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999400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的主要区别是( )A . 与中央的关系不同B . 各自权限不同C .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D . 现行社会制度不同2.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域广阔,生活着许多民族,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现( )A . 民族平等B . 民族团结C . 民族区域自治D . 民族特区3. (2分)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 ) A .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B .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C . “台独”基础被铲除D . “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4. (2分)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这次大会中他参与和表决通过的内容是(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B .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 .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 (2分)2011年11月18日,温家宝在第十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说:“多位东盟国家领导人对我说过,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最务实、最广泛、最富有成果。我深有同感。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把能否给本国人民和本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放在首位。”下列哪些体现了温总理所说的“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大改造土地改革为重返联合国而努力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 B . C . D . 6. (2分)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下列哪项技术使以上说法真正成为现实( )A . 自动化技术B . 激光技术C . 信息技术D . 新材料技术8. (2分)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 ) 大家穿千篇一律的中山装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A . B . C . D . 9. (2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关键时刻的重大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将以下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进行正确排序(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设置深圳经济特区 恢复高考制度A . B . C . D . 10. (2分)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 . 中国工农红军B . 八路军C . 中国人民解放军D . 中国人民志志愿军11. (2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 .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D .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12. (2分)当前台湾政局发生显著变化,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两岸关系怎么走是当下各方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称:没有“九二共识”何以“点亮台湾”。“九二共识”是指( )A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 . 加强两岸合作交流D . 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13. (2分)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的区别是( )A . 主权归属不同B . 外交政策不同C . 社会制度不同D . 经济政策不同14. (2分)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事件是( ) A . 三大改造结束后B . 中共八大的召开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5. (2分)诗歌承载着生动鲜活的历史,“紫荆开后白莲开”、“一国两制谱新篇”诗句反映的是( )A . 新中国的成立B . 民族区域自治C . 西藏和平解放D . 香港澳门回归二、 非选择题 (共7题;共89分)16. (5分)近来,朝鲜核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使亚太地区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加之美国等政治势力的介入,给亚洲地区的和平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中国和美国是亚太地区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两国外交关系的动向直接关乎着亚太地区的稳定。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60多年前,朝鲜半岛曾爆发过一场战争,当时我国应对的措施是什么?结果如何?(2)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请说出那个年代我国研制出的“两弹一星”指什么?(3)下图是1972年被西方新闻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历史事件,画面中两位握手的领导人分别是谁?写出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的时间。(4)如何解决朝鲜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17. (15分)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1)图1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观点,从而“改变了会议的航向”?(2)哪一外交成就,让图2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中国取得这一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图3中“历史性的”握手所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对两国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8. (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多年前,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大地,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从此中国有了全世界羡慕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材料二: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以外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学习中文“是对未来的一个极佳选择”。材料三:邓小平同志说过: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孤立、闭关自守是不行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来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得“一声惊雷”指什么事件?该事件后中国进入了怎样的新时期?(2)请填出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经济特区名称。简要说说经济特区的设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3)材料二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4)试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证明材料三中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主张的正确性。19. (20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1958年8月3日社论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 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20.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会议是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这个重大历史关头而召开的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后我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的新道路。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贵春说如图1,图2,如图3(1)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召开于哪一年?(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哪一目标之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出现了图1中的情景?(3)依据图2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4个经济特区分布于哪个沿海省份?(4)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图3的空格。(5)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的回答,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怎样的认识?21. (15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是哪一次会议上?(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2. (4分)观察下面几幅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1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中朝军民一起最终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2)图2被称为是“历史性的握手”,图中相互握手的两个人是_和_。(3)图3是我国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_在田间工作。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非选择题 (共7题;共89分)16-1、17-1、17-2、17-3、18-1、19-1、19-2、19-3、19-4、20-1、20-2、20-3、20-4、20-5、21-1、21-2、21-3、22-1、22-2、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