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运动和力运动的描述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3048434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运动和力运动的描述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运动和力运动的描述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运动和力运动的描述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学案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1)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2) 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学习过程一、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结论: 二、机械运动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在物理学里, 叫做机械运动。 三、参照物1、 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 叫做参照物。2、 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3、 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思考问题:(1) 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 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 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 作参照物。四、知识应用1、成语故事: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 过江,船 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 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 2、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五、达标自查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2、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 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3、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4、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支,这是以 作为参照物。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6、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 都有可能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 )A、可能运动 B、可能静止 C、一定运动 D、都有可能能力提高8、在美国电影中,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汽车,谈谈你的方法,并与看过电影的同学交流。9、小明随爸爸坐飞机旅游,当飞机准备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所有的乘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动,系好安全带。小明系好安全带,心里却在想:我坐在这儿真的没动吗?如果没动,我怎么会降落到地面上呢?你能帮小明解释一下吗?10、我们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选择参照物,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其他时候也经常要选择参照物,你能举出两例吗?小结:知识方法自评等级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学习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学习难点1、 建立速度的概念2、 “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速度1、 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1) 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2)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2、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以人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践为基础,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时间 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由前面的计算知道, ,可用公式: 表示。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和单位: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 速度-米每秒(m/s或m.s-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每小时做单位,符号是 或km.h-1。 1m/s= km/h 1km/h= m/s= m/s3、阅读课文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三、“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四、匀速直线运动1、 自己阅读课文内容:(1)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变速运动可以用v=s/t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达标自查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4、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5、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 )(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 (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A、(1) (2) (3) B、(3 ) (2) (1) C、 (2) (3) (1) D、(1) (3) (2)6、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能力提高7、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 ,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8、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16m。(1)分别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2)通过你的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的。第三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1)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2)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学习重点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学习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学习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来测量速度,这就涉及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二、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1) 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观察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 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2、长度的单位(1) 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2) 阅读课文第36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3) 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km= m= m; 1dm= m= m; 1cm= m= m; 1mm= m= m 1m= m= m; 1nm= m= m3、阅读课文第37页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4、刻度尺的使用 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5、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1) 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 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方法一(卡尺法):图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 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d 求出硬币的周长。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d求出硬币的周长。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求出硬币的直径。(3) 测量一页纸的厚度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4)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三、时间的测量1、 计时工具(1) 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2) 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2、 时间单位(1) 复习小学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2) 阅读课文第38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3 、停表的使用练习停表的使用方法。三、误差 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 减小误差的 。 达标自查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 ;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 ; (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A、 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B、 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C、 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5、怎样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一枚硬币的直径?画图表示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将测量结果填在横线上。 硬币面值 ;硬币直径 。6、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7、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能力提高8、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9、利用学校田径场的跑道和秒表,怎样测量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测出了这个速度你还能进一步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试一试。10小明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的跳远比赛中,奋力一跃,裁判用卷尺进行测量发现小明的成绩刚好打破了校纪录,但裁判长却没有认可这个成绩,而是拿来了一把钢卷尺进行了重新测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1、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195km,比赛的地点一般都安排在城市里的街道,如果你是主办方,你将怎样将马拉松比赛路线的距离测量出来呢?说出你的方法,并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实际的测量方式与你的测量方式相同吗?小结:知识方法自评等级第四节 力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 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学习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学习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二、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1)用图12-4-1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3)学生看课文图12.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 。(4)点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分析:在磁铁吸引下小钢珠运动状态改变情况和手球、足球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 由此得出结论: 。(5) 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6)看课本图12.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结论: 。三、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体验1N的大小: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四、力的三要素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提出猜想 3、探究:(1) 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2) 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位置是否有关用实验探究: 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举尺实验:把一根米尺放在桌面上,用一个力作用在尺子的中点,向上将尺子举起来;然后力作用在尺的一端,仍然向上举尺子。可见, 也影响力的效果。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 、 和 有关。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 。五、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六、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观察或进行下列实验,通过观察或实验你们对力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1)实验一: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观察: 。(施力的气球在施力时也变扁了,说明它同样受到另一个气球作用力)(2)实验二:两个带相同电荷的通草球靠近。观察: 。(一个通草球排开另一个通草球时,自己也被排开了,说明两个通草球同时都 受到了对方力的作用)(3)实验三: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 (4)实验四:向上拧书包,你对书包用力了,你是否感觉到了书包也在拉你? (5)看课文第43页图12.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说明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 。达标自查1、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为 。3、力的 、 、 称为力的三要素,因为 。4、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九年级物理课本 D、两枚1元硬币5、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6、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2)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能力提高7、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 。(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 。8、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什么关系呢?请就此问题做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10、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就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那么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力,运动状态还会改变吗?请写出你的猜想。11、力的另外一作用效果是力能改物体的形状,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改变了,当这个力撤去的时候,物体的形状会怎么样?谈谈你的观点,并列举日常生活的事例支持你的观点。小结:学到的知识学到的方法我的不足第五节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惯性的概念(3)知道二力平衡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学习重点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认识生活中的惯性现象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学习难点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的进一步分析2、对牛顿第一定律文字叙述的理解3、怎样解释惯性现象4、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学习过程一、牛顿第一定律1、提出问题(1)阅读课文第44页第1页自然段,看图12.5-1。讨论交流:课文列举了一类什么现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或对身边所发生现象的观察。类似的例子请再举几个?(2)探究:将笔盒放在课本上,在桌面上用力拉动课本。笔盒随课本运动,停止用力看看笔盒是否还会运动?(3)“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请你提一个相关的问题。 (4)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2、实验探究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阅读课文第45页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先完整地看一遍实验内容。(2)提出问题。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 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 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 (3)分组实验(4)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表格记录中找出变化规律。结论: 。(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 。3、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得出: 。 (2)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 说明:(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二、惯性1、探究:照课文第46页图12.5-4所示,把4 个棋子摞起来。先猜猜:如果像图中那样用尺迅速打击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落在何处?思考:上面的棋子为什么不和被打飞的棋子一起飞出去呢?2、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1) 尝试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演示实验现象:上面的棋子原来的状态(静止),由于惯性,它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落回原处。(2) 谈一下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启动、刹车时身体的感受。(3) 看课文图12.5-5,讨论交流:为什么锤头松了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4) 看课文图12.5-5,讨论交流:为什么骑车的速度太快,容易发生事例?(5) 阅读课文第47页科学世界认识人们如何利用安全带防止和减小汽车发生事故时由于惯性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三、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1) 提出问题:惯性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物体还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2) 探究: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书包受重力和手对它向上的拉力,为什么书包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静止 ? 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为什么水平方向汽车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讨论: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显然向上的拉力将使书包下落的效果抵消了。使书包不至于下落;同样道理,汽车牵引力将阻力产生的效果,也可以说阻力将牵引力产生的效果抵消了。使汽车的速度不发生变化。(3)结论:一些物体虽然受力,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当于不受力。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它们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的物体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达标自查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分别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运动,小车最后都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 ,得到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由此可推理出:如果小车不受力,小车将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3、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带,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造成对人身的伤害( )A、汽车加速 B、汽车速度过快 C、紧急刹车 D、汽车突然启动4、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一对力是书受到的平衡力(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5、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 )A、某些地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 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C、车辆靠右侧行驶 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6、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7、画出在平直公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力的示意图。8、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之处在于: 描写物体运动规律, 描写物体本身的性质; 的成立是有条件的,而 是任何物体都具有。能力提高9、举例写出你观察到的在生产、生活以及交通运输等方面发生的惯性现象的两个例子,并结合所举事例分别说明如何防止或利用惯性。10、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物体就会静止。这个结论是亚里士多德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总结出来的。人们确实看到,用力推一个木箱它就运动,停止用力,木箱就静止。因为这种现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两千多年里被人们普遍接受,直到后来伽利略推翻了这个观点。 你认为亚里士多德错在了什么地方?怎样解释上述“推木箱”的现象?小结:学到的知识学到的方法我的不足二力平衡 学习目标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二、引入新课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三、力的平衡1.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3.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四、二力平衡的条件利用教材48页图12.6-1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 说明 2.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 这两个力不能平衡说明 3.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 说明 4.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5.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六、当堂达标1一重为10N的台灯静止在水平书桌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灯受到的重力和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台灯受到的重力和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台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则( )A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二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C、人推桌子的力和桌子的重力是平衡力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七、小结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中唯一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123分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自行车轮子的直径约为1.5m B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100g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N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 ms2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3自行车骑得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由于 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4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5.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6.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不受力7.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8力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为40N,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F2的大小一定是10NC.F2的方向一定向右 D.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一定不再做直线运动10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B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擦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 D自行车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11.农民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而砂粒却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下C.砂粒比黄豆对桌面的压力小D.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大12.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 F甲与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A. F甲F乙,FF甲F乙 B. F甲F乙,FF甲F乙C. F甲F乙,F0 D. F甲F乙,FF甲F乙二、填空题(共30分)(4分)13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带来的好处,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你就惯性的两面性各写出一例(不要求作解释)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