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58668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教育专家认为,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为了将它最大限度的价值体现出来,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分别从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有所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如何更有效的提高自身素质就自然成了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要想不被新的思潮所淘汰就要时刻发现、探究。 一、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的要求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的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新课程实 施的主力军。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藤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这就是说,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等对课程改革过程有强有力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的素质及其结构决定着基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教师的素质一般包括教师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创新素质等,而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其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需要有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的教师各方面的基本素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提高。 (一)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数学知识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更是渗透了现代教学的内容和思想,在教学要求上也更趋向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技能。小学数学教师要搞好素质教育,除在教学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外,在自身的科学文化和业务素质上也要随之不断更新。具体包括: 1、良好的理论基础,新的教育观念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包括:教育观教育必须从关注共性、关注社会的要求中逐步走向满足主体性发展的需要;课程观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和主体;教学观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 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对话、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评价观新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关注过程的、质性评定为主,侧重发展的评价观。 2、完备的专业知识 以前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但就眼前学生的发展来看,这一桶水显然是不够的。随着课改的实施,对课堂评价、课堂组织教学等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也成了如今课堂上的亮点。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关学科较广泛的知识。数学教师除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专业知识,还应注意自己在历史、语文等多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求知欲。如在数学的定理、算理等理论教学中,常涉及到数学家及一些历史小故事,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讲一定的历史背景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适当的讲述(介绍)不仅可以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一向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3、科学的知识结构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具有抽象性、准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衡量数学教学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多少发展,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新课标中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个逻辑严密的知识框架,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进行科学的优化,具体要做到四个结合:即,“专”与“博”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验与科研的结合。 4、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如果说猎枪是猎人生活的保障,那么教师拥有了较硬的基本功底就相当于有了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教师的基本功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写字。主要指钢笔字和粉笔字。写一手好字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上虽然不像语文课要求教师进行大量规范化的书写,大部分都是一些数字,但这也要求数学教师认真写好板书。因为数学要求的是严谨科学的态度,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到学生,认真书写不仅可以体现老师的教学态度,还可以把这种严谨的数学态度潜移默化给学生。但是也要重视钢笔字和毛笔字的练习,毕竟在如今多样化的课堂上教师的书写绘画有了更大的空间。 (2)备课。这是教师最基本的基本功。教师备课首先要熟悉教材,达到能完全驾驭教材时再写教案。新课改的课堂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教师更要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最大限度的估计。 (3)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极为重要的基本功,教师讲课时的语言一定要口齿清晰、简练流畅、生动形象,处处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住学生。尤其在数学教学上,除了以上几方面更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数学定理、公式的表述上要丝丝入扣,准确严密不能产生歧义,教师不仅要自己做好示范,更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时时处处做到“严谨治学”。 (4)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现在的世界是信息的世界,所以教师会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而且在新课标中也提出了对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及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要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健康的思想素质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教师自己没有一个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何谈去“塑造”别人的“灵魂”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越着奠基作用,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经过修剪护理的小树苗将会长得更加茁壮。 (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的会慢慢发芽,长成希望的小树。(四)改革试验和教育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 1、掌握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由应试教育转向创新教育,由经验知识型教师转向研究创造型教师的必由之路。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难以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因此,为了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积极进行教育科研,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掌握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科研,教师要知道教育科研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要知道怎样选题,怎样研究,怎样评价,怎样形成科研成果。教师要善于抓住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课题进行研究,探索创新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别人的优秀研究成果移植到自己的教学园地中开花、结果。 2、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的内容一般可以表达为以下几点:(1)将约束在单个学科中的教师的专业特性扩大到学校教育的整体;(2)将与课程有关的决策重点从原先的“上意下达”的方式转变为教师之间的“讨论”方式;(3)通过对决策过程的记录和检查,将结果再次反映到决策上,进而开发更合理的课程系统。如果把课程限定为“孩子的活动经验及其结果的总体”,那么教师的教育实践本身就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教师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课程开发。事实上教师与课程是在相互作用中教育学生的。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总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数学的应用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科学家们展望,数学的知识和技术将成为社会公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需的一种通用技术。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关系到小学数学教育的成败,也关系到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时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