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3读+3练)第3周 周五 写读(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506905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3读+3练)第3周 周五 写读(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3读+3练)第3周 周五 写读(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 精准刷题(3读+3练)第3周 周五 写读(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五 写读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指在现在想未来的事或是可以达到但必须努力才可以达到的情况。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甚至其可以视为一种信仰。梦想与幻想、理想有所不同。幻想是指向个人所希望的未来事物的想象过程,是人内心的荒谬的想法。个体遇到挫折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便脱离实际,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象的世界中,企图以虚构的方式应付挫折,获得满足。白日梦便是一种幻想。若是幻想代替了有意义的行动,就会成为逃避现实的手段,可能成为心理变态的征兆;幻想也可以推动人们追求某种目标,成为梦想。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理想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以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人们通常把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几率极大的想法称之为理想,通常把心中似有可能又无把握的想法称之为梦想。理想是理性的思考,梦想是浪漫的情思。笔者还认为理想是方向,而梦想是彼岸。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灯塔是理想,而最终停靠的港湾才是梦想。一、“梦想”名言警句1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鲁迅2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3青春的梦想,是未来的真实的投影。济慈4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5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6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安普罗克特7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车尔尼雪夫斯基二、“梦想”事例1曹操暮年壮心不已(不因年老放弃理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阿里巴巴的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要坚持。3梵高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世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及。4潘基文立志外交。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是第八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生在韩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外交官。他上高中时就开始刻苦学习英语,并在高二时作为全韩国挑选出的4名“美国政府奖学金”的学生之一赴美学习。18岁访美见到肯尼迪,更坚定了他成为一名外交官的信念。高考作文题有实有虚。实题指客观的、具体的、眼前的实物,比如“水”“门”“路”“牛”“窗前”“玉兰花”等。虚题指主观的、抽象的、含蓄的意义,比如“美”“奉献”“追求”“温馨”“暖流”“幸福”“苦难”等。遇到实题,如果仅仅就物写物,那样的文章是缺乏深度的,唯有采取化实为虚之法,在描写实物时,让事物蕴含一定的思想意义,在描写实物的前提下,揭示出它的本质意义,这样,才能写出文章的深度和厚度。那么,怎样化实为虚呢?1通过描写具体实物,蕴含精神境界寒香子的微型美文野草写道西风无情吮吸植物的绿血。野草们萎黄了,憔悴了,变成黄疸病患者;干枯了,僵硬了,化成了木乃伊。孩童们来恶搞,点燃野火。在风的怂恿下,野火搅动红舌头,舔舐一切。疯狂发泄后,留下一片灰烬。茎叶没了,还有根。它们将生命退守根部,转入地下活动。汲取泉水,汲取养料,默默等待新的契机。隆冬大发淫威,要将地球凝成冰蛋,从而困死野草,使之成为化石。然而野草在泥土中,正做着春梦呢!终于尾声了冬天。从辽远的东方,东风浩浩荡荡漫过来,向残冬发动全面攻势,扫荡盘踞大地的残雪。退守根部的生命,悄然钻出泥土,举出绿色戟叉,刺穿禁锢大地的冰盔雪甲,怒燃哧哧响的绿色火苗。野草用绿色语言,向世界宣告:一个新的王国正式建立。它们用浅翠深碧,在大地上标示自己的版图。看吧,在充满苦难的大地上,又复兴一个葱茏的民族;在充满痛苦的灰烬里,又崛起一个蓬勃的王国。这篇散文通过对具体实物野草的描写,表现一种不向灾难低头、顽强不屈、英勇奋斗的精神境界。2通过描写具体实物,引出思想感情先实写后虚写,用实物引出虚的意义来。我们可以由真实的脚印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的开放,由山涧的桥梁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有节联想到人之节操,由叶落归根之景象联想到思乡之情怀。3通过描写具体景物,抒发思想感情这是指在景物描写结束以后,再把感情抒写出来。比如冬天的桃枝先写实物,即描写冬天的桃枝:“在严冬,朔方的风裹天卷地而来,肆虐万物,一根修纤的桃枝被风折断。这根桃枝在风中痛苦地呻吟、瑟索。不久,阴沉沉的天空,纷然飘雪,雪绒包裹了枝桠,到了夜晚,西伯利亚的寒流滚滚,将雪绒变成坚硬的冰甲。那个折断的桃枝忍受雪压冰欺的痛苦,默默地坚守着,默默地忍耐着,熬过了一百多天的漫长而难耐的冬天,终于迎来了东风从遥远的天边袅娜走来,终于等来了太阳温情的笑脸。当冬丢盔弃甲而去,一个春天的世界,一个绿色的世界,一个美丽的世界,终于展现在人间。那根断折的桃枝,在东风的抚慰下,在阳光的关怀下,它在枝头鼓起了点点紫苞,不久,那紫苞绽开美丽的花朵。”描写完桃枝以后,接着进行虚写,抒发思想感情:“是的,当痛苦接踵而来,而我们只有接受痛苦别无选择的时候,请你默默地接受痛苦,坚强地忍受痛苦。因为我们知道,尾随在痛苦的后边将是美丽的绽放。”4.通过描写具体事件,引出思想意义让读者领悟到你独特的见解和思想。若一味求实,就会流于呆板,缺少灵动的色彩,也不可能表达出深刻的内涵来。高考佳作豆角月亮,编述了一个娟子老师的故事:“娟子小时候,还没有上学就最喜欢戴着眼镜、笑眯眯的老师,上学时果真遇上一位李老师,这位李老师讲月亮一课时,启发学生:弯弯的月亮像什么?有的说像小船,像镰刀,都得到李老师的赞扬,而娟子的答案却不同,她说弯弯的月亮像外婆院子里结的豆角。结果遭到李老师的斥责、同学的嘲笑。十几年后,娟子当上了教师,她讲月亮一课时,一位叫李佳的学生怯生生地说月亮像豆角,娟子高兴地说:李佳同学说得好,弯弯的月亮是很像豆角。同学们,你们再想想,弯弯的月亮还像什么呢?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只说别人说过的,要敢于说出自己新的想法。”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进行议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高深的知识,对学生充满爱心,更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这样的议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了故事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增加了文章的深度。佳作示范面对大海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当面对着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李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在历史的进程中闪耀着文学的光芒,并且这片光不仅在亮度上耀眼,色彩更是炫目因为海的多变。但当面对这片蓝色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只专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宁静呢?曹操的壮志,李白的才华,张九龄的妙句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的肯定和我们的继承?大海成为古典文学众多意象中的闪亮一点,它的价值又岂止是它的多变?古人为我们留下海一般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灿烂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民族的子孙,我们的目光不该仅停留在海水表面。海的能量不仅蕴藏于中国古典文学,它于全人类的艺术领域都有巨大贡献。当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对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当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海洋做着殊死搏斗,当贝多芬聆听内心汹涌的潮声谱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还有宇宙万物,他们听到的不只是浪涛声,还有心潮起伏。他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类世界,于是他们为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宝又如何能用海水去度量?无论是抽象画派,还是老人与海,抑或命运交响曲,这些诞生于海又比海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文化,值得全人类去传承发扬。文学与艺术在海的渗透中格外鲜活,而我又由此想到了人类更本质的东西那便是人性。也许雨果那句“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但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日社会,人性似乎又重新回到一个需要被讨论与审视的高度。曾有人提出所谓“鱼的哲学”能够随波转向便是适者适者生存。但大海给予我们更坚定更值得钦佩的礁石,礁石任由海水冲刷,我自岿然不动,当潮水逐渐退去,显露的才是真我本色。每个人的心均是片汪洋大海,做鱼还是做礁石是处世哲学的选择,而毋庸置疑的是,礁石比鱼更长久。其实大海给予我们的远不止文艺哲学,或者说文艺哲学中包含的远不止大海。但面对大海,马尔克斯的冷峻、富恩特斯的磅礴、鲁尔弗的神秘、柯塔萨尔的细腻,都一一浮现,我们可以听见来自先人们的呼唤,以及内心真我的自白。点评“面对大海”可以写实。写大海的碧波万顷、海天一色,写自己在海上的经历和感受。但若采用虚写的联想,更能使文章富有新意。本文正是采用此法,由大海想到了道家在这里“论剑”,中国古典文学之星在这里“试锋”,国际文艺大师在这里“竞技”。作者引领我们,由文学而艺术而哲学而人性,处处都不离大海。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