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第10单元 酸和碱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9968935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第10单元 酸和碱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第10单元 酸和碱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培优训练题】1(河北初赛)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1)浓硫酸 (2)浓盐酸 (3)粗盐 (4)生石灰 (5)氢氢化钠 (6)酒精A(1)(2)(3) B(4)(5) C(1)(2)(5) D全部2. (多选)(湖北初赛)如下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可能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B硫酸和氮气C酒精和氧气 D水和氯化氢3. (全国复赛)工业品盐酸中因含有Fe3而略带黄色,若某工业品盐酸中的H和Cl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盐酸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 ) A11 B13 C9194 D1944. (多选)(陕西初赛)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 ,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插入滴有Z的水,打开弹簧夹b,可见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并出现颜色改变,则X、Y、Z可能是( ) AX是O2,Y是硫酸溶液,Z是石蕊溶液 BX是CO2,Y是氢氧化钠溶液,Z是酚酞溶液 CX是CO,Y是氢氧化钙溶液,Z是酚酞溶液 DX是HCl ,Y是硝酸银溶液,Z是石蕊溶液5. (全国复赛)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1)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溶液的碱性 。(2)据你推测,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原因是 。(3)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一种推测,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及结论。 。【情景创新题】6资料一:通常食醋中含有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醋酸具有酸的性质。资料二:钙是人体的一种常量元素。动物骨头中含有磷酸钙,但磷酸钙难溶于水,却能跟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盐。阅读上述资料并回答问题:(1)写出醋酸的两点物理性质 。(2)不能用铝制品来盛放食醋的原因是 。(3)熬骨头汤时,常常会加入少量食醋,这样做的理由是 。参考答案1B 【解析】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钠。2AD 【解析】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必须保证中气体压强减小;压强减小,液体沸点降低,因此应保证试管中的液体A和气体B反应或气体溶于液体A中。3D 【解析】溶液呈中性,是因为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91个H+带91个正电荷,94个Cl-带94个单位负电荷,还差3个单位正电荷,因1个Fe3+带3个单位正电荷,所以该盐酸中Fe3+个数为1个,故该盐酸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194。4BD 【解析】气体X和液体Y反应使烧瓶内压强减小,且所得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从而使Z(滴加酸碱指示剂)出现了颜色改变。5. (1)减弱 (2)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3)做对比实验,让上述红色溶液分别在与空气接触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冷却,若前者褪色,后者不褪色,则证明空气中的CO2使溶液碱性减弱,导致红色褪去6. (1)无色、液体 (2)醋酸会与铝发生反应,腐蚀铝制品 (3)磷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钙盐,有利于吸收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培优训练题】1(广东初赛) 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食醋牙膏食盐水肥皂水火碱液pH3971013有些昆虫如蜜蜂、蚂蚁等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发红、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上下列物质中的(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C火碱液 D食醋2(全国复赛)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钱永健等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这项发明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对我们理解绿色荧光蛋白如何发光作出了贡献。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该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B只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钾反应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钾反应3(全国复赛)用石灰浆涂抹墙壁,一段时间以后,涂层表面物质的pH小于其内层物质的pH。下列化学方程式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Ca(OH)2+CO2= CaCO3+H2O BCaO+H2O = Ca(OH)2CCaCO3CaO +CO2 D2HCl+Ca(OH)2= CaCl2+2H2O【情景创新题】4(原创题) 新华网沈阳2013年3月3日电,3月1日15时许,位于朝阳市建平县义成功乡房申村一硫酸储存罐突然发生破裂,导致约2000立方米硫酸泄漏。造成7人死亡。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调来100袋氢氧化钠对泄漏浓硫酸进行中和。十多名消防队员随后用水枪喷射稀释液体,稀释过程中冒出大量白雾。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消防队员对泄漏的浓硫酸采取了“先中和,后用水稀释”的处理方法。下列是对此方法的目的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若先用水稀释,则易造成酸液面积进一步蔓延,加重处理的难度B若先用水稀释,则易造成现场酸液飞溅C为了节省氢氧化钠D为了降低危险(2)冒出的“白雾”可能是( )A硫酸小液滴 B水蒸气 C受热产生的水汽 D挥发出的硫酸(3)向一定量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下图能够正确反应出溶液的pH与加水量的关系是( ) (4)氢氧化钠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消防队员使用的铁锹与硫酸接触部位腐蚀非常严重,原因是 (用方程式回答)。(5)如果让你比较准确地检测处理后的事故现场的土壤的酸碱度,应该怎样操作?参考答案1A 【解析】因蚁酸(具有酸的性质)呈酸性,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应该在叮咬处涂抹弱碱性物质,如牙膏、肥皂水等,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因此不能涂抹氢氧化钠。2C 【解析】由“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推知,绿色荧光蛋白分子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3A 【解析】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但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导致碱性减弱,pH变小。4(1)C (2)C (3)D (4)H2SO4+2NaOH= Na2SO4+2H2O Fe+H2SO4= FeSO4+H2 (5)从事故现场不同地点分别取土壤样品,分别加少量蒸馏水,配制土壤溶液备用;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土壤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分别记录不同地点的土壤的pH。 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训练【培优训练题】1(广东初赛) 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 + H2SO3 = 3S + 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的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 )2(河南初赛)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证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蝴蝶兰花的溶液与碱作用显黄色是物理变化B 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红色的不一定是酸C 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D 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3(湖北初赛)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水处理剂,与Cl2相比,ClO2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代物。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反应)制备ClO2的方法如下:方法一: 2NaClO3+4HCl= 2ClO2+Cl2+2NaCl+2H2O方法二: 2NaClO3+H2O2+H2SO4= 2ClO2+Na2SO4+O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方法一、二的反应原理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单质生成B 方法二优于方法一的主要原因是制备过程中不产生氯气C 方法一中盐酸既表现出还原性,又表现出酸性D 氯气属于离子化合物4(江苏初赛)现有一盛有100 mL 49硫酸溶液的烧杯,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如图所示)。现向该溶液中缓慢注入20的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1)烧杯里观察到的现象有_。(2)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3)欲使如图状态下的小球浮在液面,简单而又一定奏效的办法是什么?_。【情景创新题】5. (原创题)近年来酸、碱泄漏事件频繁发生, 6月9日凌晨,位于杭州下沙14号大街的娃哈哈乐维基地发生事故,一制冷机房内储量为30吨的液氨发生泄漏。接到报警后,下沙消防中队赶到现场救援,根据现场情况,迅速疏散人员,深入泄漏现场,用喷雾水枪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救援人员逐一关闭了所有的阀门,制止了本次泄漏。事后,公司技术人员介绍: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味,当它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值时,就会引起燃烧和爆炸,人和动物在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出现流泪、咳嗽、吐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肺水肿,如果吸入极高浓度能致人迅速死亡。此次泄漏可能是因为设备陈旧而导致的,目前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发生氨气泄漏时,首先要切断泄漏源,由于 ,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的人员至上风,并立即隔离150米,还要切断火源。(2)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主要用作制冷剂,制取铵盐、硝酸和氮肥,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当温度升高时氨气又会逸出。下列产品能够体现氨气用途的是( ) ANH4Cl BKNO3 CCuSO4 DHNO3你认为保存氨水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3)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请根据上图中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有关氨气的性质:物理性质: 。(写出一点即可)化学性质: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参考答案1B 【解析】向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当两者恰好反应时,液体呈中性,pH=7,继续通入硫化氢气体,溶液由中性逐渐变为酸性,但其酸性小于亚硫酸的酸性,故其pH应该大于亚硫酸的pH。2 A 【解析】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溶液变色属于化学变化。3BC 4(1)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球下沉 (2)反应产生沉淀,溶液密度变小 (3)加入浓度大于49的硫酸【解析】H2SO4与Ba(OH)2恰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和水,导致溶液密度减小,小球所受浮力减小,小球下沉;欲使小球小球浮在液面,需要加入浓度比49%大的硫酸溶液。5(1)分子在不断运动 (2)AD 密封保存(或放在阴凉处) (3)密度比空气小(或易溶于水) 碱性 【解析】分析题给材料归纳氨气的用途主要有:用作制冷剂,制取铵盐、硝酸和氮肥等;又因“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当温度升高时氨气又会逸出”推知应密封、低温保存氨气;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因此应逆风撤离;问题(3)根据图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可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由图C和图D可以看出大气压将水槽中的液体压进试管内,说明试管内的氨气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再根据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氨水显碱性。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