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教学设计郑玉.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7505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郑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郑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郑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郑玉【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钱钟书在学术上的贡献,见识其学贯中西的深厚学养。2、理解本文比较文学的立场,从比较中把握作者对于中国诗歌的看法。3、品味文中的几处比喻句,体会“钱氏比喻”的妙趣横生与睿智机警。4、联系前两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文学评论类文章的风格与意义。【教学重点】通过文中的中西比较把握中国诗歌的特点。【教学难点】加深对文学评论类文章的认识,用其指导日常的阅读欣赏,提升文学的审美品味。【教学方法】探究法与讲授法的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一)温故而知新 “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歌中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往往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就像木叶和树叶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一样。这些都是我们跟随作者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诗歌,如果我们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诗歌,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呢?什么是中国诗歌的一般印象呢?”(2) 思考而激趣 学生思考问题,“中国诗歌的一般印象是什么?”教师倾听学生回答后总结,“我想回答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却很难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因为我们太熟悉中国诗了甚至可以说只熟悉中国诗了,所以细枝末节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很好把握,说出某一位诗人的特点某一首诗歌的风格也并不难。但要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诗歌的印象,我们就要有居高临远的观点,站在中西文学比较的立场上。而在现代中国学史上,有谁能具有这样学贯中西的学养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钱钟书的这篇谈中国诗。2、 作者介绍 (向学生发问,想到钱钟书你们一般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从学者的角度重新认识钱钟书先生。)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1935年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后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文学。1938年秋归国,曾任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文学院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谈艺录融中西学为一体,见解精辟独到。新中国成立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3、 梳理思路1、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中外诗歌比较的。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引导。比较点中国诗外国诗是否相同诗史抒情诗戏剧诗史诗(无)史诗戏剧诗抒情诗异篇幅短小。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轻鸢剪掠。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妙同韵味意在言外,富有暗示性。也看重诗歌的暗示性同风格笔力清淡,词气安和有兽力和神威异内容社交诗多,无宗教诗。除此此外,无甚区别。和中国诗在内容上无甚区别。同3、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诗歌有哪些特点?(1) 抒情诗传统(2) 篇幅短小(3) 意在言外(4) 轻淡、安和(5) 社交诗多4、 通过比较,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如何理解这个结论?体现了作者做文艺研究时的什么立场? 明确:“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这句话不是说中国诗不特别,钱钟书先生也不看重中国诗歌,而是强调我们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诗歌,不偏不倚。诗歌最大的意义在于抒发我们的感情,在这个茫茫漠漠的世界里使我们的心灵找到一个安放的地方。它是中国诗歌还是外国诗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诗歌。钱钟书其实是借这篇演讲的文稿暗中批评了那些持中西本位文化的人。4、 品味语言1、 钱钟书先生为人幽默睿智,写文章善用比喻,找出文中几处令你印象深刻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1)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这些比喻都是用来形容中国诗歌篇幅短小的。(2) “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怀孕本身就是一种暗示,怀孕暗示着新生命的存在。所以怀孕的静默是指诗歌的静默富有暗示性,诗歌的静默里包含着丰厚的内容。(3) “蛛丝网”“钢丝网”,“乐队合奏”“吹着芦管”,“文明人话”“野蛮犬吠”。 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在写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中国诗歌斯文,而外国诗歌显得狂放。这样的比喻贴近而且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4) “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把我们心灵上的一切追求比作灵魂的思家病,这个比喻既有诗意也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它还为下文的比喻做了一个铺垫。(5)“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将研究外国诗歌比作出门旅行,这个比喻十分有创意。意在表达对外国诗歌了解越多,越能感受本国诗歌。2、 钱钟书先生的幽默睿智不仅体现在这一篇散文当中,其他的作品甚至他的生活当中都随处可闻他的妙语。举例一:20世纪80年代,国外某位汉学家读了围城后非常钦佩其作者钱钟书先生,想要去拜访钱先生,结果钱先生委婉地拒绝了他。钱先生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你会去认识那位下蛋的母鸡吗?”举例二:钱先生在生活中爱打趣身边亲近的人,曾给自己的好朋友向达写过一首打油诗,其中有两句是“外貌死的路(still),内心生的门(sentimental)”。向达看后大笑,说钱钟书先生:“人家口蜜腹剑,你却是口剑腹蜜。”钱先生爱开玩笑、幽默风趣的生活作风可见一斑。3、 总之,钱钟书先生的文章幽默风趣,但却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味,旁征博引,充满机智,充分体现了钱钟书语言的幽默特色。【板书设计】比 抒情诗传统较 篇幅短小 意在言外 中国诗并无特别中国的地方(客观)立 轻淡、安和 社交诗多场【作业布置】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