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与审美.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67575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与审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与审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与审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摘要2引言3一、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4二、创设多元音乐艺术氛围,培养幼儿灵敏的音乐感受4三、幼儿音乐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四、美妙的音乐需要艺术的引导6(1) 学会聆听6(2) 生动形象的语言6(3) 自然的引导6参考文献7浅谈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实践【摘要】:音乐艺术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不断的摸索与研究中本文总结了音乐艺术教育的几点方法!【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引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幼儿艺术教育的热潮,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艺术教育是融多种艺术门类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育。它能够丰富幼儿童年生活,能怡情养性,优化精神世界;能够使幼儿继承优秀艺术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心灵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降生的那刻起,孩子们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寻觅鲜艳明媚的色彩,喜欢聆听丰富多彩的声音,他们终日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而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抒发带给孩子美妙动人的场景,加上孩子又具有喜形于色、情感外露的特点,因此孩子对音乐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孩子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他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常常会比成人更敏感、更富有激情,会随着音乐手舞足蹈,音乐活动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快乐的发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作为这项教育的接受者,孩子们最喜欢的、最乐于接受和理解的是什么样的音乐?我们要通过怎样的艺术的方式才能使得更多更好的音乐渗透到孩子幼小的心田中,本文将通过对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和特点的分析,探讨较为科学的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形式。一、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我们知道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形成高尚优美的道德情操。一方面,通过幼儿音乐教育让幼儿认识表现音乐的各种符号手段,掌握必要的演唱、演奏技巧,同时学会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和音乐才能,另一方面,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不仅是幼儿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把握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的过程,更是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音乐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二、创设多元音乐艺术氛围,培养幼儿灵敏的音乐感受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优美的音乐环境能陶冶幼儿爱音乐的情操,促进幼儿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形成。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注意创设优美的音乐环境并开展活动。在班内,我们注意创造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培养幼儿“音乐的耳朵”。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于生活”,我们努力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和生活的多方面联系、相互作用及影响,让音乐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这种氛围是多方位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它对幼儿的身心起到一种熏陶、感染的作用。老师会在钢琴上弹奏(或放磁带)与课堂内容相吻合的曲子,使幼儿一进入活动室便感到音乐的气氛,诱发幼儿学习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是激发幼儿学习音乐、增强幼儿对音乐敏感度的必要前提。 可以说,音乐是和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让幼儿体验快乐,应该是音乐带给幼儿的第一份珍贵礼物。“培养兴趣”不仅是指对音乐的兴趣,更是指由此引发的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兴趣。 三、幼儿音乐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易于让幼儿接受,对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幼儿期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期,是决定人的一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三岁儿童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在这个时期,他们已经有意识地要去探索世界,并且会毫无保留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难以接受,应当采取富有浓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选取优秀的音乐教材,带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狐狸捉小鸡是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请一名幼儿戴上狐狸头饰扮演狐狸,其余幼儿戴上小鸡的头饰当小鸡,这样增加了兴趣性和真实感,“小鸡”围成圆圈,“狐狸”蒙上眼睛站在圆圈中央,这时“小鸡”合拍地边走边唱,“狐狸蒙上眼喽,谁也看不见喽”,唱完之后,当狐狸叫“小鸡”中的任何一个幼儿的名字,被叫的幼儿学一声小鸡叫,狐狸听到鸡叫,循声去捉小鸡,通过有趣的“狐狸捉小鸡”游戏,培养了幼儿听辨声音方向的能力,幼儿在愉快欢乐的游戏中学习音乐,发展音乐听觉能力和节奏感。 四、美妙的音乐需要艺术的引导 (1)学会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幼儿园音乐教育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赖于幼儿敏锐的听觉能力,幼儿唱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必须在幼儿学会聆听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会聆听音乐,可以帮助幼儿很快进入音乐情境中。小班的孩子在刚入园时,出现哭闹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常常播放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稳定、安抚幼儿的情绪。孩子通过不断地聆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跟着音乐一起打节拍,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就可以让幼儿很快地掌握音乐节奏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当孩子们在听音乐方面表现出初步感受时,便可以教幼儿学唱歌,歌曲中有歌词更能帮助幼儿步入奇妙的音乐世界。 (2)生动形象的语言 说话要有趣味,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音乐教育的方法也必然被孩子所接受。由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们应该将自己的语言倾向于儿童化,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会被吸引。 (3)自然的引导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的年纪尚小,光靠听老师讲接不一定能很好的接受和理解,我们需要用有趣的方法引导。 首先,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入手,这也是最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的方法:模仿小动物。如:音乐游戏动物模仿秀中,“小花猫,喵喵喵,伸伸懒腰,喵喵喵”幼儿可以边做动作边跟着录音唱,学习歌曲的节奏。 其次,可以一边播放歌曲,一边通过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感情倾向。如:在歌唱“两只小鸟”时,先诱导孩子们去感受小鸟飞走了的心情,提问:“丁丁飞走了,东东也飞走了,树上还有小鸟吗?树爷爷好孤单啊!”然后再对比小鸟回来时的心情,在孩子理解歌词内容后,歌声中就充满了真实情感。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操作者,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性,尊重他们对艺术的纯洁感知,有技巧对其审美和生活情趣进行引导、开发。要充分理解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探索更理想的幼儿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幼儿音乐教育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各级各种与之相关人员的通力合作,也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更多的新路子,每种积极的尝试都是值得鼓励的。参 考 文 献 :(1)黄瑾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许卓娅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王懿颖 学前包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4)刘晓东. 儿童教育新论 M .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