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 古代学子开学要准备什么东西素材(通用)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6748527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知识 古代学子开学要准备什么东西素材(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知识 古代学子开学要准备什么东西素材(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知识 古代学子开学要准备什么东西素材(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学子开学要准备什么东西距九月一日新学期开学已近,很多家长已开始忙着为孩子准备开学的东西了。古代学子开学前会做哪些准备?从古籍记载来看,必不可少的有三样:一份束脩,亦即学费;一件青衿,类似于现在的学生服;一套笈囊,放置书本、衣服等学习、生活物品的收纳用具古人为什么称学费为束脩?论语: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新学期开始前,学费是古代学子首先要准备的。古代学费称束脩,根据学业的不同阶段,又有入塾费、拜师费或谢师酬金等叫法。为什么古人称学费为束脩?这与孔子有关。当年,孔子提出人人都应该享受教育的有教无类观点,普及教育,广收学生。据论语述而,孔子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子骑马书童负笈随行(明铁名绘,局部)脩即肉脯,是用盐、香料等加工制作成的腊肉或咸肉一类干肉;束脩,就是10条干肉。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送我10条干肉,我就教你。显然,孔子所言不过是随嘴说说,此后却成了学费的代称,进而又成了老师报酬的通称。在古代,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只要是公办的官学都是不收学费的,但一些民办的私学如书院、私塾一类学校都要收学费,谓之纳费,以补充教学经费的不足,提高老师的物质待遇。早期束脩多为实物,但到后来就是银两钱币一类了,称为脩金。送脩金是古代的一种社会风气,有时也是强制性要求。明沈鲤义学约规定:义学束脩,东道总备。分四次送,每季仲月十五日送一次,其诸学生家不必又具私礼。如果学生家里没有钱,可以送粮食替代送钱币。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记载:其束脩务从俗加厚。在城大馆官给银二十两,有司以礼待送。在乡则约正等率各父兄出谷及菜钱。如果不给老师送脩礼或是不正常送脩礼,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即所谓:所以在古代,不分穷富贱贵,家长都要给孩子准备一笔束脩,富家可以多出一些,穷人多少也要表示一下,如出谷及菜钱。除了束脩,如果去外地读书,家长还得给孩子准备一笔路费,这在古代叫盘缠。据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引东汉观记,东汉时曾任益州太守的王阜,当年欲到犍为县求学,便取钱二千,布二端。束脩、盘缠等都是正常开支,有的土豪家为了孩子求学,甚至在求学地附近购置房产。据后汉书张霸传,东汉官员张霸十分博学,儒生孙林、刘固、段著等慕名而来,为方便请教,他们干脆在张霸家附近各自买了房子。这种做法,很像当今家长为孩子上个好学校去买学区房!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家长又望子成龙心切,就还得准备一笔钱,用来给孩子买学籍。如在清朝,就有一种相当腐败的花钱上大学现象,不需要参加考试,通过向朝廷捐银纳粮,即所谓纳捐制度,便能获得进入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的名额。当然,这笔资金不菲。清国子监则例有规定,需要纳捐名额时,国子监自行招收的学生(监生),每个名额是银108两;地方官学选拔上来的学生(贡生),每个名额银144两。对困难家庭来说,就是砸锅卖铁,恐怕也凑不出这样一笔学费来。古代学生服为何称青衿?毛诗注疏: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现在学生都有校服,古代学子也要穿学生服。在古代,着装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不同阶层的人不能混搭。青衿是中国古代最传统的学生服,明清时的秀才便全着青衿。所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衣服中云:布衣即白丁之谓,青衿乃生员之称。青衿,亦写作青襟,并非是明清时才流行的学生服。早在先秦时,青衿即已在学子中间穿开。诗经郑风里有首诗叫子衿,诗中主人心里想着的那个人,就是穿青衿的郑国学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故毛诗注疏就此解释: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隋唐时的学子也是这般装束。新唐书礼乐志九记载: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为什么学生要着青衿?东汉郑玄认为:父母在,衣纯以青。唐孔颖达进一步解释:是由所思之人父母在,故言青衿。若无父母,则素衿。这种颜色搭配,其实是先秦时儒家礼的需要。除了青衿,襕衫也是古代的学生装,这是唐宋时开始在学子中间流行的服装。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服之。襕衫是一种长袍,上衣与下裳合而为一,由秦汉时的深衣改变而来。从明初起,学子便着襕衫。据明史舆服志三儒士生员监生巾服条,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定儒士、生员衣,自领至裳,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不及肘三寸。朱元璋还亲自参与审定,三易样式,最后定下明朝生员所着襕衫的款式: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皁缘,皁绦软巾垂带。明朝的学生服变了好几次,如明仁宗朱高炽当皇帝时,便认为学生还是着青衣较好,于是襕衫乃易青圆领。因为古代服装十分讲究,上纲上线,所以古代家长在孩子入学前,都会认真地为孩子制作一身符合身份的新衣服。除了衣服外,学子所用的帽子和鞋也都有讲究,如春秋时戴高高的峨冠、宋朝则戴高而方正的巾帽,明朝要求戴四方平定巾古代学子的行李箱为何叫笈囊?拾遗记: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现代学子如果去外地读学,往往要带个行李箱。在中国古代,人们外出装收物件的工具有褡裢、包袱等。褡裢是一种长方形布口袋,中间开口,两端装物,在古装戏中常能看到。褡裢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两端装纸、笔、砚台、印章印泥、信封便笺等需要随身携带的学习、生活用品。在古代,外出收账的先生也爱用褡裢。包袱比褡裢简单多了,成本低廉:用一块方形布料,将需要携带的物品放进去,然后将两个对角各自打结,可挎可背。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太好的学子,在外出读书时都会背着一只大包袱。如今学校做思想动员时,常要求学生放下包袱即由此而来,但已完全是两个概念。由于书本和衣物如果放在褡琏或包袱内很容易起褶、变形,所以,古代学子多用笈囊或箧笥、箱笼等东西来放置学习、生活物品。箧笥,其实是两种功能不同的收纳工具。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箧,箱箧也。可见箧就是箱子,不过,箧大为箱,箱小称箧;笥则与箧相对,笥大为筐,筐小称笥。箧与笥常一起使用,两者的区别是,箧是方形的,密实,较浅,多用来放纸本、书籍;笥是圆形的,稀疏,较深,多用来收藏食物、衣服。箧笥是古人早期对行李箱的称呼,隋唐以后多称为箱笼。宋戴侗六书故即称:今人不言箧笥,而言箱笼;浅者为箱,深者为笼。专门用来装书的箧,古人又称为笈。说文解字注引晋周处风土记称:笈,谓学士所以负书箱,如冠箱而卑者也。珍贵的书一般都会放在箱笈内收藏,秘不示人,后来代指难得、绝版好书的秘笈一词,即由此而来。古代学子外出求学时,常常背着书箱,即所谓负笈。据唐代虞世南北堂书钞:东汉人李固,步行负笈,千里从师。东晋王嘉拾遗记提到的东汉人任末,十四岁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唐朝文人王勃也曾背着书箱,长期游学于京城长安,此即其在山亭兴序中所谓:负笈从师,二千余里。与笈相配套的是囊,囊即口袋,是中国包装袋史上最早的一种款式。笈与囊都是古代学生家长为孩子准备行李时的标配,故有笈囊一说。早期的囊,除了用于盛放印绶、钱币、香料等外,有的还专门用来盛放书本、文具,被称为书囊或书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笈囊、箱笼一类行李很沉,不事农活的学子带着上路,确实不易,有条件之家往往还会物色一名年轻仆人,谓之书童,又称为伴读,专门侍候孩子读书,帮着负笈、挑担什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