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8 选修内容(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507260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8 选修内容(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高考(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8 选修内容(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高考(2017-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8 选修内容(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8 选修内容考点一:选修一俄国农奴制改革1(2019北京卷,21,4分)图8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图8 “如此自由”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颁布了“二一九”法令,农奴获得解放,不再依附于农奴主或地主,恢复了人身自由,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残酷的掠夺。且农奴只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也没有获得权力和财富,排除A项;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自下而上,排除C项;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奴获得自由受到广大农奴的支持和拥护,“社会各阶层的反对”的表述太过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秦朝与曹魏末年爵位制改革2(2019新课标全国卷,45,15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10分)【答案】(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解析】(1)根据“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得出其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根据“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等信息,可以看出其体现的是与儒家思想有关的内容,强调“德治”。(2)对象:根据“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并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对象是军人。根据“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得出对象是官员。作用:结合商鞅变法的影响从打破世卿世、提高军队斗志、有利于统一等角度概括。结合三国时期的内容可从对西晋的建立的影响角度考虑。明治维新3(2019新课标全国卷,45,15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6分)【答案】(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解析】(1)作用:结合所学明治维新的背景可得出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为推翻幕府做出了贡献。根据材料“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得出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原因:前期:根据所学可知“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根据材料“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并结合明治维新改革的相关内容,从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中下级武士的利益、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等方面概括。(2)根据所学可从维护政府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等角度概括。戊戌变法4(2019新课标全国卷,45,15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可分析出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有自身认识的改变、赢得光绪的支持及减少阻力等方面。(2)特点: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可知体现的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根据材料“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知体现的是注重维护皇帝的权威;根据材料“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可知体现的是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5(2019北京卷,37,10分,节选)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材料一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1)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10分)【答案】参考答案要点:(1)目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析】(1)目的: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追溯黄帝为祖先,是为其改革,实现汉化做准备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过程:据材料“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可知,自称是黄帝的后裔;据材料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可知多个皇帝延续这一祖先认同。效果:根据材料“陛下黄帝之胤岂可亦谓之胡邪”并结合所学可知,此举获得汉族官僚的认可,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王安石变法6(2019江苏卷,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两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梁启超王安石传材料二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答案】(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解析】(1)态度:根据材料一“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固无待言”“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可知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赞赏态度,前人持贬斥态度。原因:根据“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可得出梁启超持赞赏态度的原因。根据“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可得出前人持反对态度的原因。(2)政策设计:结合所学从王安石变法中关于免役法的内容进行阐述;积极效果:结合所学可知,免役法的施行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推动农业生产发展。(3)根据材料“清末民国时期积极学习西方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主观上可知为从传统文化寻找依据,客观上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社会形势进行分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7(2019年海南卷,24,15分)材料 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1615年,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此后逐渐发展,形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雍正年间,因用兵西北,设军机处,后为定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有名无实。1791年,乾隆皇帝下谕旨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前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作用。(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被废除的原因。(6分)【答案】(1)作用:延续北方民族政治传统,成为政治中枢;团结平衡各种力量,维持清朝统治稳定;维护了清朝大一统局面。(9分)(2)原因:不利于皇权集中;失去存在意义。(6分)【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前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的作用及废除。第(1)问作用,主要结合材料中关键词句“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处理本部族纠纷”“处理重大军政事物”来进行归纳;第(2)问原因,要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大趋势来进行分析和评价。明治维新1(2018年北京卷,21,4分)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答案】A【解析】明治维新中,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打破了原来的等级身份制度,废除武士特权,有利于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废除等级身份制,未涉及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废除贵族和武士特权,不是废藩置县,故C项错误;殖产兴业是政府扶植企业发展,属于工业方面的措施,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汉武帝年号改革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45,15分)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答案】(1)区别: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3分)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3分)(2)意义:方便纪年;(2分)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3分)长期使用,影响深远;(2分)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2分)【解析】(1)根据“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得出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根据“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得出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2)根据“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得出方便纪年;根据“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得出长期使用,影响深远;根据“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得出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根据“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结合所学可知以年号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唐代景云年间改革3(2018年海南卷,24,15分)材料 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9分)【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3分);整顿地方吏治(3分)。(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3分);监察体制完善(3分);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3分)【解析】(1)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 “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进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清末湖南地方治安改革4(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45,15分)材料 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摘编自韩延龙等 中国近代警察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7分)【答案】(1)原因: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2)不同: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解析】(1)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据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可得出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据材料“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可得出有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据材料“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可得出湖南维新运动活跃,以及地方官员推动。(2)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的不同点,据材料“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可得出受西方、日本的影响;据材料“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实行官商合办;“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可得出成为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戊戌变法5(2018年江苏卷,24 A,10分)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5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解析】(1)背景,据材料一中“戊戌变法时期”得出维新派要求变法,据材料一中“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得出科举制存在弊端,据材料一中“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得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结合所学得出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即可。(2)简评,据材料一中“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思想解放,据材料一中“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得出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据材料二“废八股,改试策论”“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并结合所学得出打击了旧学,据材料二“兼及五洲各国政艺”并结合所学得出传播了新学,据材料二“如三场要诀之类”得出改革不彻底。19771981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6(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45,15分)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分)【答案】(1)背景:“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解析】(1)由材料“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得出“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由材料“1978年11月”、“1981年12月”时间信息得出改革开放;结合世界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得出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2)第一小问,由材料“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得出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由材料“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得出恢复、新建科研机构,由材料“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得出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由材料“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得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由材料“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得出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第二小问,由材料“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得出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由材料“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得出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45,15分)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答案】(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1978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等,可知逐步推行,渐进改革;“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可知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可知落实按劳分配原则;“中央只管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等可知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前几年本题多是考察中国古代改革,但今年却打破以往格局,考查了中国当代史中经济体制改革内容。虽然此题一改往年选修题目考查的范围,但是仍属于教材重点知识的考查。本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考试时考生需要平心静气,细致分析,对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材料解析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2(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45,15分)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分)【答案】(1)原因: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启示:改革既要除旧,也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名师点睛】对历史事件的启示类试题,往往是通过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进行概括论证,根据“以史为鉴”、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本题关于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启示,就是借助对清末街道管理改革的反思,加深考生对改革复杂性的全面理解,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突出“以史为鉴”的 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答案】(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解析】第(1)问,由材料“更定新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采魏、晋刑典”等可知,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第(2)问,依据材料中旧法律局限性造成的危害,并结合法律对国家建设的影响来分析。【名师点睛】本题具有很强的发散性,答案不像以往的选修题目那样只要归纳材料的内容就可以完全得到。它需要学生翻译原文的同时还要对所学的与之相关知识的整合。需要学生对法律作用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文字表述能力。学生回答时要找准答案的内容,分层次的寻找答案,同时也要大胆的从前一问的答案中来寻找后一问的答案,本题的两个小问题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第二问的答案不在材料中,它在第一问的答案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2017年海南卷,24,15分)材料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不加以提倡。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1980年11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15;到1983年初,这一比例达到93。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及改革的意义。(9分)【答案】(1)“左”倾错误的影响;包产到户被认为是复辟资本主义;与当时政治经济体制冲突;(6分)(2)特点: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政策从限制到予以肯定。 意义:改变了束缚农村生产力的旧体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改革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9分)【解析】第(1)问,“主要原因”,依据材料时间信息,结合时代背景从“左”倾思想束缚、人们认为包产到户是复辟资本主义和包产到户和当时政治经济体制冲突等角度回答。第(2)问,“特点”,由材料信息“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概括得出。“意义”从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等角度回答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5(2017年江苏卷,24 A,10分)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4分)(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 (信息化)和“一带一路”倡议。选择阐述:平遥古城是晋商的重要发源地;“诚信不欺”。皖南古村落地处旧徽州府,是徽商的发源地;“贾而好儒”。【解析】(2)根据材料可知,“胡焕庸线”主要强调的是在这一条线的两侧,经济形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球化的发展,这种论断下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再结合材料中的几个具体的方面展开论述,如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问题,互联网(信息化)和“一带一路”倡议,论述时,结合具体的史实,联系材料中的观点展开。4(2018年4月浙江选考,33,节选)【加试题】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材料二 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秦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意义和陶俑群塑所反映的制作艺人之精神。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答案】(2)选择阐述,价值意义:突出的普遍价值;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不同国家、民族相互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精神:工匠精神。选择闸述,制度依据:军功爵制。行政系统:郡县制。【解析】(2)选择阐述,从历史文化和史学研究的价值、工匠精神等方面分析;选择闸述,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即军功爵制,“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即郡县制。1(2017年4月浙江选考,29,2分)【加试题】伯里克利上台后,开始加紧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贵族派反对他耗费巨资,但伯里克利作为战后青年一代的楷模,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他力争把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神奉为全希腊的大神,吸引希腊人来朝圣,并通过土木工程建设给各行业的工匠以就业机会。据此可以说明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完善重建雅典卫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A B C D【答案】B【解析】“他力争把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神奉为全希腊的大神,吸引希腊人来朝圣”表明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故正确;“尽管贵族派反对他耗费巨资,但伯里克利作为战后青年一代的楷模,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表明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故正确;伯里克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完善,材料没有涉及到,故错误;“他力争把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神奉为全希腊的大神,吸引希腊人来朝圣,并通过土木工程建设给各行业的工匠以就业机会”表明重建雅典卫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2(2017年11月浙江选考,30,2分)【加试题】掷铁饼者原先为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青铜作品,今已不存。如图为罗马时代的复制品。塑像捕捉了运动员身体发力,准备掷出铁饼的瞬间,整体上呈现出运动的美感。这一雕塑直接反映出古希腊人对宙斯的敬意生动体现了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精神折射出古罗马人对希腊文明的继承艺术地再现了古代希腊公民的素养A B C D【答案】D【解析】直接反映出古希腊人对宙斯的敬意的是宙斯的雕像,不是掷铁饼者者,故错误;掷铁饼者是运动员瞬间动作的雕像,体现了奥林匹亚精神,故正确;罗马时代复制古希腊的作品,折射出古罗马对希腊文明的继承,故正确;掷铁饼者体现的是希腊公民文化艺术素养,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3(2017年4月浙江选考,30,2分)【加试题】世界文化遗产有其特定的时代性与区域性。下图所示罗马文化遗迹,按其建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是图拉真广场,建于公元113年,是万神殿,建于公元120124年,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建于公元15061626年,是古罗马斗兽场,建于公元7280年,选择C项符合题意。4(2017年江苏卷,24D,10分)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人们常说“宏伟归于罗马”,罗马的宏伟主要体现在建筑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的优秀成果,有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帝国中央倡导的风格普及于帝国全境,而各地各族的匠师也携其才识与技艺传统,参加并融会于共同的帝国建筑的洪流中。我们在皇帝图拉真、哈德良任用的建筑师中,不仅看到来自希腊的人才,也有从小亚细亚和埃及选拔的大师。帝国边陲城市的建筑却有着几乎从一个模子产生的共同形式与风格。摘编自朱龙华罗马文化材料二 罗马建筑师想让罗马市民欣赏到他们创造的宏伟。通过这种办法,罗马公民能感到自身是高大建筑所代表的巨大帝国一个有意义的部分。摘编自苏珊伍德福德剑桥艺术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建筑的成就超越前人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建筑师让人们感受建筑“宏伟”的方式。(3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建筑在巩固帝国中的作用。(3分)【答案】(1)原因:善于向前人学习;政府倡导;有技艺匠人参与;注重挑选建筑师。(2)方式:建造巨大建筑;采用穹顶结构;拱门与柱式结合。(3)作用:服务于皇权崇拜;让公民对帝国产生认同感;在各地展示帝国文明。【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吸收了希腊的优秀成果”“帝国中央倡导的风格普及于帝国全境”“各地各族的匠师也携其才识与技艺传统,参加并融会”“任用的建筑师中,不仅看到来自希腊的人才,也有从小亚细亚和埃及选拔的大师”等信息,从善于向前人学习、政府倡导、有技艺匠人参与、注重挑选建筑师等角度归纳回答。(2)结合所学罗马建筑特点的相关知识,从建造巨大建筑、穹顶结构以及拱门与柱式结合等角度作答。(3)依据材料二中“高大建筑所代表的巨大帝国一个有意义的部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服务帝国统治、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以及文明展示等角度分析作答。【名师点睛】本题以罗马建筑和罗马艺术成就为切入点,考查了罗马的建筑成就以及罗马建筑在巩固帝国中的作用。学生对于罗马建筑并不陌生,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著名的古罗马建筑有很多,如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庙、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5(2017年11月浙江选考,33,10分)【加试题】学习历史,贵在知识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这个格式的形成,一方面是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一方面又由于所尊崇的制度同自己的特殊条件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变化运用。”引自梁思成全集第五卷材料二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新领域,北京中轴线无疑是“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就“中轴线”而言,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中轴线”表现了“择中”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颐和园的轴线分析,人们发现在与紫禁城尺度大体相同的皇家御苑中也有类似的轴线处理。据唐晓峰城市历史地理探索等整理(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的含义。综合材料一、二,以故宫为例,分析说明“中轴线”所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请结合所学对“择中”观念下的儒家思想核心内涵予以阐释。侧重分析,请结合所学就“皇家御苑”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予以说明。【答案】(1)含义:传统礼制;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意义: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突显皇权至尊;皇宫中轴线与整个城市中轴线相重合的设计规划世所罕见;“线性文化遗产”的典范;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2)侧重分析,中庸思想。恰到好处;和而不同;完美事物的构成,有赖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侧重分析,颐和园中轴线布局体现在万寿山前山景区;两条垂直轴线统领;东西轴线由千步廊构成;南北轴线是前山的一条中轴线;周围建筑对称分布,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解析】(1)第一小问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过去的一般的制度指的是封建等级制度和传统礼制;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一是凸显皇权至高无上,二是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三是“线性文化遗产”,四是规划独特,把整个城市的中轴线与皇宫的中轴线重合。(2)综合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侧重分析,体现的是儒家的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的是对立统一的和谐思想。侧重分析,颐和园中轴线布局体现在万寿山前山景区,两条垂直轴线统领,东西轴线由千步廊构成,南北轴线是前山的一条中轴线,周围建筑对称分布,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