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管理基础知识分析笔记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2035140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与管理基础知识分析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财务会计与管理基础知识分析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财务会计与管理基础知识分析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3页 共43页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1.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2.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需要二会计的发展(一)古代会计(古 1494复式簿记):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1.西周时期,“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 零星算之为“计”“会计”即“月计岁会” 总和算之为“会”2.西汉时期,中国产生“三柱结算法” 公式:入 去 余 本期收入 本期支出 本期结余3.唐宋时期,中国产生“四柱结算法” 公式: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期初结存 本期收入 本期支出 期末结存4.明末清初,中国创建复式记账法“龙门账” 公式:进 缴 存 该 收入 支出 资产、债务 负债、投资(二)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 20C40年代)会计史上的两大里程碑: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出版了算 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1854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职业出现。(三)现代会计(20C40年代 今)1.管理会计体系形成,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2.会计信息系统形成。3.会计准则首先在美国颁布。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附带职能 独立职能 独立学科2.实物计量 货币的综合计量3.原始计录与计量 单式记账 复式记账 目标管理4.手工操作 机械操作 电算化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属性(性质) 技术性(自然性):反映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需求,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性: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三会计学及其分支1.含义:是人们在长期会计工作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的专门研究会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属于管理学科。2. 分支(P6)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即内在功能)1.核算(反映)职能 提供会计信息转换 四个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确认 计量(算帐) 报告 实现条件 三个阶段:记账、算帐、报账 输入 记录(记账) 输出(报账) 特点: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完整性,连续性和 系统性。2.监督职能 经济业务的真实性监督内容 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公共财产的完整性 强制性和严肃性 特点 连续性 完整性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3.二者关系:辩证统一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4.派生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二会计的目标1.会计目标:设置会计的目的与要求 基本目标:提高经济效益2.两个层次 why 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决策的需要 具体目标:提供会计信息(4W) who 向谁提供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 4W what 提供什么会计信息?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现金流 How 怎样提供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 决策有用观:强调反映信息及时相关性3.两种学术观点 受托责任观:强调反映信息可靠性我过会计准则观点是以上两种观点的统一第四节 会计的任务和作用一会计的任务(会计的职能具体化) 积极二会计的作用 消极:会计信息失真第五节 会计的方法一会计方法体系会计方法具体包括核算、监督、分析等方法。二会计核算方法1.设置会计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方法应用程序: 资料收集转换阶段 储存计算阶段 整理报出阶段会计报表账簿原始凭证经济业务 转换 登记 编制财产清查成本计算记账凭证设置账户复式记账 核算循环 会计循环 资金循环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对象一 会计对象含义: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即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即会计客体。 宏观上讲: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包括 微观上讲:一个单位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单位的经济业务二 资金运动过程根据不同行业分析: 三个阶段:资金投入、运用与退出 货币资金 三个过程:供应、生产与销售过程 储备资金 资金分为四种形态:生产资金 1.工业企业资金运动分析 空间上并存 成品资金 资金运动特点:时间上相互继起 具有补偿性和增值性 三个阶段:资金投入、运用与退出 两个过程:供应、生产与销售过程 2.商品流通企业资金运动 货币资金 资金分为两种形态: 空间上并存 商品资金 资金运动特点:时间上相互继起 具有补偿性和增值性 两个阶段:资金取得与运用3.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特点:直线式的一线运动三资金运动状态资金运动过程中有静态和动态两种表现 资金运动静态表现指单位在某一时点上的资产总值和权益总值,其内容反映在资产负债 表中。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指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阶段不断转变形态的后果,表现为收入、费用和利润,它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其内容反映在利润表中。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资产总值 存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企业的资金分布及存在状态 债权: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机器及设备、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权等 自由资金:所有者投入资金、 企业内部形成未分配利润 企业的资金取得及形成来源 借入资金:银行存款、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债务: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 应交税费第二节 会计要素一 会计要素的含义: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 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1.定义: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 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单位拥有或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3.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 的资产。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 (二)负债 1.定义: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 时义务。 2.特征: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3.分类(按偿还期长短) 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 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 1.定义: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它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内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2.特征(相对于负债):无需偿还,除非减资、清算 企业清算时,负债具有先偿权 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且承担风险 3.来源构成 注册资本 实收资本 投入者投入的资本 注册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留存收益 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1.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 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 表现为企业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 收入实现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指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分类 商品销售收入 (1)按收入的性质分: 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出租) 投资收益 (2)按收入比重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五)费用 1.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与向所有者 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费用产生会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 费用产生会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分类 成本(与产品生产有关):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营业成本 成本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费用(与产品生产无关): 销售费用 税金及资产减值 (六)利润 1.定义: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 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2.特征: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与收入费用有关(指广义的收入和费用) 未分配前属于所有者权益 3.来源构成 利润:营业利润、总利润、净利润收入与利得的联系和区别共同点不同点核算方法收入经济利益流入日常活动引起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收入利得经济利益流入非日常活动引起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资本公积费用与损失的联系和区别共同点不同点核算方法费用经济利益流出日常活动引起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损失经济利益流出非日常活动引起计入营业外支出或冲减资本公积三 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1. 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2. 是设置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依据3. 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构架第三节 会计等式一 会计等式1. 含义: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2. 等式种类:静态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综合会计等式(一) 静态会计等式定义:由静态会计要素组成的表明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等式。意义:既表明了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同时也表 明了这些资产的归属关系。等式关系: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作用:是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二) 动态会计等式定义:由动态要素组成反映出企业一段时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等式关系:收入 费用 利润 (广义的收入、费用)作用:是利润表的编制基础(三) 综合会计等式定义:由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综合而成的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的等式。等式关系: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作用: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的定义: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并引起 会计要素有关项目变动的事项。(一) 经济业务的分类 外部经济业务1. 按其涉及的关系和范围 内部经济业务 收款业务按其是否与货币资金有关 付款业务 转账业务(不涉及到货币收支)(二) 经济业务与会计方程式的关系使会计业务在左右两边金额发生增减变动的经济业务有以下四种类型: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有关要素同时等额增加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有关要素同时等额减少引起会计等式一方有关会计等式一增一减,且增减金额相等引起会计等式要素内部一增一减,且增减金额相等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第一节会计假设核算范围核算内容核算程序核算方法会计基础前提条件 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作出的时间、空间的基本假定。一 会计主体假设 1.定义: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 和组织。会计主体 法律主体 2.意义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要处理的经济范围 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 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规定了会计处理对象和相应的空间范围二持续经营假设 1.定义: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当前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在可以 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清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 2.意义:是“会计分期”的前提条件 是制定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的基础(是实际成本原则及配比原则等建立 的基础)三 会计分期假设1. 定义:将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长短相同的 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目的: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2.意义:可以分期结算帐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产生了本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 由此产生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出现了应收、应付款等会计具体 核算方法四 货币计量假设1. 定义:是指会计主体在核算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 营活动 我国的有关规定 单位应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单位 收支以外为主的单位,可以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其财务会计报 告应折算为人民币 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财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2.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以其计量和综合所有会计要素 货币计量反映了会计最基本的特征 以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 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关系: 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补充的关系 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计量手段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 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含义:在会计核算假设条件下进行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要 求 是衡量会计核算信息质量的标准和要求一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1.定义: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确 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要求:核算应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可验证性二相关性(有用性)1.定义: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 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 2.要求:会计信息应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会计信息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相关,以满足信息使 用者的决策需要三可理解性(明确性)1. 定义: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2. 要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清晰四可比性 1. 定义: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2. 要求: 横向可比:不同会计主体之间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更改, 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在会计报表中予以说明五实质重于形式1. 定义: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2. 要求:经济实质法律形式六重要性1. 定义: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2. 判断方法 从性质上判断:影响决策 从数量上判断:经济业务金额达到总资产的5以上 3. 核算要求会计报表 重要业务 单独反映 次要业务 合并反映七谨慎性(稳健性)1.定义: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 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3. 要求: 允许企业提取资产减值准备 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八及时性1.定义: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 得提前或者延后2.要求: 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及时加工会计信息 月报:七日内 及时报告会计信息: 季度:15日内 半年度:2个月内 年度:4个月内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一)会计确认1。定义: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 务报告的过程,是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报告会计确认主要涉及以下四个问题: 哪些经济业务应该输入会计信息系统 经济业务何时应该输入会计信息系统 经济业务属于什么会计要素 会计信息如何输出会计信息系统 2.确认的分类(1)初始确认定义:是对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的确认会计账簿原始凭证账簿会计信息原始经济信息 (2)后续确认 定义:是对会计核算系统输出的会计信息进行的确认 可定义性:要求所确认的各个项目,应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 可计量性:要求所确认的对象,必须能够用货币计量 确认标准 可靠性:要求所确认的经济信息是如实的,可验证的和不偏不倚的 相关性:要求所确认的财务信息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二) 会计计量1. 定义:是指确定会计确认中用以描述某一交易和事项的金额的会计程序 会计计量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 2. 计量单位 货币计量:主要单位 实物计量:辅助单位 劳动计量:辅助单位 3.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按照当时的金额记账 重置成本:按照现在的金额记账 可变现净值:按照现在处置净额记账 现值:按照将来处置价值折合为现在金额记账 公允价值:按照公平交易的金额记账总结: 1.历史成本 其特点是从购置的角度,采用的是当时价格进行计量 2.重置成本 其特点是从购置的角度,采用的是现时价格进行计量 3.可变现净值 是从销售的角度,采用现时价格进行计量,使用于存货4.现值 是从未来现金流量的角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主要适用于长期资产5.公允价值 4.计量属性的选择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 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 得并可靠计量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内),确认为费用,反映 在利润表中 资本性支出:支出的效益长于一个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内),确认为资产, 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二)收入与费用配比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 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会计期间内确认 两层含义: 因果配比 时间配比 (三)历史成本计量 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或构建时的 支出进行计价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是收入与费用会计处理的基础 两种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会计分期 一收付实现制 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与费用的依据,支出与收入均以实际款项的收付 时间为准 二权责发生制 凡是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与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实际付出,都应作为本 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 我国规定 企业:权责发生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一会计科目 (一)定义: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 1. 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为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创造了条件 为编制报表提供了方便 2.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既要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又要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既要符合对外报告要求,又要满足内部经济管理的要求 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简单适用,称谓规范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科目体系(按会计要素分)会计要素科目体系(实务中)资产类科目资产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负债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将利润放入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费用类科目费用成本类科目收入类科目收入类损益类科目利润类科目利润类 2.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的分类 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 三级科目二会计账户(一)账户概述1.定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 减变动及其结果的载体 2.设置依据:会计科目 3.基本特征:具有一定格式 4.主要作用: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之一 5.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二)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完整内容 1.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名称 由三部分组成 账户方向 账户余额账户基本结构的简化形式“T”形账户 (借) 账户名称 (贷) 余额 (或余额) 2.会计账户的完整内容 科目名称、日期、摘要、凭证号码、金额(三)账户的分类 1.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 2.按其所提供的信息详细程度不同三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关系会计账户会计科目相同会计账户所登记的经济内容与会计科目所反映经济内容一致联系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运用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区别具有一定结构;能具体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只是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本身无结构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 记账方法概述 记账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一定的符号,在账户中登记各项经济业务的技术方 法 记账原理 记账方法的内容包括 记账符号 记账规则 试算平衡方法 单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记账方法的类型 复式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二复式记账法 1.概念: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 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方法 2.理论依据: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 3.基本原则以会计等式为基础每项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等额登记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四种类型记录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 4.评价 能够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的过程和结果,对账户能够进行核对,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 法 5.分类 收付 增减 借贷(我国规定采用)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和含义含义: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 的账户中,以相反的方向,相等的金额而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复式记账法的一种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1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 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 符号含义:对于六类性质不同的账户具有不同的含义资费负所收利借增增减减减减贷减减增增增增 2.账户要划分类别和结构 含义: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 3.记账规则 有借就有贷 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定义: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 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两种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理论依据平衡公式 有借就有贷 全部账户本期 全部账户本期 借贷必相等 借方发生额计数 贷方发生额计数 (2)余额试算平衡法平衡公式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全部账户期初(末) 全部账户期初(末 ) 借方余额合计数 贷方余额合计数三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一)对应账户 定义: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账户对应关系:是指运用复式记账方法登记经济业务时,账户之间发生的应借、应贷的 相互关系账户对应关系作用: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 判明经济业务处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二)会计分录 1.含义:简称分录,指预先确定每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名称,以及记入账户的方 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填写在记账凭证上 2.编制会计分录的基本步骤分清借贷方向确认账户确定金额 3.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 记账方向 内容 账户名称 金额 上借下贷 借、贷错开一格 书写要求 金额错开排列 金额后不必写单位 4.会计分录的种类 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由两个以上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注意:一笔业务能用复合会计分录反映的,不要硬拆为简单分录 多笔不相关的业务不能硬编写成复合会计分录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及其关系总分类账户(一级账户):按照总分类科目设置,仅以货币计量单位进行登记,用来提 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是按照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用来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户 联系:总帐与明细账是对相同经济内容详细程度不同的反映,因而其核算内 容是相同的 二者关系 区别:总帐提供的是总括指标,对所属明细账户起统领作用,明细账提供详 细指标,对总帐起辅助补充的作用二总帐与明细账之间的平行登记 1.平行登记的含义:经济业务发生后,既在有关的总账户中进行登记,又要在所属的明 细分类账户中登记的做法 区别:提供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 联系:反映的对象相同 作用不同 反映的依据相同 相互补充 2.要点 同依据、同期间、同方向、同金额 3.数量平衡关系 总帐期初(末)余额所属明细账期初(末)金额之后 总帐借(贷)发生额所属明细账借(贷)发生额之后第五章 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一节制造业企业主要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1.资金筹集业务 材料采购:计算采购成本 2.供应过程业务 构建固定资产:进行设备安装,计算安装成本 办理货款结算 3.产品生产经济业务 组织产品生产:消耗设备、材料、人工 计算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4.产品销售经济业务 销售产品取得收入:结算销售产品货款 计算并结转销售产品成本:计算缴纳税金 5.利润形成及其分配经济业务 核算利润或亏损:分配利润 支付已分配利润、缴纳税金、奖金即退出业务第二节 筹资业务的核算 投资者收入:所有者权益 资金来源 债权人借入:负债一投入资金业务的核算 实收资本(股本)注册资本 投入资金 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 (一)实收资本 1.含义:指企业的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以及 按照有关规定由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转为资本的资金 2.分类: 按投资主体不同:国家资本、法人、个人、外商 按投入资本形态不同: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有价证券 3.实收资本入账价值 货币资本按实际收到的投资额入账 以投资双方确认的价值入账 其他资本 以投资方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 4.实收资本的会计核算 (1)账户设置: 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类 收到投资 减少资本 转增资本 期末实有资本余额 (2)帐务处理 收到货币资金:按实收金额入账 收到实物资产:按协议价、评估价入账 收到无形资产:按协议价、评估价入账 (二)资本公积 1.含义:是投资者或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投资者并且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 分的资本,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2.来源及用途 资本(股本)溢价 来源 资本公积 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利得和损失 用途转增资本:投资比例转增 3.会计核算 (1)账户设置: 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类 资本公积增加 转增资本 期末实有资本公积余额 (2)帐务处理 资本溢价的核算二借入资金业务的核算 短期借款 借入资金 长期借款 (一)短期借款 1.含义: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临时需要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等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 目的:为满足流动资金需要而借款 2.短期借款利息确认与计量 (1)计量:利息本金利率期限 月利率年利率12 利率 日利率年利率360 (2)确认:利息均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财务费用”) 按利息支付方式不同: 按月度支付: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按季度或半年支付:每月预提时贷记“应付利息”账户 3.会计核算 (1)账户设置: 短期借款负债类 应付利息负债类 借入本金额 预提借款利息 偿还本金额 支付利息 期末短期借款余额 期末尚未支付的利息 财务费用费用类 借款利息费用 银行手续费 存款利息收入 期末结账至本年利润0 0 (二)长期借款 1.含义:是企业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以上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 业周期以上的各种借款 目的:与购置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有关 2.长期借款利息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1)计量:利息本金利率期限 (2)确认: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资本化:记入“在建工程“等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费用化:记入“财务费用” 3会计核算 (1)账户设置: 长期借款负债类 在建工程资产类 借入本金额 在建工程成本支出 偿还本金及利息 预提一次还本付息的利息 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尚未偿还的本金及利息 未完工的工程成本 (2)账务处理第三节 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购建固定资产 主要业务 材料采购一购建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含义: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使用的长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