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96980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与技术教案六年级第一章:基本技法第一节:画线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画线的主要技法。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课时: 1课时教学准备:直尺、圆规、铅笔、三角板活动过程:一、教师演示利用尺规在200mm40mm7mm的木料上画线1.学生述说看到的教师画线的顺序。2.找出最简便的尺规画线的方法,并总结其中的规律3.在画线摆尺时应注意什么?二、在40mm40mm7mm的木料上,利用尺规画线做出半径最大的圆。1.怎样找出最大的半径?2.说说画线的步骤。三、用100mm80mm的厚纸板做一副燕式七巧板,试摆出几种图形步骤:1.用尺规在纸板上画出100mm80mm的长方形。2.按图上所标数据点出长方形四边上的点。3.按图要求进行连线。4.用剪刀沿线剪成七巧板。5.小组活动:拼摆七巧板。第二节:锯割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锯割的主要技法。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教学准备:台钳、小手锯、曲线锯课时:2课时活动过程:一、认识工具,了解工具的结构和用途台钳:固定木件用小手锯:直线锯割用曲线锯:曲线锯割用二、直线锯割将上节课画好的在40mm150mm7mm的木件固定在台钳上,沿直线锯割成12个小木件。1.将木件固定在台钳上,锯割线距钳口2指左右。2.开锯时锯和木件成45角。注意:起锯时先轻拉成槽;用力时,下锯重,回锯轻;将要锯断时,用力要轻,节奏要快;在角的部位下锯时,要先拉出一个较深的槽。三、曲线锯割1.用300mm45mm7mm的木料做一个V形台面。2.将V形台面用铁钉固定在工作台上。3.在100mm45mm7mm的一块木料上画任意波纹线,然后沿线锯割成两个木件。4.锯割时,右手持锯,左手掌握木件。锯条要垂直于木件平面,左手旋推木件,直至锯割完成。注意:锯割活动应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注意工具使用要领,初学时用力要轻,动作要缓,注意安全。第三节:打磨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打磨的主要技法。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准备250mm45mm7mm木板一块,150mm45mm粗细砂纸各一张。用双面胶分别在木板正反面粘上粗细砂纸。活动过程:一、认识工具,制作砂纸板二、在已画出圆的木料上,根据划线做出圆木件将木件固定在卡钳上,用小手锯先锯掉四角,用木挫粗加工,挫掉八个角,木件近似于圆。用中板挫加工成圆形。最后,用砂纸板粗面打磨掉毛刺,用细面打磨光滑。三、体验并总结使用挫加工木件时的要领第四节:连接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连接的主要技法。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白乳胶活动过程:一、粘接以白乳胶位粘合剂,按照已有的设计方案,对材料进行粘接。二、金属件连接按照已有的材料设计组装方案,用铁钉或合页进行连接。三、插接将80mm50mm的两块三层板做成插口,进行插接。四、榫接取80mm45mm7mm木板一块,用电钻在中央打孔,然后将一根木筷插入。第二单元:简单造型第一节:相框教学目标:1、通过对木工制品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相框的一般工艺流程。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相框的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3、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教学准备:教师:木工工具若干,范作(相框、秋千、小木凳、木制玩具等)学生:角尺、直尺、铅笔、美工刀、锯子、锤子、大头针、木块、砂纸、乳胶等。活动过程:1、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师:通过观察,你了解了哪些东西?(形状,结构)师:谁能来试着说说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来的?学生交流2、教师介绍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绍连接木料的常用方法。制作流程:先设计后制作连接木料常用方法:胶合钉钉榫接3、制作角尺。师:下面,我们就自己来制作一把角尺。师:做角尺需分几步完成?学生交流学生在纸上画好草图学生动手制作教师从旁指导。第二节 秋千课 题秋千课 型操作实践日 期教学方法演示法实践法教具准备准备木料1600mm*7mm*7mm、 60mm*20mm*7mm各一块,600mm长线绳一根目 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复习木片所制零件的打磨技巧;练习木料粘贴方法;通过对照秋千的设计图,初步了解各个零件的粘贴及组装的步骤2.情感目标通过对照秋千成品结构,进而摸索方法,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优良品质重、难点秋千结构的分析,粘贴拼装方法的掌握;秋千各个零件形状的打磨,粘贴位置和顺序的确定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秋千是一种娱乐于东器械,在木架或铁架上系两根长绳,下面拴上一块板子。人在板上利用脚蹬板的力量在空中前后摆动。我们也可以利用小木条来做一具秋千模型,把它摆在窗前的桌上,给我们的居室带来一种活力。二、复习材料的打磨1.提问:秋千各个零件的打磨方法;2.ppt展示:评判秋千零件的打磨是否合格的标准;3.强调正确的打磨方法4参考课本要求,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按标准下料,并打磨平整。三、展示样品1.ppt展示:秋千的整体完成的样品;2.要求同学结合图纸,思考各个木件的粘贴顺序3.各组设计一套制作计划,详细安排秋千木料的粘贴顺序。四、下料将备好的木料锯割成:270mm*7mm*7mm两根60mm*20mm*7mm一根学生活动 回忆各个零件的打磨方法,小组讨论,汇报发言打磨木件认真观察秋千的实物样品;结合图纸,思考并回答木件的粘贴顺序按要求锯割木料教学过程190mm*7mm*7mm两根140mm*7mm*7mm两根 上底为80mm,下底为96mm,高为7mm的等腰梯形4个。再找一根木筷作为横梁。五、组装如课本图示:1.粘接底框2.粘接立架3.粘接稳定架4.用小手锯在秋千板上划槽,然后分别系上线绳5.调整线绳长度,把线绳的另一端系在秋千架的横梁上6.记录粘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体合作讨论调试的方案,将每次调试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六、总结评价,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材料: 160mm*40mm*7mm、 280mm*7mm*7mm规格的木料各一根,圆筷一根,冰棒棍两根学生活动参照教材上的图片示例和教师提供的实物样品,组装木料完成作品后,检查调试停止制作,观察别组作品的优点;记录下节课要准备的材料板书设计秋千1.打磨要领 2.观察样品 3.粘贴、组装 教学反思第三节 小木桌课 题小木桌课 型操作实践日 期教学方法演示法实践法教具准备160mm*40mm*7mm、 280mm*7mm*7mm规格的木料各一根,圆筷一根,冰棒棍两根目 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主要工具,通过看示范、听讲解、亲自实践、多方评议等方法初步掌握小木桌的制作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小木桌”作品2.情感目标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及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重、难点工具使用恰当,粘接的木件能够保持桌子的稳定性,边缘打磨平整教学过程一、导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居室内的家具也不断得到更新,过去的小木桌,小木凳早就被样式新颖的沙发、茶几、餐桌、餐椅、组合柜等所代替。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还是应该从简单的小木桌制作学起。二、识图ppt展示图片:讲解,一个小木桌有一个桌面,四根上牚,四根下牚和四条桌腿。学生认真观察,小组讨论制作计划及材料的使用方案。三、下料打磨1. 80mm*40mm*7mm两根;70mm*7mm*7mm四根;将圆木筷截成50mm场四根;将冰棒棍截成50mm长四根2.学生明确实践任务,ppt显示实践流程和评分要求: 实践流程:1) 一名同学根据图样用铅笔画出木件的版样;2) 两名同学负责把板材锯割成合适的木件;3) 两名同学负责粘接木件;4) 一名同学负责边缘的打磨修整。评分要求:1) 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制作 20分学生活动了解小木桌构造,知道什么是“牚”,观察各个木件对应的位置按要求锯割木件明确制作任务和评分标准,组内成员迅速分配任务第四节 猫头鹰课 题木制玩具猫头鹰课 型实践操作日 期教学方法讨论法实践法教具准备木板一块(80mm*45mm*7mm)、冰棒棍两根、橡皮泥一块、空心铆钉、大头针各一枚、水粉绘画用具目 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借用一定的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眼珠会转的猫头鹰;完成个性化的彩绘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热情,培养他们积极动脑、乐于动手的好品质。重、难点用学到的技术制作一个眼珠会转的猫头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无论走进城镇的商店,还是农村的集市,我们总会发现一些木质的小玩具,像小木马、带轱辘会叫的小鸭子、在盘中低头啄米的小鸡、眼珠会转的猫头鹰,既好玩又好看,让人爱不释手。2、明确要求:今天,我们不妨也来做一个眼珠会转的猫头鹰,摆在家里自己慢慢欣赏。二、识图1、教师出示成品实物。看了实物,说说它与我们以前做的手工有什么不同?(它会动,使人振奋。)提示:注意猫头鹰背面的T形摆、摆轴和摆锤。2、学生观察,讨论玩具摆动的原理。 小组汇报发言三、制作1、彩绘。用水粉颜料在大块木板上绘制猫头鹰,眼部可稍大一些。2、用电钻在眼部打孔,然后用木锉将孔挫大,用什锦锉进行细加工,使其光滑。学生活动明确任务识图,谈感受观察实物,分析原理。小组讨论汇报在木板上绘画猫头鹰钻木孔,打磨光滑教学过程3、做T形摆。用冰棒棍设计T形摆,画线、锯割、打磨。在适当的位置贴上纸片做的“眼睛”。然后用电钻打摆轴孔,装空心铆钉。4、做摆锤。用橡皮泥做摆锤,如图,是木棒重心垂直向下。5、组装。在面板上钉一枚大头钉,将T形摆上部的黑白分界线对准头像面板眼睛的中部,装上T形摆,然后将大头针向上弯折,就可以试摆了。四、组间展览、评价欣赏学生作品学生介绍作品,自评、互评五、教师小结收集优秀小组作品,布置作品展览六、下节课材料准备小木屋制作材料:小木屋:小木屋样品、502胶水、美工刀、铁皮尺、砂纸、小木屋各个零件学生活动用冰棒棍做T形摆,装空心铆钉用橡皮泥做摆锤组装部件,试摆展示各组作品,进行评价分配布置展览的任务记录下节课要使用的材料板书设计猫头鹰1.在木板上绘画猫头鹰2.用冰棒棍做T形摆,装空心铆钉3.用橡皮泥做摆锤教学反思第三章:作品创作课 题小木屋课 型操作实践日 期教学方法实践法教具准备演示道具、小木屋样品、502胶水、美工刀、铁皮尺、砂纸、小木屋各个零件目 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木片所制零件的打磨技巧;学会木料粘贴及整体组装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打磨方法;通过对照小木屋的设计图,初步了解各个零件的粘贴及组装的步骤;通过动手实践,初步学会木片材料的粘贴方法2.情感目标通过对照小木屋成品结构,进而摸索方法,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优良品质。重、难点小木屋结构的分析,粘贴拼装方法的掌握;小木屋各个零件形状的打磨,粘贴位置和顺序的确定教学过程一、 复习材料的打磨1.提问:小木屋各个零件的打磨方法;2.ppt展示:评判小木屋零件的打磨是否合格的标准;3.强调正确的打磨方法4参考课本要求,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按标准下料,并打磨平整。二、展示样品1.ppt展示:小木屋的整体完成的样品;2.要求同学结合图纸,思考小木屋的粘贴顺序3.组内设计一套制作计划,详细安排小木屋木料的粘贴顺序。三、四面墙的粘贴1.ppt展示:小木屋四面墙的粘贴顺序;2.强调粘贴的细节部分注意事项(粘贴时先粘贴两端,要用铁尺测量粘贴角度,前后墙粘贴在山墙内侧等)。四、屋顶粘贴1.强调屋顶粘贴要点:粘贴前的调试(先不要涂胶水);2.ppt展示:图解具体调试方法(屋顶和山墙有缝隙如何解决,屋顶和屋顶有缝隙如何解决等方法);学生活动回忆各个零件的打磨方法,并且举手发言认真观察小木屋的实物样品;结合图纸,思考并回答小木屋的粘贴顺序记录下粘贴细节部分的要领;动手实践制作记录下细节部分要领;动手实践操作教学过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评价作品中的优点,或提出作品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3.最后图示讲解屋顶粘贴方法4.记录粘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体合作讨论调试的方案,将每次调试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五、总结评价学生活动合作探究,调试作品停止制作,观察别组作品的优点板书设计 小木屋 1.打磨要领 2.观察样品 3.粘贴:四面山墙、屋顶教学反思第二节小木船课 题小木船课 型操作实践日 期教学方法演示法实践法教具准备锯子、锤子、木锉砂纸、毛毡或白纸、筷子一根、长方体木料(140mm*42mm*13mm)目 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巩固练习木工工艺的基本技法;小组合作完成小木船这一简单的木工作品2.情感目标 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及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重、难点掌握基本技法:割据、打磨、钻孔、粘接等;整齐地割据部件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教师把一只成品小木船放在讲台上,请学生观察,再将木船放入水中,事实证明,这是一只能后在水中“航行”的小木船。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也做一个富有个性的小木船吧!它会给你带来愉悦和自信。引出课题自制小木船二、小组设计1.要制作的木船是什么种类的?帆船、乌篷船或是游轮。2.怎样选取材料,如何下料以及粘贴的顺序是什么?3.合作探究,制定方案或设计图纸,分配任务三、 操作实践掌握要领:锯割、打磨、钻孔1.下料:将木料锯割成140mm*42mm*13mm大小的长方体;2.用木锉将长方体两角锉掉,并成一定弧度;3.用中板锉将有棱角的部分锉圆,然后再用砂纸板将船体打磨光滑;4.以此为原型,按照本组的活动方案进行制作四、 作品展评优秀作品评判标准: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小木船外形,了解其构造和组成部件小组讨论任务问题观察对比成品,从各方面分析、设计自己的作品复习锯割、打磨、钻孔等技术要领备料打磨合作探究,完成小木船原型的制作分析优秀作品评判标准,评价个组作品教学过程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组间评比,教师点评五、拓展延伸小木船的原型还可以发展制作出什么样的水上交通工具?观看书上的图片,进行联想军舰和客轮的创作六、全课总结,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材料:190mm*7mm*7mm、70mm*20mm*7mm木料各两根;冰棒棍两根;35mm*35mm*7mm正方形木板四块;砂纸、木锉、白乳胶等学生活动拓展思考,动手练习操作记录下节课要准备的材料板书设计 小木船制作关键1.下料:将木料锯割成140mm*42mm*13mm大小的长方体;2.用木锉将长方体两角锉掉,并成一定弧度;3.用中板锉将有棱角的部分锉圆,然后再用砂纸板将船体打磨光滑教学反思第三节 小车课 题小车课 型操作实践日 期教学方法演示法实践法教具准备190mm*7mm*7mm、70mm*20mm*7mm木料各两根;冰棒棍两根;35mm*35mm*7mm正方形木板四块;砂纸、木锉、白乳胶、一次性圆形木筷等目 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制作小车的底盘、轴承和车轮,巩固木工的基本技法;了解小车构造,小组合作完成作品2.情感目标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及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重、难点明确了解小车构造,拟定详细制作方案;制作轴承,将车轮锉圆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木质仿古车模,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这些都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学生制作的小车,可以看到这些小车中功能众多,二所用的材料也非常普通,我们今天也来尝试做一做自己心中理想的小车模型。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制作一个小车的原型作为起步。二、制作小车1.了解小车构造。学生观察成品实物,小组成员讨论不明白的问题。2.制作小车1) 制作底盘。截取190mm*7mm*7mm、70mm*20mm*7mm木料各两根,用白乳胶粘接成底盘,如图;2) 制作轴承。以冰棒棍作材料,分别截取40mm长的冰棒棍四根,中间部位钻孔,制成轴承,如图;3) 制作车轮。锯割35mm*35mm*7mm的正方形木板四块,用圆规画线,锉成圆形,中间打孔,制成车轮;4) 制作车轴。在一次性圆形木筷上截取110mm长的两段作为车轴。5) 组装。将轴承粘接在底盘上,将一只车轮插接在车轴上,然后穿过轴承。在车轴的了另一端装上另外一只学生活动观赏仿古车模,构思自己理想中的小车模型认真观察小木船外形,了解其构造和组成部件复习锯割、打磨、钻孔、连接等技术要领合作探究,完成小木船原型的制作教学过程车轮。依次装好第二组车轮三、以“小车”为原型的创作 小组设计1.要制作的小车是什么种类的?轿车、卡车或大货车。2.怎样选取材料,如何下料以及粘贴的顺序是什么?3.合作探究,制定方案或设计图纸,分配任务 操作实践以完成的小车为原型,按照本组的活动方案进行制作四、作品展评优秀作品评判标准: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组间评比,教师点评六、全课总结,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材料: 一次性圆木筷若干根,白乳胶等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任务问题观察对比成品,从各方面分析、设计自己的作品拓展思考,动手练习操作分析优秀作品评判标准,评价个组作品记录下节课要准备的材料板书设计小车1.了解小车构造2.制作小车原型3.拓展想象创作教学反思第四节:木支架课 题木支架课 型操作实践日 期教学方法演示法、实践法教具准备一次性圆木筷若干根,白乳胶等目 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木支架的结构和作用;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创作以木支架为原型的作品2.情感目标通过对照木支架成品结构,进而摸索方法,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优良品质重、难点理解木支架的作用原理;制作结实耐用的木支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ppt展示:起重机、观览车、高压电缆架等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与支架原理相关联的实物照片。想一想这些事物发挥作用时都有那些共同点?学生思考、讨论、汇报。(预设:三角形结构稳固)引出课题木支架。二、了解“木支架”的结构1.ppt展示:原型木支架实物。教师讲解:这件木支架是由12根木棍捆绑成的,从木支架的四面看,每面的结构都是相同的,看起来像一个“井”字,它们分别由4根立柱,4根上横牚,4根下横牚,4根斜横牚组成。2.要求同学结合图纸,思考木支架的粘贴顺序3.组内设计一套制作计划,详细安排木支架各个木件的粘贴顺序。三、制作木支架1锯割木料,截取足够数量的立柱、横牚、斜牚;2.如图,先捆绑成两个“井”字;3.如图,分别绑上一根斜牚(注意斜牚的方向),使其成为支架对应的两个面;4.用另外两组上横牚和下横牚,把已捆绑好的两个面连接起来;学生活动合作探究木支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原理讨论发言认真观察木支架外形,了解其构造和组成部件结合图纸,思考并回答小木屋的粘贴顺序记录下粘接、捆绑的细节部分的要领;动手实践制作合作探究,完成小木船原型的制作教学过程5.捆绑上最后两根斜牚,注意每一面的横牚与斜牚都是一个字母“Z”的形状;6.记录粘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体合作讨论调试的方案,将每次调试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四、以“木支架”为原型的创作 小组设计1.要制作的支架是做什么用的?2.怎样选取材料,如何下料以及粘贴的顺序是什么?3.合作探究,制定方案或设计图纸,分配任务 操作实践1.以完成的木支架为原型,按照本组的活动方案进行制作;2.实验测量制作的支架承受力有多大五、组间评比,教师小结学生活动合作探究,调试作品小组讨论任务问题观察对比成品,从各方面分析、设计自己的作品拓展思考,动手练习操作测量木支架的承受力;观察别组作品的优缺点板书设计木支架1.了解木支架构造2.制作木支架原型3.拓展创作,测量支架承受力教学反思项目二 蔬菜栽培第一章:蔬菜种植基础知识课 题蔬菜种植基础知识课 型讲授日 期教学方法对话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图片目 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对于植物生长的必备因素有深入了解;了解蔬菜的各种分类及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植物的喜爱之情及对美的憧憬和向往重、难点对于植物生长的必备因素有深入了解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蔬菜的生长、发育,和所有植物一样,都离不开阳光、雨露、和土地,但细究起来,还要更复杂些。想一想,所有的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哪些因素的配合?为什么蔬菜的种植要比一般植物更复杂呢?想学会种菜,这些基本知识都要有所了解。二、蔬菜的生长因素1.种植蔬菜或其他植物时应注意的要点:水:蔬菜柔嫩多汁,含水量在90%以上。思考灌溉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土:土壤的组成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肥沃的土壤能够使水、肥、气、热条件达到稳、均、足、适的程度,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光: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肥:“肥分”是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的总成。主要化学成分是氮磷钾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分为农家化肥和化学肥料。思考蔬菜生长过程中,什么时候施肥最合适呢?2.总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土壤、阳光和肥料,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合理掌握,科学管理3.小组合作、讨论:教材上课后的“思考与实验”;学生活动思考植物生长的必要环境因素;探索蔬菜种植的特别之处具体识记蔬菜种植的具体因素交流讨论,灌溉的原则是什么?交流讨论:施肥的注意要点合作探究课后题教学过程三、蔬菜的分类1.蔬菜分类方法一般有3种:即按植物学分类,按照食用器官分类和按照农业生物学分类。从栽培上讲,农业生物学分类比较切合实际。 按照农业生物学分类,蔬菜可分为12大类。根菜类:包括萝卜、胡萝卜、大头菜等。白菜类:包括大白菜、小白菜、菜苔、菜心等。绿叶菜类:包括菠菜、芹菜、苋菜、茼蒿、莴苣、蕹菜等。葱蒜类:包括葱、蒜、洋葱、韭菜等。薯芋类:包括马铃薯、芋、山药、姜等。茄果类:包括番茄、辣椒、茄子等。豆类:包括豇豆、菜豆、扁豆、蚕豆、豌豆等。瓜类:包括黄瓜、西瓜、笋瓜、西葫芦、冬瓜、丝瓜等。水生蔬菜类:包括莲藕、茭亘、荸荠、菱角等。甘蓝类:包括甘蓝、花椰菜、芥蓝等。多年生蔬菜类:包括竹笋、石刁柏(芦笋)、金针菜等。食用菌类:包括蘑菇、草菇、香菇、木耳等2.阅读教材,划出天津地区著名的蔬菜品种; 学生讨论交流:天津名菜的栽种或品尝经验四、教师小结学生活动熟悉蔬菜的具体分类,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疑问了解天津名菜,培养故乡情板书设计蔬菜种植基础知识1.蔬菜生长的环境因素2.蔬菜的分类 (见教学过程)3.天津名菜教学反思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