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958396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据史料记载,17世纪晚期,池州某地出现了“地多烟草、棉花,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现象。这说明了该地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农业经济衰退 商品经济发展 A B C D13理学大师程颐曾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致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其意主要说明 A宗法制有利于理学传播 B宗法制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 C宗法制有利于笼络人心 D宗法制有利于加强血缘关系14“历史总足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材料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应是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5右图是发生在我国近代渤海湾地区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后,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 B洛川会议后,八路军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 C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D平津战役胜利结束,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解放16下图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表中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17新中国建国初期,毛泽东和周恩来结合新中国的外交实践经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规定了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三大价值取向和标尺。下列不属于“三大价值和标尺”的是 A以和平为最高目标 B以平等为基本准则 C以互利为基本要求 D以结盟为主要手段18在学习了罗马法以后,某校高一(5)班学生对以下古罗马两个案例进行了如下判决。 案例1:某自由民甲要求其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案例2:某自由民乙因考虑到小儿子家过于贫穷,擅自将富裕的大儿子的部分财产给了小儿子。 请你根据罗马法的内容判断下列判决及理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合法,因罗马法强调父系家长制 甲不合法,因罗马法允许离婚 乙合法,因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乙不合法,因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A B C D19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人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相对论与量子论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20国际著名学者陈启懋教授曾撰文指出:“二战后60年来,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政治、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迹象。”其原因主要在于 A世界局势相对稳定B“混合经济”逐渐出现并发展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少国家财政支出D垄断组织的建立与发展21右图是国内某一财经杂志上的一幅漫画,对其主题解读最恰当的是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竞争压力加大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应抛弃贸易保护主义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迅速发展222011年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为AA+,这是美国首次失去3A信用评级。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谭雅玲表示,标普此举的动机主要是对美国预算赤字的担忧,是美国独特的经济结构本身决定的。近几年以来频频出现的欧洲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及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贬值,表明了 A希腊各国“泡沫经济”的破灭 B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令人十分醒目。这里权且将其概括为“一”与“多”。无疑,这是一对模糊的概念,这里用来概括中两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特征。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心态。 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分析材料二 “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从而在欧洲第一个开始政治现代化的历程。英国现代化是一个和平的过程,传统的社会在和平和渐进上得到改造。 钱乘旦: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在上书光绪帝的奏折中,康有为摘引了孟子和周礼中的相关内容,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主”符合“先王之制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其后的孙中山却指出:“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只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 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一”和“多”这两种个性特征在古代中国和希腊的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表现,并简析其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12分)(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传统的社会在和平和渐进上得到了改造”。结合材料二中康有为和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分析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10分)(3)结合史实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8分)3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男人耕田地,女人守锅台;男人配刀剑,女人掌针线;男人有头脑,女人有心地;男人发号令,女人愿听命。” 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小说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傲慢与偏见点评与鉴赏材料二 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在家庭这个领域中间扮滚着主角。,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开始扮演社会角色。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之后,妇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一时间传遍了中国大地。职业女性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颁布的选举法规定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方面“妇女与男子同等”,并且这一规定在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得到重申。(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分析变化出现的原因。(14分)(2)对比材料二,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妇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请谈一谈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12分)安徽省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CBBADDCCBBD36(30分)(1)基本表现:“一”指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多”指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4分) 原因:中国政治:秦统一全国后,吸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历史教训;经济: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对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4分)希腊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提供了前提条件;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为希腊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4分)(2)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和完善内阁制度;资产阶级政党政治逐渐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议会中更多的席位。(6分,任答3点即可) 特点:由倡导君主立宪到提倡民主共和;民主化进程曲折艰难。(4分)(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建立村民民主白治制度;1982年修改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8分,任答4点即可)37(26分)(1)变化:从没有独立的人格到追求人格独立和权利平等。(2分) 原因: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逐步确立; 经济上,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思想上,启蒙运动的推动,民主平等人权思想的传播。(12分)(2)理解:以立法形式提高妇女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职业女性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8分)认识: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妇女地位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其他言之成理亦可,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