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375161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题型一内环境稳态及意义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一般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答案C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系统等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A、B、D的叙述都不全面,A、B、D错误,C正确。2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C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答案D解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因此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A、B、C错误,D正确。3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A血糖含量相对稳定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呼吸酶含量相对稳定D血浆pH值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血糖含量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稳态,A错误;血浆渗透压稳态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B错误;呼吸酶属于胞内酶,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C正确;血浆pH稳态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D错误。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中,分别属于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是()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作的共同作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A B C D答案A解析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符合题意;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符合题意,A正确。5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A细胞内酶活性正常发挥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C血浆中大量缓冲物质的存在D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现代生理学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调节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题目中的细胞内酶活性正常发挥是内环境稳态的结果,内环境各种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都不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血浆中大量缓冲物质的存在是维持血浆pH稳态的原因。6导致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细胞的代谢活动B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细胞代谢答案D解析体外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导致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变化,D正确。7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运动员剧烈活动后,血浆的pH会基本维持在7.357.45B正常人的体温在一日内的变化不超过1 ,始终接近37 C血液检查的生化指标会因人而异,只要不超过参考值范围即正常D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在一昼夜当中是恒定不变的答案D解析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运动员剧烈活动后,虽然产生大量乳酸,但血浆的pH仍会基本维持在7.357.45,A正确;正常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在一日内的变化不超过1 ,B正确;不同的人血液的各项生化指标是不同的,是动态变化的,只要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即可,C正确;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在一昼夜当中是动态变化的,D错误。8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B血浆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缓冲物质来维持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D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参与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参与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图中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A正确;血浆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来维持,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不仅需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参与,还需要其他器官和系统的参与,D错误。9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正确;该变化范围是机体容许存在的波动范围,属于正常现象,不是考虑化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D错误。题型二稳态失调相关病例分析10当内环境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细胞代谢紊乱 B酶促反应速率加快C体温升高 D血糖浓度降低答案A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不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错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体温升高,C错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血糖浓度降低,D错误。11下列现象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而出现组织水肿B机体中代谢废物含量升高而引发尿毒症C夏天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中出现“空调病”D运动过程中人体血浆pH由7.43下降到7.36答案D解析运动过程中人体血浆pH由7.43下降到7.36,其血浆的pH仍在正常波动范围内,不会引起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D符合题意。12人初到高原会出现不适症状,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这不能说明()A外界环境变化能影响内环境稳态B环境条件变化剧烈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若环境条件变化不剧烈,机体无需调节也能维持稳态答案D解析题干说明环境条件变化剧烈,超过了内环境的调节能力时,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即外界环境变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能影响内环境稳态,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A、B、C正确;题干未涉及环境变化不剧烈的情况,D错误。题型三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和实验分析13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HCl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从而使pH稳定在7.357.45。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HCl和稀NaOH溶液,开始时由于受缓冲物质的影响,血浆pH相对稳定,当超过其调节能力时,pH就会急剧变化。14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下列叙述中有错误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从加入HCl或NaOH后的pH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溶液C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实验材料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答案D解析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是本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A正确;比较实验结果的几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B正确;为减小实验误差,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实验材料,C正确;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滴加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D错误。15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分别代表_和_。(2)正常人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_等离子有关。(3)一个人长时间发高烧,会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主要原因是_。(4)内环境渗透压稳态的意义是_,目前普遍认为,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1)组织液内环境(或细胞外液)(2)HCO、HPO(3)体温过高使体内酶的活性下降(4)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神经体液免疫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分别代表组织液和内环境(或细胞外液)。(2)正常人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HPO等离子有关。(3)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一个人长时间发高烧,因体温过高而使体内酶的活性下降,细胞代谢减慢,进而会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4)内环境渗透压稳态的意义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6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代谢废物除了从c排出,还可以从_排出。(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_层生物膜。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皮肤(2)CO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而组织细胞中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下降(4)5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代谢废物除了从c排出,还可以从皮肤排出。(2)CO2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其扩散方向是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因组织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导致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肌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下降,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肺泡壁(2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红细胞膜才能进入红细胞,即此过程至少需穿过5层生物膜。实验探究17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25 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5 滴 0.1 mol/L的盐酸,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_。(2)该同学用下图所示曲线来预测探究结果,试回答: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科学的是_组,理由是_。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作用。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的操作及预期结果是_。答案(1)获得实验前的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pH作比较(2)清水清水中滴加盐酸后,溶液pH下降对照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比较强(3)滴加NaOH溶液,其他操作均相同;血浆pH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解析(1)实验开始时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以便与加入盐酸后的pH作比较,得出pH稳定与否的结论。(2)清水组加入盐酸,酸性增强,pH应降低。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设置清水、缓冲液两组是为了作对照。从图中可以看出,清水组不能维持pH稳定,血浆与缓冲液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3)本实验从加酸的角度探究血浆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为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还应从加碱的角度进行探究。-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