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0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含解析)岳麓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14982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0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含解析)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0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含解析)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0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含解析)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10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聊城高三统考在史诗大片建党伟业中,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情节是影片的高潮部分。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B通过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奋斗目标解析:结合所学,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奋斗目标,故D项正确;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排除A项;中共“三大”通过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排除B项;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是在1924年,故排除C项。答案:D22019福州高三统测中共“一大”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则指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阶级有了清醒的认识B中国共产党萌发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C中国共产党逐渐正确认识了当时的中国国情D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解析:中共“一大”规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当时中国的掌权者是北洋军阀而不是资产阶级,所以说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是不对的,而中共“二大”上提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则是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的,故C项符合题意,所以选C;A项不符合史实,中共萌发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是在中共“二大”之后,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是在1927年之后,故排除A、B、D三项。答案:C32019揭阳高三联考下表是黄埔军校课程安排简表黄埔军校课程安排课目分类课目名称合计军事学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地形学、马学、卫生学、经理学9军事训练教练课目制式教练、阵中勤务、典范令、服务提要、技术、马术演习课目野外演习、战术实行、野营学习9政治党务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帝国主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进化史、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党的组织问题、军队政治工作等约13表中主要反映出()A黄埔军校课程繁多,学生负担重B军事训练与爱国主义教育并重C军校着重于培养务实型军事人才D特别注重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解析:从课目分类来看分为军事和政治两大类,而政治课目的内容反映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故B项正确。表格中课目只涉及军事训练和政治党务,并不是课程繁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故A项错误。表格显示黄埔军校是军事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教育模式,故C项错误。表格中政治党务涉及三民主义等思想,社会主义并不是特别注重,故D项错误。答案:B42019绵阳高三统测某同学的笔记中有如下一段内容:“3.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准备了新起点。因为它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党组织的影响扩大了,也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据此可知,这位同学的学习内容是()A中共“二大”的召开B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C南昌起义的意义D红军长征胜利的影响解析:材料“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党组织的影响扩大了,也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说明中共在国民革命之中影响力扩大,同时还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武装,故B项正确;1922年中共“二大”时,国共还未合作,还没有开展国民革命,无法“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排除A项;南昌起义时中共建立了自己的军队,与“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不符,故C项排除;红军长征时,革命军队已经发展壮大了,与“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不符,故排除D项。答案:B52019株洲高三评估1926年,陈独秀强调,在国民革命阶段,共产党“应该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要“严厉取缔党中机会主义做官热的倾向”,限令已担任县长的共产党员立即辞职,否则开除党籍。这说明陈独秀()A主张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运动B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忽视了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D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解析:材料表明陈独秀要求共产党做在野党,而不是执政党。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做官,不能掌握领导权,这是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忽视了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争取,故C项正确;陈独秀主张放弃领导权,而不是独立领导工人运动。主张共产党要依附于国民党,而丧失了独立性,故A、D两项错误;材料表明陈独秀没有认清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认清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和主要矛盾,故B项错误。答案:C62019常德高三摸底1927年夏,全国工会会员达280万人,农民协会会员900余万人,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各地党组织领导建立了一大批工人武装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这说明了()A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革命武装的重要性B大革命期间农村革命活动更深入C新三民主义得到了彻底的实施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具有可行性解析:“农民协会会员900余万人”“建立了一批工人武装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说明当时农民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侧面反映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具有可行性,故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是大革命的教训,故A项错误。此时大革命已经接近尾声,故B项错误。新三民主义得到了彻底的实施是国共第一次合作,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答案:D72019荆州高三统测1927年8月7日,中共召开八七会议,指出:“现在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号召全党重视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暴动,自下而上解决土地问题。这表明党中央()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确立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的路线C把革命的重心转向了农村D明确了革命的内容(土地革命)和形式(武装斗争)解析:根据材料“土地革命”“重视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暴动,自下而上解决土地问题”可知,“八七会议”明确了革命的内容是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故D项正确。A项内容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与材料不符,故错误。B项是土地革命路线,不属于“八七会议”的内容,故错误。材料强调中共中央明确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没有涉及革命重心转移的问题,C项错误。答案:D82019新乡高三诊断1930年6月,中共中央决议认为“中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总的形势,都表明中国新的革命高潮已经逼近到我们的前面了”,并“有极大的可能转变成为全国革命的胜利”。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B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试图打破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D对革命形势作了过高的估计解析:材料明显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左”倾错误思想,对形势作了根本错误的估计,实际上是夸大了当前革命形势,故D项正确;材料是认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都到了大决战的前夜,不属于革命道路选择问题,故A项错误;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和国民党进行大决战,显然不符合实际,故C项错误。答案:D92019延安高三调研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宣言中提出:“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主张民族与民主革命同步C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已制定了全面的抗战路线解析:根据材料“1931年”“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等信息可知中共确立既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方针,主张民族与民主革命同步,故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是在华北事变后,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于1937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在1937年的洛川会议上,中共制定了全面的抗战路线,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B102019上饶高三质检据史料统计,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曾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大规模的战役近500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次数的一半左右,以伤亡10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近30万人。材料旨在说明()A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战场D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战相阶段间仍在积极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内容,而是强调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排除B项。在抗战期间,既存在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的信息,而是强调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排除D项。答案:A112019包头高三统考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文中指出:“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由此可见,当时()A暴力革命观念深入人心B国民党丧失了军心民心C中国布满国共内战阴霾D美国大力支持国民政府解析:材料说明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军队进攻上党地区,我人民军队针锋相对不后退,由此可见,中国布满国共内战阴霾,故C项正确。当时毛泽东的讲话目的并非一定要暴力推翻国民政府而是在与国民党谈判期间不放弃斗争,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国民党丧失民心军心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美国支持蒋介石政府打内战的证据,故D项错误。答案:C122019长春高三统测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B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C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D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解析: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故A项错误;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两者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故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以反帝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并不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故C项错误;国民大革命侧重于民主革命,并不是侧重民族革命,故D项错误。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019锦州高三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政治上力图构建新型的乡村统一战线,理顺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关系,以参议会为载体,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民众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同时也为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经济上成立了劳动互助的村庄,农民已不是一户一户各不相关地各自劳动,而是为着一个确定的生产任务而奋斗;另一方面互助合作运动对于克服众所周知的乡村个人主义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文化上对于乡村教育,赋予了中共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目标。这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即便在小学教育中亦是如此,在陇东分区,各完小均以群众报解放报陇东周报作为教材。由于完小选择了14篇报上的文章,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产生展览会的意义在哪里”“打倒国民党的特务政策”等等。以上摘编自乡村建设的延安道路材料二1933年山东省政府决定在山东进行县政建设实验,由梁漱溟主持的研究院进行改革。首先,裁局设科,科长多由研究院毕业生充任。此外,县政府增设了户籍室、农村金融流通处等机构。其次,乡设乡学、村设村学以代替原来的区、乡、镇公所。实质是实行“政教合一”的自治制度,即以“村学”“乡学”作为乡村的自治组织。在建立的村学中,设有小学部、成人部、妇女部。村里还为失学儿童设有共学处,因陋就简,随处施教。在乡学中,一般设有高级小学部或职业训练部等,供村学学众进一步学习。通过这些措施,到1937年,邹平已接近扫除文盲的边缘。另外,研究院还大力兴办农业合作社,到1936年底,已经成立了棉花运销、蚕业产销、林业生产、信用、购买、机织等多种合作社,计307所,社员8328户,已收股金12422元。七七事变后,日本进攻山东,梁漱溟离开,邹平乡村建设实验至此结束。以上摘编自梁漱溟与邹平乡村建设(1)根据材料概括陕甘宁边区与山东地区乡村建设的措施。(1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2分)解析:第(1)问,陕甘宁边区措施依据材料一“政治上力图构建新型的乡村统一战线”“经济上成立了劳动互助的村庄”“文化上对于乡村教育,赋予了中共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目标”的信息归纳回答;山东地区依据材料二“裁局设科,科长多由研究院毕业生充任” “政教合一”“兴办农业合作社”等信息归纳回答。第(2)问,依据陕甘宁边区和材料二中时间1933年围绕政治、经济、思想以及列强的经济入侵、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冲击、军阀割据带来的动荡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形成平民教育思潮等角度归纳回答。答案:(1)措施:陕甘宁边区:建立基层民主制度;开展互助合作;乡村教育政治社会化。山东地区:精简行政机构;推行“政教合一”的自治制度;新办农业合作社;普及教育。(2)历史背景: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冲击;军阀割据带来的动荡;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平民教育思潮的影响;国共两党对乡村问题的关注。142019廊坊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走向世界,其目的当然是国家民族的复兴。简言之,这一时代既见证着旧体制的崩散,也意味着通向未来的道路已经开启。不过,一个有着广土众民而身系天下安危的大国,不宜像岛国一样把国家命运赌在外贸上,更不能像城市规模的国家和地区一样总是眼光向外,忽略自身的主体性。摘编自罗志田国家目标的外倾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一个背景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与世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24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认真解读材料,围绕“近代中国与世界”提炼出一个观点,由材料“国家民族的复兴。简言之,这一时代既见证着旧体制的崩散,也意味着通向未来的道路已经开启更不能像城市规模的国家和地区一样总是眼光向外,忽略自身的主体性”可见材料强调要结合国情才能实现近代化,可以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关史实论证。答案:示例:论题:中国民主革命是在发挥民族主体性的基础上取得胜利的。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发起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但由于对西方道路的过于盲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先后都失败了。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进行了俄国式的城市工人运动,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运动,后遭到了重大挫折。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发挥中国人民革命的主体性,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可见,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在依据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保持民族的主体性,有选择地学习,才取得胜利的。(其他观点或论述,只要符合设问要求同样可以)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