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提纲汇总答案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09076424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提纲汇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调研提纲汇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调研提纲汇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表1义务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沁阳市 人口总数(万人)48.9农业人口总数(万人)39.5乡镇数(个)9街道办事处数(个)4学校数(所)116城镇小学7在校生数(人)55891城镇小学11542初中5初中7613农村小学86农村小学25608初中18初中11128小学净入学率(%)100城镇小学100初中阶段净入学率(%)100城镇小学初中初中100小学辍学率(%)0农村小学0初中辍学率(%)0.11农村小学初中初中0.11达到省定办学标准的农村学校比例()96小学95平均班额(人)46城镇小学51初中54初中96农村小学33初中46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镇小学100专任教师中高学历教师比例()城镇小学95.15初中98.46初中63农村小学99.65农村小学77.36初中95.76初中53.45省定教职工编制总数(人)3488实有教职工人数(人)3252其中:编制内教职工人数(人)3252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应入学人数(人)小学241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实际入学人数(人)小学241初中219初中219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人)131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人)1202009年县域内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公办)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比例()602009年辖区内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比例()0.11附表2义务教育经费情况调查表沁阳市2006-2008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情况2006年2007年2008年财政经常性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比例(%)财政经常性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比例(%)财政经常性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比例(%)3114719.644293237.84431910.62006-2008年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情况2006年2007年2008年义务教育财政拨款(万元)比上年增长比例(%)义务教育财政拨款(万元)比上年增长比例(%)义务教育财政拨款(万元)比上年增长比例(%)673835.38979245.331168119.32006-2008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单位:元/人)2006年2007年2008年小学初中小学初中小学初中801.991162.171369.472223.51472.962748.012006-2008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单位:元/人)2006年2007年2008年小学初中小学初中小学初中26.238.3333.1750.96315.73487.792006 -2008年城市教育费附加收支情况(单位:万元)年度应征数实征数拨付教育部门使用数用于义务教育数2006年707707707412007年113212791306102008年156016501831331附表3-1城镇和农村在校生变化情况调查表(小学) 沁阳市 单位:人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城镇527760004861553394511042111542农村19921376121895118107251932679725608全省附表3-2城镇和农村在校生变化情况调查表(初中)沁阳市 单位:人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城镇4473464362027650726273597613农村21822180843127929681146081261311128全省4、你市近三年城市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近三年来,我市教育费附加随主税一并足额征收,做到了不漏、不拖、不欠。教育费附加纳入财政一般预算管理,按照“纳入预算、足额征收、先收后支、统筹安排、专款专用”的原则,财政局国库设立专户进行管理和使用。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5、你市2009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资金分项目、按比例落实情况,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机制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制度建立情况。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你市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有哪些政策建议?我市2009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资金分项目、按比例落实到位,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共拨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2778.6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717.6万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135.6万元。财政局教育局联合发文规定结余经费向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倾斜;向边远农村学校倾斜;向班额较小、学校公用经费困难的学校倾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存在的问题:现在对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拨付按照学生数的多少来拨付,这样学生数较少、规模小的学校所拨的经费就少,但是学校对外的开支相差不多,容易造成大学校的经费宽裕,小学校的经费紧缺。建议在拨付中小学公用经费时注意向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倾斜,尽量消除学校间的差异,均衡教育经费。6、你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进展情况。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有哪些政策建议?我市坚持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将教育工作列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力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7年,我市出台了沁阳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本着“减少点数、扩大规模、集中优势、提高效益”的原则,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对一批办学规模小、教育教学质量差的薄弱学校进行了撤并。全市初中由40所撤并为23所,小学由112所撤并为93所。采取合作、分设和重组办学等形式,对城区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将原职工子弟学校分设为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将沁阳一小和合作街小学合并;将二中分校迁入沁阳职专原校区;将原东关学校、回民学校初中部并入二中,原校址改设为第三小学和第四小学,沁阳一小和实验小学的部分学生按就近入学原则转入三小、四小;新建了实验中学、实验小学、沁阳一小教学楼,重建沁阳二小;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城区学校的“大班额”问题。通过整合,全市中小学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师资配置进一步合理,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市在焦作市率先撤销中心校,建立“教育局直接管理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小学管理所属小学”的管理体制,不但减少了管理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为实现“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存在问题及建议:一是建设经费不足,寄宿条件较差,寄宿用房与配套设施等受影响。建议继续加大投入,按照国家和省级规定标准建设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设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二是缺少专业生活教师和相关服务人员,给住宿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工作带来不便。建议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师生比和编制,将寄宿学校的生活教师和后勤、安全管理人员单独定编,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素质,不断优化农村教职工队伍结构。7、你市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数量、寄宿生占总在校生的比例、寄宿生年均生活费成本分别是多少?在发展寄宿制学校方面有哪些问题和建议?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共有24所,寄宿生占总在校生15%。寄宿生年均生活费成本约是1500元左右。在发展寄宿制学校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有:个别学校宿舍面积少,不能满足住宿生需求;个别学校食堂、餐厅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影响学生住宿;学校学生宿舍楼的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问题无法解决。建议政府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学校住宿条件。8、对照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你县区在校园校舍、图书仪器设备和场地等办学条件方面主要存在哪些差距?近年来,在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有哪些政策建议?对照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主要差距是近几年来虽然对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投入不断加大,新建了一批校舍,但全市大部分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校舍为90年代或80年代修建,建筑质量不高,使用年限短,也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部分学校食堂宿舍等校舍短缺,学生食宿条件差。个别学校实验室等教辅用房短缺,无专用实验室。有些学校运动场地面积小,运动场地配套设施少,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生均教学光盘不足,特别是小学缺口较大;电子图书配备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少数小学旧图书较多,需要剔除和补充。在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方面,我市主要采取:一是加大投入,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自2007年以来,我市安排校舍维修改造项目41所,全部面向农村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二是通过增拨经费、学校装备补贴等方式向农村和城区薄弱学校增拨扶持经费884.6万元,提高了农村和城区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及装备的整体水平,缩小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异;三是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对办学分散,规模小,资源不能相对集中使用的学点进行撤并,自2007年以来共调整撒并小学19所、初中17所,基本完成了学校布局工作目标,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各校的仪器、图书装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除少数偏远且规模较小的学校外,其余学校能够满足中小学实验教学需要。在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校园校舍、图书仪器、场地等需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缺口较大。下步工作建议:一是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坚持整体规划、政府主导、县域推进、分步实施、效益优先、整体提升等原则。市政府统一调度,把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和表彰奖励,全部纳入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深化落实“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二是积极鼓励和推广创新性举措,以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为重点,在政府政策、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优先保证农村薄弱学校。三是扩大省仪器设备充实工程的项目种类范围,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仪器设备充实工程仪器设备经费投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9、你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有哪些问题和建议?近年来,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突出,已经走到了河南省农村县市区的前列,受到省电教馆、焦作教育局信息中心的肯定。一是“班班通”工程在我市全面展开,预计2010年4月左右完工。总合同金额1328万元,工程涉及全市所有学校(小学教学点除外)。各初中、中心小学、市直小学,每校配备两个年级的“班班通”设备,每班一台液晶投影机、一台实物投影,另外配备公用多媒体教室,包括一台液晶投影机、一台实物投影,一个电子白板。其余小学每校配备一台液晶电视,一台实物投影。另外,光纤通到每所初中、市直小学,其它学校用固定IP接入互联网。二是沁阳市教育局门户网升级改造到位,全市中小学(含私立学校)的网站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正在调试,预计2010年3月底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试运行。三是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培训按照预定方案正在培训。网络管理、校园网安装与维护、“班班通”工程安装与应用三个培训已经完成,一校一人,人人过关。资源库建设培训班正在准备,2010年3月底前培训完华。四是信息化活动月多年坚持如一日,师生参与度高。信息教研气氛浓厚,信息教研周刊发送到每个学校,教师学习、使用、投稿积极踊跃。存在问题及建议:一是教师缺乏高级培训,不能适应新课改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建议加大省市级高级培训班培训力度,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二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上级部门应加强指导,加快信息资源库建设步伐;三是活动形式单一。建议开展多种活动,如“六一”儿童节计算机表演赛,机器人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培养师生信息素养。10、近年来,你市在加强城镇中小学建设改造,消除城镇大班额和择校现象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资金筹措渠道主要有哪些?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有哪些政策建议? 为消除大班额和择校现象,我市多措并举,有效稳定生源,保证了教育的公正、公平发展。一是严格实行“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的招生原则,确保招生政策、招生对象、招生办法落实到位;二是采取合作、分设和重组办学等形式,对城区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自筹资金新建实验小学教学楼、实验中学综合楼、第一小学教学楼、第二小学教学楼,有效解决了城区中小学的大班额问题;三是认真落实中招“分配生”制度,从省级示范性高中的统招生指标中拿出一定比例直接分配到各初中,逐年增长分配生比例,有效解决了学生择校问题,防止了大量生源向城区初中过度集中;四是实施“名校带动”、“结对帮学”,实现了先进理念共享、优秀资源共享和有效成果共享。建立中小学校长论坛,推广优质学校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教学经验,每期论坛选择一所薄弱学校进行“门诊”式讨论,帮助学校解决管理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五是根据中小学教师缺编情况,每年招聘80至100名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有效解决了中小学教师短缺和老龄化问题。同时,认真落实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工作制度,鼓励引导城区学校优秀教师主动赴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存在问题及建议:一是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建议继续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消除校际差距;二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建议不断完善学校设施,适度超前配置教育资源;三是城区学校布局不太合理,与城市发展不能匹配,建议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将学校建设与城镇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不断满足城镇人口增长和学生就学需求。11、你市在解决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工作进展情况如何?有哪些问题和建议?我们教育局采取以下措施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和关爱留守儿童:一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切实维护教育公平。根据务工人员暂住地,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我市在城区指定专门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保证务工人员子女有学可上,并能和当地孩子一样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为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学生就读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理念等方面的培训,给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三是建立全市各中小学留守儿童群体档案,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弄清留守儿童群体的数量和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相关信息。加强自我保护、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扶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名教师和一名优秀学生共同帮扶。设立留守儿童亲情 ,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做好教育疏导,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心理健康。下步建议:建立由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通过结对帮扶、设立家长学校等措施,努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12、你市执行省定教职工编制标准的基本情况。在执行过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政策建议?省定我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为4057名,我市现有中小学教职工3811名,缺编246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校编制数为3488名,义务教育学校共有教师3252名,缺编236人。在执行省定教职工编制的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有:一是省定教职工编制标准偏低。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课程门类增多,并要求开足开齐所有课程,需增加大量教师,原有编制标准已明显偏低。二是农村学校编制标准低于县镇学校,不符合实际教育现状,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农村学校普遍比较分散,规模小、学生少,相比城市学校更需要教师。以6个教学班,180余名学生的小学为例,按编制只能安排7名教师,基本上一人一个班级,周一至周五所有课程一肩挑,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课程无法开足开齐,素质教育更无法实施。三是编制动态管理不能很好的执行。建议:一是增加编制,除师生比外,考虑行管、教辅人员编制;二是调整农村、县镇学校编制标准,向农村学校倾斜;三是编制管理部门负责核定学校编制总数,由教育部门在编制数内根据学校师资现状进行合理调配。13、你市近三年来,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情况。2009年全市教师培训经费落实情况。有哪些问题和建议?近年来,沁阳市教育局以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全市教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培训制度。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科学认真制定沁阳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健全教师培训规章制度,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库,加强继续教育课时管理,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将教师继续教育情况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聘任、评职、晋级、评优的必备条件,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二是健全培训机制,落实培训经费。为促进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我市教育局对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有机整合,成立了教研培训中心,积极构建以市、乡、校三级教师培训网络。在教研培训中心,每个教研员都是培训教师,每个培训教师都承担着教研任务,平时深入学校搞教研,假期结合教学搞培训,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育成果真正指导教育实践,教研和师训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目前,我市教研培训中心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队伍。2007年以来,教育局向市政府争取教师培训年经费400余万元,保证了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中小学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不低于学校国拨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工作,目前全市教师已实现了免费培训。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加大培训力度。市教育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一切服务于一线教师教学需要为原则,把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教育局大力实施“名师带动”战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创新培训载体,拓宽培训渠道,构建了以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菜单式”培训、双休日针对性培训和远程研修为主要培训形式的立体培训模式,分期分批分层次对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进行了系统培训,满足了教师的不同培训需求。四是加强培训管理,培训效果显著。市教育局加强培训管理,努力提高培训质量。2007年至今,沁阳市教育局培训中小学校长729人次,培训班主任2137人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1673人次,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350人次,培训英语教师729人次,培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1416人次,新招聘教师岗前培训298人次,培训幼儿园园长、教师135人次,新课程教师培训1368人次,新教育实验培训500人次,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780人次,省市级骨干教师参加培训320人次,组织500名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拓展计划培训,举办双休日培训班,共培训学科教师15100余人次,安排13000余名教师到沁阳市教师培训基地永威学校听课学习。先后举办了顾明远、郭振有、王敏勤、李金池、周德藩、蔡林森、高金英、赵谦翔、王恩国、宋若涛等报告会共二十余场,参加校长、教师共计20000余人次。通过大规模、全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全市培养和涌现了一大批责任心强、思想理念新、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全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存在问题和建议:一是县级教师培训缺少专家指导引领,建议将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库向县市师训部门公开,便于县市师训部门联系、邀请专家讲学。二是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养、认定的骨干教师待遇未得到落实(特别是绩效工资分配发放),建议省教育厅出台政策,明确各级骨干教师的义务和权利,解决骨干教师待遇问题。三是建议进一步加大特岗教师实施力度,增加各县市特岗教师名额。14、你市近三年推进城乡、校际之间校长、教师交流情况,有哪些问题和建议?我市目前共有中小学校长116名,在职教师3252名。近三年来,我市城乡、校际共交流校长205名,交流教师823名。其中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选派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校长63人,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任教教师420人,安排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98人,并规定城区学校教师无农村支教经历的教师不得评先晋级。为扶持三小、四小等薄弱学校发展,2008年秋学段从一小、实验小学选派20名优秀教师交流到三、四小任教,从三小、四小分别选派10名教师到一小、实验小学顶岗学习;为支持民办学校发展,三年来我市共选派70余名公办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2009年暑期,根据编制余缺和学科教师短缺情况,我市从初中向小学分流教师72名;三年来,我市共招聘中小学教师370人,所招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学校;各项措施有力的促进了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建议:出台校长和教师交流具体政策,在教师待遇、评先、晋级等方面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15、你市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质量检测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奖惩制度的建立情况。在完善这些评价体制和机制方面有哪些对策建议?实施素质教育、保障学生全面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市被省政府授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称号后,2009年,沁阳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了2010-2015年沁阳教育发展行动纲要,提出了“学前教育规范化、小学教育特色化、初中教育优质化、高中教育品牌化、职业教育集团化、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产业化,教育质量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我市通过打造高效课堂,改革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全市中小学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着力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2009年先后承办了全国蔡林森教育管理思想研讨会、河南省教育改革优秀成果“永威经验”现场展示会,永威学校被评为河南省9所名片学校之一,沁阳教育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均走在焦作市前列,全市教育工作进入了科学、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一是改革学校评价办法,建立科学的激励导向机制。沁阳市教育局改变过去单纯以教学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作法,探索完善了“成绩+等级”的小学评价办法,将特色化创建效果与学校的等级评价直接挂钩,从根本上改变了小学片面追求教学成绩的倾向;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注重实证考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校强化过程性管理与评价,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将特色化创建作为每年教育质量奖评选和教师节表彰的主要依据和小学校长业绩考核、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各学校特色化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实施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按照焦作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了学生综合素质展示活动。改变单独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办法,坚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发展性评价、大面积表彰,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三是县域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学科教师多轮赛课,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实行“推门听课”制度,督促教师把每一节课上成精品课,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四是全面推行集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提高备课质量,沁阳市教育局在各中小学全面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各学校每个学科都成立集体备课组,每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中进行集体备课,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确定统一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自学指导、课堂检测题和作业,形成初案,然后每位教师再根据班级学情,在初案的基础上进行复备,形成自己的教案。教育局还成立了市级中心备课组,集中全市优秀教师集体备课,供各学校参考,全市各学科的备课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五是实施小学“特色化”工程建设。2008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取消小学家庭作业,同时在全市小学开展“特色化”工程建设,围绕“课堂高效化、课后低负化、学生个性化、教师专业化、学校特色化”的目标,在抓好课堂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加强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将每周五下午确定为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成立了太极拳、小红拳、秧歌、高跷、竖笛等富于传统文化特色的兴趣小组,师生人人参加活动,将学校打造成教师、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六是突出体育艺术教育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市将艺术教育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开足开齐课程的基础上,采取招聘补充、学科转岗、走教等方式,配足配强体音美教师。2004年以来,我市共招聘500名教师,其中体音美教师占到了1/3以上。为调动体音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规定教育质量奖表彰体音美教师比例不低于表彰总数的10%。我们提出“校长眼中无副课”,并将体音美素质抽测纳入学期末质量检测内容,每年举办学校体育节、艺术节,在全市上下营造了重视体育、艺术教育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在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奖惩制度方面,我市先后建立起一系列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督导有效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估、奖惩制度。出台了沁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沁阳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沁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试行)等文件,建立了沁阳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督导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做好乡镇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工作,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年初,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年底,市政府对各乡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乡镇政府工作的重要依据。三是大力开展“六大工程”,构建“科学教育,和谐校园”活动。2008年,我市下发了构建“科学教育、和谐校园”学校星级达标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围绕科学教育、教师形象、校园文化、阳光财务、爱心助学、平安学校六大工程,对各校每年进行一次评估验收。目前,已评选出沁阳一小等12所首批“六大工程”示范性学校。四是加大小学特色化、初中优质化督导力度。2009年我市下发了沁阳市教育局关于加快小学教育教学“特色化”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制订了初中优质化督查细则,改变了单独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办法,实施开放式、形成性评价。重视过程管理,促使各中小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教育局将督导结果作为教育质量奖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督导评估方法,细化各项指标,形成具体的数据,每年采集一次,明确各项指标的变化,发现存在问题,使督导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二是利用采集到的均衡发展数据,了解相关县级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明确下步工作方向和目标,或追究相关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