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突破专题1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990919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突破专题1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突破专题1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突破专题1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中国共产党成立距今已有98年的历史。“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的不同节点,都高度重视总结经验。复习本专题首先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掌握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和失误,并分析其原因;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一、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19211949年) (一)党的建立与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1五四运动及中共的成立 (1)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2)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2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 (1)1924年,由孙中山主持的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1926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战争中,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立下显赫战功,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3)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标志着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3开展武装斗争、探寻革命道路、建立人民政权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失败,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3)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4)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标志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的人民政权建立起来了。,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4红军长征 (1)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5年10月,党中央领导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召开,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1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1931年9月18日,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的游击队及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2共产党推动联合抗日 (1)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史称“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同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3开辟敌后战场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1)1937年9月,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的领导下,取得平型关大捷。它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1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领导下,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战果辉煌,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4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战取得最后胜利。抗战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三)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1力争和平建国 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和民主,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在谈判中,共产党坚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在政治上赢得了主动。,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2转战陕北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中央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制定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经过半年时间,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向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指挥战争。彭德怀、贺龙领导的西北野战军和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分别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3解放区土地改革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使解放区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这使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和物力保障。 4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5战略决战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6走向胜利 1949年4月20日,为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二、中共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1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新中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彭德怀司令员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取得胜利。此战打乱了帝国主义扩大势力范围的战略部署,保卫了国家的独立,为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3土地改革 1950年至1953年初,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提高;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此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3三大改造 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致使我国在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 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武钢、包钢、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建设起来;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发展起来;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当时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为此,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乡镇企业,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的发展,是农村深化改革的表现,成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又一条新路。 (2)城市改革。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改革全面开展起来。主要改革内容为: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其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体制。社会主。,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对外开放 为了引进外资、先进经验和技术。自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开始,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4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确立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中国梦的新发展理念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成就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中共十八大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投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三、中共重要的会议,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专题概述,教材联通,拓展提升,走进中考,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