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99867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粤沪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粤沪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这处远古人类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半坡遗址D . 河姆渡遗址2. (2分)“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主张与百家争鸣中哪家的思想相似( ) A . 墨家B . 儒家C . 道家D . 法家3. (2分)观察下图,下面对此文物的解释正确的是A . 此文物是唐蕃会盟碑B . 现在立于布达拉宫门前C . 是汉回民族团结友好的见证D . 碑上记载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4. (2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 . 统治者自大B . 中国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C . 自为的产物D . 中国富强,无需同外国交往5. (2分)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你知道其中第一幅展示什么壮观的场面?( )A . 虎门销烟B . 辛亥革命C . 五四运动D . 渡江战役6. (2分)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义,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A . 陈独秀B . 毛泽东C . 李大钊D . 鲁迅7. (2分)如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 )A . 南昌起义B . 井冈山会师C . 遵义会议D . 红军会宁会师8. (2分)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 )全世界认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激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视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A . B . C . D . 9. (2分)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党寄托的殷切期望,是我们党团结凝聚全国人民的伟大旗帜和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初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A .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C . 推翻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D . 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10. (2分)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是( ) A . 邓小平B . 江泽民C . 胡锦涛D . 习近平11. (2分)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信息是( )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回归的 在中葡两国政府谈判的基础上实现的 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 标志着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A . B . C . D . 12. (2分)“小球转动大球”“历史性的握手”“改变世界的一周”等涉及了( )A . 中英关系B . 中美关系C . 中印关系D . 中日关系13. (2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提到古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A . 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无损B . 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C .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D . 雅典以发达的民主政治而彪炳史册14. (2分)1789年,资产阶级发表宣言,宣言所宣布的人权、法治、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该宣言是( )A . 独立宣言B . 人权宣言C . 共产党宣言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5. (2分)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B .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C . 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D .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突袭波兰德国投降16. (2分)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着重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 . 凡尔赛和约B . 慕尼黑协定C . 联合国家宣言D . 联合国宪章17. (2分)下图框架展示的国家是( )A . 沙俄B . 苏俄C . 苏联D . 俄罗斯18. (2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苏两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战。下列不是在冷战时期发生的事件是( )A . 越南战争B . 古巴导弹危机C . 苏联入侵阿富汗D . 科索沃战争19. (2分)下列有关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及其影响的组合,正确的是( )A . 瓦特改进蒸汽机大工厂生产的发展B . 史蒂芬孙的火车机车水上交通的发展C . 电动机的发明汽车成为交通工具D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世界开始出现全球化趋势20. (2分)关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B .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C . 只有中国才适合走社会主义道路D . 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局部倒退和反复,不会改变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二、 综合题 (共3题;共60分)21. (15分)从秦汉起,帝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皇帝的权力有不断强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摘自汉书材料二:诸侯王国经景帝的一番整顿,虽然实力大为削弱,但它们的领土,依然相当广阔,武帝听从主父偃的建议,于公元前127年颁布所谓“推恩之令”,准许诸侯王以嫡嗣代立外,并可将土地分封给其余诸子,这样一来,诸侯王国越分越小,大都小于一郡了。对于列侯,武帝也不放过,常借微罪将他们废掉。摘编自傅乐成的中国通史材料三:在重大政治决策上,明清都强调“乾纲独断”,即皇帝的个人独裁,大大强化皇帝的作用。摘编自张岂之的国史十五讲(1)据材料一回答,“周制”是指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为了克服“周制微弱”的弊病,他在地方上推行哪一制度?(2)据材料二回答,颁布“推恩之令”的目的是什么?除颁布“推恩之令”外,概括武帝的另一条措施。(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清加强皇帝“个人独裁”而采取的措施。22. (25分)纵观我国工业化的历程,历经百年,道路曲折。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洋务成就还是可以用“斐然”两个字概括的,因为它成就了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为中国工业、军事、教育等部门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学习历史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图1材料三:图2材料四:回顾30年的历程,中国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积极地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形成了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200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居世界第二。李毅中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发展六大成就请回答:(1)材料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请列举一例在军事领域上的“洋务成就”。据材料回答,这一事件在中国工业化道路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材料二中的企业创办者是谁?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提出什么口号?史料记载:“到20年代中期,他的企业就开始每况愈下。”你认为“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之一?这一时期的工业成就有何影响?(4)材料四认为,中国工业的发展与哪一重大决策有关?据材料四,指出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情况。(5)目前,我国工业还存在着“大而不强,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尽合理,缺乏核心技术,大量落后的产能亟待淘汰”等问题。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你的建议。23. (20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简明中国读本史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2)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利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3)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末期新日本具有怎样的特点?日本通过哪一改革成为了“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4)判断材料中的改革者是谁?他引领俄国抛弃了何种落后的社会制度?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60分)21-1、21-2、21-3、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