目评估方法看,虽然方法较多,但现代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作为投资项目评估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方法,已被人们公认。而现代成本效益法的理论依据正是西方福利经济理论。(2)福利经济理论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因此,它与投资项目评估科学中社会效益评估紧密相关。项目社会效益评估就是站在全社会的立场上,分析项目投资建设为社会带来的福利大小,以及项目的社会效益在各社会成员(项目单位、地方、国家等)之间的分配。项目社会效益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提高,项目社会效益的减少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减少。这对投资项目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福利经济理论的精髓一帕累托最优准则,也是适合投资项目评估的。因为,一个项目的投资建设,除了给国家、社会和项目单位带来利益外,也可能为社会带来客观外在副作用。例如,在某流域的上游实施一个化工项目,会影响下流的农业生态,造成农业减产。因此,帕累托提出的“一些人或一个人好起来,而没有一些人或一个人坏下去,那么就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的法则,对投资项目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项目的建设和投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再分配,而这种分配除了考虑它的财务商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外,还应考虑它的社会效益。这也正是西方福利经济理论中“效率与公平重要命题”的基本思想。因此,我们在项目的立项、区位选择等方面,除了考虑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扶持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因为项目建设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启动作用),提高社会效益。(5)在项目评估实践中,福利经济理论被动摇或被否定,其主要原因并非经济学理论本身有什么错误,而是经济发展落后、经济环境闭塞。(三)劳动价值理论项目评估的核心问题是项目的价值估算问题,项目评估思想与方法的建立必然以一定的价值理论为其理论前提。价值理论不同,项目评估思想和方法也就不同。(1)劳动价值论证明了社会折现率完全等值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点看,项目评估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价值形成的时滞问题。因为在项目评估中,由于项目往往涉及巨额的固定资产,而且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时滞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成为项目评估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量决定于劳动量,价值量的减少即劳动量的减少,劳动量的减少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商品价值量的下降率就等值于社会劳动力的增长率,即社会折现率完全等值于预期的社会劳动生产的增长率。这就为投资项目评估中确定和使用折现率问题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依据。(2)劳动价值论揭示了“货币时间价值学说”的神秘面纱。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总是投资支出发生在前,一系列的收入发生在后,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现在值的投资支出和将来值的项目收入就不存在可比性,因而也无法进行正确的经济效益分析。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就有必要将不同时间发生的收入和支出放在同一时点上考察,也就是把不同时期的货币价值换算成相同时期的货币价值。这就是货币时间价值学说在项目评估中的意义所在。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看,货币时间价值并不意味着货币本身能增值,也并非由于通货膨胀、现时消费偏好和投资风险的表面因素,而是因为货币代表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充当生产资本参与再生产过程,并在生产和流通中与劳动相结合,才产生增值。这里主要是与劳动结合,是劳动创造了价值。所谓货币时间价值,是货币随时间推移在不同的时点上形成的价值差。那么,这种价值差从何而来呢?这里问题的焦点在于货币概念上的差别。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货币是科学意义上的货币,即货币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一定量的货币表示一定量的价值;而在货币时间价值学说中,货币是社会经济活动统计工具意义上的货币,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数量表示,即一定量的货币表示一定量的使用价值。因此,如果把货币时间价值所说的“现在的1元钱比将来的1元钱价值大”这句令人费解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说,现在与将来相比,同等数量的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现在要比将来大。显然,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或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由此可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货币时间价值说并不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更能揭示货币时间价值的实质。(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与西方项目评估学中的影子价格具有趋同性。所谓影子价格,有三种解释:一是把既能反映资源的必要劳动消耗,即价值,又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即供求关系的价格。二是指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三是指线性规划对偶问题的最优解,是资源的一种估价值。从上述三种解释可知,影子价格就是价值。在项目评估中,对于最终消费品而言,影子价格就表现为消费者愿付代价,即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价值的评估价格;对于资源、生产要素而言,影子价格就表现为生产者的机会成本,即生产者对资源或生产要素价值的评估价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其内涵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同样,影子价格在生产资料等作为最优化的约束条件下,无论它们的具体形式如何千差万别,只要都用货币表示,只要这些生产资料都参与社会周转,都会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都可以归结为单位生产资料可能获得的边际价值或收益。影子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外延也相差不大。有人认为只有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而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任何社会需求的对象,不论是人类劳动产品,还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只要构成社会生产要素,就有影子价格。这样一来,好像影子价格比价值的外延范围要大。其实不然,我们说劳动产品有价值,影响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力也与价值有关。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详细地研究了自然力与价值的关系,并指出:“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因为它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同时,还要注意一个事实,资源尽管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或称效用价值)和稀缺价值,随着时间发展,资源将会凝结更多的人类劳动,资源成为商品,具有价值,参与市场流通。另外,商品货币关系有一种波及作用,使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能够具有价格。这说明资源的价值性是与资源商品化的前提相伴而生。(四)现代投资理论投资项目评估源于投资学中的投资决策问题,因此,投资项目评估的理论基础应从现代投资理论中寻找。1、投资活动的含义和构成要素从西方投资经济学角度看,投资是对经济系统的注入,是形成净资本或净生产力的一种经济行为,是积累资本的潜在功能在现实中的表现。现代投资概念告诉我们,投资活动的实现涉及三个要素,即投资者、资本、投资机会。项目作为投资活动的有机整体,其运行和实现同样少不了投资者(金融机构、项目单位等)、资本(自有资本、借贷资本等)、投资机会(科技进步的诱发)三要素的共同配合和协调发展。2、投资与项目经济增长目标的关系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来看,资本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源泉,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寄希望于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也就是投资的增加。西方经济学家利用严密的投资乘数理论和加速原理证明,投资是启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认为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具有内在作用,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会促进投资的增长。这一结论说明,在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估中,项目的评估方法、评估价格、评估参数、评估目标、评估指标的制定都应以国民经济增长为依据。3、把握投资体制是项目评估的前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投资体制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诸如投资对象、投资机制、投资政策、投资管理、投资规模、投资主体、投资环境、投资渠道等都有大的改观。因此,项目评估工作要适应国家的投资体制改革,从总体目标上把握,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根据国家总量资金的情况投放资金,配置资源,保持总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既不能过分赤字投资,也不能减缩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应根据竞争性、基础性、公益性三类项目配置资金来源,建立投资主体,采取有差别的投资政策、管理制度,形成以国家投资为导向,银行信贷为支柱,企业投资为基础,利用外资和横向吸收资金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网络化的投资格局。4、投资评估是项目评估的主题尽管我国投资体制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做了大的改革,但从目前我国具体的投资过程看,我们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投资机制问题,即投资主体由单一主体变为多元化后,国家应采用怎样的投资机制改变目前投资供给不足的现状,提高投资主体的积极性的问题。二是投资决策问题,即投资主体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资于最合理、最经济的产业、地区和项目上,并使投资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涉及投资项目的选择,而且涉及投资项目的监控。投资机制问题属投资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而投资决策问题是投资项目评估学研究的中心主题。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市场经济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劳动价值论和现代投资理论不仅解决了投资项目评估学中的指导思想和评估方法问题,而且奠定了投资项目评估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这四大基础理论指导投资项目评估工作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七、 投资概述(一)投资及其特征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投资是指投资者为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次资源投放活动。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等。资源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两大类。无形资源主要指知识产权、发明专利、专有技术和商标商誉等。有形资源主要指人、财、物,包括劳动力、资本金、房地产和物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将成为知识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但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主要靠有形资源的投入。狭义的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实现经济目的而进行的一次资本金的投放活动。经济主体主要指为实现经济目的而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和企业,并将成为市场经济的投资主体,政府机构将逐步撤出经济活动,专门从事市场经济赋予它们的本职工作。这也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分界线。经济目的是指投入资本金后以期将来能获取最佳增值。资本金是与国际经济接轨有关的一个新名词,把过去资本主义国家投入的资本和社会主义国家投入的资金统一起来,统称为资本金。目前人们所理解的投资,多为狭义的常规项目的直接投资。因此,理解广义与狭义的投资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投资活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在数量和结构两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投资数量的增加意味着积累现时国民财富,是保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投资数量的减少将延缓下一个经济周期的发展速度,使经济运行陷入低谷。投资不仅在数量上影响经济形势,在结构上也会对经济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一定时期内投入某个地区或某个行业的资金越多,相应地该地区或行业的发展速度就会加快;资金投入的方向如果不尽合理,一国经济的发展就会失衡,会诱发一定的社会问题。投资活动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影响,是因为投资具有以下特征。1、投入资金多投资是为了实现未来的收益而投入各种生产要素,以形成经营所需要的各类资产,因此对资金的需要量相当大。投资主体应在资金的筹措和运用方面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控制资金的投入数量、投入速度、投入质量和产出效益。否则,资金运用不当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2、占用时间长从资金的投入到最终效益的产出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投资存在明显的时滞,现时投入资金的活动要持续很长时间,而且投入的资金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产出。为了使投资能够发挥正常的扩大再生产能力,保证经济运行的连续性,投资主体需要合理安排每一个时期的投资活动。3、实施风险高由于投资活动持续的时间较长,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始终存在失败的潜在可能性,未来收益的实现就变得不那么可靠。投资实施过程中投资主体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政策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及自然风险等,任何一项风险发生,都会对计划中的投资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投资活动通常要涉及风险的估计、防范和控制。4、影响不可逆投资的过程是组合各种资源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的过程,主要是资金的物化过程,一旦投入的资金得到了物化,也就被固化在某一场所,具有显著的固定性和不可分割性。投资产生的效果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持续的影响,如果某项投资行为被证明是错误的,在短期内我们将难以消除其不良影响。同时,扭转错误的投资行为,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说,投资的影响通常是不可逆的。投资的这一特点要求人们在投资活动中保持谨慎的态度,尽力提高投资的质量。(二)投资类型投资可以按其性质、运用形式和投入行为、期限、用途等进行分类。1、投资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固定资产是指在再生产过程中,能在较长时期里(一年以上或长于一个生产周期)反复使用,并在其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其价值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等。它是国民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消费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成为固定资产一般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长于一个生产周期,二是单位价值达到规定的标准。无形资产是指能长期地发挥作用但不具备实物形态的资产,如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商誉等。用于形成和购买无形资产的费用支出就称为无形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垫支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而流动资产是指不断地改变其物质形态,其价值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的资产,如原材料、燃料、在产品等。2、投资按其运用形式和投入行为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直接将货币资金投入投资项目及资产,并拥有被投资对象的经营控制权的投资。它一般可形成新的资本,扩大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并通过其生产活动,直接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提供社会所必需的劳务或服务。直接投资的实质是资金所有者和使用者、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其货币资金购买金融资产即有价证券,以期获取一定收益的投资。这种投资一般也可称为证券投资。其实质是资金所有者与使用者、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与解体。3、投资按其投资期限的长短,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投资者的投资回收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投资,以及购入的在一年内不能变现或不准备变现的证券等投资。这类投资属于非流动资产类,其投资的目的主要有积累资金、经营获利、为将来扩大规模做准备、取得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等。短期投资是指投资者以暂时闲余的资金购买能够随时变现、回收的有价证券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性质的投资。这类投资属于流动资产类。4、投资按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投资是指投入生产、建设等领域中的投资,其直接成果是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性资产,而生产、建设活动必须同时具备生产性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因此,生产性投资又可细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非生产性投资是指投入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投资,其成果是转化为非生产性资产,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如投入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政府设施等的投资。(三)投资的基础理论1、马克思经济学关于投资理论的描述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就投资问题进行论述,但他的关于资本积累、资本周转、扩大再生产、资本有机构成的基础理论都涉及投资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我们已经知道,货币怎样转化为资本,资本怎样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又怎样产生更多的资本。但是,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为前提。因此,这整个运动好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兜圈子,要脱出这个循环,就只有假定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积累,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是因为它是形成资本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有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便启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于是便产生了剩余价值和更多的资本积累。有了资本积累,资本家在利润的驱动下,按照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方式,扩大再生产,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不断追加资本(投资)的前提下扩张。马克思从这个过程中得出两点结论:一是“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扩大资本(投资)只能靠累进的积累”;二是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的价值构成将在技术构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于是,进行生产所需要的投资起点也随之提高。也就是说,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2、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投资的论述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作为分析的主题,认为增长源于资本积累与资本的配置,他更注意资本积累。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边际革命后,西方经济思想出现了重大变化:从古典学派认为经济增长源于积累力量作用的看法,转而研究一定时期内资源的静态配置,以促进经济增长。此后,西方的经济学者提出了许多从投资出发的经济增长模型,如哈罗德和多马模型、技术进步条件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等。总之,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的原动力是投资(资本),投资具有双重作用,既创造需求也创造生产能力。同时,劳动和技术也要以资本为前提。3、发展经济学家关于投资的理论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一门科学。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如国家政治、价值观念、传统方式、企业家的作用等,但他们一致认为:资本短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与这一论断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1)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特征是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均收入水平低,生活贫困。之所以长期贫困,不是因为国内资源不足,是因为国家经济中存在若干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其中最主要的是“贫困恶性循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缺乏或资本形成不足。该循环在供给上表现为: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该循环在需求上表现为: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力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于是,纳克斯得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一国穷是因为它穷”。(2)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尔逊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速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才能冲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3)利本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利本斯坦认为,要打破这种困境,就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行大规模投资,使投资水平或投资率大到足以达到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从而产生一个“临界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