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8715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瑰丽的电声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和欣赏曲,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2、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并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3、欣赏古筝演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美感,并与现代电子音乐的音响效果相比较,感受、体验电子音响合成器的效果。4、欣赏夜莺,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学习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并应用电声乐器或电子合成器等方法为大海啊,故乡编创前奏或尾声。二、教材分析:1、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创作于1983年。音乐通俗易懂,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感情真挚,是一首深受欢迎、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歌曲为F大调,拍,小行板速度,结构为单三部曲式。第一段,富有叙事性,乐句朴素无华。第二段,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2、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它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从第一段音乐发展而来,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第三段,快板。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由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以其奇妙的音响模仿古筝的演奏,以及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使这个古代的乐曲增添了现代的气息。3、夜莺(Nihgtingale)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是雅尼在北京紫禁城和印度泰姬陵及各种专辑中最吸引人的作品之一。夜莺的特点是乐曲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夜莺为G调,拍,中速。调式带有五声音阶色彩。乐曲开始有一个引子,引子之后乐曲包含两个乐段。引子(第114小节),用笛子演奏,节奏舒展、自由,在引子的最后延长音上,加进了模拟夜莺歌唱的装饰音。第一段(1442小节)。包括七个乐句;乐曲的第一个主题反复、变奏出现了很多次。显得朴实、清新,带有歌唱性。第二个主题,音乐显得雄浑、壮丽。第二段(从第42小节到结束),第二乐段包含八个乐句。都是第一主题的变奏、反复,每次变奏的变化都不很大,但是各种乐器的变换发挥了各自的特色,给人以新颖的感受。三、教学课时:3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欣赏渔舟唱晚和夜莺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美感。2、通过欣赏夜莺,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并且使学生了解有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3、能够准确演唱或演奏其主要旋律。教学重点:欣赏渔舟唱晚和夜莺感受古典音乐和电子音乐不同音响效果。教学难点: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体会雅尼音乐的特点。教具准备:录音磁带、教学光盘、多媒体、钢琴、口琴等。教学过程:一、聆听渔舟唱晚1、导入师:请同学们聆听音乐片段,能否辨别出乐曲中主要的演奏乐器?(放筝曲渔舟唱晚片断音乐)2、介绍乐器筝 (结合大屏幕音像讲解)筝:中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最早见于史记记载。它可分为仿唐筝(十三弦)和现代筝(二十一弦),因其音响而得名。它的音色给人以古朴典雅之美。3、聆听筝曲渔舟唱晚 (放录音)师:请同学们再听老师的这首乐曲,看能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能否分辨它有几个部分?(生听音乐后讨论,各抒己见。)师小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渔舟唱晚。它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它大致可分为三段。4、欣赏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师:请大家和刚才欣赏的乐曲作比较,看它们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形式,为什么?(生讨论,师小结。)二、欣赏夜莺1、介绍电声乐队请学生做介绍。(结合大屏幕音像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电声乐队。)电声乐队指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电子乐器指运用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音响合成器。目前比较多见的电声乐队有以下两类:第一类,主要由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有时还加一个电子钢琴。第二类,以电声乐队为基础,或者加进铜管乐,如萨克斯、小号、长号,或者加进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加进民族乐曲,如二胡、笛子、古筝等。近年来电声乐队的发展、变化很快,新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不断涌现。2、聆听全曲,体会乐曲特点。 (师放录音)(乐曲的主题反复,变奏的重复出现等,请同学谈谈感受。)3、介绍雅尼雅尼(1954)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生于希腊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卡拉玛塔。1968年,他14岁时在希腊全国运动会上打破了500米自由泳全国记录。18岁时移居美国,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21岁时大学毕业,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然而,他并没有继续心理学专业而是选择了他所热衷的音乐,于是他加入了“恰梅伦”乐队,从此坚定了从事音乐创作及演奏的信念,1986年,他的音乐被著名音乐制作人彼得褒曼所赏识,在他协助下推出了带有鲜明风格的电子合成器音乐专辑。此后,一系列由雅尼自己担任创作、演奏的唱片陆续推出,在美国“新纪元”音乐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雅尼被称为“世界一流键盘奇才”。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成为当今世界乐坛一位集创作、电子合成器及钢琴演奏于一身的音乐家。4、欣赏雅尼演奏的夜莺。(播放教学光盘)思考:乐曲中有一件中国乐器演奏,你能听出来吗?谈谈你对雅尼乐队这种演奏形式和演奏效果的看法。(交流讨论)5、分析夜莺的创作特点: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乐曲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6、感受音乐主题,试着演唱、演奏。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优美、典雅的古筝曲,又感受到了现代电子音乐的音响效果。虽然它们风格各异,但都具有较强的艺术美,都能带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并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难点:体会歌曲情感,能用圆润、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具准备:录音磁带、教学光盘、多媒体、钢琴、口琴等。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初步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播放歌曲录音)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生听后讨论、回答)歌曲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听,平易亲切、二、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熟悉这首歌吗?在什么地方听过?(生答出示课题)三、学习歌曲。1、简介歌曲: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创作于1983年。音乐通俗易懂,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感情真挚,是一首深受欢迎、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它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歌曲为F大调,拍。2、介绍作者:王立平(1941)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他的很多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作品有红楼梦徐悲鸿少林寺哈尔滨的夏天等电视电影歌曲。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晰,旋律优美,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可以是学生个人或部分或整体)4、模唱歌词两遍。(放MTV教学光盘,并注意提示学生唱歌的姿势,在音量上两遍应有不同的要求,如:一遍轻声,二遍稍大声,且注意评价多以激励为主。)5、视唱歌谱过程:(1)、学生自己视唱歌谱。(要求唱不准的地方,向同学或老师请教。)(2)、抽一组学生唱谱,不准的地方师生共同纠正。(3)、节奏练习。A、B、 方法:先让学生找出乐曲中的主导节奏进行练习,体会拍强弱规律,再配上歌曲中相应的旋律找几位学生唱一唱(重点练习节奏A以“强强弱”的方法演唱,与常规“强弱弱”对比,体会大海波涛起伏、荡漾的感觉)。(4)、学生用口琴等乐器试着演奏一遍曲调。(5)、生跟琴轻声唱歌曲旋律。6、歌曲处理(1)、听一段歌曲录音后让学生找出“大海啊”在其中出现几次,并讨论、比较一、三、五句中的“大海啊”每次演唱时有何不同?哪一句像在低吟轻叹,哪一句像在动情的呼喊?要求他们以喜欢的方式唱一唱。(2)、师生讨论:如何用更美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情感?(乐曲第一段富有叙事性,朴素无华,用平稳而较弱的声音演唱;第二段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用激昂而较强的声音演唱。教师要求学生用圆润、流畅的歌声来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3)、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音乐实践:请学生自己设计歌曲演唱形式。(如:分男、女领唱与齐唱;一部分用口琴或其他乐器演奏,一部分唱;学生独唱,其余随音乐节奏做简单律动等。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教师只作恰如其分的点拨)五、教师小结,学生在歌声中结束本课:通过歌曲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祖国,将来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第 三 课 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并用电声效果创作歌曲的开头与结尾。教学目标:进一步使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唱好英文歌词,并能在熟悉电声乐队音响特色的基础上,为歌曲大海啊,故乡创编前奏和尾声。教学重难点:为歌曲编创前奏和尾声,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教具准备:录音磁带、多媒体、电吉它、电贝司、钢琴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复习上节歌曲大海啊,故乡。二、学习歌曲1、学生朗读英文歌词。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英文)。3、学生随琴唱两遍英文词,要求学生注意英文歌词发音要流利、标准,不对的注意纠正。4、让同桌学生相互听、唱歌曲(英文),并互相纠正。5、请一至二名学生上台合着音乐伴奏带演唱英文歌词,其余学生边听演唱边挥拍体会节拍特征。6、对比演唱:学生随琴分别用中文和英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音乐创编:1、谈话:为了更好地体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对大海波涛起伏荡漾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请同学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为歌曲设计一个非常恰当的、美妙的前奏和尾声。2、分组讨论、设计、作答。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编创,时间成熟后教师请每组选代表展示作品。(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用课后第四题提示,以下五种音响任选一种来模仿大海真实的音响,如海鸥的鸣叫声,大海的波涛声等:以人声以乐器以自制音响以电子琴以电子合成器或音乐电脑多媒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学生展示作品后,教师也可展示一些音响资料)3、评价:方法:先学生相互评价,然后再教师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以激励为主,对学生从不同角度创编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四、讨论:听电子合成器演示音色与节奏变化。讨论:电子音乐可否取代人的歌声和各类中外乐器的演奏?(学生讨论后谈其想法,教师不随意给予定论。)五、在音乐中结束本课。选一种学生认为较贴近歌曲意境与情感的创编作品,完整地表演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