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爱上学习的十条建议

上传人:B****n 文档编号:107224704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帮孩子爱上学习的十条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帮孩子爱上学习的十条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帮孩子爱上学习的十条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帮孩子爱上学习的十条建议做家长难, 做现代家长更难。家长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 孩子如果不爱学习, 有厌学情绪, 最令人伤脑筋。 有的家长干脆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 家长真的一点办法没有吗?如果学校教育是左手, 家庭教育就是右手。 只有左右臂一齐张开,才能托起孩子的教育; 如果孩子是雏鹰的身躯, 学校教育培育了孩子的一只翅膀, 家庭教育就培育了另一只翅膀, 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飞起来。 作为家长, 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让孩子爱学习, 与学习结缘呢?我从思想观念和具体做法这两方面总结了十条建议:一、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没有天生不爱学习的孩子, 不爱学习肯定有原因。 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孩子生理与心理的原因,学校与教师的原因,家长与家庭的原因。比如,基础不好,上课听不懂,或学习方法不对; 人际关系不好, 或交友不当; 学习动机不明, 没有学习动力; 不喜欢某个老师的课,排斥这门课,或对老师有成见,或不讨老师喜欢,经常被批评;因为年龄太小就上学,心智不够成熟, 学习能力欠佳; 夫妻关系不和谐, 家庭环境不健康, 影响孩子的情绪, 无心学习;家长管教太严,要求不当,天性活泼好动,不容易静下心来,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等。家长要冷静分析原因,不能只看结果和分数,不去探究原因。原因找到了,再来研究对策,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改变现状。二、了解个性,因材施教。如果说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那么教育者就是制鞋人。目前的学校,可以说还是批量生产统一尺码的鞋子。 一个老师面对五、六十个学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不能满足个性化的教学需要, 学校要做到完全的因材施教还不太可能。 家长也是制鞋人, 甚至更有理由比老师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因为孩子从小在你的身边耳鬓厮磨, 朝夕相处。他的脾性特征、生活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爱好专长都心里有数。只有了解了孩子的个性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此,作为造鞋人的家长,更有必要为孩子量脚定鞋,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孩子的一套教育方式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凡成功的教育都首先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三、了解孩子,走进内心。很多家长只盯住了孩子的学习,却忘记了孩子的“心”。其实学习是要用“心”来耕耘的。“心”决定“行”,“心”不畅则“行”不通。什么意思呢,即家长如果远离了孩子的心灵, 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之间有隔膜,有沟壑, 有矛盾,就象银行柜台前隔着厚厚的玻璃说话,只见嘴形, 不见声音无法解读孩子的 “心” 。孩子最关注什么, 孩子整天想什么,在学校与同学的关系如何,对老师的态度如何,最近有什么烦恼等等,家长都一无所知。如果孩子有心事,有困惑,又不敢或不愿家长倾诉,那么,孩子当然没心思安心学习。教育专家孙云晓 微博 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 疏通孩子心中的郁结, 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学会倾听孩子, 学会和孩子说话,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做个懂孩子的父母。 当孩子心灵的精神支柱, 情感的温馨港湾。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 但孩子一样爱学习,学习好。是因为两代之间一直有亲密的情感依恋,良好的亲子关系。四、理解孩子,尊重人格。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 看到孩子的分数不理想, 不爱学习, 就焦虑不安, 心急如焚,接下来的动作就是发火,打骂,口不择言,唠唠叨叨。孩子考试没考好,成绩上不去,本来心里就难受了,再加上来自家长的冷霜雪雨,就更难受了。所以,要理解孩子的处境,体验孩子的感受, 宽容孩子的过失,尊重孩子的人格, 接纳孩子的现状。 相信孩子是积极向上的,没有哪个孩子最初是不爱学习的。 可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不成器不成钢?很多时候, 孩子的不爱学习、 自暴自弃是家长长期骂出来, 打出来的。 打骂只能让孩子雪上加霜, 挫伤自信,增加自卑, 激发逆反。就像站在屋檐下的孩子,本来孩子还没被雨淋到,结果被家长用坏脾气的批评啦、责骂啦,推了一把,推到了屋檐外, 结果孩子索性让雨淋个湿透反正已湿了!自己没救了!五、宽容孩子,学会赏识。在家长的眼里,成绩不好,似乎哪儿都不好了。俗话说“一俊遮百丑”,我看,也可反过来说,“一丑遮百俊”了。本来有闪光点的,不闪光了,本来突出的地方,不突出了。学习并不是孩子的唯一生活内容,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孩子是立体丰富的, 孩子总有闪光的一面折射出来。他一定有优秀的地方,只是你没发现而已;他一定有潜能, 只是你没挖掘而已。家长要学会并善于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找到了优点,再加以利用。怎么利用呢?放大它, 表扬它, 欣赏它。 要改变 “优点不说不会少, 缺点不说改不了的”传统旧观念,实际上,是“优点越说越优秀,缺点越说越糟糕”。要接纳孩子,宽容孩子的瑕疵和不足;要鼓励孩子,赏识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要运用正面的心理暗示,肯定孩子,指引孩子。因为,维护孩子的信心就是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六、等待孩子,慢慢成长。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似乎也让家长失去了等待的耐心。看到别人的孩子提前上学,也不顾自己的孩子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心智和学习能力, 也让孩子提早上学; 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孩子有没有能力接受, 就给孩子报这个兴趣班那个培训班。 结果孩子疲于奔命, 弄不好,兴趣没培养出来, 厌学情绪给牵出来了。 看到孩子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 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看到几次考试没考好,以为孩子从此没救了。其实,孩子有他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些是生理上的限制, 比如大脑发育不成熟,心智不成熟, 有待于今后的发展。象农作物必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一样,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比如孩子做事马虎,作业粗心,人际沟通不畅, 情绪多变,调皮捣蛋等等,这些都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技能的娴熟, 阅历的积累会逐渐克服的,现在看来的小毛病也许过两年就不成为毛病了。而且,每个孩子都不同,孩子的成长有快慢,有些是大器晚成,有的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开始自觉主动地学习。人生是场马拉松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起点慢的不一定终点慢, 接近胜利者的也许起点慢。所以,家长不要心急,不能早早给孩子盖棺定论,有些,只能慢慢等待,用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七、发展爱好,寻找成功。如果孩子对学习没兴趣,那也不要紧。 每个孩子都有某方面的爱好和特长,只是表现得有强有弱而已。 发挥孩子的优势, 发展孩子的爱好, 就是 “曲线救国” ,帮助孩子重建信心。家长们很容易走入这样一个误区, 以为除了学习以外, 其它的事都是 “不务正业” 。殊不知,这是孩子对知识的探索, 是求知欲的表现。 知识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不同的知识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某一方面的兴趣能锻炼孩子某方面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又能够用在学习上, 帮助孩子较好地完成学业。 比如广泛涉猎课外读物的孩子, 语文水平比一般孩子好;从小喜欢拆装的孩子,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很强;喜欢拼图的孩子,空间能力强,对学几何大有帮助 当孩子有了一技之长, 有了某方面的优势, 就容易获得成就感,建立起自信心,让自身变得“强大”起来,用这种强大的自信牵移到学习上,打败学习上的敌人,以强项带动弱项。比如,孩子利用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优势,来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利用喜欢看侦探小说的喜好,让孩子做一些数学推理的训练,以培养数学的兴趣。所以,要放宽视野,发展孩子的兴趣,从兴趣中培养孩子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家长八、设立目标,拾级而上。家长要帮助孩子设定阶梯式的学习目标,化难为易,让孩子踩着“台阶”上,而不是让孩子一步登天。 如果一开始目标过高, 孩子努力跳起来也摘不到果子,就容易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开始时设立的目标要低一点,以后逐渐加高。比如要求孩子在一个星期内完成阅读一本课外读物,每天写三、四百字的日记。过段时间,孩子完成得好,适应后,再增加学习量和学习难度。 为了表彰孩子, 可以制订一张功劳薄,记下完成的结果,贴上小红花或印上刻印 ( 去刻印印章的地方刻一个图案印) ,自己用硬纸卡制作一张张奖状,给孩子公布颁发奖励。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也可以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注意,家长的期望值不可太高, 不要随意要求孩子考试一定要拿多少名次或在多少名之内,因为, 名次的排列会受到太多客观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千万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 而要和孩子的过去比,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都要给予真诚的掌声和精神上的鼓励,让他感受到进步带来的快乐。需要注意的是, 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表扬孩子的聪明。当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时, 对学习的兴趣也愈加浓厚了, 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成功快乐成功。 这里,快乐是努力的动力,成功是快乐的享受。九、分解任务,降低难度。相信不少家长为孩子的作业而头痛。磨磨蹭蹭,拖拖拉拉,1 个小时可以做完的作业非3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在心理上有畏难情绪。如果把做作业比作搬一座山的话,他会觉得背着很重,反正很大的“山”,反正一下子背不完,慢慢来吧,于是磨蹭就来了。如果让孩子把这座山看成几座小山,那么,他会觉得背起来不累,轻松。这就是“分解任务法”。即把一晚上要做的作业,家长帮孩子切割成几小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一小部分。比如,有 18 道数学题,规定每做完 6 道就休息 5 分钟,然后再做下一个 6 道题。也可以运用“分解时间法”。即把时间化整为零,分割成三四段。比如估计要用 1 小时完成的作业,把时间分成三个“ 20 分钟”,每个“ 20 分钟”一结束,就休息5 或 10 分钟。由于每次时间短,作业来感觉有个盼头, 就会在规定时间内思想高度集中地做作业。 不管采用哪一种, 在休息期间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可以陪孩子说说话或做点游戏。开始实施时一定要有家长监督提醒,严格把握好休息与做作业的时间。十、创造条件,激发兴趣。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孩子的心理能量,激发孩子的行动积极性。孩子之所以不爱学习,是因为对学习没兴趣, 没有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如何让“无趣”变成“有趣”,就要家长去创设情境,设计游戏。越是学龄低的孩子, 越是乐于接受学习的游戏化,生活化。 如何在枯燥的学习中加入游戏的成份,就要家长开动脑筋,挖掘智慧了。比如角色扮演,让孩子当小老师给你上课, 让孩子出考题让你考试,等于是让孩子重新把所学的知识温习了一遍; 比如在孩子面前故意示弱,出错,让孩子“逞强”一番,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增强自豪感;再比如陪孩子玩学习游戏:玩词语接龙,续编故事, 比赛造句; 到市场买菜认斤两学计算,在家开家庭辩论赛,搞“记者访谈”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当家管帐,培养理财意识,培养数学兴趣等等。此外,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周末或节假日多带孩子游山玩水, 多让孩子参加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感性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有兴趣广泛,才能知识渊博。或许有的家长会说,我太忙了,我没时间陪孩子。那么,时间和孩子的未来比,哪个更重要?今天多陪一会孩子,明天就少操一份心,因为,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教育效果也越好。可以这么比喻吧:金钱买不来时间,但时间可以买到孩子的未来。所以, 家长们要扮演好自己作为家长的角色, 配合好学校教育。用平常心看孩子, 用耐心等待孩子,用真爱赏识孩子, 用智慧导引孩子。 如若孩子拥有这样的家长,相信孩子会视学习为快乐之事,会与学习结下不解之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