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04242749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8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政治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政治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考纲内容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高考考纲变化和过程固有的根本属性承担者无条件永恒有条件人的意识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物质的物质性社会暂时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固有本质人的意志创造固有的规律客观规律利用考点 1哲学的物质概念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2)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考点过关】1.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宣布,在长岛上演出的一次微型“大爆炸”创造了一种新型反物质。这种新发现的粒子被称为“反超氚”,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从哲学上看,“反超氚”这种反物质的发现表明(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B.物质是无法被感知的客观存在C.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解析D“反超氚”这种反物质的发现表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符合题意。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A、B 均是错误的。C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D。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与“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关系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都不能离开意识而存在C.物质概念非常抽象,具有不可知性,而“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D.“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它与物质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解析D“世界是物质的”中的“物质”是指客观实在的这种属性,而“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它含有客观实在的这种属性,但不是指客观实在的这种属性,故不能说“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A 不选。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存在,B 错误。物质概念虽然抽象,但也具有可知性,C 错误。“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质形态”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它与物质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D 正确。故选 D。考点 2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载体)。这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3.静止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因此,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的特征任何事物都在运动,一切事物都自始至终贯穿着运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的特征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彼此统一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考点过关】3.19 世纪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18531932 年)提出“唯能论”,认为能量是唯一真实的实在,物质不是能量的负荷者,是在同一地点同时找到的能量的复合。物质可以“消)灭”,转化为纯粹的“能”。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A.强调物质可以脱离运动而存在B.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C.没有看到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解析C题目中,奥斯特瓦尔德认为能量是唯一真实的实在,物质不是能量的负荷者,物质可以“消灭”,转化为纯粹的“能”。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没有看到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故 C 入选。A 错误,物质不能脱离运动而存在。B、D 错误,与题意无关。故选 C。4.古希腊诡辩论者提出“飞矢不动”,指出飞行着的箭在飞行轨道上的每一个点上是静止不动的,所以飞行的箭是不动的。该观点()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的表现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A.B.C.D.解析D “飞矢不动”的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而且认为静止是绝对的,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入选。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故选 D。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理解规律是一种联系,也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规律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的,也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更不是上帝赋予的。规律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不是浮现于外表的现象的联系。规律无法被人们直接感知,需要通过其表现出的现象来把握。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是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易逝的联系考点 3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概念。提示:规律不等于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规律,它们是主观的,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示: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但规律不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因为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认为人们可以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的观点是错误的,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考点过关】5.从 2017 年 9 月 25 日 17 时28 日 17 时的四天内,用户在微信启动时,可以欣赏到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全景。微信启动页 6 年来首次更换,背景中的地球图片由“非洲大陆上空视角”,变化为“我们的祖国上空视觉”。我国研制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使用,是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这说明()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利用和控制规律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A.B.C.D.解析B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是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这说明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符合题意。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错误。人们可以创造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控制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错误。故选 B。6.我国探月工程开始于 2004 年,计划在 2020 年前按“绕、落、回”的发展思路分三期组织实施,实现探月工程既定目标。2013 年 12 月 14 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实施软着陆的国家。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计划中第二步“落”的成功,为后续中国航天在深邃太空中不断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刘继忠介绍,嫦娥四号今年的发射任务将分别于 2018 年5 月和 12 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嫦娥四号任务肩负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使命,将突破一系列极具挑战的高新技术,实现国际领先,是开展后续月球探测的序章,也将促进人类探索向更加深远的太空迈进。根据材料,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探月工程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设问的指向是“谈谈他们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首先,从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规律的角度分析说明航天人自觉按规律办事;其次可以从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规律面前时无能为力的角度分析说明人们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最后可以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答案遵循了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不是违背客观规律。探月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成功地实现了探月。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从而成功探月。热点考向一世界的物质性【三年高考】1.(2016 年浙江卷)2015 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表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A.B.C.D.解析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破坏了地理环境,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这表明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活动应该尊重地理环境这一客观要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不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说法错误。故选 D。 名师点睛 做好本题要把握好事物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就是发展,因为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本题中气候情况变差是一种消极的向下的变化,不是发展。【考题预测】1.科学家们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方面的理论研究,为人类打开了“异物质”这扇未知世界的大门,这些物质拥有)假想的奇异特性。从哲学上讲,这里的“异物质”(A.是不同于哲学“物质”的另一种客观实在B.只是一种观念中的存在,并非现实的存在C.只是哲学“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D.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解析C“异物质”也是哲学上所说的客观实在,A 错误。材料所说的“异物质”也是现实的存在,B 不选。材料中所说的“异物质”只是哲学“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C正确。“异物质”只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并没有概括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D 不选。故选 C。2.2017 年 10 月 4 日,在云南香格里拉的上空,一颗小行星差点撞击上地球。最终,它在离地球不足 40 公里的半空中爆炸,形成月亮般大的流星从低空划过,惊骇得一波赏月群众以为月亮坠落了。这次撞击事件证明了()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B.自然界的运动是有条件、有规律的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人为加以改造解析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A 表述错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B 错误。材料中所说的撞击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证明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 正确。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改造,D 不选。故选 C。热点考向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三年高考】2.(2015 年江苏卷)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B.C.D.解析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错误。“世间万物,变动不居”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入选。“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体现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入选。题干没有体现对立统一,排除。故选 A。3.(2015 年天津卷)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B.C.D.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事物的发展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表述错误,排除。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而不是根本否定,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排除。故选 A。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关键是区分易错易混点。本题有两个易错易混点,一个是此题选项把事物发展的状态和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混淆,另一个是没有把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未区分开。只要掌握了这两个点,运用排除法就能准确选出答案。本题考查对比分析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系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难点突破】1.正确理解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对比项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性质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正确把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提示:(1)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2)全面认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特殊的运动。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考题预测】3.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单位 GDP 能耗同比下降,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断凸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这无不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表明()社会生活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社会生活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人类社会在静止中保持自己的存在静止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A.B.C.D.解析A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表明了社会生活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入选。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表明社会生活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入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错误。故选 A。4.大多数恒星因为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被人们看作是位置不变动的发光点。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七颗恒星,科学家根据它们切向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推断出十万年前后其形状的演变(如下图)。这说明()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人们能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人类A.B.C.D.解析A 北斗七星的形状在一定时期内看似不变的,这体现了相对静止,而十万年前后形状则有较大的变化,这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这说明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正确。材料强调了物质是运动的,而并非强调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不选。材料强调的是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不选。故选 A。热点考向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三年高考】4.(2017 年全国卷)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B.C.D.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对材料要有整体而全面的了解。材料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了。说法错误,主观的创新意识不能作为实践的出发点。说法错误,我们认识事物的顺序应该是先个别,再到一般,再回到个别,也就是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顺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B。名师点睛哲学的方法论是启示我们怎么做,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哲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学说,而以往的哲学往往满足于认识世界。如果改变实际,我们要侧重实践,同时我们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方法论,其实也是在强调我们的世界观一定要正确。只有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5.(2016 年全国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善于认识到红军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B.C.D.解析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制定了相关的策略,说明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依据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故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故说法错误。主观能动性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故说法错误。故选 B。【难点突破】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1)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存在着;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2)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一种必然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4)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考题预测】5.2017 年 9 月 25 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使用。“风云四号”卫星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并广泛应用于多领域。这表明()实践最终以服从和服务于认识的发展为目的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能够认识规律,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决定着认识的深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度、广度A.B.C.D.解析B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使用,将广泛应用于多领域,表明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符合题意。认识最终服从服务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说法错误。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决定着认识的深度、广度,说法错误。故选 B。6.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降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析A 材料中“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是强调与其被动地被客观规律制约,不如主动地把握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自己服务,这启示我们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A 正确;“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颠倒了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唯心主义观点,B 不选;“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说法本身错误,实践活动才是二者统一的前提,C 不选;尚未认识的规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正确阐释出人在认识规律中的作用,D 不选。故选 A。易错知识 1错误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知识点拨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矫正训练 1:(2011 年江苏卷)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解析A“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排除 B、C、D,A 符合题意。故选 A。易错知识 2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知识点拨 2: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矫正训练 2:(2014 年江苏卷)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解析A 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和应用,表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 符合题意。B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错误。C、D 均与题意无关。故选 A。世界的物质性新闻点击2017 年 11 月 5 日,国际“暗物质日”北京站大型科普活动在中国科技馆成功举办。暗物质(Dark_Matter),顾名思义,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它是一种与我们所熟知的重子、光子等组成的物质不同的物质。它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因此无法利用光学方法直接观测。根据其运动速度分类,暗物质可分为热暗物质、温暗物质和冷暗物质。热暗物质指的是达到相对论速度的那些暗物质。一般说的暗物质,指的是冷暗物质。暗物质是宇宙中不参与“电磁”和“强”相互作用的全新未知物质,占据宇宙质量的 27%,是普通物质的 5 倍多。尽管宇宙学和天文学的观测都强烈支持暗物质的存在,但是目前科学家依然不清楚暗物质的本质是什么。揭开暗物质微观粒子本质是 21 世纪物理与天文学最重要的科学目标之一。知识链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暗物质的存在进一步说明世界的物质性。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暗物质是宇宙中不参与“电磁”和“强”相互作用的全新未知物质,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特征。目前科学家进一步研究暗物质的存在。发散思维暗物质的探究过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哪些?提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暗物质的存在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太空探索不断寻求暗物质的存在。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预测事物的未来。对暗物质的物理性能的认识需要加深。命题猜想1.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占宇宙质量的 27%,通常所观测到的普通物质只占宇宙质量的 5%。材料表明()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知性B.物质和暗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人们发现暗物质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世界的物质解析B性。故选 B。2.揭开暗物质微观粒子本质是 21 世纪物理与天文学最重要的科学目标之一。这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世界具有物质性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A.C.解析AB.D.揭开暗物质的本质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和实践的能动性,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是 21 世纪的目标,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故选 A。3.暗物质是宇宙中不参与“电磁”和“强”相互作用的全新未知物质,占据宇宙质量的 27%,是普通物质的 5 倍多。尽管宇宙学和天文学的观测都强烈支持暗物质的存在,但是目前科学家依然不清楚暗物质的本质是什么。揭开暗物质微观粒子本质是 21 世纪物理与天文学最重要的科学目标之一。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如何探究暗物质的存在。解析规律的知识需要从规律的特征、规律的方法论角度回答,因此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回答即可。答案遵循了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不是违背客观规律。探究暗物质过程需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把握暗物质的存在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