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数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的韦恩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是( )AAB BU(AB) CA(UB) D(UA)B2若p:x24x30;q:x21,则p是q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计算 ( )A B C D4下列函数在定义域内为奇函数的是( )A B C D5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2,若前 17 项和为 ,则的值为( )A-10 B8 C4 D126.若11,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A11B21 C20D107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已知向量,若与共线,则的值为( )A B2 C D9已知函数,有一个零点为,则的值是( )A. B. C. D.10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为( ) A B C D11函数的部分图像可能是 ( ) A B C D 12如下图所示将若干个点摆成三角形图案,每条边(色括两个端点)有n(nl,nN*)个点,相应的图案中总的点数记为an,则=( )A B C D第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16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的夹角为,则_14已知在上是减函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用区间表示)15已知命题,命题成立,若“”为真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 _ (用区间表示)16已知函数f(x)Asin(x)其中A0,0,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f(x)的解析式为_ _;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ABC中,BC7,AB3,且(1)求AC的长;(2)求A的大小18(12分)已知向量,(1)当时,求的值(2)求在上的最大值19(12分)数列满足.()设,证明:是等差数列;()求的通项公式.20(12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1)求通项公式;(2)令,求数列前n项的和.21(13分)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且不等式的解集为(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若,求数列前项和22(13分)已知.()求的最小值;()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求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阴影部分是属于A且不属于B(属于CU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故选C考点:集合的运算,韦恩图2B【解析】p:x1或x3,q:1x1,可知q表示的范围是p的一部分,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考点: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充要条件3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对数运算4A【解析】试题分析:由奇函数的定义可知:,所以选A考点:函数的性质5C【解析】试题分析:解:等差数列an的前17项和为S17=34a1+a17=4a1+a17=2a9a9=2,等差数列an的前17项和为S17=34a12=a9+(12-9)2,a12=8,考点: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6C7D【解析】试题分析: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把化为,表示的斜率为,截距为的平行直线,当过点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小,最小,当直线过点时,截距最大,最大,联立,解得,由,得,的最小值为,的最大值,故答案为D.考点:线性规划的应用.8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与共线,解得,故答案为D考点:向量共线的应用9A【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得,即,又,所以,解得.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10B【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得,故答案为B.考点:正弦定理的应用.11B【解析】试题分析:显然为奇函数,其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排除A,C,又存在,使得,排除D,故选B考点:函数图象判断12A【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通项为;所以,则=故答案为考点:1归纳推理;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裂项相消法”13【解析】试题分析:=13,所以考点:向量的数量积1415【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又因为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所求函数解析式为所以,答案应填:考点:三角函数的图象16【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命题成立,所以;又因为“”为真命题,所以考点:命题间的关系17(1)AC=5;(2)【解析】试题分析:(1)ABC中,利用正弦定理得,代入数据,可得结果;(2)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求角的问题,显然需要运用余弦定理.试题解析:(1)ABC中,由正弦定理得又知AB3,解得AC=5;(2)由(1)得AB3,BC7, AC=5,所以在ABC中,所以.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18(1)原式(2)在上的最大值为【解析】本试题主要是考查了向量共线,以及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和三角函数的性质的综合运用。(1)因为 ,利用共线的概念得到(2)根据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表示出函数解析式,然后化为单一三角函数,运用二倍角公式得到,并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得到最值。解:(1) 原式(2), 在上的最大值为19()详见解析()的通项公式为【解析】()由得,即,又,所以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由()得,即,于是,所以,即,又,所以的通项公式为.20 解(1)(2) 【解析】 试题分析:解:(1)当n2时, 又,也满足上式,所以 (2),所以, , 两式相减,得 所以, 考点:等比数列 点评:主要是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错位相减法求和的运用也是高考的热点,属于中档题. 21(I);(II)【解析】试题分析:(I)由题设可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由此可解得的值,进而可写出的通项公式;(II)由(I)知写出的表达式,根据的结构特征采用分组求和法求试题解析:(I)易知:由题设可知 6分(II)由(I)知 12分考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2分组法求数列前项和22()最小值;();【解析】试题分析:()对函数求导,判断单调性,得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当时,有最小值()对式子转化 要想存在正数,使,则有,转化为求的最大值问题,借助导数知识求解,所求的的取值范围是.试题解析:() 由,得当时,在上为减函数,当时,在上为增函数, 在时有最小值.()令则当时,当时要想存在正数,使,则有所求的的取值范围是.考点:导数,函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