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2012年中考适应性考语文.2doc.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0152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市2012年中考适应性考语文.2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赣州市2012年中考适应性考语文.2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赣州市2012年中考适应性考语文.2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州市2012年中考适应性考语文试卷分析及中考复习建议龙南中学 廖冬仁 龙南二中 何可珍 龙南三中 廖可平 实验中学 卢阳惠 纵观赣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发现近年来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所提倡的命题原则、学科试题评价标准,在试卷上都有很好的反映,在巩固新课程改革和中考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之上,有所突破、有所提高,更加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命题改革意识,命题不断成熟、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同时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区域性的特色不断增强。加强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为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试卷分析 1、知识覆盖面宽、试卷结构合理 本试卷的内容符合中考说明中语文学科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即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的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试题十分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宽,基本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试题量逐渐减少,并出现相对稳定,试卷结构的板块日趋相近的趋势,分为四大题,其中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共12分;第二大题为“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共22分;第三大题为“现代文阅读”,共30分;第四大题为“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共56分(综合性学习6分,写作50分)。 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与去年相比增加了部分客观题,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试题难度适宜,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比例合理。试题编排注重人文关怀,既方便考生答题,又便于阅卷。2、注重积累,落实基础,强调基本素养的考查 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部分主要考查落实基础,包括识记常用字的读音、识记常用汉字(词语)的书写、词语的运用,判断语病、语言排序、句式变换、内容的概括等。默写题既有古诗、古词又有文言文。语文基础考查的覆盖面宽,形式多样。 3、注重运用,突出能力,强调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的感悟能力 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题型和角度变化多样。如语病题、句式变换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如排序题考查学生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类试题比较灵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4、注重阅读鉴赏,体现个性解读,体现地域特色,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人文精神 阅读试题的选文典范,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充满时代气息。命题注重文本的阅读理解,从词句理解、内容概括到文章分析,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与与文本对话,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答题空间,有利于引导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试题善于挖掘本地的地域特色,展现本地的文化底蕴,有利于让学生将爱自然、爱家乡的情感结合起来,将阅读理解与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和认识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人文精神。 题目设置考虑说明文与议论文知识的综合考查。 5、强调作文与做人,淡化审题,实践“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的作文命题原则。选题围绕“作文与做人”的主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着重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和感悟生活。二、学生答题与得分情况1、选择题(18分)该题得满分的同学寥寥无几,主要失分题是第2、8小题。这说明学生对词语的掌握及对诗词内容、情感的理解不够。2、默写题(8分)这道题得分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可得高分,但仍有少数学生错了“瀚海阑干百丈冰”的“瀚”及“阑”字,还有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不到位,导致第(5)(6)小题出现了错误而失分严重。这些默写内容在复习时均默写过多次,但有的学生未记牢,这就提醒了我们老师应继续不松懈地督促学生加强古诗词的积累,熟记自己曾经错过的句子。3、文言文阅读(10分)这篇文言文的理解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得了8-9分,失分较严重的是第11小题,即翻译题,学生对“黄门”一词解释不清,对“杖二十”的施动者及受动者理解不到位。4、现代文阅读(30分)第一篇现代文的阅读得分很不理想,尤其是对“茶道”的含义的理解较差,对茶的“大俗大雅”的内含的分析不规范,这导致学生失分严重。不过,这一篇文章的阅读难度系数较大也符合中考靠这几题拉开距离的要求。5、写作(50分)这次作文属命题作文,题目为不要输给自己。学生均能认真审题,恰当选材,所以没有出现离题作文。但有些学生立意不高,或所选材料不够典型,或语言缺乏文采,故得高分人数不多。三、今后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今年中考的题型和结构,领会中考研讨会的精神,把握考点、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2、忠于教材,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以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复习为主线,加强中考题型的演练,对新题型新问题及时复习。 3、分析训练题,明确学生的得与失,在最后的时段有针对性的复习突破,特别是失分大的题型,进行专项突破。 4、加强规范答题训练,务必在卷面分中不失分。5、教会作文技巧,应对中考作文。综合性学习与写作。命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因此,在最后阶段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学习虽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分钟时间来看书读报。还要提醒我们的考生,要在考场上让你的作文取得高分,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就是包装:书写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6、要关注“综合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增强创新能力 7、6月中考:进入6月后,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增加见识,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现场感,让学生能不燥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花时约半月。一是强化解题技巧的运用,二是强化答题的规范性,三是利用好各种资料及信息题,为应考作充分准备。 2012年5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