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9884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下语文第二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九年级 语文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卷面书写(共3分)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评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给你评分。 二、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狡黠(xi) 星宿(x) 慰藉 (j) 一抔黄土 (pu)B畸形(q) 拮据(j) 栈桥 (zhn) 义愤填膺(yng) C抽噎(y) 窒息(zh) 豁免 (hu) 踉踉跄跄 (qing)_ D阴霾(mi) 腆着(tin) 执拗 (o) 怒不可遏 (h)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 隐匿 侥恕侮人不倦 相形见拙 B涟漪 逞辩出类拔萃 粗制滥造 C落第 臆测 呕心沥血好高骛远 D. 诀别 琐事名列前茅不言而喻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咱们赶快回家,”妈妈对儿子说:“你爸爸做好饭在家等着我们呢。”B.农贸市场上的蔬菜真丰富,洋葱,花菜,胡萝卜,青椒应有尽有。C.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醉酒驾车要被刑拘的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落实?D.阅读与鉴赏杂志近期发表了张老师读荷塘月色有感一文。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他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见报后,立即满城风雨,成为热门话题,大家对此都赞不绝口。 B在有的国家的某些地区,青少年吸毒已蔚然成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C小王两年来资助大学贫困生本来秘而不宣,但不久东窗事发,他的事迹被一位记者作了报道。 D春天是到南沙赏樱花的最好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 具体的改进措施。 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6.文学常识填空(4分)水浒传写的是以 为首的108位英雄,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造反起义的故事。把大贪官 发迹的故事安排在全书的开端,暗示了“乱自上作”。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_和_,风骚是指_里的_和_里的_。7.古诗文默写(8分) 故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 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 卜算子 咏梅) 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竹枝词) 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词中,以“_, _”的词句写出了守边将士因思乡的苦闷和功业未建而寒夜难眠潸然泪下的情形。 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沉舟侧畔千帆过,_ 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题。(17分)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伴,拂着如许的春风,静静悠悠地穿行在我们这座小城的老巷中。一条条老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似清谷。走进小巷,多半是为了这些小巷古朴而又儒雅的巷名:浠沧、集仙、板桥、文曲、纯化、儒学从热闹的剧场路东西分别岔进,有数条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两侧均是黛瓦青砖粉墙,人、车稀少,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有一些颓破的围墙上,摇曳着几株城市里罕见的狗尾巴草,旧式的木排门扣得紧紧的,门楣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小巷曾有的故事。任思绪随眼前的苦艾啊、苔藓啊、狗尾巴草流淌,一时就有些恍惚:这一条条古巷,哪一块石板上曾留下建安七子陈琳的足迹,哪一扇木门承接过施耐庵先生的叩击?小巷不语,春风不语,只有紧闭着的院门后传出一阵嬉笑声,一树粉白粉白的繁花从围墙内茂盛出一派明媚,是桃?是李?真想去叩一下那历经百年黑亮亮的木门,那来开门的是千年前扎抓髻的童子还是身着罗衫的丽娘?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这扑面而来的是宋朝的风还是明朝的雨?踩着百年的青砖路,抚着千年的汉代瓦,走着思着,一抬头,已到了清初著名书法家、爱国诗人宋曹(号射陵)先生的故居。进得门来,宋曹先生手执书卷,傲傲地立在玲珑古雅的庭院。先生当年读书谈艺的“蔬枰草堂”还在,先生挥毫舞墨的“流觞池”还在,会秋堂、桐引楼还在。小小的庭院雕梁画栋,抱水拥竹,奇石嶙峋,曲折有致。说是宋曹先生多次拒绝了做官,是在哪间屋檐下先生一次又一次冷落着朝廷的征召?自号“耕海潜夫”的射陵先生不语,只用深邃的眼神注视着红尘中来来往往的人们。 顺着儒学街往南走,不多远右拐弯,就是南宋丞相陆秀夫的故居了。陆公祠不大,却是修葺得好。日寇的炮火,文革的动乱,小城人一直全心全意护佑着民族英雄的故居。仰止堂、浩然堂,简朴大气,空灵风雅。忠烈公陆秀夫的塑像屹立浩然堂间,七百多年前负幼帝(幼帝指南宋皇帝赵器)从容投海与国家共存亡的壮烈之举早已幻化成故乡人民心中永远的彩虹。祠内团团的绿树如烟弥漫,坪间的小花黄的、蓝的、白的素素地绽放。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小城的四周都是水,串场、蟒蛇、小牙河。俯瞰去,小城恰似一只倒扣在水中的瓢,因而小城又有瓢城之称。有了水,也就有了死心塌地的守护者桥。北有北闸东有建军,南有南门桥西有登瀛。站在登瀛桥上,古传说中的八景之一“登瀛远眺”中的“红杏青帘柳外城”之景色,由于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建设,已不复存在。只有桥下二千一百多年的串场河水日夜奔流不息。汽笛声声拉起,就在这千年古城泛起遍地新绿,小城更加波光潋滟,风雅灵动起来。8.作者为什么说“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3分)_9.本文作者巧用问句传递出怎样的情感?试举一例分析。(3分)_10揣摩并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_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11.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从修辞的角度选择你喜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_12.结合全文,就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并阐明理由。(4分)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题。(15分) 给最爱的他们安全 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而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的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 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当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没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 很多年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的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 如果你希望父亲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安全感就是你能对你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安全感。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 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用脚踏实地地行为自己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种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要什么”和“你要什么”。 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 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真的,试试看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 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 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久长的爱和安全感,现在, 轮到你了。长大吧!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本文所说的“父母框架”是什么? (2分) 15.第二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16.作者认为,要给父母以安全感,必须理解他们。我们应怎样理解父母呢?请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17.文章说,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可走,你赞成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4分) 四、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题。(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 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3分)便要还家要: 欣然规往 规: 处处志之 志: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0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4分) 21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题。(5分)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2.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3分) 23.这首诗的颈联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五、综合性学习(8分)好读书,读好书24、如果你是“读书活动”的组织者,请你谈谈活动的目的。不少于两条。(2分) 25.、请给本次活动确定主题。(2分) 26、请给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27、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几种活动形式来开展?说出三种以上。(2分) 六、作文(60分) 坚守是一种意志,坚守是一种品格。坚守信念,是勇于追求的一种执著;坚守自我,是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可;坚守一颗童心,是拥有纯洁美好的心灵的基本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所坚守的那一块阵地。让我们在充满诱惑、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学会坚守,凭借顽强的意志,打造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 请以“坚守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4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0400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