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实验教学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4245348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晚的实验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夜晚的实验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夜晚的实验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12夜晚的实验主备学校:南徐小学 审核: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两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为“探索与发现”。夜晚的实验一课,主要记叙了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指出正是这次实验,引起了科学家对超声波的研究,才使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到超声波技术带来的恩惠。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学会归纳段意。2 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文中“瞎子”、“穿透”、“听”引号的用法。3. 体会本课的写作特色详略得当。4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1. 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文中“瞎子”、“穿透”、“听”等引号的用法。2. 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资料链接】拉扎罗斯帕拉捷(17291799),意大利著名的博物学家、生理学家和实验生理学家。1729年1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斯坎迪亚诺镇。他在动物血液循环系统、动物消化生理、受精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蝙蝠实验,为“超声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他还是火山学的奠基者之一。蝙蝠,体小如鼠,是唯一能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有900多个不同的种类,遍及世界各地。尽管它们看上去很像鸟类。但它们没有羽毛,也不生蛋。夜间,蝙蝠靠声波探路和捕食。它们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当这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返加来,由此蝙蝠就能辨别出这个物体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离它有多远。 第一课时 作业评价 【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教给学生归纳段意的方法,学会归纳段意。3.学习第二段课文,了解实验的次数、经过和结果,感受斯帕拉捷的品质。【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读好课文。我将课文读了 遍,做到了将课文读通顺。我知道了本课主要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为了揭开_,他做了四次实验,终于发现蝙蝠夜间飞行,不是靠_,不是靠_,也不是靠_而是靠_。从中我体会到了斯帕拉捷具有 的精神。2.抄写本课词语两遍。 蝙蝠 敏捷 敏锐 辨别 秘密 奥秘 喉咙 障碍 洞察 恩惠 3、给多音字组词。薄 b ( ) 蒙 mng( ) 藏 cng( ) bo ( ) mng ( ) zng( )二、课堂助学导入(1)激趣揭题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板书课题:7夜晚的实验(读题)(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的实验?结果如何?) 2.预习反馈。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夜晚的实验实验目的是什么?做了几次试验?实验结果如何?学习步骤:第一步:自由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指导归纳段意,教师给方法,出示“独立成段的抓重点句;合并成段的,舍弃次要,抓主要。”第二步:学生根据方法,讨论如何归纳段落大意。4.合作探究: 斯帕拉捷是怎样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学习步骤:1)第一步:学习理解第一段: (1)默读,口头填空:斯帕拉捷看到 ,他好奇的是: 。 (2)交流。 (3)朗读这一段,思考:斯帕拉捷身上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细致,对常见现象敏感,好奇心强) 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 (4)指导朗读。 突出句中重点词语,读好疑问的语气,表现斯帕拉捷强烈的好奇。2)第二步:学习理解第二段: 了解实验的具体情况 (1)默读思考:斯帕拉捷共做了几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划出相关的语句,完成下列表格。 蒙上眼睛 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 堵住鼻子 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全身涂满油漆 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堵住耳朵 很快就跌落到地上(2)斯帕拉捷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怎样写才能使文章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复呢?关键是写的时候要有重点。(2)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 再看作者是怎么具体写出来的呢? (3)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 交流,相机点拨。(指名读有关语句并概括) 先交代实验的时间、地点,然后依次写斯帕拉捷的做法,实验的结果,斯帕拉捷的思考。 (板书: 做法 结果 思考 ) 提问: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龟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为什么?(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瞎子引号指什么?(特指蒙上眼睛的蝙蝠) (4)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 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5)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 交流。(先概括,再读有关语句) 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 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 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 (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 第6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发现,齐读。 (6)指导朗读。 注意通过停顿体现出实验过程的层次。 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体会斯帕拉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琶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7)小结 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 (8)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品质? (勤于思考,大胆实验,不怕失败,不断探索,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3)指名说,交流讨论。出示: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惊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这句如果按照正常的叙述顺序该怎样说?为什么这样写?这里的双引号是什么含义?“难道它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这样猜想。这是什么句式?双引号是什么作用?“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朗读这句话,从“啊”字上,你感受到了什么?4)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从斯帕拉捷连续四次的实验中,你想说什么?三、当堂训练、读课文,完成表格填空。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 2 3 4从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是个 的人。四、 巩固练习。1.人们利用 ,发明了 。2.熟读课文,思考文中引号的用法。第二课时 作业评价 【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体会本课的写作特色详略得当。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文中“瞎子”、“穿透”、“听”等词引号的用法。3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一、温故预习联系上下文,填空。1、夜晚的实验一文,讲的是意大利科学家 通过夜间实验,了解了 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是靠 来 ,确认目标的!2、为了进一步揭开蝙蝠 ,人们继续研究,弄清了蝙蝠靠自己的耳朵接受由自己喉咙发出人耳听不见的 ,迅速作出判断,捕捉目标(食物)。3、人们利用 来为飞机、轮船 ,以及寻找地下的 ,并将其广泛应用于 、 、 和军事领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造福。二、课堂助学1.导入回忆斯帕拉捷四次实验的情况。2.预习反馈3.合作探究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学习步骤:第一步: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概括回答。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视线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体,通常耳朵只会听到声音,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 (3)引读第8自然段和第9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指名将其中的奥妙说一说。(同时可画图或动作演示) 出示: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人们根据超声波的原理,研制了哪些产品?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仿生学的知识。 (4)交流:读了这一部分,你受到什么启发? (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也 应该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第二步:文中引号的用法。(1)出示句子: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2)出示双引号的用法A、表示引用 B、表示突出强调 C、表示特殊意义 D、表示特殊称谓E、表示讽刺否定(3)交流时要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交流中辨别、区分、选择。同时还可有机引导学生搜寻相关资料,证明个人见解。4.总结课文。三、当堂训练1、写出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A、表示引用 B、表示突出强调 C、表示特殊意义 D、表示特殊称谓E、表示讽刺否定“难道它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够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斯帕拉捷这样猜想。( )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四、巩固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方便面的诞生看到方方便面,人们自然会想到“方便、好吃”这句广告词。(不但)能吃到面条,(还)能喝上一碗鲜美的面汤,这就是方便面受到欢迎的原因。可你知道吗,方便面的历史迄今不过四十几年。面条是日本人的传统食品。日本人(虽然)以爱惜时间闻名于世,(但是)即使在上班的时候,为了能吃到一碗热面条,他们宁愿在饭馆前排成一条长龙。这个现象被一家公司的经理安藤百福注意到了。他想:“做面条太费时间,为什么不可以让它更简便呢?那样人们就不用排队了。”有了这样的想法,安藤百福马上开始试制方便面。刚开始的时候,他用咸肉汤来和面,结果从轧面机里出来的(不是)一根根的面条,(而是)一团一团的面疙瘩。第一次试验失败了。安藤百福又加了一些鸡蛋进去,结果还是失败了。第二次的失败让安藤百福突然醒悟了:自己(即使)轧出了有味道的面条,(也 )得放在开水里煮,这又怎么能说是方便呢?于是他买了几斤生面条,放入油锅里炸。炸好之后,他在面条里浇了些开水,不一会儿面条就软了!安藤百福又精心选料,然后把调料用一个小纸包包起来。这样,在一九五五年的时候,第一批方便面问世了。后来,他又用塑料袋把炸过的面条和调料包放在一起,终于制出了现在常见的方便面。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不但还 即使也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2、方便面受欢迎的原因是:不但能吃到面条,还能喝上一碗鲜美的面汤。3、结合文章内容填空。安藤百福开始试制方便面,第一次 (他用咸肉汤来和面,结果从轧面机里出来的不是一根根的面条,而是一团一团的面疙瘩,),结果( 失败了 )。第二次 (又加了一些鸡蛋进去,),结果( 还是失败了) 。4、写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反问句: 陈述句: 5、学了这篇文章,当你再吃方便面时,一定会想到安藤百福这个人吧?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教学后记】 7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爱因斯坦(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