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课题方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98830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课题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课题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课题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专题研究计划第九小学数学教研组一、研究背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实践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很多国家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去通过操作学具(如奎逊耐彩色棒、钉子板等)学习数学的实践来看,加强实践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更注重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内容。新课标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用摆小棒、分图片来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用搭积木、剪贴等方式,理解立体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另外还有收集数据、进行摸球游戏等。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动手实践作为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已被一线教师越来越广泛地在课堂教学之中所采用,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动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课,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二、关键词的界定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富有个性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同时,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已有的经验体系之上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身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生要以探究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自主探究,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学习过程作为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此外,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反馈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往往是在师生之间进行,多带有服从与命令,接受与灌输的成分,学生难以正确、充分、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难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思维活动比较狭隘,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鉴于以上原因,我们确立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个体的创造潜力得以激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在相互的协同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精神,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学生: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各种感官并用,使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的实效性。加强学生对操作流程、方法的了解和操作水平及能力培养。2、教师:搭建乐于实践、善于研究,敢于探索的教研平台,培养一批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的科研教师。培养教师对操作过程全面有效的调控能力,增强操作的实效性。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与反思的能力。 3、学校:培养一支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的科研教师队伍。 四、研究内容:实践操作活动是指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同时,让学生实践操作也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符合了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的要求,体现了“做数学”的数学教学理念。由此,动手操作作为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实践操作应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广泛学习尝试设计实践检测交流研讨反思改进循环往复的研究活动,逐步形成经验,从而达到优化小学数学实践操作活动设计,提高实践操作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目标。五、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重点:1、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手、口、脑、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协同作战,使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创设善于研究、乐于实践,敢于探索的实验氛围,培养一批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的科研教师。研究难点: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动手操作运用的次数、时机、时间长短缺乏合理灵活的处理;教师指导力度不够,操作时出现五花八门的摆放现象。2、大部分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但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六、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1、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实践操作,是符合儿童思维认识过程的,即从形象思维向推行思维逐步过渡的发展过程。 2、 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学具或通过折折画画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再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实践意义:1、使学生树立动手操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2、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动手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学习,学会求知,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4、培养教师对操作过程全面有效的调控能力,增强操作的实效性。七、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于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文献法,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组内的定期研讨,在计划、行动实施、反思调整、总结的螺旋发展中,将课题研究不断完善、深化。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了解操作活动中的问题,分析归纳原因,找出策略。观察法:对学生在数学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原因。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形成理性认识,每阶段撰写总结、报告、活动方案等。案例分析法:不断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验证和思考设计的可行性。文献法:利用文献法学习收集相关理论并进行实践分析。八、课题研究的阶段划分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4.4)(1)学习有关理论,制定研究计划。(2)收集并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4.5)(1)采购理论书籍并请专家指导。(2)开放课堂,邀请其他教师随时听课,及时交流,进行评价指导。(3)在实施课题研究中,不断总结,修改方案,总结可操作的教学环节,并撰写专题论文。(4)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准备总结材料。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4.5月下旬)(1)整理资料并对实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2)进行自我评价,写好总结报告。九、课题组成员组长:石灵敏副组长:刘艳平组员:朱美玲 潘文芳 徐玉良 邵进平 徐平祥 涂文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