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窦轶楠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954018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窦轶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窦轶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窦轶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教学设计 一 基本说明 1 教学内容所属模块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 化学 1 2 年级 高中一年级 3 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 4 所属的章节 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二 教 学 设 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知道最常见的电解质 2 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 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 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 碱 盐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 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观看动画等认 识电解质电离过程 2 通过几个电离方程式的范例 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初步自悟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通过书写 分析 归纳和比较探究酸碱盐的定义 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 合作学习的精神 体验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养成 良好的科学方法和学习习惯 2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承前启后 上节讲了物质的分类思想 这节就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 态下能否导电将其分为电解质 非电解质没有涉及 并且介绍了电解质 电离和电离方程式 使学 生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 碱 盐本质 为下节课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做好铺垫 本节课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对电解质的概念仅从分类的思想角度来认识 是为认识电解质电离过程和离子反应服务的 并没有介绍强 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这部分知 识将在选修中学到 故教学中不宜加深拓宽 因此 本课的重点是电解质的电离 从电离角度认识 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是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的过程 3 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 而本节课的概念又比较抽象 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宜起点比较低 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 使教学变得直观一些 直观 形象的东西往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被 接受和掌握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 亲历学习探究的过程 这 也是本节课教学设计中十分注重的方面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接触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并通过上一课时对物质分类的学习 已初步掌握 了物质分类的思想方法 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来认识电解质及其电离 并从电离的角度认 识酸碱盐的本质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同时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深化理解 掌握技能 并养 成练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4 设计思路 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教师不是直接的告诉学生概 念 而是通过实验探究 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观看动画等 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得出 教师不是直 接的讲授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方法 而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已知的规范的电离方程式 经思考比较 归纳初步感悟出书写的方法 再通过辨析型练习进一步强化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练习后反思总结 引 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 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通过独立思考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 兴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实验探究 问题探究 范例启示 反思归纳 2 课 题 化学必修 1 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酸 碱 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授课人 寻湘沅 学 学校 湖南省浏阳市 五家渠二中 教学 方法 创设情境 实验探究 问题探究 范例启示 反思归纳 仪器 药品 物质导电性实验装置 烧杯 玻璃棒 药匙 滤纸 若干组 食盐固体 蒸馏水 若干组 环节及 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引入 1min 广西电视网的公益提示 气温高 手出汗 易触电 亲近生活 密切联系生活 体现学 科特点 激发兴趣 实验 探究 5min 创境 利用提供的装置进行实验 先把 碳棒插入盛有 NaC1 固体的烧杯中 观察灯 泡是否变亮并做好记录 把碳棒取出擦净 再插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 观察并做好 记录 师问 利用现有的物质 如何使小灯泡 亮起来 学生尝试操作 教师提示学生再操作 将氯化钠固体逐匙加入蒸馏水中 仔细观 察装置中灯泡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动手探究 观察记录 分别试验两种物质 灯泡均不亮 寻求新 尝试 生疑激趣 培养观察力 灵活思维 合作探究精 神和动手能力 此时教 师提示学生的再操作实 验 深化了探究内容 思考 交流 汇报 4min 展示实验表格 见课件 设问 1 为什么同种物质 如氯化钠 的溶液能导电 而固体却不能导电 2 将氯化钠固体逐匙加入蒸馏水中 灯 泡越来越亮 为什么 交流汇报 讨论分析 因疑设问 激活思维 凸显探究目的 培养交 流合作精神 培养分析 归纳和口头表达能力 展示课本 30 页图 2 9 见课件 请仔细观察三幅示意图 谈谈 NaC1 在水中 是如何溶解的 师问 氯化钠固体中存在离子吗 观看 思考 讲述 观看 思考 6min 播放动画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动画 设问 1 结合示意图和刚才观看的动画 你认为水起一种怎样的作用 2 氯化钠固体和其溶液中都存在离子 它 的溶液能导电而固体却不能 为什么 3 蔗糖固体和溶液都不能导电 为什么 观看 想象 讨论汇报 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思维方式 从微观角度 来解释宏观现象 激发 学生的想象力 渗透宏 微观统一的思想 进一 步强化溶液导电的原因 讲述 1min 讲述 我们就把像 NaCl 那样在水溶液中 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叫做电离 要使某些物质电离 可能还有什么方法 思考回答 导出电离概念 但此时 没体现 在熔融状态下 设问激疑 观看 思考 2min 设问 加热使物质熔化 物质的熔融状 态 是否也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呢 播放实验视频 KNO 3在熔融状态下导电 观看 思考 为后面电解质概念的得 出作铺垫 分析 归纳 2min 设问 有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 下能导电 而有的却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 态下都不能导电 我们可否根据此 对化 学生交流并回答 引导学生得出概念 注意 此时教师不对 学习对化合物的又一种 分类方法 让学生了解电 解质的概念 涉及非电 3 合物进行分类呢 概念作多的剖析 解质的名称 但不阐述 概念 辨一辨 下列物质中 A 金属铜 B 稀硫酸 C 硫酸 D BaSO 4晶体 E KOH F 澄清石灰水 G 熔融 NaCl H 蔗糖 1 能导电的有 2 属于电解质的有 3 既能导电又属电解质的有 独立思考 叫学生个别作答 并 剖析原因 及时练习 巩固概念 培养甄别思维 初步渗 透学习概念的方法 可 通过比较和抓关键字词 来学习化学概念 学以 致用 反思 提升 5min 引导反思 通过刚才的练习 你对什么是电解质以及如 何分辨电解质又有哪些感悟 自主归纳 教师点拨 让学生在错误中反思 强化概念 养成练后反 思的学习习惯 探讨 交流 4min 设问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可以电离 如何用化学用语表示这个过程 如何书写电离方程式 展示几个书写规范的电离方程式 HNO3 H NO3 Ca OH 2 Ca2 2OH NaCl Na Cl NH4 2SO4 2NH4 SO42 Fe NO3 3 Fe3 3NO3 思考 观察 甄别 表述 通过观察比较 让学 生自己初步分析出电 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了解电离方程式的意义 让学生自己感悟出电离 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这 样可变 教师先讲清书 写方法 然后学生练习 为 学生观察比较 自 悟归纳 的教学方法 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 用 辨一辨 下列电离方程式 正确的是 A H 2SO4 2H S2 4O2 B Ba OH 2 Ba2 OH2 C Al2 SO4 3 2Al3 3SO42 D Na2SO4 2Na SO4 2 E Ba2 SO42 BaSO4 观察 思考 甄别 请学生逐个剖析 及时练习 比较甄别 加深理解 强化书写方 法和技巧 学以致用 反思 提升 4min 引导反思 书写电离方程式应注意什么 反思归纳 强化书写技能 写一写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 HCl 2 HNO 3 3 H 2SO4 自主书写 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培养知识运用能力 落 实书写方法 规范书写 习惯 设问 上述物质属于酸碱盐中的哪一类 它们的电离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点 观察 思考 甄别 归纳 培养学生观察 思考 发现规律的能力 追问 NaHSO 4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NaHSO4 Na H SO42 NaHSO 4是酸吗 思考回答 培养思辨能力 加深对 酸 的理解 请参考酸的定义 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 出碱和盐的本质 书写 分析 归纳 NaOH KOH Ba OH 2 CaCl 2 CuSO 4 KNO 3 的电离方程式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分 析比较概括和口头及书 面表达能力 从电 离角 度认 识酸 碱和 盐的 本质 8min 想一想 1 NH 3 H2O 在水溶液中能电离 出 NH4 和 OH 它是碱吗 2 NH 4 2SO4属于酸 碱 盐中的哪类物质 思考回答 加深对酸碱盐概念的理 解 总结 3min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和迷惑 教师适时适度点拨 学生自主归纳总结 然后交流汇报 反馈 三维目标 的落 实情况 合作交流 分 4 享成果 升华课堂 拓展 练习 1 CO 2 SO 2 H 2O 是不是电解质 2 KAl SO 4 2属于酸碱盐中的哪一类 思考交流 拓展知识 升华思维 作业 布置 完成课本 33 34 页的 1 3 4 8 11 题 阅读课本 预习下节课内容 课后独立完成 巩固所学知识 反馈教 学情况 培养预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