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普通高中化学.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9814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普通高中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普通高中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特制定河北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一、课程目标1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是:(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7)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深刻领会课程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课程内容1理解课程结构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由8个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必修课程包括2个模块,选修课程包括6个模块。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明确课程内容必修模块是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化学1和化学2制定了“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级内容主题。要求学生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了解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为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化学选修课程模块奠定基础。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各个模块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建构独具特色的内容体系:选修1:化学与健;生活中的材料;化学与环境保护。选修2: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化学与工农业生产。选修3: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选修5: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选修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探究。三、实施建议1.开课指导建议高中化学每个模块为36学时,相当于2学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化学科目修满6学分是高中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所有学生在依次学完必修模块化学l、化学2以后,必须再从6个选修模块中至少选学一个模块,并获得学分。鼓励学生尤其是对理工类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学分后,选修更多的化学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按照标准的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学分(即须选修2个选修模块);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学分(即须选修4个选修模块)。(1)必修模块开设的建议 必修模块开设的原则是:高一学年学完化学必修模块课程。现提供下列教学计划供参考: 高一两个学期内完成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每个学期1个模块,每周2-3学时。 此方案有利于学生有足够精力来学习掌握必修模块的知识,为选修模块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开设方案。()选修模块的开设建议选修模块开设的基本原则是:高三学年上学期结束前学完选修模块,有条件的学校尽可能开设所有的选修课程模块。()学生选课指导学校和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选修模块时,应让学生了解化学6个选修模块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各模块学习内容,同时要综合考虑学生个人学习基础、兴趣、智能特点、择业和升学专业志向等因素来指导学生选课。现提供如下选课建议:对选择文科方向发展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今后从事的工作与化学专业关联不大,建议他们选择学习化学与生活模块(当然,除了化学与生活模块外,这部分学生也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其他任何一个化学选修模块)。对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这类学生中又分为倾向工科方向的和倾向理科方向的,在选修模块时可区别对待。建议均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倾向于工科方向的学生可以推荐再选修化学与技术,倾向理科方向的学生建议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技术和实验化学三个模块中再任选12个模块学习。对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从他们今后专业发展角度看,需要相对较完整的化学学科体系系统知识。建议选择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等四个化学选修模块。并按上面排列顺序依次开课。这样的开课顺序,知识衔接自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另外,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的相关内容可以在学习上述四个模块时有机融入,或在他们今后的学习中适当补充。2教学实施建议(1)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把握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2)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中学生已经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学习生活中的化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现在及未来生活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利用各种实际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充分接触和认识社会,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密切关系,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3)突出学科特征,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中,应结合模块的特点加强化学实验教学。(4)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进行探究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制定探究教学计划可以在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时,确定探究教学内容。即首先确定一个学期课程模块化学知识中的探究教学内容,并对此进行整体设计,以便发挥探究课的优势。但也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探究内容,灵活开展探究教学。把握探究时间的长短开展探究教学的时间,可以是一节课或二节课展开的整块知识的探究,也可以是使学生运用科学探究一个或几个要素的局部探究课。也就是说,要区分大的探究点和小的探究点,大的探究点,应设法安排完整探究,一个课程模块一般不超过4个大的探究点,以24个为宜。大的探究点有时一节课不够,可设计两节连上,但这样的连堂课不宜过密,一个月最多一次;对于小的探究点,应设计成局部探究。可以安排一堂课中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可能只用15分钟左右对一个知识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探究。但一个学期的化学课中,应该有几节使学生经历完整探究过程的探究课;一个单元的化学课中,一般也应该有一节这样的课,使学生较完整地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全面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突出本学科的思维方式 化学既研究物质宏观上的性质及其变化,也研究物质微观上的组成和结构,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也是化学学科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将微观与宏观紧密联系起来,可以避免学生学习化学的困难和死记硬背。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作为教师,应该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要给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给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展探究,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解决真实情景中的真实问题的活动“贴近生活”和“贴近社会”,是此次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为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选择更多的真实、具体、生动的活动,来反映这一课程理念。 在课堂上还可以设计其它的知识探究。例如:我们可以寻找共同点设计一些知识专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总结有用的结论,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形成知识网络,促使学生能够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体验学习的“过程”,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四、评价建议 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必须建立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经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促进教师的教学的发展。1.构建发展性学生评价体制(1)评价的主要指标与内容下表就高中学生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中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提出评价指标与内容,供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或学生自评、互评时参照。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评价内容知识与技能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知道并能说出有关知识的内容举例说明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实验技能的养成认识基本实验仪器,掌握基本实验操作设计简单的实验独立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化学用语的理解和应用知道相关的化学用语会用化学用语进行描述或概括等化学、技术与社会知道化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或生活现象发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准确表达有关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猜想和假设根据化学知识与经验对问题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方向和实验结果作出预测认识猜想和假设在探究中的重要性收集整理信息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手段收集信息、资料尝试评价有关信息的科学性制定计划实验探究根据探究要求和已知条件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尝试选择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所需仪器和药品具有初步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研究的意识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在探究中的作用思考与结论认真思考分析探究过程的问题得出结论并进行描述和解释表达与交流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善于合作与交流反思与评价具有反思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注意探究过程中尚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具有从评价中汲取经验教训的意识认识反思与评价对探究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化学及化学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和行为;对化学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等喜欢化学学科,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喜欢体验化学学习中的快乐和审美情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心人类与自然、化学与社会的关系(2)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实行有效的过程评价高中化学课程需要多种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相互配合,应充分考虑不同课程模块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策略,包括纸笔测试、档案袋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例如,对于必修课程模块及物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等模块,应综合使用纸笔测验、学习档案和活动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课程模块的纸笔测验试题应提倡开放性、应用性,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身边化学现象和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提倡通过开展辩论、角色扮演、小型调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实验化学课程模块的学习评价应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交流讨论、合作意识以及实验态度等方面予以考察。(3)实施学分管理,进行综合评定高中化学课程设有8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高中化学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学生要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必须完成必修课程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课程模块,即至少要修满6学分的化学课程。对化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再选学若干个化学选修课程模块。根据学生在相应课程模块学习中的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记录和活动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以此决定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模块的学分。2.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制(1)构建和实施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原则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化学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有利于使化学教师热爱化学教学事业的情感获得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原则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应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价相结合、教师自评为主与他人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原则 应全面收集化学课堂教学的各种信息,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体验、对教师教学的感受,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等等。以学论教的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主要参照,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六种状态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重全面性 教学要求既关注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既关注学生思维水平、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内化与巩固,更重视学生综合分析、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教学设计要保证课程模块的整体性 教学设计应建构整体教学设计观,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都应置于课程模块的整体视野之中,每一堂课的教学行为都应确保课程模块的教学完整性,关注选、必修模块间的衔接。教学行为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教学目标、学习指导等应充分体现对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与尊重,注意因材施教,重视个别化学习指导,使每一位学生在认知、智能、情感等方面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建构知识的自主性 应善于创设适宜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探究情境,提供探索机会,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应充分注意学生能否自觉、积极、主动地选择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和运用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来主动建构知识,独立思考,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应关注学生是否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思维与方法。要兼顾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动态生成性 关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开放性;关注是否具有敏锐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并随机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和科学处理探究结果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是否自由放松,是否具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情感性 关注教师能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关注学生能否为学习内容的情感所感染并产生共鸣,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要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求教师从教学的设计到教学计划的实施关过程中必须有效率意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效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即让学生群体有更多的收获。()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下面的教学评价表可供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中新课程化学课堂评价标准时参考。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标准教师教学行为表现教学基本理念重视三维目标落实 关注学生已有经验 面向全体兼顾差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尊重关爱全体学生教学情景创设以问题为中心 强调学生参与 重视合作交流倡导教学民主 恰当使用媒体教学内容处理准确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挖掘教材内涵,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重视联系实际,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学基本技能有效调控课堂,灵活处理问题 教学用语准确,板书清晰工整教态亲切自然,实验操作规范学生学习活动表现自主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主动发言自主探究探究性积极探究实践 积极发现问题 大胆提出问题合作性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倾听意见 善于表达交流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三维目标得到顺利达成五、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化学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教师的基本使命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足够而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化学教学资源,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灵活开展探究教学,对于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丰富化学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在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时应注意如下方面:1.积极探索课程物质资源的开发(1)再度对“教材”开发“教材”包括“课本”(或“教科书”)以及相关的“教辅材料”,比如与“教材”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教学挂图、教学仪器设备、学生练习册、练习本,等等。这些教材一般由出版社提供。但无论出版社所提供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如何“完美”和“精致”,在某些时候,教师可能都需要针对这些教材和教辅资料进行不懈的“去粗取精”的咀嚼式的劳作。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时,有时需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在原始性的资源背景中寻找有价值的主题。在为学生提供教材和教辅资料时,所提供的教材和教辅资料需要保持一定的难度,能够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构成一定的智慧挑战。教材和教辅资料理想的难度是保持在“最近发展区”的范围。让学生大体能够通过有指导的自主学习而理解和掌握教材和教辅资料所蕴涵的信息。有时也可以提供难度较大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当所提供的教材和教辅资料难度较大时,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体验和领悟相关的信息。(2)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药品、仪器和设备。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使化学实验顺利实施,确保在时间、空间上完成教学任务;努力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使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的场所,为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创造良好条件;重视对化学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化学实验室管理体制;鼓励学生和教师开发实验仪器,研究低成本、少污染的化学实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设计富有特色的实验和实践活动。(3)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除教材资源之外,教师尚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从网络和影视资料中寻找有价值的课程与教学资源。网络教育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科书而言,互联网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的是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料,它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爱好、环境、心境,选择适宜自己学习方式的内容和过程,从而创建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除网络资源之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来开发和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小学课堂将越来越多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4)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家长与学生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2.积极探索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课程物质资源”自然是重要的。但是,当“课程物质资源”开发到一定程度,尤其对于那些物质条件已经饱和或物资条件已经限定的学校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课程人力资源”(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精神、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至少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二是发挥教师的“主动性”,通过教师的“主动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三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对话教学”来不断生成瞬时性的、不可重复性的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虽然可以相对独立地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在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所蕴涵的课程资源和学生自身所蕴涵的课程资源只有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要善于激励和唤醒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在激励和唤醒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后能够从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那里寻找和利用相关的信息资源。总之,我们要经常对照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探究学习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六、实施保障1.建立实施高中化学课程的保障机制,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成立由省、市、县教育行政、教科研有关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指导、评估、督查组织,制订我省高中化学新课程管理制度,对新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完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计划的制订和实验;确保高中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2.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建立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省、市、校三级培训网络,通过培训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分析课改教材,改进教学方式,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为课改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1)培训的方式、方法岗前培训。在省级培训的基础上,各市、校在新学年开学前针对本地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对任课教师进行深化和细化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师资培训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有计划地和稳妥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2)培训内容通识培训。内容包括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课程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和课程设置;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与教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的开发与规划等。专业培训。内容包括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整体介绍;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各模块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分析和经验介绍;与课程标准相关的专业知识等。 3.充分重视校本教研,提升教科研水平以校为本,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要重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在研究和探讨中提升素质。(1)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校本教研应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校本教研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2)提升教科研层次校本教研应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鼓励广大化学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确定课题,将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学实践、师资培训、资源建设等方面。通过课题研究,有效地提高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化学教师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4.切实加强区域性教研工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独具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在区域内共享,实现区域高中化学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探索在不同条件下实施化学新课程的有效途径,积累经验,在区域范围内推出样本校,提供示范。 5建立教学支持系统,推进新课改健康发展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除了需要各项政策、制度支持外,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支持系统,省、市、校要建立相应教学指导机构。各级教学指导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课程资源库,实现学科课程资源共享。还要开通专门的网站,集中精力研究解决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新课程改革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