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9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00303588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9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9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9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语文三模试卷(5月)一、文言文(30分)(一)经典诗文默写(12分)1(4分)请将孟郊的游子默写在下面横线上。 , 。 , 。2(4分)依据课文填空。(1) ,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2)别有忧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王昌龄采莲曲)3(4分)根据提示默写。(1)游山西村中现在常被用来形容事情看似无法进行了,忽然又有了转机的诗句是: ,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的两句是: , 。4(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请描绘颈联所写之景。(2)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注】仆:对自己的谦称。 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 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必先苦其心志 入则无法家拂士 何谓三患 官大者,主恶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可以免于患乎?(4)请你写出甲文中与乙文孙叔敖所持观点意思相近的一句话。二、现代文(40分)6(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窃读记林海音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选自城南旧事,有删改)(1)概括全文内容,并说说对标题中“窃读”的理解。(2)请赏析第段画线句“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3)填写下表,体会店老板、店员对“我”窃读的态度。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态度店老板十指分开,压住整本书 “你到底买不买?”“不是一回了!” 店员 “若无其事”“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4)结合上下文,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5)本文多处写了“我”对读书的痴狂,试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7(14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洋红 各种红色之中,我似乎是最爱洋红。 咱们传统的大红,红得有庄严的意思在里面,总像是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的样子。而对大红,仿佛神灵在侧,你不敢贸然言语。大红也喜气,但那喜气里有一种不可冒犯的凛然,含着秩序感。说到底,大红令人拘谨。 洋红就不一样了。洋红,红得明媚,热闹,很有一股扑面的民风。洋红像胆子大的花儿,可以乱开,春天开,冬天开,早上开,晚上开,山顶上开,溪水边开。哪里都可以热间,随时都可以热闹,一路缤纷没关系,没人拿眼睛唬着你。 从前,在我们乡下,做喜事,最喜欢用洋红了 小孩子出世,年轻的爸爸要到亲成家报喜,报喜时要送上喜蛋。红红的喜蛋,蛋壳上染了洋红。小孩子还没出世,乡下的外婆已经在准备小孩子的衣物了,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穿的戴的,一应准备齐全。还会准备一大叠尿布,是白土布做的,裁成两尺见方的方块,染上洋红。 我记得,从前我奶奶经常会给小鸡的鸡毛染上洋红。那时的乡下,每到春天,几乎家家都会孵上一两窝小鸡,这样,左邻右舍的小鸡们在一起吃草啄虫时容易混淆,为了分辨出自家的小鸡,我奶奶就会买一点洋红放进碗里,然后一只只地染红小鸡头顶处的绒毛。我和弟弟那时经常帮奶奶捉小鸡,毛茸茸的小鸡在掌心上挣扎,令人又心疼又欢喜,我们手上也沾满洋红。 那些被点了洋红的小鸡、仿佛有了姓氏的孩子,在河边的阳光下啄食青草,好像一朵朵活泼盛开的花儿。绿树青草与碧水之间,这一点一点轻快跳跃的洋红,让寂静朴素的乡下,也有了繁华生动。 洋红是这样民间,它最有民间的热闹,不隔不硬。像天使,可以入住千万家。 齐白石画画,最爱用的颜料是洋红,也叫西洋红。他笔下的梅花,不孤傲隐逸,不清寒冷艳,而是充满热闹和喜气,从中可见白石老人对世俗生活抱有一种饱满热烈的情意。他画梅,用的是洋红。他曾说:“昔时之胭脂,作画薄施,其色娇嫩,厚施,色厚且静,惜属草产,年久色易消灭。外邦颜色有西洋红,其色夺胭脂,余最宝之。”与中国的胭脂相比,他还是更喜欢洋红,洋红更饱满,更有生命力。 有一回,诗人艾青在伦池斋的一本册页上看到齐白石画的樱桃,鲜艳可人,就想买,结果价格没谈妥,于是转身去齐白石家求画。白石老人当即给艾青画了一幅樱桃,可是,却没有艾青在伦池斋的那本册页上看到的好。白石老人说:“西洋红没有了。” 因为缺了洋红,即使是齐白石一手画就的画,也会逊色得叫人黯然。 洋红,热烈,明亮,又有一种民间的亲和,最易打开人的心扉。所以,吴昌硕用洋红,齐白石用洋红。初夏去乌镇,逛过茅盾故居,逛过染坊,走过小桥流水,走过悠长的街巷,临走买了一件麻布开衫,瘦瘦长长的苎麻开衫,洋红色,穿上身,搭配白色长裙,特别入画。 后来,有一个画家画我,我就穿了那件洋红色的开衫。那幅画,画家很喜欢,画面热烈,人物像要从画里跳出来。画家画我的洋红开衫,用的洋红颜料,是特意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明亮,生动。 如果没有那件洋红开衫,那幅画,大约也会寂然朴素一些罢。 我们住在民间,没有太多的大事要做,最惬恋的时光是穿一件洋红的衣裳,或者披一件洋红的丝巾,沐浴着无边无际的阳光,悠然于垄上,做一个实实在在欢喜的人。 把洋红当成姓氏,明亮地活着,热烈地爱着。把自己散养在民间,在缓慢的光阴里。(1)我眼中的洋红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2)第2段一整段写大红,有何用意?联系上下文进行简要回答。(3)文中写了哪些与洋红相关的故事,请概括出其中三件。(4)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那些被点了洋红的小鸡,仿佛有了姓氏的孩子,在河边的阳光下啄食青草,好像一朵朵活泼盛开的花儿。(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外邦颜色有西洋红,其色夺胭脂,余最宝之。(解释句中的加点字)(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自然引出下文对与洋红相关故事的叙述。B文章是一篇充满美感的作品:景物之美、人情之美、民俗之美。C文章语言简洁平淡、自然质朴;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节奏鲜明。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和慢节奏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厌倦。8(12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自古成功在尝试胡适的至理名言:“自古成功在尝试”,它的意思是尝试是取得成功的前提,要在尝试中汲取教训和经验,在尝试中孕育成功与辉煌。这句朴素的名言向我们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都要敢尝试;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不要放弃继续尝试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告诉我们:自古成功在尝试。不去尝试,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去尝试,虽然不会失败,但也绝不会享受成功的喜悦。古往今来,失败的人缺乏的不是才能和机遇,而是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而有成就的人,都是勇于尝试的人。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作灯丝,竟不屈不挠地进行了800多次尝试。试验初期,他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反复试验了近2000次,结果都失败了。他没有丧气,而是继续从植物中发掘理想的灯丝材料,先后又尝试了6000多种植物。通过不断的尝试,爱迪生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这“光明”之光,与其说是电之光,还不如说是勇于尝试的精神之光。“一次尝试,就有一次收获”,他的这句话正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诀。还有研制出雷管的诺贝尔、发现了雷电规律的罗蒙诺索夫、第一次驾飞机飞上了天空的莱特兄弟他们所取得的一个个惊人的成就,又有哪一个不是尝试之花结出的硕果呢?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命运虽说对每个人不一定是很公平的,但的确是给大家都提供了大大小小多多少少一些机会,有些人勇于尝试,就取得了成功,有些人畏首畏尾,就留下了遗憾。错过了太阳还有月亮,错过了月亮还有星星,错过了星星还有其他光明。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将得到增长:_,_;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人性将得到升华。不断的尝试,让我们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拥有一颗敢于尝试的心,不管结果是好是坏,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大胆地去做,即使失败了也从不灰心。因为尝试,梦的翅膀会劲舞苍穹;因为尝试,我们们的人生会无怨无悔!(1)本文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结合上下文内容回答:第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仿照第段画线句续写一句话,使它与前后构成一组排比句。(4)下列四句名言,与本文所阐述的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A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B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林清玄C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高尔基D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列宁三、作文(50分)9(50分)在时间的列车上,爱从不缺席。有父母深沉的爱,有朋友真挚的爱,有陌生人无私的爱请以“爱与我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2、字体工整,书写规范:3、不少于600字。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语文三模试卷(5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文言文(30分)(一)经典诗文默写(12分)1(4分)请将孟郊的游子默写在下面横线上。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萱草生堂阶 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注意“倚”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4分)依据课文填空。(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2)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半卷红旗临易水(注意“临”的书写)(2)此时无声胜有声(3)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注意“始”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3(4分)根据提示默写。(1)游山西村中现在常被用来形容事情看似无法进行了,忽然又有了转机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的两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村”的书写)(2)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注意“遣”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4(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请描绘颈联所写之景。(2)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析】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题咏黄鹤楼的作品很多,但举世公认崔颢的黄鹤楼堪称绝唱,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解答】(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颈联是写黄鹤楼前鹦鹉洲的景象,抓住诗句中的景物“树”与“草”以及表现其特点的字词,重点理解“历历”“萋萋”两词的意思,概括说明画面内容。(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的思乡之情。答案:(1)颈联写登上黄鹤楼所见之实景: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诗人登楼远眺异乡风景,引动日暮怀归之情。(2)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5(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注】仆:对自己的谦称。 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 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必先苦其心志使受苦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何谓三患祸患,灾难官大者,主恶之讨厌,厌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可以免于患乎?(4)请你写出甲文中与乙文孙叔敖所持观点意思相近的一句话。【分析】【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乙】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吃惊不安地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小心谨慎,只想着人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句意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苦:使受苦;句意为: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拂:都;句意为:什么叫三害?患:祸患,灾难;句意为: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恶:讨厌,厌恶。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A句意为: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是:代词,这;句意为:不知道花木兰是女郎。是:判断性动词。B句意为: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之:的;句意为:这就是三利三害。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C句意为: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所以:用来; 句意为:这就是先汉兴盛的原因。所以:的原因D句意为: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然:这样;句意为: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然:这样 故选:D。(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恒:常常;然:这样。句子翻译为:国家常常灭亡,这样以后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可:可以;以:凭借,通过;免:避免。句子翻译为: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免除祸患吗?(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孙叔敖的观点是: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从这句话中可知孙具有忧患意识,这与甲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观点相同。答案:(1)使受苦 拂:通“弼”,辅佐 祸患,灾难 讨厌,厌恶(2)D。(3)国家常常灭亡,这样以后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免除祸患吗?(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点评】通假字1、曾,同“增”,增加。2、衡,同“横”,梗塞,不顺。3、拂(bi),同“弼”,辅佐。4、忍,同“韧”,坚韧。(课文课下注解中没有此通假)5、畔,通“叛”,叛变。词性活用使动用法: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劳:使劳累 例如:劳其筋骨饿:使饥饿 例如:饿其体肤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忍:使坚韧 例如:动心忍性。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动词用作名词:入:在国内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在国外 例如: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名词用作动词:过:犯错 例如:人恒过二、现代文(40分)6(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窃读记林海音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选自城南旧事,有删改)(1)概括全文内容,并说说对标题中“窃读”的理解。(2)请赏析第段画线句“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3)填写下表,体会店老板、店员对“我”窃读的态度。人物动作神态语言态度店老板十指分开,压住整本书威风凛凛、冷笑“你到底买不买?”“不是一回了!”势利或冷酷 店员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若无其事”“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友善或有爱心(4)结合上下文,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5)本文多处写了“我”对读书的痴狂,试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分析】文章讲述了“我”“窃读”的经历,记述了“我”因无力购买书本而不得不多次去书店“窃读”,并因此遭到店老板的奚落,但求知欲促使“我”再次“窃读”,这一次遭到店员的“礼遇”,感受到善良和温情。小说通过“我”两次窃读的经历,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钟爱之情,以及对充满爱心的人们的感激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第一问,需要全面理解文章内容,以“人+事+结果”的模式进行简要概括。文章讲述了“我”“窃读”的经历,记述了“我”因无力购买书本而不得不多次去书店“窃读”,并因此遭到店老板的奚落,但求知欲促使“我”再次“窃读”,这一次遭到店员的“礼遇”,感受到善良和温情。可据此概括作答。第二问,既要理解其表面含义,又要结合人物思想感情进行深入理解。“窃读”既是对“我”悄悄去书店看书不买书的形象表达,也写出了“我”因无奈而不得不“偷偷”看书的心酸。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时,结合修辞手法,分析句子说明表达效果即可。画线句用“支不开的破伞”形容被风吹乱后黑色多皱的“布裙”,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我”的贫穷,与无钱买书的窘境相照应。“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写出了“我”内心的喜悦,与“我”的贫穷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店员对“我”的关爱以及内心的快乐。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和人物形象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时,抓住关键字眼找准描写方法,结合具体事例,体会表达效果。文章写“我”的窃读经历,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展现了店老板和店员对“我”的不同态度。店老板:当“我”再次来到我看的书前时,“店老板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其中“分开”“压”为动作描写,形象展现了老板的不耐烦;当“我”抬头时,“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威风凛凛”写出了老板此时的得意神态;当“我”离开时,老板冷笑的神态则写出了他的冷酷;“你到底买不买?”“不是一回了!”的语言描写透出了老板的不耐烦和冷酷。店员:当“我”在旧地寻不到书时,店员“轻轻”送上为“我”留着没卖的书,体现出店员对“我”的关心;当“我”害羞时,店员“若无其事”地走开,体现出对“我”的友善;“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语言温柔而有礼,体现出店员的爱心和善良。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解答时,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相关段落进行分析,注意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结构上与文章的关系,二是内容上与文章的关系。第段写“我”在遭受店老板的奚落之后,由于害怕和害羞,狠心咬牙强迫自己不再去文化街书店“窃读”。但由于自己爱书心切,强烈的求知欲促使“我”故技重施。这段文字上承被老板嘲笑的内容,往下引出在店员处的“窃读”经历,具有过渡的作用。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5)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根据题干要求选取恰当句子,注意结合描写手法等相关知识,分析得出答案。文章讲述了“我”的窃读经历,表现出“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多处直接表现了“我”对书籍的痴狂。其中最突出的是对“我”思念书本的心理描写,比如“啊!终于和你相见!”,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真挚抒发了“我”时隔多日,再次见到书本时的喜悦和激动之情,体现出作者对书的痴狂。选取其它能表现“我”痴迷读书的句子也可。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本文写了“我”两次窃读的经历。“窃读”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钟爱之情,以及想读书却没钱买书只能去书店偷偷看书的痛苦和无奈。(2)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色多皱的布裙”比作“支不开的破伞”,形象地表现了“我”无钱买书的窘迫处境,衬托了“我”受到店员“礼遇”后愉悦的心情。(3)店老板神态:威风凛凛、冷笑。店老板态度:势利(冷酷)。店员动作: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向我轻轻地点点头。店员态度:善良(有爱心)。(4)第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用“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总结前次窃读被“抓”的惨痛心理;用“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一句引出“我”新的窃读经历。(5)第段“啊!终于和你相见!”一句,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传神地表达出作者再次成功窃读的欣喜以及对书的钟爱。【点评】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句子(段落)在文章中间的作用:(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结尾的抒情议论句还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的作用。一般分析句子(段落)的作用,要把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7(14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洋红 各种红色之中,我似乎是最爱洋红。 咱们传统的大红,红得有庄严的意思在里面,总像是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的样子。而对大红,仿佛神灵在侧,你不敢贸然言语。大红也喜气,但那喜气里有一种不可冒犯的凛然,含着秩序感。说到底,大红令人拘谨。 洋红就不一样了。洋红,红得明媚,热闹,很有一股扑面的民风。洋红像胆子大的花儿,可以乱开,春天开,冬天开,早上开,晚上开,山顶上开,溪水边开。哪里都可以热间,随时都可以热闹,一路缤纷没关系,没人拿眼睛唬着你。 从前,在我们乡下,做喜事,最喜欢用洋红了 小孩子出世,年轻的爸爸要到亲成家报喜,报喜时要送上喜蛋。红红的喜蛋,蛋壳上染了洋红。小孩子还没出世,乡下的外婆已经在准备小孩子的衣物了,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穿的戴的,一应准备齐全。还会准备一大叠尿布,是白土布做的,裁成两尺见方的方块,染上洋红。 我记得,从前我奶奶经常会给小鸡的鸡毛染上洋红。那时的乡下,每到春天,几乎家家都会孵上一两窝小鸡,这样,左邻右舍的小鸡们在一起吃草啄虫时容易混淆,为了分辨出自家的小鸡,我奶奶就会买一点洋红放进碗里,然后一只只地染红小鸡头顶处的绒毛。我和弟弟那时经常帮奶奶捉小鸡,毛茸茸的小鸡在掌心上挣扎,令人又心疼又欢喜,我们手上也沾满洋红。 那些被点了洋红的小鸡、仿佛有了姓氏的孩子,在河边的阳光下啄食青草,好像一朵朵活泼盛开的花儿。绿树青草与碧水之间,这一点一点轻快跳跃的洋红,让寂静朴素的乡下,也有了繁华生动。 洋红是这样民间,它最有民间的热闹,不隔不硬。像天使,可以入住千万家。 齐白石画画,最爱用的颜料是洋红,也叫西洋红。他笔下的梅花,不孤傲隐逸,不清寒冷艳,而是充满热闹和喜气,从中可见白石老人对世俗生活抱有一种饱满热烈的情意。他画梅,用的是洋红。他曾说:“昔时之胭脂,作画薄施,其色娇嫩,厚施,色厚且静,惜属草产,年久色易消灭。外邦颜色有西洋红,其色夺胭脂,余最宝之。”与中国的胭脂相比,他还是更喜欢洋红,洋红更饱满,更有生命力。 有一回,诗人艾青在伦池斋的一本册页上看到齐白石画的樱桃,鲜艳可人,就想买,结果价格没谈妥,于是转身去齐白石家求画。白石老人当即给艾青画了一幅樱桃,可是,却没有艾青在伦池斋的那本册页上看到的好。白石老人说:“西洋红没有了。” 因为缺了洋红,即使是齐白石一手画就的画,也会逊色得叫人黯然。 洋红,热烈,明亮,又有一种民间的亲和,最易打开人的心扉。所以,吴昌硕用洋红,齐白石用洋红。初夏去乌镇,逛过茅盾故居,逛过染坊,走过小桥流水,走过悠长的街巷,临走买了一件麻布开衫,瘦瘦长长的苎麻开衫,洋红色,穿上身,搭配白色长裙,特别入画。 后来,有一个画家画我,我就穿了那件洋红色的开衫。那幅画,画家很喜欢,画面热烈,人物像要从画里跳出来。画家画我的洋红开衫,用的洋红颜料,是特意托人从国外买回来的,明亮,生动。 如果没有那件洋红开衫,那幅画,大约也会寂然朴素一些罢。 我们住在民间,没有太多的大事要做,最惬恋的时光是穿一件洋红的衣裳,或者披一件洋红的丝巾,沐浴着无边无际的阳光,悠然于垄上,做一个实实在在欢喜的人。 把洋红当成姓氏,明亮地活着,热烈地爱着。把自己散养在民间,在缓慢的光阴里。(1)我眼中的洋红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2)第2段一整段写大红,有何用意?联系上下文进行简要回答。(3)文中写了哪些与洋红相关的故事,请概括出其中三件。(4)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那些被点了洋红的小鸡,仿佛有了姓氏的孩子,在河边的阳光下啄食青草,好像一朵朵活泼盛开的花儿。(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外邦颜色有西洋红,其色夺胭脂,余最宝之。(解释句中的加点字)(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开篇就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自然引出下文对与洋红相关故事的叙述。B文章是一篇充满美感的作品:景物之美、人情之美、民俗之美。C文章语言简洁平淡、自然质朴;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节奏鲜明。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和慢节奏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分析】本文以对洋红的喜爱为线索,先将大红与洋红做对比,再写了几件与洋红相关的事:孩子出世,用洋红染喜蛋;乡下外婆用洋红染尿布;奶奶用洋红为小鸡做标记;齐白石画画,最爱用的颜料是洋红;“我”穿洋红色的开衫,特别入画。文章以此表达了对洋红及其明媚、热闹、亲和特点的喜爱,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此题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或提取关键语句作答。“洋红就不一样了。洋红,红得明媚,热闹,很有一股扑面的民风”就概括了作者眼中洋红的特点。(2)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及其作用。“说到底,大红令人拘谨”、“洋红就不一样了”,两者形成对比,通过对比,能突出洋红的特点,表达对洋红的喜爱之情。(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此题先找出与洋红相关的事件,再以“什么人什么事”的模式进行概括。第5段“小孩子出世,年轻的爸爸要到亲成家报喜,报喜时要送上喜蛋。红红的喜蛋,蛋壳上染了洋红”可概括为:孩子出世,用洋红染喜蛋。第5段“小孩子还没出世,乡下的外婆已经在准备小孩子的衣物了,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穿的戴的,一应准备齐全。还会准备一大叠尿布,是白土布做的,裁成两尺见方的方块,染上洋红”可概括为:乡下外婆用洋红染尿布。第6、7段的内容可概括为:奶奶用洋红为小鸡做标记。第9段内容可概括为:齐白石画画,最爱用的颜料是洋红。第13、14段内容可概括为:“我”穿洋红色的开衫,特别入画。(4)本题考查赏析语句和理解词语含义。第题要求从修辞角度着手,“仿佛有了姓氏的孩子”、“好像一朵朵活泼盛开的花儿”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写出了小鸡染色后的可爱样子,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第题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夺”本义是抢夺,在这里指的是洋红颜色胜过胭脂。(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ABC正确。D有误,本文表达的是对洋红及其明媚、热闹、亲和特点的喜爱之情,并未表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故选:D。答案:(1)明亮(明媚);热闹(热烈);有一股扑面的民风(有一种民间的亲和)。(2)是为了与洋红形成对比,突出洋红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洋红的喜爱之情。(3)示例一:孩子出世,用洋红染喜蛋。示例二:乡下外婆用洋红染尿布。示例三:奶奶用洋红为小鸡做标记。示例四:齐白石画画,最爱用的颜料是洋红。示例五:“我”穿洋红色的开衫,特别入画。(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鸡被染上洋红后显眼、活泼可爱的样子,流露出作者对洋红的喜爱之情。夺:胜过。(5)D【点评】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8(12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自古成功在尝试胡适的至理名言:“自古成功在尝试”,它的意思是尝试是取得成功的前提,要在尝试中汲取教训和经验,在尝试中孕育成功与辉煌。这句朴素的名言向我们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都要敢尝试;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不要放弃继续尝试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一种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告诉我们:自古成功在尝试。不去尝试,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去尝试,虽然不会失败,但也绝不会享受成功的喜悦。古往今来,失败的人缺乏的不是才能和机遇,而是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而有成就的人,都是勇于尝试的人。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作灯丝,竟不屈不挠地进行了800多次尝试。试验初期,他找了1600种耐热材料,反复试验了近2000次,结果都失败了。他没有丧气,而是继续从植物中发掘理想的灯丝材料,先后又尝试了6000多种植物。通过不断的尝试,爱迪生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这“光明”之光,与其说是电之光,还不如说是勇于尝试的精神之光。“一次尝试,就有一次收获”,他的这句话正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诀。还有研制出雷管的诺贝尔、发现了雷电规律的罗蒙诺索夫、第一次驾飞机飞上了天空的莱特兄弟他们所取得的一个个惊人的成就,又有哪一个不是尝试之花结出的硕果呢?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命运虽说对每个人不一定是很公平的,但的确是给大家都提供了大大小小多多少少一些机会,有些人勇于尝试,就取得了成功,有些人畏首畏尾,就留下了遗憾。错过了太阳还有月亮,错过了月亮还有星星,错过了星星还有其他光明。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将得到增长:_,_;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人性将得到升华。不断的尝试,让我们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拥有一颗敢于尝试的心,不管结果是好是坏,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大胆地去做,即使失败了也从不灰心。因为尝试,梦的翅膀会劲舞苍穹;因为尝试,我们们的人生会无怨无悔!(1)本文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结合上下文内容回答:第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仿照第段画线句续写一句话,使它与前后构成一组排比句。(4)下列四句名言,与本文所阐述的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DA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B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林清玄C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高尔基D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列宁【分析】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前两段论述了什么是尝试,并直接提出作者观点:自古成功在尝试。然后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具体有力的证明。末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解答】(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一定是一句完整的表示判断的话,不可能是疑问句。一般会在题目,文首或是文末提出或总结得出。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细读画线句可知,本句列举了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灯泡的真实事例,这是一个明显的举例论证。结合画线句前面的“有成就的人,都是勇于尝试的人”可知这处举例证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3)本题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围绕着敢于尝试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按照例句的格式进行仿写即可。可仿写为: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毅力将得到增强。(4)本题考查阅读迁移的能力。A这句话中的观点是猜想要有科学依据,不能无端瞎想。B这句话中的观点是要珍惜时间,珍惜当下。C这句话中观点是人要不断学习,才能不虚度光阴。D这句话中的观点是只有敢于下水,才会学会游泳,强调了尝试的重要性。故选:D答案:(1)自古成功在尝试。(2)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有力地论证了“有成就的人,都是勇于尝试的人”的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3)示例一: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毅力将得到增强。示例二: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信念将得到提升。示例三: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心志将得到磨炼。(4)D【点评】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人物+事件)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写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信服。2、道理论证: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增强文章说服力。3、引用论证: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答题格式: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4、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三、作文(50分)9(50分)在时间的列车上,爱从不缺席。有父母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