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C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9219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 民族复兴之路B . 民主革命之路C . 社会主义道路D . 改革开放之路2. (2分)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挥着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 ) A . 黄河大合唱B . 义勇军进行曲C . 东方红D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 (2分)开国大典上奏响的代国歌是( ) A . 黄河大合唱B . 义勇军进行曲C . 马赛曲D . 在太行山上4. (2分)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某份文件的“序言”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下列有关这份“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B . 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总结C .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D . 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5. (2分)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 . 共产党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C . 广大农民要求进行土地改革D .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6. (2分)下列人物中属于志愿军烈士的有( )林则徐 邓世昌 赵登禹 黄继光 邱少云A . B . C . D . 7. (2分)2016年4月1日,由韩国政府移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批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这些烈士牺牲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 A . 甲午战争B . 抗日战争C . 辽沈战争D . 抗美援朝8. (2分)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 )A . 王进喜B . 焦裕禄C . 蒋道平D . 孔繁森9. (2分)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A . 叶剑英B . 刘伯承C . 彭德怀D . 陈毅10. (2分)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 . 农民成为土地主人B . 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C . 消灭了地主阶级D .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11. (2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如图是19531956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其中,1953年和1956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土地改革运动 和农业合作化运动B . 土地改革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 . 农业合作化运动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 . 土地改革运动和“大跃进”运动12. (2分)第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 重工业B . 交通运输业C . 轻工业D . 农业13. (2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国务院总理的是( ) A . 毛泽东B . 周恩来C . 刘少奇D . 朱德14. (2分)成功试制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一一歼5飞机,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的是( ) A . 鞍山钢铁公司B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 . 沈阳飞机制造厂D .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15. (2分)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A . 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B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 .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 实现四个现代化16. (2分)某部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A . 一五计划B . 土地改革C . 三大改造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 (2分)“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他”是( )A . 邓稼先B . 雷锋C . 焦裕禄D . 袁隆平18. (2分)她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是( ) A . B . C . D . 19. (2分)他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A . 邓稼先B . 杨利伟C . 王选D . 袁隆平20. (2分)访谈当事人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要了解下列的历史事件,最适合当下中学生采用此法的是( )A . 洋务运动B . 五四运动C . 鸦片战争D . 文化大革命二、 判断题 (共1题;共12分)21.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划“正确”,否则划“错误”。材料一: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1950年他率领军队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者。材料二:他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他带领石油工人克服重重国难使大庆油田第一口井提前开钻。材料三:从1962年冬调入兰考任县委书记,到他1964年5月14日逝世,仅仅一年半的时间,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毛泽东。 (2)材料一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王进喜 (4)材料二中的“他”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5)材料三中的人物指的是焦裕禄。 (6)我们应该学习以上人物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 填空题 (共1题;共3分)22. (3分) 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是指对_、_、_三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到_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 综合题 (共4题;共70分)2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材料二: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材料三: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24. (20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材料三: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曾放出了许多离谱的农作物高产“卫星”。其中,河南西平县和平农业社小麦高产7320斤,湖北麻城县建国农业一社早稻亩产36956斤,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中稻亩产130434斤10两4钱,在当年诸多的“卫星”中特别耀眼,更有一个惊人的“卫星”口号“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匹毛驴拉不动”。材料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摘自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材料一中“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2)材料二中农业改造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方式?(3)根据材料三,指出与材料相关的事件。同一时期我国在农村还实行了哪一项政策?(4)材料四中“农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5. (25分)国家的繁荣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新中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国伟大的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面,最后也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农、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制定我国第一部宪法完善民主法制,并且巩固我们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周恩来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哪一事件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被推翻?材料中的“小农”最后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加入哪一生产组织?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摆脱“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农、小生产的限制”,国家实施了哪一重大社会变革?这一社会变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哪一历史时期? (3)在摆脱“资本主义的束缚”的过程中我国的一大创举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哪一剥削阶级被消灭? (4)材料中“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规定哪一机关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954年当选该权力机关常委会委员长的是谁? (5)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制定,一部部法律不断的颁布,到2018年修订的最新版宪法,谈谈你的感悟。 26. (5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请结合相关知识,写一篇小短文。要求:写出这场运动开始的时间。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哪年?写出与这场运动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具体做法。写出这场运动的意义。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不少于1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判断题 (共1题;共12分)21-1、21-2、21-3、21-4、21-5、21-6、三、 填空题 (共1题;共3分)22-1、四、 综合题 (共4题;共70分)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4-5、25-1、25-2、25-3、25-4、25-5、2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