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90467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必须促进大学生就业摘 要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同时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如何改善民生、改善什么、怎么改善,重要的是找准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和加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本文结合笔者所从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际,认为坚持民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改善社会建设中比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也可以说,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就等于解决了民生的根本问题,这对于加强和改善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开始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方法,提出目前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和加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是改善大学生就业,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因素,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措施,从理论方面就如何推动就业,改善社会建设进行论述,以实践的态度和观点,将这些具体行动贯穿于企业经营发展及日常管理全过程。 关键词 民生;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辅导;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在承前启后、新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新共识,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主线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外,还有一条主线也贯穿始终,那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无论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民生建设这一条主线,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是以努力让人民群众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为终极目标和归宿,这也是十八大提出的下一步当合国家政府亟待破解的民生课题。“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党在十八大中提到的号召,凸显出了我们党顺应民意的执政理念,彰显了党以民为本的理念。我们党和政府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列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民众的生存与发展是民生的核心问题,也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众体现出来的不同需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真正主人,所以自古至今民生问题都是与民心的向与背紧密相连。一、就业问题是改善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初级阶段理论的本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提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优。改善民生就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广大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获得收入、维持生计、改善生活和获得尊严的基本途径,是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主要支撑”。 本书编写组.解读“十二五”.党员干部学习辅导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193页。无论是从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本身来看,还是从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论来分析,就业本身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交互活动”系指人类的生产、交换、消费等基本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人与人必然要发生联系,结成生产关系。“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和变化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是构成了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4页。可见,社会建设的好坏、完善与否,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而就业问题则是关系到民生根本的大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一直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倘若一个人没有工作,就意味着这个人生活没有着落,意味着这个人会在社会游荡,放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之中,势必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样也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就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安居乐业才能安国,就业是一个人生存、谋生的基本手段,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据统计,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有24处提及“就业”,今年的3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我们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注重增长背后的就业,GDP的下限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这些都凸显出中央政府对促进就业的深度关切。刘洪清.民生“六问”【2014两会卷宗】J.中国社会保障,2014(4),第10页。充分的就业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的社会建设目标,有利于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更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可见,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而言,是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这对于社会建设至关重要。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一)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及就业形势概况我国经济总量目前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主体,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发展似乎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低谷,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已经慢慢走向平缓。12月9日中央召开的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分析2015年经济工作,并作出中国经济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判断,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逐步放缓的阶段。但同时,我国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却依然存在,其中非常重要,或者说同经济发展相关度比较高的一个问题就是就业压力巨大,形势依然严峻。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透露,中国调查失业率为5%,这是这一统计数据首次由中国政府公开披露。目前,官方公布的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自2002年以来就维持在4.0%4.3%的水平,波动很小;自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失业率连续12个季度均为4.1%,毫无变化。该数据来自于已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无业人员,但不包括想就业而没有进行自愿登记的失业人士,也排除了农民工等非城镇户籍人口。因为它无法反映出真实的失业状况,经济研究人士及许多官员都认为“登记失业率作为经济统计指标并不好用”。本刊编辑部.该关注真实失业率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8),第6页。今年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中表明,我国已经有超过2亿的人口未能充分就业。为了充分研究和分析问题,本文将大学生这个群体单独出来进行分析。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4年有毕业生727万人,截止到今年7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即便是这样(许多民间学者却认为这个数据“水分”太大),仍有近200万学生未能就业,加之以前年度未能就业的毕业生群体(保守估计约100万人),约3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2015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2015年毕业生总数将超过2014年达到749万,加之明年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常态化,社会就业压力陡增。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4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0L. http:/www.mohrss.gov.cn,(2014-04-25)(二)企业面临招聘就业的问题及形势近年来,社会上存在的“招工难”与“就业难”同时并存的现象让人疑惑。特别是每年春节过后这个问题都会集中暴露和显现。虽然,我国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劳动力,可是对于企业来说,却是另一番形势。一是大量的失业群体难以找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却是企业面对偌大的劳动力市场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集中表现在企业对一些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复合型蓝领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经过对50多名在企业工作的人力资源行工作者访谈,27%的企业存在每年人员招聘计划难以完成预算指标的现象。而对于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假象过剩”上,这种供给和需求错位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局面短期内似乎难以改变。同时,在企业招聘过程中,对于某些岗位难以招聘到企业需要的人员。经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的匹配度之间的比例明显降低,呈现出较大差异的匹配度比例。周必彧,翁杰.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及其对工资水平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0(7)。三、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及简要分析作为一名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战线上工作了近20年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从企业的角度,对民生工程中的就业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这种企业“招聘难”和大学生“找工作难”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企业招聘难,难在什么地方?一是大量的毕业生不愿意到企业工作。笔者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经过与行业同仁交流,目前在招聘过程中,大部分(这个比例似乎能达到60%以上)毕业生将考取研究生作为毕业后的首要选择,其余40%的找工作的人中,考取公务员占一成,政府、研究院及事业单位占一成,愿意到企业就业的只有五分之一(这其中还没有剔除选择百强企业的因素)。二是大学生进入企业后三年内跳槽频繁导致未能充分就业。笔者曾经在任职的公司做过一个关于学生流失的调查,从2005年到2010期间,笔者所在的企业(国有军工类企业)共招聘本科及以上毕业221人,其中27人在三年内就选择辞职而离开企业,占到这几年总招聘人数的12.2%。而离开的原因中,对自己职业定位不准、觉得同自己理想的就业环境不一致以及觉得企业发展前景迷茫的占到离职原因的前三位。三是大学生本身的素质距离企业需求存在差距。企业在招聘时,往往是根据求职者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以及专业成绩、综合素质等因素考虑,而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后,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辅导及毕业后的职业定位等知识欠缺,往往同用人单位寄予的期望差距较大。如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紧缺,部分学专业术学生又期待较高的待遇而犹疑不定;再者,求职者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难以胜任某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位,但又不愿从事相对比较低端的工作,正所谓“高不成,低不就”,因此,找工作难也就难以避免。四、改善大学生就业的相应对策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深刻思考,如何构建制度健全、公平以及就业定位准确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教育机制是解决和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点。笔者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改善民生理论的学习,结合自身工作中的思考,认为加强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必促进大学生就业。(一)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为了顺利实现学生就业的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着力推动就业方式转变,使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向中西部城市转移的转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一个就就业密切关联、颇具深意的信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的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进城镇化。无论是政府GDP的增长下限保障充分就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还是经济城镇化道路拉动就业,这些都是政府作出促进就业的举措。刘洪清.民生“六问”【2014两会卷宗】J.中国社会保障,2014(4),第10页。因为政府一方面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同时也需要注重增长背后的就业,而且是比较充分的就业。(二)社会应建立职业生涯辅导教育机制,保障充分就业在笔者做的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刚就业时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盲从心里,个人定位不准确,导致对自身期望过高,不能很好的适应到职业人的转变,过多的眼高手低和盲目攀比。究其原因,既有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观非理性偏差,又有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体制性问题,尤其是高校扩招后,使得这个矛盾愈发明显。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应该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工作观、价值观、业绩观、职业观和生活观的素质教育体系,要结合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而不是培养千篇一律标准化的“人才”。 应该倡导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相关制度建设,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更加重视发展打牢创新基础、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本书编写组.解读“十二五”.党员干部学习辅导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185页。从用人单位来说,虽然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是吸引和保留学生的好办法,但是职业晋升和发展也同样是留住学生的重要因素。用人单位可以建立和健全入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制度,同学校里面的职业生涯教育培训制度向呼应,通过职业生涯辅导吸引更多的学生就业。(三)强化就业类培训指导,不断提升再就业能力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就一直倡导“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理念。所谓的“宽口径”培养就是在培养时要求人才具有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和宽阔的专业方向口径。但实际上却是“口径宽了,专业的深度和创新性却没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交流起来什么都知道一点,可实际上什么也都不精,缺乏对工作业务钻研、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探索和精神。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症结,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同社会需求的对接,丰富社会实践,加强职业教育,着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在高校开设就业培训指导类课程,有针对性地针对社会现状进行分析、调研,按照社会的真实需求培养人才,做到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减少隐性失业比例。其次,要有效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政府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来扩大就业,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艰难复苏过程,前景依然脆弱,仍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而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以及自己工作中的实践和思考,总结这些问题对于了解民生情况和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更有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本书编写组.解读“十二五”.党员干部学习辅导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193页。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4页。3 周必彧,翁杰.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及其对工资水平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0(7)。4 刘洪清.民生“六问”【2014两会卷宗】J.中国社会保障,2014(4),第10页。5 本书编写组.解读“十二五”.党员干部学习辅导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第18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