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9讲 变异与进化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640495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9讲 变异与进化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9讲 变异与进化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9讲 变异与进化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异与进化一、选择题1(2019浙江6月学考)同一玉米棒上存在多种颜色玉米粒的现象称为“斑驳”。科学家在研究“斑驳”的成因时,发现某些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体间跳跃。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A缺失B重复C倒位 D易位解析:选D。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正确。2(2019绍兴模拟)下列过程涉及基因突变的是()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青霉素产量更高的青霉菌菌株B通过诱导产生染色体组数增加的番茄,维生素C含量增加一倍C将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使西红柿在冬天也能长期保存D人类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后,引起猫叫综合征解析:选A。紫外线照射能使青霉菌的基因突变频率增加,可获得青霉素产量更高的青霉菌菌株;诱导番茄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使其维生素C含量增加一倍,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将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使西红柿在冬天也能长期保存,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人类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猫叫综合征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符合题意。3(2018浙江6月学考)育种工作者利用某二倍体作物进行单倍体育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B单倍体育种能排除显隐性的干扰,提高效率C花药离体培养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有效方法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可获得纯合植株答案:A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DNA结构改变 B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F2基因型比例为323,这是由基因重组造成的C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的变异,也可能属于可遗传变异,如三倍体无子西瓜就属于可遗传变异D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解析:选C。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才是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得到的F2基因型比例为323,这是基因分离导致的结果,不是基因重组,B错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不一定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C正确;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不是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D错误。5(2019嘉兴模拟)大麦是闭花授粉的植物,其杂种产量较高、品质好、耐病性高。育种工作者培育出某个三体新品种,通过该三体自交产生F1,以配制杂种和保留雄性不育系。雄性可育基因为Ms、雄性不育基因为ms、种皮茶褐色基因为R、种皮黄色基因为r。较短的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在分裂过程中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含有较短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授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三体大麦自交时只会形成1种可育雄配子 B该三体大麦自交后代F1会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 C区分F1是否为三体的最简便方法是观察其染色体核型 D在育种时选F1中的种皮黄色植株作母本可方便获得杂种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该三体大麦自交时只会形成1种可育雄配子msr;该三体大麦自交,产生的雌配子有2种,即基因型为msr、MsmsRr,产生的雄配子只有1种,基因型为msr,后代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MsmsmsRrr为种皮茶褐色雄性可育、基因型为msmsrr为种皮黄色雄性不育,出现性状分离现象;综上分析可知,区分该F1是否为三体的最简便方法是通过观察种皮颜色,三体的种皮颜色为茶褐色;F1中的种皮黄色植株基因型为msmsrr,表现为雄性不育,作母本可方便获得杂种。6(2019金丽衢十二校联考)红色(RR)紫茉莉植株与白色(rr)紫茉莉植株杂交产生的F1 全为粉红色,因为环境温度的骤降,其中有一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中出现了粉红色植株且其所占比例为17/18(杂合子花色性状均表现为粉红色)。据此可判断该F1植株变异的来源最可能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选D。由题可知,红色(RR)紫茉莉植株与白色(rr)紫茉莉植株杂交产生F1的基因型为Rr,表现为粉红色。若环境温度的骤降使得某一植株发生变异,其自交得到的F2中出现了粉红色植株且其所占比例为17/18,则可能是由环境温度的骤降使得F1植株的基因型变为RRrr,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RRRrrr141,其自交子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6)(1/6)(1/6)(1/6)1/18,杂合子的概率为1(1/18)17/18(粉红色植株),因此该F1植株变异的来源最可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符合题意。7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1所示。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2。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A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B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C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解析:选D。由图2可知,子代植株B中含有的基因T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因此,父本提供了含有异常染色体的配子。又因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含有异常染色体的雄配子同时要含有正常的9号染色体,因此植株B出现的原因为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8(2018浙江11月选考)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造成生物结构统一性的主要原因是()A共同祖先遗传 B环境变化C长期人工选择 D生物变异答案:A9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壮、籽粒较大B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籽粒较小C若和杂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为1551D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解析:选C。由于题干信息没有说明图示细胞是正常体细胞还是处于某个分裂期的细胞,甚至是某个配子细胞,所以不能完全根据细胞中基因组成确定该细胞发育成几倍体。可能发育成三倍体,也可能发育成单倍体,但都不能结出籽粒,A错误;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只能发育成单倍体,通常高度不育,没有籽粒,B错误;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二者培育的植株杂交,前者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Aa114,后者产生的配子为Aa11,所以杂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为AAAAAaAaaaaa1551,C正确;根据前面分析,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可能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细胞只能代表单倍体,D错误。10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子新品种的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该培育过程中不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B过程必须使用秋水仙素C图中AAA个体的亲本不是同一物种D过程得到的个体是四倍体解析:选C。据图可知,aa变为Aa,发生了基因突变,因此对应的育种方式为诱变育种;Aa变成AAaa,表明染色体数目加倍,对应的育种方式是多倍体育种;过程是将另一种生物的基因B导入基因型为AAA的个体中,属于基因工程育种。图中过程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和秋水仙素处理的方法获得,A错误。过程也可以利用低温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过程产生的三倍体(AAA)高度不育,说明两亲本具有生殖隔离,是不同的物种,C正确。过程属于基因工程育种,实质是基因重组,染色体组数保持不变,D错误。11(2018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答案:C12如图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A19501980年间该种群始终没有发生进化B1990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C196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48%D变异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解析:选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由图可知,19501980年间该种群A和a的基因频率不断在发生变化,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A项错误;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图示不能说明该生物不同种群间产生了生殖隔离,B项错误;由图可知,1960年A的基因频率是0.4,a的基因频率为10.40.6,则196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20.40.6100%48%,C项正确;图示的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基因频率的变化,图示信息不能得出变异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果蝇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决定雄性,X染色体是雌性的决定者。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XX的个体表现为雌性,基因型为XY的个体表现为雄性。如表所示是几种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情况:性染色体异常类型XOXXYXXX、OY、YYXYY果蝇情况不育雄蝇可育雌蝇死亡可育雄蝇(1)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_,含有Y染色体数为_。(2)科学家在研究果蝇X染色体上基因D(灰体)与d(黄体)时,用黄色三体雌性与正常灰体雄果蝇杂交,后代只出现黄体雌果蝇与灰体雄果蝇两种。据此分析推断亲代雌果蝇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说明_染色体未分离。(3)已知控制果蝇常翅(B)和残翅(b)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果蝇均为Bb,雌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上又人为地增加了残翅基因b(不影响正常的减数分裂),则杂交后代中残翅出现的概率为_。解析:(1)雄果蝇是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2,此时含有的Y染色体数可能为0或2。(2)由题干信息可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dXdY、XDY,子代中黄体雌果蝇与灰体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XdXdY、XDY。据此分析可知亲代黄体雌果蝇(XdXdY)只产生XdXd、Y两种配子,说明X染色体未分离。(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亲代的基因型可表示为BbXbX、BbXY,后代残翅果蝇的基因型有bbXX、bbXY、bbXbX与bbXbY,占的比例为1/4。答案:(1)20或2(2)XdXd、YX(3)1/414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入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1)某T0植株体细胞含一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中,种皮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2)某些T0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类型;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类型。让图丙所示类型的T0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解析:(1)体细胞中含有一个HVA基因的植株,其产生的配子中有一半含有该基因;种皮的基因型与其母本完全相同;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综合分析,得出答案。(2)从图示看,图甲类型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含有一个HVA基因,其产生的配子全部含有HVA基因;图乙类型只有一条染色体上含有HVA基因,其配子只有一半含有该基因;图丙类型有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含有该基因,其配子有3/4含有该基因。再根据题干要求,得出答案。答案:(1)100%75%(2)乙甲15/1615如表是某条大河两岸物种演化的模型:表中上为河东,下为河西,甲、乙、丙、丁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回答问题:(1)由甲物种进化为乙、丙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条件是_和_。(2)河东的乙物种迁回河西后,不与丙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内部条件是_不同,外部条件是_。(3)假如游回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请问你判断丁物种是不同于乙物种的新品种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_。解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物种形成的原因。同一自然区域内的甲物种,由于大河的阻隔,有的生活在河西,有的生活在河东,因河东、河西的环境条件不同,使得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定向改变。由于地理隔离,在河东生活的种群不能与在河西生活的种群自由交配,使不同的种群的基因库各不相同,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生物就进化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因此,当乙物种游回河西后,不会再和丙物种共同进化为相同的新物种,而是各自独立进化。假如游回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丁物种是否是不同于乙物种的新品种,要看乙物种和丁物种之间是否已经形成生殖隔离,即看丁物种能不能与乙物种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答案:(1)自然选择地理隔离(2)种群的基因频率(或种群的基因库)生殖隔离(3)依据: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方法: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是否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