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导学案模式.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1917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郎口中学导学案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杜郎口中学导学案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杜郎口中学导学案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郎口中学导学案模式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七台河市第十中学丛书我校学生大部分入学分数都很低,学生进入高中后所受挫折,以及教师所感受到的教学难度都是比较大的。如何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使我们学生从认知,模仿阶段逐步过渡到英语学习的内化,生成阶段,使其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最终提高整体外语素质,是我们中学英语教师反复思索,倍加沉重的话题。本学年我们学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新的教改形势下,我们全面推开导学案教学,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导学案教学不但可以减负增效,提高效率,也是我们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手段。导学案是教师教案与学生学习方案的一个完美结合。它是在教师广泛调研学生的学习实际,在研究学生建构自主学习诸种因素及可能性的前提下,教师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精心编写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点难点、课前准备(课堂前置内容)、知识结构、学法引导、思考讨论、技能训练等。简单地说就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组内合作,教师点拨,高效完成教与学任务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总之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方式从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为中心,从强教转到导学,把课堂还给学生,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一、导学案教学的益处在过去的教学中,导学案教学使我们在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方面也受益匪浅:1.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课堂前置内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及自主学习习惯:对于每节课的课前准备,导学案上有具体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准备充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展示。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要自己动手翻查大量参考资料及工具书,详细了解相关内容,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导学案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导学案编排中,我们有意识在重点内容或需回顾总结的内容处留出充分空间让学生及时记录或总结,并督促检查。导学案教学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反馈的习惯。每堂课的导学案都有当堂检测环节,这不但给教师本堂课的内容提供有效反馈,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检平台。通过检测,学生能及时了解当堂课效果,便于及时查缺补漏。2.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我们的导学案教学中,在学生课堂展示完后,组内合作是不可缺的一个环节。6人小组要对课前准备,继而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肯定正确的内容,探讨悬而未决的问题,然后选出中心发言人准备点评。这样做,同学们之间做到了有效的互相取长补短,使程度差一些的同学不至于掉队。3.导学案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导学案内容明确具体而且具有层次性,学生能根据自己学习实际有的放矢。程度好一些的同学很快完成任务后,可以向深处,广处拓展;程度差一些的同学,可以笨鸟先飞,或是多花时间补习,尽可能做到不掉队。另外,对于程度稍差同学,我们一些内容安排上也降低了对这部份学生的期望值和学习要求,专门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程度的知识,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成绩,逐渐树立自信,产生直追的动力。这样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也就不会放弃对英语的学习。4.导学案教学让学生动了起来,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我们整个导学案使用过程都始终围绕让学生动起来,自主翻查、探索解决疑难问题,自主点评,自主衡量目标达成,他们有兴趣参与,没时间开小差,也不甘落后。二、导学案教学的类型按照不同的课型将导学案分成以下几类,分别运用到实际的课堂中: (一)、听说为主的导学案。 1、一般情况下,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都要集中解决本单元的生词。为了帮助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生词的音、形、义,我在导学案中设置了多种练习方式,如:听录音并找出听到的单词、写出所给单词空缺的字母、用所学的单词完成对话或句子、词形此意搭配等。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通常由小组长监督同组的同学完成这些练习,并作简短的总结汇报。这部分内容的设置,较好地完成了对整个单元生词的准备和记忆,弥补了教材中因受篇幅的限制而造成的练习形式少、检测效果不明显的缺憾,学生基本能够当堂记住一个单元的生词,即便效率不够高,在随后的教材学习中也能够通过复习完全掌握生词。 2 、在这一课时中还要完成对本单元话题的句型准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将某些有关联的环节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集中研讨、得出结论。例如:在学习第二册第五单元关于旅行计划的话题时,我在导学案上设计了如下问题: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总结下列相关表达:旅行的时间、工具、路线、费用,并在此基础上自编对话进行有关旅行计划的讨论。通过这类问题的设置,学生不仅充分准备了诸如train、bus、plane、taxi、bike等的词汇,还将对地点的表达形式也总结出来了,各小组还运用不同的交流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旅行计划,通过展示,将分散在几个课时中的句型一下子就解决了,既节省了时间,又巩固了知识,可谓事半功倍。 (二)、读写为主的导学案。 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阅读课对于学生而言比较乏味。所以通过导学案,恰当地设置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尤为关键。我通常会这样设计: (1)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重点),带着这些问题对文章进行略读; (2)小组内解决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3)小组内找出文章中不熟甚至陌生的词汇或短语,组间进行交流,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和讲解; (4)再读文章,讨论主要话题,找出有用的句子,总结,以备今后使用。 通常情况下,在这一部分的设计上,也要与语法知识做较好的靠拢和衔接,所以有时也会建议学生试着留意一些能够反映这个单元语法知识的句子或表达方式。 2、写作更是令职专学生头疼的事情,因此,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我总是先尽量降低难度,让学生产生愿意完成任务的欲望,然后再利用不同的练习形式逐渐增加难度。例如:每完成一篇课文的基本学习,我都要设计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出恰当的回答。学生自己写出完整的答案当然最好,但我们的大多数学生达不到这样的水平,所以我就在导学案上把相关的句子先写出来,但我也会把核心的答案以填空的形式留出来,学生自然会顺着提示的方向写出答案。此外,当学生们把话题研讨掌握得差不多的时候,也就是应该模仿写作的时候了。还是以学习写作旅行计划为例,我在导学案上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讨论一个五一三日游的旅行计划,把相关的词汇和短语总结出来,可以参考例文,最好做些补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选出最佳计划)。学生首先会复习学过的例文,然后也会讨论到底应该补充什么新内容。最后,在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中,学生们把材料搜集完毕,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了准备。如果没有导学案,学生很可能一看到写作文就厌烦了,在没有写作思路的情况下草草写几句就了事了,这样很难达到学习、训练的目的。 (三)、语法学习为主的导学案。 语法学习历来是职专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老大难,要改变学生语法知识匮乏的状况,导学案的设计更是要别致、有效。为此,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的无效模式,把课文中出现过的与语法知识相关的句子首先放在导学案上,再写出另外几个相似的句子,由学生自己模仿例句完型填空。这时,有些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我能够模仿例句填空,但句式变化后我还能不能写出正确的句子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让学生展开讨论,说出他们观察到的新语法的特点,然后我把各小组讨论结果中有价值的部分加以总结,将他们没发现的要点做一下补充,最后回归到导学案上的反馈练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发现学生们先是不再抵触对枯燥语法的认知了,渐渐地,他们还开始乐于研究课文中的精华语句,有时在对话练习中还自编了很多漂亮的句子,大大改观了以往对话简短、语言干瘪的现象。 (四)、复习为主的导学案。 如果学习的前三个环节进展顺利的话,通常对一个单元的复习就相对容易一些了。因为第一册教材的复习课比较实用,所以学习这一册教材时基本没有过多地设计和利用导学案,但随着教材内容的加大,从第二册开始,我对复习课的导学案也加强了设计的精心度,希望通过适当的反馈练习,达到串联整个单元知识点的目的。例如对词汇和短语的复习。一般情况下,要设计成对话的形式由学生先自行填空进行补充,然后再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进行展示。通过设置语境,学生们更容易记忆和使用所学的单词,较之单纯的听写或默写,效果不言而喻。另外,针对教材中每个单元第四课出现的课文,我当成泛读材料来处理,所以在导学案中都要设计相关的问题,考察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三、导学案要注意避免以下问题1、只注重师生互动,忽视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材的交流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常常让某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个体回答正确与否检验学习效果,其他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活动表现为教师和单一学生关系,学生之间的横向互动根本没有体现,教学内容是教师强加给学生,教材成为课堂上可有可无的东西。2、任务设置不当,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开展高中英语课堂中互动是以任务设置为前提的,有些教师设置的任务难度高,目标设置模糊,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常常导致课堂冷场,教学环节脱节,无法达到真正的互动。3、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小组活动是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在小组活动中常常是优生自我展示的舞台,其他学生无所事事,任务完全由少数人包办,其他学生仅仅是充当观众的角色,没有真正参与其中,这是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之,导学案设计上要下功夫,既有学生活动的时间,也要穿插教师的活动。使用上也要合理,不是面面具到,也不能忽略重点,既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