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高三一模物理计算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54474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上海高三一模物理计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上海高三一模物理计算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上海高三一模物理计算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上海高三一模计算题2浦东30(10分)如图(a)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块以初速度v0=20m/s从图中所示位置开始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同时物块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在运动过程中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g取10m/s2。试求:(1)物块在04s内的加速度a1的大小和48s内的加速度a2的大小;图(a)Fv0图(b)v/ms-120O-8t/s84(2)恒力F的大小及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1(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a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上放置两个质量分别为2m和m的带电小球A和B(均可视为质点),它们相距为L。两球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时,B球的初始加速度恰好等于零。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两球距离为L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11:5。(静电力恒量为k)(1)若B球带正电荷,则判断A球所带电荷电性;(2)若B球所带电荷量为q,求A球所带电荷量Q。(3)求L与L之比。32(14分)如图所示,天花板上有固定转轴O,长为L的轻杆一端可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根不可伸长的足够长轻绳绕过定滑轮A,一端与小球相连,另一端挂着质量为m1的钩码,定滑轮A的位置可以沿OA连线方向调整。小球、钩码均可看作质点,不计一切摩擦,g取10m/s2。OAmML(1)若将OA间距调整为L,则当轻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时小球恰能保持静止状态,求小球的质量M与钩码的质量m1之比;(2)若在轻绳下端改挂质量为m2的钩码,且M:m2=4:1,并将OA间距调整为L,然后将轻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求小球与钩码速度大小相等时轻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在(2)的情况下,测得杆长L=2.175m,仍将轻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当轻杆转至竖直位置时,小球突然与杆和绳脱离连接而向左水平飞出,求当钩码上升到最高点时,小球与O点的水平距离。33(14分)如图(a)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字型金属轨道面对面正对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间距为d,它们的上端公共轨道部分保持竖直,下端均通过一小段弯曲轨道与一段直轨道相连,底端置于绝缘水平桌面上。MM、PP(图中虚线)之下的直轨道MN、MN、PQ、PQ长度均为L且不光滑(轨道其余部分光滑),并与水平方向均构成37斜面,在左边轨道MM以下的区域有垂直于斜面向下、磁感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在右边轨道PP以下的区域有平行于斜面但大小未知的匀强磁场Bx,其它区域无磁场。QQ间连接有阻值为2R的定值电阻与电压传感器(e、f为传感器的两条接线)。另有长度均为d的两根金属棒甲和乙,它们与MM、PP之下的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8。甲的质量为m、电阻为R;乙的质量为2m、电阻为2R。金属轨道电阻不计。先后进行以下两种操作:操作:将金属棒甲紧靠竖直轨道的左侧,从某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NN过程中棒始终保持水平,且与轨道保持良好电接触,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电压时间关系图像Ut图如图(b)所示(图中U已知);操作:将金属棒甲紧靠竖直轨道的左侧、金属棒乙(图中未画出)紧靠竖直轨道的右侧,在同一高度将两棒同时由静止释放。多次改变高度重新由静止释放,运动中两棒始终保持水平,发现两棒总是同时到达桌面。(sin37=0.6,cos37=0.8)(1)试判断图(a)中的e、f两条接线,哪一条连接电压传感器的正接线柱;(2)试求操作中甲释放时距MM的高度h;(3)试求操作中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热量Q;(4)试问右边轨道PP以下的区域匀强磁场Bx的方向和大小如何?在图(c)上画出操作中计算机屏幕上可能出现的几种典型的Ut关系图像。图(c)Ut0tt0为金属棒刚进入磁场的时刻。图(b)U2UU-UtdMMNNPPQQB03737Bx电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ef2RLL图(a)甲计算机30(10分)解:(1)由图可知,04s内,物体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2分)4s8s内,物体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2分)(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04s内恒力F与摩擦力同向:F+mg=ma1(2分)4s8s内恒力F与摩擦力反向:F-mg=ma2(2分)代入数据解得:F=7N,=0.15(2分)31(12分)解:(1)正(2分)(2)F=(2分)沿斜面方向合力为零F-mgsina=0(2分)得Q=(1分)(3)初始时B球受力平衡,两球相互排斥运动一段距离后,两球间距离增大,库仑力一定减小,小于mgsina。A球加速度a1方向应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分)B球加速度a2方向应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分)依题意a1:a211:5得F mgsina(1分)又F (1分)得L:L3:2(1分)32(14分)解:(1)依题意,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30,由几何关系知,此时=30。分析小球受力,设轻杆对其弹力大小为F,方向沿杆向上,轻绳对其弹力大小为T,则(1分)(1分)解得M=m1,即M:m1=1:1。(2分)(2)小球绕O点作圆周运动,其速度方向始终沿垂直于轻杆方向,只有当轻绳也与轻杆垂直时,小球与钩码的速度相等,此时(2分),。(2分)(3)小球与钩码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2分)又M:m2=4:1设此时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则,=37。(1分),(1分)解得v1=5m/s/,v2=4m/s。钩码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1分)小球离开杆后做平抛运动,此时它与O点的水平距离s=v1t=50.4m=2m。(1分)33(14分)解:(1)f为正极引线。(2分)(2)(1分)(1分)(1分)(3)(1分)对甲棒,由动能定理,有,(1分)式中Q总为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转化成了甲、乙棒上产生的热量;(1分)(4)Bx沿斜面向下;(1分)(两棒由静止释放的高度越高,甲棒进入磁场时的安培力越大,加速度越小,而乙棒只有摩擦力越大加速度才越小,故乙棒所受安培力应垂直斜面向下)从不同高度下落两棒总是同时到达桌面,说明两棒运动的加速度时刻相同。对甲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分)对乙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分)(1分)操作中计算机屏幕上可能出现的Ut关系图像有三种可能,如图(c)所示。(2分)图(c)Ut0tt0为金属棒刚进入磁场的时刻。崇明30、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由于操作不慎,漏进了一些空气当大气压强为75cm Hg时,管内外汞面高度差为60cm,管内被封闭的空气柱长度是30cm,如图所示问:(1)此时管内空气的压强是多少?(2)若将此装置移到高山上,温度不变,发现管内外汞面高度差变为54cm,山上的大气压强为多少(设管顶到槽内汞面的高度不变)?31、如图所示,质量k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大小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拉动木块,当木块运动到m时撤去力F不计空气阻力已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求:(1)撤去力F时木块速度的大小;(2)撤去力F后木块运动的时间32、如图,绝缘的水平面上,相隔的AB两点固定有两个电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a,O,b是AB连线上的三点,且O为中点,一质量为m、电量为的点电荷以初速度从a点出发沿AB连线向B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电荷受到大小恒定的阻力作用,当它第一次运动到O点时速度为,继续运动到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返回,最后恰停在O点已知静电力恒量为k求:ABaOb(1)a点的场强大小(2)阻力的大小(3)aO两点间的电势差(4)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总路程3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有一高度为H、上下水平界面分别为PQ、MN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矩形导线框边长为,cd边长为,导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磁场高度线框从某高处由静止落下,当线框的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为g;当线框的边刚离开磁场时,线框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为g在运动过程中,线框平面位于竖直平面内,上、下两边总平行于PQ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1)线框的边刚进入磁场时,通过线框导线中的电流;(2)线框的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的速度大小;(3)线框从全部在磁场中开始到全部穿出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30、 (1分)P1=15 cmHg (2分)(2)V1=30S, V2=(30+60-54)S=36S (1分)P1=15 cmHg, P2=(P0-54) cmHg (1分)等温变化,由玻意尔定律 P1 V1= P2 V2 (2分)代入1530=15P2P2=12.5 cmHg (1分)得P0=66.5 cmHg (2分)31、(12分)解:解:(1)力F拉动木块的过程中,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 (1分) (1分)又因为 代入数据可求得:,(1分) (1分)因为 (1分)所以 (1分)(2)撤去F后,木块的受图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 (1分) (1分)又因为代入数据可求得:,(1分) (1分)因为 (1分)所以 (1分)32(14分)、解:(1) 由库伦定律(2分)(2分) (2)从a到b点过程中,根据对称性,Ua=Ub根据动能定理 (1分) (2分)(3) 从a到o点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2分) (2分)(4) 最后停在o点,整个过程符合动能定理 (1分) (2分)33、(14分)解:(1)设线框的cd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导线中的电流为I1,依据题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B I1l1= (2分) I1= (2分)(2)设线框ab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的速度大小为v1,线框的cd边刚离开磁场时速度大小为v2,线框的cd边刚离磁场时线框导线中的电流为I2,依据题意、牛顿第二定律有 B I2l1-mg= (1分) I2= (1分)I2= (1分) v2= (1分) (1分) v1= v1= (1分)(3)设线框abcd穿出磁场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平均电动势为E,通过导线的平均电流为I,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则E= (1分)I= (1分)q= I= (2分)奉贤30(10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粗细均匀且足够长的U形玻璃管与容积为V08 cm3的金属球形容器连通,用U形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为27时,U形玻璃管右侧水银面比左侧水银面高出h115cm,水银柱上方空气柱长h04 cm。现在左管中加入水银,保持温度不变,使两边水银柱在同一高度。(已知大气压p075 cmHg,U形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0.5 cm2)。求:(1)需要加入的水银的长度是多少cm?(2)为使右管水银面恢复到原来位置,则应对封闭气体加热到多少? 31(12分) 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h1.8m的粗糙平台上放置一质量M2kg、长度l1=8m的薄板A,上表面光滑,最左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其质量m1kg。开始时A静止,B有向右的初速度v0=10m/s。A、B与平台间动摩擦因数均为0.4。现对A施加F20N水平向右的恒力,当A尚未露出平台时B已经从A右端脱离,脱离时撤掉F。B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1.2m。(取g10m/s2)求:(1)B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B;(2)B从一开始到刚脱离A右端时,B运动的时间tB;(3)一开始时薄板A的最右端离平台边距离l2。32(14分)如图甲,MN、PQ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与水平面成 = 30角固定,M、P之间接电阻箱R,导轨所在空间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 0.5T。质量为m的金属杆a b水平放置在轨道上,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r。现从静止释放杆a b,测得最大速度为vm。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vm与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轨距为L = 2m,重力加速度g取l0m/s2,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求:(1)杆a b下滑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及R=0时最大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2)金属杆的质量m和阻值r;(3)当R = 4时,求回路瞬时电功率每增加1W的过程中合外力对杆做的功W。33(14分)如图两个长均为L的轻质杆,通过垂直纸面的转动轴与A、B、C三个物块相连,整体处于竖直平面内。B、C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三个物块的大小都忽略不计。B不带电,在绝缘水平面上的A、C分别带有+q、-q的电荷,A固定。空间有水平向右的场强为某一数值的匀强电场。当AB、BC与水平间的夹角均为53时,整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若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两个异种点电荷q1、q2间具有的电势能为(k为静电力恒量,r为两者间距)。(重力加速度为g,sin53o=0.8,cos53o=0.6)。求:(1)此时AB杆对B物块的作用力;(2)场强E;(3)若将B略向下移动一些,并由静止释放,B刚到达地面时则系统电势能的改变量;(4)上述(3)情况中,B刚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30(10分)解: (1) (5分)p1= p0-ph=75-15cmHg=60cmHg,V1=V0+h0S=8+40.5cm3=10 cm3,p2= 75cmHg,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 p2V2,即水银正好到球的底部。(状态量1分、公式1分、代入数据1分、答案1分)加入的水银为h1+2h0=15+24cm=23cm(1分) (2) (5分) p1= p0-ph=60cmHg,T1=300K,p3= 75+8=83cmHg,根据查理定律,(状态量1分、公式1分、代入数据1分、答案2分,算出K得1分)31(12分) 解:(1)(3分) (备注:时间1分,速度2分)(2)(5分)B匀速运动,A匀加速运动,对A受力分析如图,f=(G+ NB)=0.4(210+110)N=12N,A的加速度,设经过tBB从A的右端脱离时,sB-sA=l1, ,10tB-2 tB2=8,解得tB=1s,tB=4s。若tB=4s,板的速度v=atB=44m/s=16m/s大于B的速度,B会从左端掉落,所以不符合题意。所以tB=1s(备注:摩擦力1分,加速度1分,求解1分,判断1分,结果1分)(3) (4分)脱离前A的运动位移为,脱离后B的加速度为,B滑到平台边的距离为所以一开始薄板A的最右端离平台边距离l2=sB+sA=14m(备注:加速度1分,两个位移各1分,结果1分)32(14分)解:(4分)杆中电流方向从b a (或aMPba) ,由图可知,当R = 0 时,杆最终以v = 2 m/s匀速运动,产生电动势E = BLv , E = 2V (备注:方向2分,电动势2分)(5分)设最大速度为v,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 BLv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杆达到最大速度时满足 ,解得v = 。由图像可知:斜率为,纵截距为v0=2m/s,得到:= v0 ,k 解得:m = 0.2kg ,r = 2。解法二:设最大速度为v,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 BLv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由图可知 当R = 0时 v = 2 m/s ,当R =2时 v = 4m/s , ,解得:m = 0.2kg r = 2 (备注:公式2分、带入数据2分、答案1分)(5分)由题意:E = BLv , 得 ,由动能定理得W = , ,W = 0.6J 。(备注:公式2分、带入数据2分、答案1分)33.(14分)解:(1)(3分)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2Fsin530=2mg,(备注:公式2分答案1分,若有受力图正确给1分)(2)(3分)对C,受力分析如图,LAC=2Lcos530=1.2L,解得(备注:公式2分答案1分,若有受力图正确给1分)(3)(4分)匀强电场的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了qE(2L-1.2L) 两个异种电荷间库仑力做负功,电势能也增加,增加了,所以电势能共增加了qE(2L-1.2L)+ = (备注:公式2分答案2分)(4)(4分)B刚着地时,C的速度为0。对系统,根据动能定理,得到 ,解得(备注:公式2分答案2分)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