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96803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 标题:浅谈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论文作者:李晓哲目录第一章 内容摘要1第二章 什么是举一反三的能力1 2.1 举一反三的出处和意义1 2.2 举一反三能力在学习中的体现1第三章 举一反三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 3.1 对学生学习上的重要性2 3.2 对学生人生的重要性23.3 对教育的巨大现实意义3第四章 举一反三能力的哲学依据34.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34.2 真理的一元论思想以及其形式多样性、内容客观性4 4.3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4第五章 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方法45.1由形到质55.2由质到形55.3形和质的自由切换6后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6参考文献6第一章 内容摘要:举一反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它能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敏感度和效率。面对信息爆炸的21世纪,如何能让学生更为有效的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做出最为直接有效的反应不仅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生活、发展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了这一学习能力,就可以开阔思路、启迪智慧、开启自学的殿堂之门,充分有效地接收和利用信息,不但有利于启发智力更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尤为重要。第二章 什么是举一反三的能力2.1举一反三的出处和意义语出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要可以灵活地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这个成语发展到今天它的意思是:反是指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比如: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强调做事情要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能力;而不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2.2 举一反三能力在学习中的体现其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很多同学在不同的问题点上都表现出来过这一重要的学习能力。只是他们的这种表现是很潜意识的、不自觉的。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做到有一时的去观察发现学生的这一表现,加以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和赞赏,那么学生就会自己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使之系统化。比如:当学生学到简单的题目时,往往会看一个题目变数据再想想,3+5=8;学生会产生疑问:5+3=?。此时我们就可以适时地进行引导,进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共同探讨推出:a+b=b+a的加法交换律的规则来。这样一来学生会大大提高成就感,从而对学习更有动力,求知欲更强,探究能力逐步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切忌满堂灌、填鸭式授课方式。第三章 举一反三能力培养的重要性3.1 对学生学习上的重要性第一:打开思路,启迪智慧。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之后就会触类旁通,看见不同的事物就会进行一番思考和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了自己的思维的大门,启迪了自己的智慧,从而高度提高了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今后的学习中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感受成就,再接再厉。成功的喜悦之情是莫大的学习动力,学生一旦具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其对问题的敏感度、探求心就会提高和加强。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提高,自己会发现很多的新知识、新问题。一旦这些新知识和新问题和老师或者课本的观点相类似或者切合,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很强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会进一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激励自己再接再厉奋发图强。3.2 对学生人生的重要性第一:终身学习,全面发展。众所周知,学习能力是一向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无可辩驳,我们的后天生存发展能力均是不同程度学习而来的。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正切合了21世纪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举一反三的学习的能力能够让学生全面、联系地看待、分析、研究事物。从而实现全面深刻的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达到了人的和能力、认识的全面提高。第二:适应社会,赢的人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世界地认识和改造能力,让学生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为深刻准确的认识和定位。学生就会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发光的位置,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一生是充实的一生、是有意义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更是无悔的一生!3.3 对社会的巨大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人才强国。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交给学生学习能力。作为老师,我们能够传授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只有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一生受益;而,学生只有具备了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了才能更好地把握、运用好学习方法。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专业成才,心理成人。这就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竞争,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谁占据了人才的优势,谁就能在当今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要发展中国,振兴中华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以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为着手点,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而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其他能力发展、各种能力交叉、相得益彰的基础。所以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对当今社会,当今中国的发展有着极为现实的重大意义。第四章 举一反三能力的哲学依据4.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要做到人的发展,满足人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提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所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是个人之需、国家之需、时代之需。4.2 真理的一元论思想以及其形式多样性、内容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这就是说我们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在一定时期和相同条件下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这样我们就能够认识和把握真理、就会有统一的正确的认识。而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真理同时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客观的,我们要透过各种形式和现象看到客观的本质和规律。这也是我们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的一条重要哲学依据。4.3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也是哲学的最高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哲学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可以对客观存在做出能动的反映,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力发现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它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事物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这就是说我们的大脑能对客观物质做出能动的反映,而客观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的大脑做出的认识也可以并且应该是普遍联系的。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有举一反三这一学习能力极为重要的哲学依据。这样,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事实,不要臆造联系;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全面看待问题、举一反三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中看待;联系的多样性就要求我们思维灵活、思路开阔,不可以僵化、模式化。事物和事物之间是联系和相同的,那么人的意识、认识、反映也就是联系和相通的,所以我们要大力培养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第五章 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方法章前小序在前几章我们讨论了举一反三能力培出处、意义、表现、重要性以及可能性(哲学依据),接下来我们进入最为关键的一章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即方法讨论介绍的一章。5.1由形到质 由形到质,这是一个总的指导方法;也可以说是一个由外到内、由现象到本质和规律的培养、探索过程。第一:类形求质,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总会把具有形上相类似的事物联想到一块,这属于思维影像联系。这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正确适时的进行引导,将两者做一比较和对比,同中求异,深入到现象的背后,发现更深一层的东西。比如:铁的桌子和木头的桌子是比较常见的,学生会把两者联想到一块;从而探索出浅层质上的不同:所用材料不同。此时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介绍出铁和木各自做桌子的优缺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学会深入的思考问题,同中求异,对比比较中打开思路,认识深刻。从而联系看待,举一反三。第二:异形求质,中小学生还比较容易把处于同一时间、同一视线内的事物联系到一块,这属于时空联系。比如桌子和铅笔,两者同处于一视线内。看似没什么联系,但是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相同点:都是工具。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一些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这样学生就会把所知道的东西分类整理,清晰思路,做事情有条理,是为举一反三。5.2由质到形由质到形这是紧承上一阶段由形到质的,这是上一阶段的深入发挥和有效承接。这也是一个由内到外、由认识和把握规律、本质到运用规律的过程。第一:异质同形。紧承前面的例子,铁的桌子和木头的桌子,质地不一样,形状一样。引导学生深思,总结出不同质的材料可以做成相同形状的东西。进而发散思维:塑料、钢等皆可作桌椅;而有些材料是不可以的,比如:纸、水等。这样就更深一步做到了举一反三。第二:同质异形。同样一种质地的材料是不是只能制作成单一的工具呢?引发思考,答案是:同样一种质地的材料可以制作成不同的东西。我们可用木头制作家具,可以盖房,可以做做武器这就是对事物浅层质的理解和把我后的运用,也就是举一反三。当然限于中小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对事物的理解尚且难以有哲学的高度,所以这里只是例举了浅层的质来进行解释说明的。5.3形和质的自由切换 所谓形和质的自由切换,就是学生能在接触不同事物的同时,能够联系起来,深入思考。之后,总结出一些共性的认识,将这些认识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去。当学生有了前两个阶段的培养后,形成一种习惯。那么第三阶段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也就变成很自然轻松的事情了。后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当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任重而道远。它不仅需要老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老师有高度的责任心,敏觉感,观察力。更需要信心、细心、耐心和爱心。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的认识十分有限的,我愿意把自己有限的认识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多提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为教育职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论语中国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第十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教育组织行为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百度文库教育学 人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